第327章 再臨江寧

隨着諸王串聯桉平息,三家被殺四家被除國,朝廷總算是再次安靜下來,時間也悄然來到了九月金秋。

眼看着去年定下的“春夏與民休息,秋冬趁南方涼快小規模輪戰練兵、掃除後方隱患”方略,又到了該出擊的季節。

休息夠了的朱樹人,也就再一次來到江寧鎮,一邊視察工作盤點科技新發現,一邊開會總結去年改土歸流的經驗教訓,一邊爲即將開展的收復大員工作查漏補缺,臨陣磨槍。

隆武二年似乎過得特別快,給人一種“似乎前一年的九月金秋,也纔剛過去三四章,怎麼又到這時節了”的錯覺。

但是沒辦法,誰讓這一年的一切都以盤整休養爲主,政治上能不折騰就不折騰。北面的清廷也在回血恢復軍隊戰鬥力、舔舐前一年的傷口。

大家都相安無事,一切自然無須贅述。

朱樹人樂得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老婆孩子身上,日子也就過得特別快——

每一個剛剛有娃的中年男人,在這個階段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似乎每天忙得腦子都沒時間轉,被各種突發事情推着走,稀里湖塗又過去了。

而且到了朱樹人這個段位,哪怕是休養生息在家帶娃,他也總能給社會多多少少做出貢獻。

這不,比如去年年底他爲了老婆能順產,搞了不少零敲碎打的婦產科醫學小進步,別看那些東西不起眼,但都是實打實惠及萬民的。

隨便一項小改良如果能推廣出去,在大明全局的範圍內,至少都是每年少死數千上萬孕婦和嬰兒的仁舉,

唯一的後患只是有可能提前導致人口重新快速增長,好不容易大亂數十年把壓力減下來、人口少了一大半,又有可能再次進入馬爾薩斯陷阱高速通道。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短時間內顧不上擔心這些。推動醫學進步給朱樹人帶來的名聲和民心,卻是實打實的。

這次諸王密謀串聯的事兒曝光後,南直隸和浙江江西的百姓,普遍都堅決擁護朱樹人,多多少少也跟朱樹人的兒子出生前後、一大堆醫療衛生惠民進步有關。

畢竟這孩子的出生就伴隨着一堆潤物無聲的、對百姓有好處的事情,天下百姓心裡也是有桿秤的。

此前大明那麼多腦滿腸肥的藩王繁殖了那麼多代,只會搜刮民脂民膏,可沒見過那個藩王得子、能讓老百姓實打實受益的。

爲了讓兒子順利出生,就要部署那麼多醫學進步,後續爲了確保這娃順利健康成長,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

古代嬰兒、兒童的夭折率可不是一般的高,安全生下來僅僅只能算是過第一道難關。

如果是往年其他皇帝在位,皇子不值錢,只要能生出第一個就能生出第二、第三個,而且是否確保嫡子、是否是皇后所生,也都是是無所謂的。那麼也就不在乎醫學水平是否升級,死了再生好了。

朱樹人的情況卻非常特殊,他的兒子要過繼給自己名義上已經死了的小舅子,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折騰一大堆朝廷法理禮法的破事兒。

而且他的兒子必須是正妻所生,纔有過繼的可能性,正妻這次生產又多少有點傷身,誰知道以後還能不能生出更健康的孩子。這一點上,跟那些靠父系血統本身純正上位的帝王又截然不同。

所以,爲了確保孩子不夭折,花再大精力提升兒童醫護水平,也是值得的。

還是那句話,陳阿嬌當年花了劉徹多少錢,朱樹人至少多留十倍預算,這是國本問題。

(注:上一章居然有人私信質疑陳阿嬌花九千萬看不孕不育,說是野史小說。貼一下原文吧:“陳皇后無子,與醫錢凡九千萬,然竟無子”——《史記.外戚世家》,司馬遷)

於是從六月份移宮、到九月份諸王串聯桉結桉,中間四個月裡,朱樹人也佈置了幾步閒棋,都是關於兒童醫療衛生的。

南京城西南郊的江寧鎮上,去年原本就已經有好幾家研究所了,分別是農牧、博物學、物理機械冶金等,今年又在原本農牧博物學的基礎上,增設了一座醫學研究所一座藥學研究所,

每座所的前期投入又是至少數萬兩級別,後續持續撥款總數可能會達到二三十萬兩。

朱樹人是現代人,自己不懂古代醫學,所以中醫的部分他沒法插手,只是撥點錢,給一些有水平的太醫和有聲望的民間名醫提供平臺罷了。

他能做的,主要還是提升這個時代的外科、尤其是創傷處理、防感染等科目的升級。還有就是各種瘟疫傳播原理和防治的研究總結。

因爲作爲現代人,哪怕完全不懂醫,但外科外傷處置常識還是遠勝於古人的,古人可不知道細菌病毒,也不知道感染原理,這方面朱樹人多少有點本錢。

傳染病學也是現代人普遍有優勢的地方,古人不知道細菌和病毒的存在,也就難以全面總結各類細菌病毒的傳播原理。現代人卻是總會遭遇各種傳染病流行,耳濡目染也知道衛生常識。

而對於兒童醫療來說,外傷處置和傳染病防治也都是比較重要的。因爲小孩子本就不懂事調皮,容易磕磕碰碰受外傷,還喜歡沾花惹草亂摸亂玩接觸到傳染病原。

外傷處置和瘟疫防治的衛生手段升級後,將來對於戰時的軍醫處理也有極大幫助,能救活更多英勇的大明傷兵。

另外,在江寧鎮上設置醫藥研究所,還有一個便利之處,也是朱樹人着手之後才發現的——去年他已經在江寧鎮上造了全人類第一座對公衆開放的動物園和植物園,有了那座植物園爲基礎,再徵地開闢出一塊相鄰的新園區,完全可以用來做草藥植物的栽培和展出示範。

雖然在朱樹人之前四十多年,就已經有李時珍寫了《本草綱目》,如今大明也有刊印出版,而且《本草綱目》也有配圖。

但《本草綱目》的圖片數量,終究無法做到每種草藥都給圖,李時珍當年是私人着述,也沒這個條件和成本出那麼豪華的書。

何況就算全部有圖,看書圖和看實物的直觀性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出現讀書人“按圖識草,把小麥認成韭菜”的笑話。

現在在植物園中又新建草藥園區後,爭取把所有能在江南栽培養活的草藥,都留一小片實物栽培示範,再留一點完整標本,以後可以供天下醫生和藥房學徒來觀摩學習勘誤,減少庸醫,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氣候不適宜種植展示的,如果能靠雲母天窗溫室來解決,也儘量解決,這樣熱帶草藥植物也能展示了。

只剩下耐寒草藥植物如人蔘之類,江南實在沒辦法種活,以後等光復中原後,再到北方寒冷之地重建一座植物園。

這一切的陳列展示,朱樹人還都是按現代動植物園、博物館的規範來做的,每種花草樹木前面插個塗了油漆的木頭小牌子,寫上物種名稱、產地習性,不需要解說員也能看懂。

另外,古代醫學用藥,也不都是植物製品,動物入藥一樣很多。

對於那些動物藥,朱樹人也在江寧動物園裡單獨開闢了新的擴建園區,展示藥用動物的活體,和部分鮮活幹制後的標本、以及藥用器官的單獨標本,供天下醫生學習。動物園也一樣每個館舍有解說木牌。

只要能證明自己是行醫或者學醫的,只要掏得起路費和住宿盤纏來南京,都可以免費參觀,還不收門票。其他人也能參觀,但就要收費預約、限制每日人流量了。

一時之間,在隆武二年這個夏天,南直隸境內不知有多少行醫之人和學徒來南京朝拜參觀,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江寧鎮上有很多先進的東西可看可學。

這些人蔘觀之後,自然也會把鄂王爺的德政進一步宣揚開來,還會對今上過繼孫子、移宮的事兒產生支持和共情,

所有人都說,今上得孫乃是天佑大明,普天同慶,澤及萬民。

……

“數月沒來,這江寧鎮上又變化不小,看來銀子沒有白砸。”

九月中旬的一天,朱樹人再次抵達江寧鎮時,先走馬觀花看了一圈,隨後便準備找別業下榻。所見所聞,讓他對自己花錢種田的成果很是滿意。

“都是王爺德政澤及萬民,學生遍觀史冊,古今行仁政者,皆視大興土木爲勞民傷財。能如王爺這般,大興土木卻惠及萬民、且不致秦皇隋煬之弊者,未之有也。”

朱樹人的秘書顧炎武,也是發自肺腑地吹捧了一句。他讀書多,與民休息的簡樸仁君看多了,好大喜功的皇帝也見多了。

但這樣又好大喜功還不給百姓增加太多負擔、投入產出比明顯超賺的統治者,卻是聞所未聞。

朱樹人對這種實話實說的吹捧已經聽慣了,只是澹然一笑:“別說這些了,鄭賢弟到了麼?”

顧炎武小心提醒:“王爺,您和鄭郎中約的是後日,九月十五,是我們來早了。他從福建趕來,路上都有定程。尤其是前幾天,聽說鄭家還在幫着徹查在福建就藩、移藩的宗室,事出突然,就更緊迫了。”

諸王串聯桉才翻篇十幾天,當時不光浙江、江西那邊在徹查,福建方面自然也要配合。只是自古去福建的藩王很少,所以工作量小一些。

但還有一些原本就已經被廢黜王位的前宗室成員,可能在福建境內居住,鄭家人爲了討好執政的朱樹人,多查一查也是有的。

比如,歷史上在福州被鄭家人擁立爲“隆武帝”的廢唐王朱聿鍵,如今也因爲歷史慣性,依然住在福州。

只不過與很多人設想的不同,這朱聿鍵歷史上在崇禎朝末期,早就因爲“傭兵自重”的罪名被崇禎廢了,而且已經廢了七八年了。歷史上朱由崧、朱常淓短暫掌權的時期,也沒給他恢復爵位。最後朱聿鍵完全是在一個廢藩的狀態下被鄭芝龍黃道周直接擁立的。

如今歷史已經改變得不像樣子,朱常淓一上來就稱帝了,當然也沒有給朱聿鍵恢復王爵。這次的事情,也就沒有波及到他。鄭家人窺伺一番之後,確認沒找到任何朱聿鍵跟涉桉諸王聯絡的線索,鄭成功也不想誣陷好人,就準備如實上奏。

說起來,這朱聿鍵也算是因禍得福,但凡他此前被恢復了王爵,那說不定就會被其他王爺書信聯絡,到時候還得被圈禁終生。現在雖然一開始就沒恢復爵位,卻好歹可以下半輩子自由生活。

朱聿鍵歷史上還算是非常有骨氣、接地氣,有所作爲的明朝藩王,他能徹底提前置身事外,也是朱樹人所樂見的。

瞭解完鄭家人近期的舉動後,朱樹人也表示欣慰:“鄭賢弟肯實事求是,那是好事。既然是我們到早了,自然不會苛責於他。

孤本意就是數月沒來,先來江寧賞玩一番,這兩日你們打聽着點,鄭賢弟到了,就立刻帶他來見我。

去年李定國改土歸流雲貴,還是得了不少用兵經驗的,一些熱帶病防治藥的用法、防治總結,福建那邊也該學起來,防患未然。大員島的瘴癘熱病,只會比雲南更甚。讓他手下的醫官,跟李定國派回來的醫官好好交流一下。”

顧炎武立刻表示收到指示,一切他自會盯着,鄭成功一抵達就會召來。

朱樹人:“那趁着鄭賢弟還沒到,這兩天先安排孤視察一下所有研究所吧。這一年,想來他們也有不少建樹。”

顧炎武立刻安排下去,當天中午開始,朱樹人就臨時插入了一些行程,輪流參觀江寧鎮上各處研究所,還有馬鞍山的鋼鐵廠、鍊銅廠、兵工廠。

這裡面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兵工廠,所以第一天下午就先排到了。

朱樹人看得很仔細,發現磁選礦的技術又有所進步,一年多的磨合實驗下來,鍊鋼廠工匠和採礦選礦工人們,也培養了不少,都能掌握一些新技術。

馬鞍山鋼鐵廠的鋼材產量和質量,也再次雙雙得到了攀升。

有了更優質鋼材的同時,武器鍛造加工技術也沒閒着。去年朱樹人視察時,看到工匠們只能拉出直膛線的線膛槍。如今又經過一年試驗磨合,總算能拉出比較均勻旋轉的螺旋膛線了。

看到螺旋膛線槍的那一刻,朱樹人心中自然是驚喜的,他太知道這玩意兒對於遠程狙殺的意義了,連忙問起實彈測試效果。

但是他很快得知,剛上的螺旋膛線,還有很大問題,首先是前膛裝填彈藥的過程變得更慢更復雜更精細了,可靠性和環境兼容性也有所降低。

但凡氣候變化大、或者有雨雪或者沙塵進入槍膛,螺旋膛線清理異物的難度也大大增加。

即使沒有任何意外,初代螺旋膛線火槍的射速,也得從原本直膛線槍的兩到三分鐘一發,進一步降低到四分鐘一發。

而實際上,稍微沙塵多一點的環境,或者遇到火藥燃燒充分度低的情況,這種新槍根本無法實現戰場復裝填,只能是開戰前裝好一發,打完後就成燒火棍——

當然,有了螺旋膛線後,即使是這第一發,威力和精度也大大提升了,基本上可以精確射擊三四百步以內的目標了,只要配備足夠精銳的狙擊手,瞄得準、視力好、槍法好。

要想實現複雜戰場環境的可靠復裝填,就還有很多新的磨合微調改良要做。

另外,第一代螺旋膛線槍,還有一個大問題,也是研發中剛剛發現的,就是火槍的炸膛概率比原本的直膛線槍也大大增加了,上個月至今,已經出了兩次炸膛事故,原因還在分析中,工匠們甚至在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厚槍管來解決了。

他們只是不理解,同樣的槍管壁厚度,同樣的膛線刻槽深度,按說對槍管強度的影響是差不多的,爲什麼改成螺旋膛線後,就特別容易炸了呢?

這問題如果讓工匠們自己琢磨,或許又要好久。好在朱樹人比他們多懂些物理常識,視察的時候也看得很仔細聽得很仔細,又觀摩了幾次實彈射擊後,朱樹人又想到點眉目了。

朱樹人便隨便點撥:“應該是膛線的螺旋纏距始終給定的原因吧?火藥剛點燃的時候,膛壓是最大的,所以槍管最後部的膛線纏距如果比較大,傾斜率高,彈丸被壓進膛線受到的扭轉力矩也就會很大,槍管吃不住這個力就會增加炸膛概率。

等彈丸在槍管裡往前飛出幾尺後,膛壓已經明顯下降了,這時候旋轉方向上的力矩大一點,槍管也能吃住。

所以,兩個思路解決吧,要麼槍管後部再加厚。要麼拉膛線的時候,旋轉率別從頭到尾固定死,可以靠近槍管尾部時直一點,越靠近槍口螺旋傾斜度越高。總之就是從固定纏距變成傾斜加劇的漸變纏距,具體哪個好你們慢慢試吧,孤也就隨口一說。”

他說的解決方案也不一定對,而且說不定原理上都有一些變量漏算了。但實驗思路是沒問題的,引入纏距斜率可變這個思路,啓發工匠多試幾次,多積攢點經驗和實驗數據,總沒有錯。

朱樹人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花了錢的實驗,都必須把實驗過程、結果、數據記錄下來,哪怕失敗了,好歹總結教訓總結得全面點,讓後人知道爲什麼,那錢就算沒白花。

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66章 無能狂怒第44章 初到黃州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50章 整軍備戰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98章 領旨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44章 初到黃州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66章 無能狂怒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8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61章 先生繆矣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