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先給我憋着

同年好友都爲沈樹人被留京修撰、錯過了“第一時間放回地方搶張獻忠人頭”的機會,而惋惜不已。

沈樹人自己卻是毫不着急,他很篤定張獻忠不會就這麼完蛋的。

崇禎要他修撰兩三個月,那就修唄。正好到時候下放地方,起步還能略高半級。

於是乎,從三月中旬開始,沈樹人就做了好幾手準備。

一方面,他靜靜等待各地的漕運改革賬目送到、準備迎接各方抵制者的質疑,應對御前的辯論。

另一方面,他也給南方老家去了幾封書信。

第一封信是給父親沈廷揚的,讓他先做好錢糧方面的準備,爲他將來到徽地當剿賊地方官鋪墊些物質基礎。

第二封信是給剛剛改了學名“成功”的鄭森的,是催問去年讓鄭成功留心的海外物種蒐集工作,進度如何了。

最後一封信,是給如今宅在崑山老家無所事事的好友顧炎武的,請顧炎武速來京城,幫他當一陣子幕僚槍手,把這兩三個月的翰林院修撰任期搪塞過去。

沈樹人也沒打算浪費時間,既然皇帝讓他當修撰過渡一下,這幾個月裡,能做點成績就做點成績出來。

去年沈樹人剛籠絡顧炎武時,就想過將來要利用顧炎武的水平,撰寫一些鼓舞人心士氣的理論文章。讓天下人將來能振作起來,相信“以南統北也能成功”,總結前朝歷代漢族抵禦外敵成功經驗,哪怕崇禎死了都不至於讓人民失去抵抗意志。

這事兒一直擱着,也沒時間重點部署,算是一步優先級比較低的閒棋。

現在當了翰林修撰,這個職務的職責就跟修史有關,也可以學宋朝司馬光那樣寫點“以史爲鑑”的評論文章。所以沈樹人當然要抓住機會,趁着自己有“學術權威”背書的時候,高產一點。

至於實際操作,他當然只負責政治哲學思想,具體文采措辭組織、論據充實,全靠顧炎武當槍手了。

沈樹人的三封信都是快馬加急往南送的,分別只花了八天和十天的時間,就送到了南京、蘇州。

顧炎武去年鄉試落榜之後,就立志宅家做學問,再也不想考試了。

如今收到故友來信,得知沈樹人居然中了二甲進士、還進了翰林院當修撰,盛意拳拳重金請他當幕僚一起參詳學問、品評歷史,他當然是樂於奉陪的。

博覽羣書的鴻儒,誰不想寫些指點江山、褒貶古人的東西。有翰林院修撰這種學術權威,不用白不用啊!

顧炎武非常積極,選擇直接坐沈家的海船北上,這樣可以快一點到京城,估計四月初就能到。

……

而沈樹人的另一封家書、送到太倉老家的時候,沈廷揚更是驚訝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那天是三月十九,沈廷揚正在府上覈算今年第二批運往天津的漕糧海船運費。

如前所述,沈家的一百多條海船,正月過半的時候,就踏上了北上給關寧軍運軍糧的征途。

以當時的航海技術,到北方航行就要半個月,還要裝卸補給、等候風向休整四五日,往返一趟就得四十天。

所以如今這個時間節點,剛好是當時那批船返航、重新裝上南方的糧食後再次運抵天津的日子。

沈廷揚本人也準備等賬目徹底覈算清楚、給皇帝出一份詳盡的報告之後,就回京城戶部述職——

歷史上,他大約是崇禎十三年六七月份時,因爲這項大功、爲朝廷省了很多錢,而被崇禎提拔爲戶部承運司的員外郎、郎中,算是一年內升了兩級(從處級到副司級再到正司級)

如今,因爲他兒子的蝴蝶效應,幫襯着推動加速漕運改革,他也能提前兩個多月交差皇命、提前升官。

大功在即,沈廷揚也非常振奮,最近每天加班熬到深夜,海量的成本覈算都要親自抓,精力不濟就讓妻子小妾每晚給他熬獨蔘湯提神。

反正沈家掌握了黃海貿易,如今要說這大明朝地界上,誰家能拿出的朝鮮人蔘最多,那肯定非沈家莫屬了。

只要沈廷揚不怕吃壞身體,就是拿高麗蔘當飯吃都吃得起。

這天上午,沈廷揚正伏案奮筆疾書,忽然就聽到外面一進進地喧譁如潮而至,打斷了他的思路。

“何人吵鬧!說了這幾日府上不得喧譁!”

沈廷揚被打斷了覈算的思路,氣得直接摔斷了一根碧玉筆管,作勢便要讓管家把鬧事的人抓來給點教訓。

他最受寵的一個小妾,平時得以在書房隔壁伺候,聽到老爺大怒,也連忙走過來,拿着手絹扇風擦拭安慰:

“老爺消消氣,奴家出去問問,祥叔也是,怎得調教出如此不曉事的下人。”

沈廷揚稍稍順了口氣,覺得不如索性休息一會兒,結果剛起身,那股喧鬧就蔓延到這第六進院子了,簡直比大海漲潮還快。

沈廷揚看到老管家沈祥氣喘吁吁在兒子沈壽攙扶下,三步並兩步半拖半拽往裡衝,旁邊還擁着一大羣各色等級的僕人、侍女。

看到老管家出現的那一刻,沈廷揚倒是有所覺悟了,知道多半是有正經大事發生,怒氣也收斂不少,板着個臉問:“何事如此失驚,好好說便是了。”

沈祥還想喘兩口氣,但是看旁邊的侍女搶先要開口,他也連忙把第二口氣暫時憋了,搶着說:“大少爺高中了!老爺大喜啊!”

他說得太急,以至於用了道喜後置句式,前後兩個半句之間,還夾雜了一口大喘氣。

“高中了?高中什麼?”沈廷揚身體微微一晃,下意識就問出一句很不着調的話。

他腦子裡壓根兒就沒覺得兒子是正兒八經去進京趕考的,只是“幫着家裡押運軍糧到山海關”。

既然來都來了,就順路再拐個彎去京城考一考。

兒子的學問水平,他非常清楚。

當年考秀才,宗師都是看了他的身份,閱卷時手鬆一點。至於監生,完全是買的。

後來雖然本事見長,那也只是施政實務的本事,不是漲的四書五經。

看老爺呆滯在那裡,剛纔被老管家搶了先的普通僕人、侍女連忙紛紛擾擾道喜:

“還能是什麼高中?就是會試殿試高中了呀!”

“大少爺是二甲第五十七名、總榜第六十名,進士出身,聽說還破例授了翰林院修撰,少爺讓人送了急信回來的。朝廷的公文估計都沒那麼快。”

沈樹人的信其實比朝廷的正式報告還晚送出六七天,因爲他是等到自己的授官結果出來,纔給家裡報喜。

只是沈樹人的家書可以快馬日行三四百里,而朝廷的喜報不算緊急公文,驛站每天才送一百多裡,最後才差不多同時到蘇州。

沈廷揚在衆多僕役侍女喧鬧下足足震驚了好一會兒,連他愛妾都開始變着法兒賀喜,他才徹底接受了這個現實。

“林兒居然高中了!居然高中了!這是什麼祖宗庇佑、神明顯靈!我沈家自隆慶開關,五世海商,竟能實打實考出進士!”

沈廷揚表情扭曲得厲害,時而想要狂笑,時而又必須保持儀態憋笑,竟比范進還一驚一乍。

他家從八十多年前、他高祖父開始做海商,錢是從來不差的。但秀才以上的功名,就沒一個是實打實考出來的。

沈廷揚狂喜之下,竟覺得比多賺一百萬兩銀子都爽。

“快,立刻讓繡莊把準備裝船的上等綵緞,挑最好的出來!府上全部門廊都要結綵!沈壽,給你半天時間,入夜之前每根柱子都要掛上金絲紅綃燈籠!”

沈壽得令,立刻就要去辦。

“回來!”沈廷揚又患得患失喊住他,搓了搓手,“也不差這半刻鐘,先把林兒的家書拿來我看!”

他至今還有點不真實感,唯恐吹牛吹大了丟人。這纔想起一定要親眼看信,不能光聽口頭轉述。

衆人也只好站着,等老爺慢慢一個字一個字把信反覆看完。沈廷揚這才徹底長出一口氣,最後追加了一條叮囑:

張燈結綵的時候要由內到外,不到最後一刻,大門外面不要聲張!

這樣,好歹能有大半天時間差,等院子裡裝修完了,如果聽到風聲變故,外頭門面還能及時收手。

安排完之後,沈廷揚攥着家書就往書房走,他的愛妾也跟在身後,還帶了兩個磨墨的侍女,看他坐立不安的樣子,便溫言勸慰:

“老爺,還要覈算這些戶部賬目麼?今日如此大喜,不如歇息一下安安神吧。”

“誰還算這些破賬,給我好好疊好拿走!”沈廷揚隨手一揮。

磨墨侍女便上來仔細整理賬簿,剛收拾得差不多,沈廷揚又神經質一樣地改變主意了:“不對,林兒這點小事,怎能耽誤皇命!這賬我還是要核的,你們都出去別煩我!滾遠一點!”

侍女被老爺的一驚一乍弄得無所適從,只好退下。

沈廷揚端坐案頭,假裝真的認真算賬,直到侍女把書房門掩上的那一刻,他又偷笑着把已經揉皺了的家書掏出來,看着悄悄傻樂。

侍女們已經被趕得很遠了,估計就算傻笑出聲,也不會被聽見的吧。

沈廷揚不知偷笑了多久,估計連午飯都沒吃,直到午後時分,門外才又有管家過來通報,差點又捱了沈廷揚一頓批。

“讓你們滾遠一點別來打攪,又怎麼了?”沈廷揚還擔心自己失了威嚴,被下人聽見了自己的偷笑。

“老爺,是南京國子監的吳司業來訪,吳司業前天特地從南京趕來道喜的,說是今科他門下監生,唯有少爺進了前二甲。”

沈廷揚這纔回嗔作喜,連忙整頓了一下衣冠。

吳偉業那可是“江左三大家”之一,江南學問泰斗、崇禎五年的榜眼。

沈樹人畢竟掛了南京國子監監生的名頭,雖然沒跟吳偉業念過書,名義上卻跑不了吳氏門生的標籤。

沈廷揚自己當年也是南京國子監監生,那都是十五六年前的事兒了,聽說吳偉業上門,這就等於是母校的新校長上門、拜訪老校友,他當然要給足禮遇。

“吳山長來了?快請快請!”沈廷揚匆匆忙忙整理好衣冠,滿面春風出門迎客。

一見到吳偉業,他就拱手長揖:“吳山長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吳山長不愧江左學宗、一時泰斗。犬子能有今日成績,都是吳山長教導有方!”

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69章 秦淮金粉第80章 塔山血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98章 虛實相濟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57章 哪兒看着都原始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9章 簡在帝心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374章 活捉豪格,覆滅僞清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254章 監國手腕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174章 給我往死裡激勵士氣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6章 忠奸難辨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33章 孫武再世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240章 太子豈會與殺父仇人合作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90章 全勝而歸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20章 屢敗屢戰第88章 不是誰漂亮誰就能當秦淮八豔,而是誰被我睡了誰才能當秦淮八豔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53章 心有猛虎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