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管殺也管埋

憑心而論,朱大典這番話雖然屁股不正,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只可惜,崇禎這人的脾氣,是典型地先閉門造車出一套治國原則、然後宣佈“原則高於一切,不允許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

實在萬不得已,那也得有大臣願意背“破壞原則”的鍋,事後斬了血祭。這樣說起來皇帝始終是堅持原則的,是某些奸佞欺上瞞下、隨機應變了。

而且這大臣級別還不能低,不借個閣老級的項上人頭一用,還想指望“永遠正確”的崇禎陛下通融?做夢呢你。

果不其然,崇禎聽完朱大典的話後,立刻就是勃然大怒。

“放肆!朱大典!戶部制定方略,自然以儉省開支爲先!如今爲了練兵剿賊、驅除建奴,又加了近八百萬兩練餉,要是沈卿剛纔說的數能實現,省下來的錢也有小半個練餉了!

難道在你眼裡,那些漕丁的命是命,那些被練餉壓得衣食無措的天下百姓就不是命了!人浮於事,就該另想辦法找出路,而不是讓冗員趴在朝廷身上吸血!”

說句實話,崇禎內心至今沒覺得他當年裁撤驛站、或者是嚴厲軍紀有什麼錯。

不能因爲吃財政飯的人縮編、出了李自成,就否定裁減冗員。也不能因爲挨軍棍的張獻忠懷恨在心投賊,就否定執行軍紀。

朱大典剛纔也是一時情急,現在聽皇帝這麼說,也是口中發苦,知道自己已經說錯話了。他自問真不是爲了全家的錢,而是爲了這幾十萬靠財政養活的人。

他心思飛速運轉,終於意識到此刻必須稍稍認慫——如果皇帝殺了他,能夠阻止漕運改海,那還能青史留名,被史書認定爲仗義執言的諍臣。

關鍵是崇禎現在殺了他,鐵定是要繼續強推漕運改海的,那就白死了,青史留名都換不到。

他連忙跪下叩首謝罪:“臣一時失言,請陛下恕罪,但臣所言也是爲了國家,陛下非要強推漕運改海,至少請沈廷揚拿出一個安置冗餘漕民的策略來!

如果他拿不出來,那就是管殺不管埋、陷陛下於不仁!陛下非要嚴懲臣,臣無話可說,只要陛下同時也嚴懲這等陷君之賊,臣死而無憾!”

朱大典這一輩子都跟漕運利益綁在一起了,當下他也是熱血上涌,覺得只要誅了沈廷揚這個壞祖宗法度的國賊,一命換一命他也幹了。

反正自己都六十歲了,沒多久好活了,對方纔剛剛四十,換了他也不虧!最好兩人都死了之後,家族和身邊門生幕僚整個利益集團的好處還能繼續、國家舊法也能穩住,那沒什麼大不了的!

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的財路,就是能讓人如此瘋狂,賭命都在所不惜。

崇禎聞言不由一愣,他沒想到朱大典忽然變得這麼誠懇、讓步那麼大,還以退爲進到連死都不怕了,看上去似乎真是大忠臣。

崇禎也難免出現了動搖,覺得確實不能管殺不管埋,就算要實施變法,也要做好更多後手準備。

他沉默許久,轉向沈廷揚:

“沈卿,朱大典的話你也聽到了,確實不無道理,有些事情就算是對的,做之前也要思慮周全。你堅持漕運改海,要導致多少漕民失業、又該如何安置,你可曾想過?”

沈廷揚剛纔一直在看朱大典和崇禎表演,眼看問題在逐步向着兒子之前和他演練過的方向靠攏,他內心也是又緊張又期待。

還好自己悲天憫人、兒子也思慮周全,這個問題他竟有提前準備過!

沈廷揚立刻抖擻精神:“陛下,臣算過漕運改海,會對多少人的生計有影響。如今朝廷漕運總費用,每石漕糧成本超過一兩五錢,不到二兩。按照四百萬石的量計算,徹底改海運之後,可以節省三四百萬兩,相當於練餉的一半。

如今全國依靠漕運的民夫,約有數十萬。衛所巡防護軍編制七個營衛,每衛編制三千五百人,總計兩萬四千士卒負責巡防運河,但實際上據臣所知多有吃空餉,有些巡防營衛,那是兩千人都不到!

除了民夫、巡防漕兵之外,還有承運衛軍,涉及沿河府縣三十餘處衛所,累計運軍編制十餘萬人,但實際也多有空餉。

漕運改海之後,臣粗略估算,既然能省四成費用,按每個人丁所耗錢糧相等、粗略平均估算,擠出的冗員大致也有四成。主要集中在山東臨清、南直隸淮安兩府。

總數大約是巡防兵丁一萬一千人、衛所運軍六萬人、民夫五十餘萬人。這部分人中,巡防兵丁和衛所運軍,是全年全額靠朝廷撥款養着的。五十萬民夫,則是閒季另有營生補貼家用、忙季爲朝廷所用。所以這六十萬人,才能只靠三四百萬兩銀子謀生。”

沈廷揚一口氣把他能省的錢、要安置的人口數量,都分析得明明白白。雖然還沒說到具體解決方案,但至少問題是調研得很清楚的。

以明末的物價,如果六十萬人都是全職脫產爲漕運服務,那當然不可能三四百萬兩就夠了。

那等於每個人每月才五錢銀子。這些人還是壯勞力,還要養老弱婦孺,五錢銀子根本不夠全家人吃飯。

此外,沈廷揚這番話裡還把要解決的問題的地理範圍,給限定得非常清晰——主要是臨清和淮安,其他地方不影響。

這一點崇禎一開始沒聽明白原理,又追問了一下,沈廷揚也就深入分析,說得很清楚:另外兩大漕民聚集地通州和揚州,都是可以簡單消化的。

通州作爲最後的漕糧接收地,影響本來就最小。就算升級了碼頭裝卸設施、生產效率提高,多出來的人也可以挪到天津衛去,搬遷距離也不遠,成本也不高。

改海之後,天津需要的勞動力反而是上升的,剛好要通州人過去補足缺口。

揚州的情況比通州稍微複雜一點,但也可以解決,江南地區因爲漕運改海也會創造出新的勞動力缺口,安排得明明白白。

這些點搞清楚之後,崇禎心情大定:這沈愛卿想事情還是很慎重的嘛!對於自己可能惹來的長遠後果,這不算得很明白,還解決了至少一小半了!

沈廷揚看皇帝高興,連忙繼續趁熱打鐵分析:“陛下,何況臨清、淮安的六十萬人,也不是一下子要解決的。如今臣的船隊數量不足,其他各家海商能爲朝廷所用的,也需要時間調度整頓。

漕運改海,今年只能涉及全部運能的兩成,剩下八成還是要走運河。此後如果一切順利,每年可以增加兩成,所以需要五年的時間,循序漸進把這個改革完成。

這五年裡能爲朝廷省下的銀子,按每年八十萬兩遞增,五年後才達到四百萬兩。需要安排的冗員,也不過是每年十一二萬,五年之後才把這六十萬人全部擠出。

細算下來,只要每年給臨清、淮安周邊各安排五萬多勞力的出路就夠了。如果當地不便找到出路,還可以移民一部分人。”

沈廷揚的賬做得非常細,崇禎聽到這裡,已經願意了七八成了。

而且沈廷揚做規劃時,沈樹人顯然沒把歷史的先知先覺告訴他,所以沈廷揚是按照“五年徹底完成改革”的進度算的,他並不知道崇禎還有不到四年就要死了。

但不管怎麼說,就算改革沒法徹底完成,未來四年裡,分別每年節約八十萬到三百萬兩,也是好事。

錢省下來能練更多兵、減輕更多百姓的負擔,這事兒哪怕皇帝死了也得幹。

崇禎越想越振奮,忍不住刨根問底追着多想一些細節:“沈卿,還有呢?快說,這臨清、淮安兩府每年五萬壯勞力,如何安置,具體可有想過?”

沈廷揚看了一眼在旁邊做書記員的兒子,頗有底氣地說:“臣倒也設想過一些法子。首先,運河巡防士卒,是可以直接轉爲地方剿賊兵丁的,如今楊閣老在中原各省作戰,本就缺乏兵力,這些人嚴加訓練管束後,可以作戰。

衛所運軍,可以調往南方和天津,負責港口建設,雖然也要花錢,但這個錢花了後,可以實打實留下更好的碼頭、機械,不像每年運糧,運完後什麼實物都沒剩下。

最後的普通季節性漕民,可以把大部分人遷走,剩下的小部分人就地耕種遷走者空下來的佃租田地,也能解決一部分。他們本就是農閒幫工補貼家用,只要人少田多之後,就地多種幾畝就行。

被遷走的這部分,也是人數最多的一部分,每年每府應該不超過三四萬人。臣近年來與犬子以及江南一些開明士紳覈計、應對災荒,想出了一些法子,可以讓現有田畝、桑園更加精耕細作、吸納更多勞力、總產出也更加高產,應該能吸納每年六七萬人。”

說着,沈廷揚拿出提前準備好的一些圖紙,給崇禎講解了“在蠶桑行業發達的府縣,搞桑基魚塘”的辦法。

原本只能種桑養蠶的地方,增加一點土地整備的開挖工作、尤其是利用沼澤溼地比較多的地區的天然資源,堆高挖深,又可以讓田地增產,還能多產一茬魚。就算不放飼料,一畝魚塘一年也能自然產出幾十斤到百來斤魚。

歷史上桑基魚塘在晚清和近代出現,倒也不是在蘇州率先搞的,而是在廣東那邊。但沈樹人現在提前開了點技術上的掛,讓單位面積田地更高產吸納更多勞力,先從蘇州開始也沒問題。

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20章 屢敗屢戰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42章 塵埃落定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25章 奮勇爭先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52章 奇葩說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98章 虛實相濟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20章 鮮廉寡恥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