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

隨着其他五十九個準進士,在皇帝的要求下離開。

文華殿內僅剩崇禎和沈樹人,以及一些宮女宦官。

爲首的宦官王承恩對眼下的狀況還沒什麼覺悟,依然站在那兒。

不過崇禎很快就吩咐:“王大伴,你們也退下吧。”

讓王承恩頗爲錯愕。

沈樹人在下面聽了,才意識到皇帝身邊站的是王承恩。他原本還以爲,今天這麼正式的場合,應該是曹化淳陪着呢。

這也怪沈樹人讀書不仔細——曹化淳去年剛剛告老還鄉了。

《明史》上說四年後李自成打進京城、曹化淳獻門,他一個退休老頭兒也沒這權力吶。估計是另外負責守門的宦官獻的,但不出名,只好找個有名字的背鍋,充當整個太監羣體的代號。

宦官們都走了之後,崇禎纔開口:“依卿之見,對圍剿張逆的諸文武,又該如何節制,才能激勵他們用命?你剛纔敢如此頂撞朕,必然是有把握的吧?

如今左右無人,朕也不妨說句心裡話,朕恨張逆,過於李闖。此賊五年前毀鳳陽祖陵,逼得朕下罪己詔,向列祖列宗請罪,古今罪孽,無有過此。”

沈樹人確認現在說話不會讓皇帝當衆丟臉,才頗敢仗義執言:“陛下,臣不敢說把握。不過臣有肺腑之言,敢說張逆復反之後,南方其餘各家復反流賊,許多都是被逼無奈,

怕陛下覺得‘他們與張逆,都是被熊文燦一同招撫的,張逆之復反,會讓陛下猜忌他們也復反’,互相猜忌之下,遂至糜爛,徹底不可收拾,說到底,是恐懼之心作祟。”

崇禎臉色一冷:“卿這是在怪朕的嚴厲、逼反了他們不成?”

沈樹人:“臣不敢!那些流賊頭目內心所想,沒人可以揣測,臣也不能。但事已至此,臣覺得一切還是應該往前看,竭盡所能,修復朝廷與悔過之賊之間的信任,能挽救幾個就挽救幾個。只有讓張逆不能裹挾到更多的人,纔有徹底平賊的希望。”

崇禎調節了一下呼吸,忍着嘴角神經的抽搐,耐心追問:“如何修復?”

沈樹人應聲而達:“古有商鞅徙木立信,爲今之計,首先應當重賞其他曾經與張逆一起作亂、後與張逆一併被熊文燦招撫、如今張逆復反後他們卻不爲所動、堅持效忠朝廷的降將。

如此,可以立下一個朝廷對改過自新、忠貞不二的將領絕對不離不棄的榜樣,昭示君臣相得之盛軌。”

沈樹人的建議很具體,很有操作性。

說到這兒,總算讓崇禎的神色稍稍有些回暖,也意識到眼前這個臣子是真心爲了天下的穩定,在幫他出主意。

“有這樣的例子麼?就算有,他們對朝廷的忠心是否可靠?”

沈樹人是有備而來,還知道歷史,所以他立刻很篤定地說:

“有!前年跟着張逆等人一併被熊文燦招撫的劉國能,張逆復反後,他並未跟着反,還堅持與之作戰。

至今爲止,劉國能還在南陽爲國抗賊,與左良玉協力。請陛下試想,如果一個曾經的流賊,因爲害怕被張逆牽連而遭朝廷猜忌、選擇復反,那他最晚去年秋天就該反了。

張逆復反至今已九個月,還堅持不跟着一起反的,自然是想要史書留個美名、真心忠於朝廷了,這樣的榜樣不該立、不該救麼?如果放任朝廷文武輕視於他們、不給他們糧餉、支援,反而會寒了人心,以後再要分化瓦解流賊,就難了。”

這劉國能原先匪號“闖塌天”,做流賊的時候也很兇頑,甚至在陝西陳奇瑜手上就詐降復反過一次。

但沈樹人敢舉這個例子,是因爲他知道《明史》上劉國能最後是跟李自成張獻忠死磕、被擊敗後全家殉國了的。

他要闡明自己的觀點,也舉不出更好的例子,只能用劉國能當標杆——總不能勸皇帝優待鄭芝龍吧?畢竟鄭芝龍歷史上可是當過漢奸的。

還是劉國能將來相對容易控制,雪中送炭也比錦上添花更容易讓人感恩。

崇禎聽完後,良久不語。

他也不是很瞭解情況,只好親自走到殿門口,把王承恩喊回來,讓他去把降將劉國能的履歷資料拿來,他要親自好好查驗。

王承恩不知道文華殿裡聊了些什麼,看這架勢也是暗暗心驚:

陛下不是說要數落責問這個沈林麼?怎麼罵着罵着還要拿武將的履歷資料?這是罵人還是問計呢?

好在他作爲資深宦官,知道不該問的就別猜,做好本分就行。

崇禎拿到履歷後,反覆閱讀,討論了很久,最後不得不承認,沈樹人給他出的這一個主意,絕對是正確的,有益無害,沒有任何後遺症。

“卿倒是個實幹之才。雖不識大體,不能留在館閣坐而論道。卻是個放到地方上撫民理財、分化流賊的好手。”崇禎憋了許久,才憋出這麼一句表揚。

沈樹人做具體工作的實事求是,再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聯想到了之前戶部漕運改革那個案例。

這些話如果人多,崇禎也不會說得這麼直白,但現在沒人,難得讓皇帝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一直僞裝也是很累的。

氛圍和諧下來之後,崇禎也不吝趁機多追問一些問題,聊着聊着,就專注到了如何徹底解決張獻忠上面。

沈樹人見火候到了,也給了皇帝第二條建議:“陛下,臣一貫以爲,張逆之猖獗,首要在於他擅長裹挾良善從賊。要解決張逆,必須斬斷他拉扯攀咬裹挾他人的能力。

陛下既然都已經肯嘉獎、重用劉國能,何不再多做一步,開下重賞、昭告天下,勉勵一切可用之人圍堵張逆?”

崇禎想了想,臉色還是有些難看:“你的意思是,哪怕目前是流賊中人,只要殺了張逆,以首級來獻,朝廷都會赦免其前罪?還要朕對天下盟誓、保證兌現不成?”

沈樹人搖搖頭:“這樣也行,但效果恐怕不夠。賞罰出自陛下,臣不敢妄議。”

崇禎森然道:“這還不夠?難道還要保證給殺張逆之人封什麼官爵不成?如果是張逆身邊的賊將、甚至義子,見他大勢已去,想要撈一票功勞呢?這種人也要寬恕兌現不成?

若是李闖、操賊殺了張逆呢?也要封侯?如此朝廷顏面何存,天下人將來都會輕言作亂、反正最後只要殺個賊首便能洗去罪愆!”

沈樹人知道,崇禎最抹不過的是面子,他趕緊趁熱打鐵:“陛下!天下人不會恥笑的,我大明也素重孝道。張逆之罪,與諸賊本不相同,五年前鳳陽毀陵,他是元兇首惡,其餘不過是被裹挾。如今降而復反,他又是首惡。

陛下仁孝,爲了對得起列祖列宗,連罪己詔都下過了,給殺張逆者開出額外賞賜、對天盟誓必然兌現,也是孝道的體現,天下人只會覺得陛下是仁君!

如若實在覺得面子上過不去……臣知道陛下不太願意饒恕如今還在獄中的熊文燦,不如在給熊文燦下判詞時,明確其罪過範圍:

熊文燦招撫其他諸賊,並無過錯,其錯只是在於信了張逆。陛下無論怎麼懲戒熊文燦,把罪狀咬死在這一條,也能讓其他降將安心,讓其他復反者看到再次反正的希望。

如此,最後不管是李闖操賊勢窮自相圖害,還是張逆的心腹爲求脫罪、被官軍逼到走投無路時再殺主歸降,好歹能除此大患。”

沈樹人的思路很明確:張獻忠崛起的最大助力,就是崇禎會亂殺滅不掉張獻忠的人,自毀長城。

所以對付張獻忠就得反其道而行之,讓一輩子刻薄寡恩的皇帝,唯獨在這個問題上不擇手段一把。

“不管其他人原先犯了多大罪,殺了張獻忠就免罪!還封侯!”

而且,如果是孫可望、李定國,在將來某個張獻忠窮途末路的時刻,選擇了殺父自保,沈樹人也是樂見其成的。畢竟孫可望李定國還能挽救一下,沒必要給張獻忠陪葬。

歷史上大西軍下面的將領,還是有一定抗清民族氣節的,只誅首惡是最好的。

聽到這一步,崇禎終於動搖了。

確實,沈樹人幫他解決了面子的問題,給了個臺階下:張獻忠是有高於其他流賊頭目罪惡程度的理由的,對張獻忠特別痛恨,並不會讓皇帝額外丟人。

皇陵被毀罪己詔都下過了,該丟的臉早就丟過了。

熊文燦案的最終蓋棺定論,也還能操作,怎麼看面子都能保住。

最關鍵的是,沈樹人這個策略,是私底下獻的,皇帝不丟臉。

“十戶之邑,必有忠信。朕受教了,你先退下吧,朕好好想想。”崇禎不想當面做決定,他不想在臣子面前丟人。

沈樹人知道這時候不能再勸,也就順勢退下。

……

兩天之後,殿試正式揭榜的日子。

魏藻德果然當了狀元,高爾儼這個歷史上後來降清當了漢奸的傢伙,也因爲蝴蝶效應,被從探花提到了榜眼。

原本的榜眼葛世振,則因爲言辭比較務實,被黜落到了二甲,變成了傳臚。

原本第五十七名的方以智,被沈樹人連累,因爲政治態度比原本更務實了一些,也不受皇帝待見,落到了五十九名。

沈樹人則光榮地墊底,總榜第六十名,二甲最後一名。

但朝野上下,都知道了他被黜落的原因:他對皇帝犯顏直諫、實事求是,才導致排名靠後了。

一番忙活下來,沈樹人最終還是順利得了進士出身。

而他也知道,皇帝后續會給他升官的,只是升官的理由要遮掩一下,這樣才能給皇帝遮羞。自己的實際前途,絕對比那些徒有虛名的狀元還好得多。畢竟自己是偷偷幫皇帝幹髒活的人,還不爲外人所知。

又過了幾天之後,崇禎悄咪咪下了一道旨意,假裝跟之前任何臣子的勸諫都沒關係、完全是皇帝自己想到的。

旨意的前因後果,無非是這樣的:

皇帝說自己被祖宗託夢,說鳳陽祖陵被毀已有五年,列祖列宗魂魄不得安穩。他愧爲人子孫,覺得五年前下的那道關於祖陵問題的罪己詔還不夠透徹,所以追加了一些盟誓。

崇禎在太廟對列祖列宗盟誓:

凡誅殺張獻忠者,若自始爲明臣,可封公爵。

若曾從賊者、後來反正,亦可封侯。

此誓對除張獻忠親子之外,天下一切人有效。(張獻忠目前也沒親生兒子)

也就是說,哪怕是李自成殺了張獻忠拿人頭來獻,也能封侯。

崇禎到這一步也是徹底想通了:赦免李自成有什麼好怕的?他真要是殺了張獻忠,好歹也是把流賊勢力削弱了一半,赦免就赦免了唄。

大不了李自成要是真的再有狼子野心,下次再作亂時再討伐他好了。不管怎麼說能拿到這賞賜,張獻忠已經先死了,流賊也分化內鬥了,朝廷又不虧,何必吝惜賞格呢。

做皇帝不能太刻薄寡恩。

當然,崇禎還是有點忸怩,在太廟盟誓的最後加了一句:

若是將來張逆已經兵敗陷入絕境被圍,其麾下賊子因勢窮才臨時起意、殺主來投。那就不能封侯,只能免除前罪、保證絕不追究。

這也是崇禎最後的遮羞布,防止流賊“能抵抗就抵抗,到最後實在抵抗不了再殺主投降”刷功勞騙取侯爵。

寫得這麼詳細,也大大增加了太廟盟誓的可信度。相信天下流賊看到之後,但凡想求朝廷饒恕的,多少會掂量掂量。

發佈了太廟盟誓後,崇禎又補了一個後手堵漏:

他讓刑部侍郎加快對熊文燦案的審判。把熊文燦的罪名,坐實在“勾結張獻忠”上,而把熊文燦招撫其他流賊後復反的罪名,統統刪掉。

也就是說,其他流賊的復反,也被皇帝欽定爲“遭到張獻忠裹挾”,而不是“本身就蓄謀已久想反”。所以熊文燦詔安他們的行爲,也就不算是罪。

熊文燦歷史上要到崇禎十三年秋決的時候,才被最終問斬。現在皇帝爲了遮羞,也是提前幾個月春天就殺了。

斬立決,不待期。

斬殺當天,京城菜市口圍滿了人,水泄不通。

皇帝的旨意說得明明白白:熊文燦其他諸多行爲都無罪,唯獨勾結張獻忠一條罪不可赦。

斬完之後,熊文燦的罪狀細節,明發九邊和中原鬧賊六省,昭告天下。

行刑那天,沈樹人也在京城菜市口圍觀了。天地良心,殺熊文燦真不是他攛掇的,他甚至還有點想救對方。

他跟崇禎提熊文燦的時候,從頭到尾都是隻提罪名、不提量刑,希望把熊文燦的罪狀變少、皇帝能給減刑。

但崇禎爲了面子一意孤行,哪怕只留這一條罪狀,也非要孤罪斬決,以強調這條罪名的嚴重性,沈樹人也沒辦法。

崇禎這人,在某些方面網開一面了,總得讓他在其他方面刻薄寡恩一點、找補回心理平衡。

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46章 忽略不計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25章 奮勇爭先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90章 全勝而歸第46章 忽略不計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33章 孫武再世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61章 先生繆矣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25章 得國本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61章 先生繆矣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19章 站着把官買了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194章 放在大明這得凌遲(七千字不拆了)第42章 塵埃落定第48章 說了讓你們別離開同知大人的保護範圍,結果死了吧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