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以戰驅賊

朱樹人把最後一輪的煙霧彈,充分通過王公公釋放出去後,他能做的情報欺騙工作,也就做得差不多了。

後續部分只能交給天意,交給其他相對方的自然進展。

比如崇禎要是突然轉了性子、變得膽小慫包肯服軟,承認大明的某部分領土可以放棄,那朱樹人也沒辦法,只好認栽,暫時先改當一輩子當大明忠臣,徐圖後計以待天時。

又比如,李自成要是也突然賺了性子,變得不再慫包專挑軟柿子捏,而是跟崇禎那樣硬剛到底,那朱樹人的計劃同樣會受到很大影響,他也一樣暫時沒辦法。

但,人性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崇禎過於僵硬的三觀,李自成過於靈活的三觀,這兩點都像是孃胎裡帶出來似的,深深刻在了他們各自骨子裡。

……

欺騙工作方面該做的都做了,但朱樹人這種大忙人,肯定不會幹等浪費時間。

所以應付完王公公之後,他也很快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挪到了防守大散關和寶雞縣城上、爭取誘敵深入、一戰爲漢中地區打出一年太平。

朱樹人很清楚,目前爲止,對面的李自成,還是不知道朱樹人已經抵達漢中的,他多半會覺得,漢中只有一個曹變蛟,而且曹變蛟未必會親臨大散關。

這不能怪李自成的情報工作做得不好,而是蜀道艱難,在佔據四川的一方封關的情況下,佔據關中的軍閥是很難了解到蜀中近況的——

隨便舉個例子,當年三國時,劉備死後,諸葛亮就選擇了封關絕道,不跟魏人往來貿易。把陳倉道一封,魏國那邊連續好幾年都不知道季漢這邊的情況,還以爲諸葛亮會一直自閉下去,這纔有了後來首出祁山時的突然性。

現在朱樹人只是封鎖了兩個月消息,相比之下根本不算久,也談不上什麼難度。

都只是基本操作而已。

這樣的信息差,讓李自成還是很有信心,一戰爲關中打出數年南線太平,防止關中大地以後時時刻刻還得分兵提防官軍出川騷擾。

相比於這個戰略目標的收益,哪怕暫時死傷上三五萬人,只要不是老牌精兵,而是新拉的壯丁炮灰,李自成都是覺得完全可以接受的。

早在七月二十四這天,李自成就派遣了他的心腹部將之一袁宗第,來圍攻寶雞縣。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

袁宗第動用了四五萬兵馬,其中一萬多是去年河南戰場回來的老營(有些老營也不是非常老,但是能從河南活着回來,就算升級爲“新老營”了),剩下的則是河南大戰後新拉的壯丁。

李自成麾下的各大部將中,劉宗敏如今依然是實力最強的,但劉宗敏另有他用,李自成需要他在山西方向進一步開拓,並且確保把官軍的勢力徹底趕出汾河流域。

如此李自成才能確保自己領地的東北方向徹底安全、佔據山西形勝之地,退可守,進則可進一步試圖衝破太行八陘、進入河北平原。

所以,關中西南角這邊的寶雞縣戰場,在李自成的優先級裡最多也就只能排到第二,能派袁宗第來負責就已經不錯了。

去年的河南之戰中,李自成麾下頂級將領中,他親侄兒李過和部將田見秀都交代在了陳縣決戰的戰場上。所以歷史上能在李自成麾下做到五軍都督級別的部將,就只剩下劉宗敏、劉芳亮和袁宗第了。

劉芳亮的本部人馬,去年也是參加了陳縣大戰的,只是他本人沒有傷亡,但部衆損失絕對不小。

相比之下,倒是去年決戰前、就在商丘被黃得功擊敗的袁宗第,算是因禍得福,雖然被黃得功殺傷俘虜驅散了一萬多部曲,卻因此躲過陳縣大戰,

最後李自成撤回虎牢關以西時,清點人馬,袁宗第的部衆規模和戰力已經反超了劉芳亮,居李自成麾下衆將第二。

另外,劉宗敏和袁宗第兩路齊出的同時,李自成本人直到七月底八月初,都還滯留在西安,他的本部中軍人馬,外加劉芳亮的兵馬,也都分別駐紮在西安周邊和潼關、河洛。

李自成這是在牛金星和宋獻策的慫恿下,考慮自建國號的事情,所以要在西安這樣的大城市駐留一段時間。

歷史上,李自成本該是崇禎十六年入冬時,開始考慮自建國號的事兒,並且在崇禎十七年新年,才正式宣佈。

如今才七八月份,算起來倒是比歷史同期稍微早了一兩個月開始想這事兒。這看似有些託大,但實際倒也合理——因爲孫傳庭的敗死,同樣也早了兩個月左右,對李自成來說,他也就是在孫傳庭死後一個半月,開始動這個念頭的。

在他看來,長安、洛陽,那都是六朝古都都不止的存在,歷史上的東西兩京如今都在他手上,建個國號不過分吧?

稱帝可以不急,但先定國號,證明自己是要改朝換代而非當流賊,這是很有必要的。

當年陳勝吳廣動手的時候,陳勝一開始也沒敢自稱楚王,但“張楚”的名號可是先立起來的。

李自成如今的想法,也是差不多,所以他留在西安,並不急於親自四方征戰,留着中軍主力,隨時都能增援部下的各條戰線。

……

袁宗第的部隊在七月底初步圍困寶雞縣後,花了三五天時間準備攻城器械、挖掘攻城用的營地、工事,然後就組織了一場試探性的進攻。

守衛寶雞縣城的,是曹變蛟麾下一名遊擊,名叫馬光烈,歷史上籍籍無名,無非是跟着曹變蛟廝殺多年,頗有苦勞,漸漸積功至此罷了。

他手下只有三千老兵,還有兩千曹變蛟去年回到太原後新補充的兵源,一共五千人,要抵擋袁宗第含炮灰在內四五萬大軍,還是有點吃力的,所以只能選擇籠城死守,絕對不可能出城野戰逆襲。

闖軍在殺了孫傳庭後,也稍稍繳獲了一批質量粗劣年久失修的火器,所以攻打寶雞縣城時,佛郎機的數量倒也勉強夠聲勢——

明軍末期武備鬆弛,所以孫傳庭死前,他的陝西官軍的火器本來質量就不行了,否則也不會那麼容易打敗仗。李自成不事生產,只靠搶孫傳庭的來用,當然就更降低一個檔次了。

寶雞守軍驟聞流賊以火炮攻城,也是有些擔憂,但馬光烈很快就發現,流賊的火器質量不行,便讓守軍以曹軍門此前增援的火器反擊。

朱樹人撥給曹變蛟各部守城軍的火器,質量同樣不高,但還是比孫傳庭李自成的要好很多,無非是年代有點久,但送上前線之前都會檢修確認,容易炸膛的就直接回爐銷燬了,不會坑自己人。

而且朱樹人軍中老式火銃大多被淘汰了,因此給出去根本不心疼,數量管夠。馬光烈麾下兩千條槍都不止,還有幾十門佛郎機。

袁宗第每次發起衝鋒,都是一陣陣密集的排槍輪番開火,壓得攻城炮灰擡不起頭來。

寶雞縣城又一直是軍事要地、就是古代的陳倉要塞,城池不大卻堅固,地形很有優勢,

城池夾在秦嶺和隴山交匯的夾角處,還有一面瀕臨渭水、一面瀕臨貼着隴山東麓注入渭水的汧水。

兩面高山兩面河水,這樣的地形自古就是易守難攻的,三國時魏國守將郝昭在這裡阻擋了諸葛亮好幾次攻勢。

馬光烈雖然只是普通將領,不如郝昭擅守,但對面袁宗第的攻戰之法,更加遠遜於諸葛亮十條街不止。官軍還有火器優勢,便讓袁宗第陷入了泥潭。

消耗戰打到八月初,也就是漢中那邊王公公剛剛見到朱樹人、傳完旨的時候。袁宗第這邊終於請示了李自成,改變了戰術。

他選擇以兩萬人圍困寶雞縣城,然後帶領更多的主力南下,進入陳倉道谷口,堵住了大散關,準備改爲嘗試進攻大散關,而對陳倉則以圍而不打、消耗其物資的思路慢慢疲憊。

袁宗第是怎麼想的:如果官軍在寶雞縣留的守軍較多,而大散關兵力、火器不足的話,能直接拿下大散關,那就最好。

如果大散關防守也嚴密,同樣難以攻下,只要闖軍堵住大散關以北的谷口,堅固紮營,那官軍要支援寶雞縣城,就得強行衝破闖軍的營寨。

到時候,攻守形勢也會逆轉,由闖軍攻變爲官軍攻。

秦嶺入川道路險峻,顯然是誰扮演進攻方誰就會非常吃虧,闖軍由攻轉守,戰鬥壓力就會大大減輕。如果官軍遲遲不救,那寶雞縣的守軍遲早有火藥、糧食不濟的那天,圍到後來自會不戰而潰。

當然,袁宗第也算有點將才,他也知道,官軍如果想增援寶雞縣,也不止陳倉道一條路——往東一點,還有褒斜道、儻駱道這些棧道可以走。

但棧道肯定比陳倉道還難走好幾倍,官軍敢拖成長蛇陣由那些路進入關中,絕對會吃虧。袁宗第也會分兵去堵那兩個谷口,絕對有信心有把握以逸待勞。

轉變思路後,八月初六,袁宗第就正式開始對大散關發動試探性攻擊。

還是一樣的套路,先挖溝立寨,打造飛梯、衝車。掘城木驢。

大散關地處山谷,地勢比較高,所以沒有護城河,壕橋車也就省了。

守軍只有一些旱溝、上滿鋪設上僞裝,裡面插着苦竹槍,這些陷阱用不到壕橋車,只要弄些炮灰老弱扛上麻袋土包,甚至用扁擔挑土,丟到陷坑裡填出條路即可。

這招闖軍也是用得熟的不能再熟了,李自成這幾年打官軍的城池時,一貫有臨時拉當地行將餓死的流民、“承諾每人挑三趟扁擔的土到城牆關下,然後就給十天半個月飽飯吃”的伎倆。

一般李自成也都會兌現承諾,反正這些炮灰有好幾成可能會死在城下,直接填屍入溝了,也吃不到戰後才發放的軍糧。炮灰的存在,還能大量分散官軍的火力,讓老營戰兵受到的壓力大大降低。

陝西之地,這麼多年下來,幾乎一個能吃飽飯的活人都找不出來了,幾天飽飯,已經能買到足夠多的人鋌而走險。

袁宗第故技重施,很快把大散關外的陷坑全部解決,所費不過是數千條本來就要餓死的陝西人命罷了。

解決陷坑壕溝後,闖軍攻城武器開始抵近關牆,火器隊弓弩隊也與關牆上的守軍血腥對射起來。

戰場上轟鳴大作,火槍的數量只佔到遠程武器的不到三成,但聲勢卻很是驚人,把數量上多得多的弓弩都蓋了過去,震懾着雙方的軍心士氣。

第一天的強攻,袁宗第冷冷觀察,覺得自己還是頗收穫了幾點情報。

“看來這大散關的防禦還不如寶雞縣城嚴密!至少沒看到幾門佛郎機,也沒有紅夷大炮,只是火銃對射的話,藤牌手火銃隊或許頂不住。

但改天用掘城木驢挖洞,再埋幾棺材火藥,應該能炸塌出幾個土坡來。這關牆也都是夯土,連包磚都沒有,更沒有青石壘砌……”

仔細觀察清楚守軍強弱後,袁宗第便在心中暗暗籌劃,後續幾天繼續調整戰術。

他卻不知道,這是曹變蛟的部隊,早就得了吩咐:寶雞縣城的部隊,要一遇到強攻就盡力火力全開,爭取把敵人儘快嚇走,轉移目標。而大散關這邊的部隊,因爲後路無憂,完全可以一開始示弱誘敵,勾引闖軍覺得有希望,多投入一些兵力進這個絞肉機。

這也是朱樹人在戰役爆發前,就關照過曹變蛟的。畢竟寶雞縣城是有可能被敵人徹底包圍的,經不起長期勐烈的強攻消耗,而大散關隨時可以補充物資。

對方不知道朱樹人本人在此,不知道湖廣官軍對大散關的物資支持力度,當然要趁着這個機會讓他們誤判。

袁宗第勐攻一天,戰死便超過了千人,傷者更多,一些本就是饑民臨時拉來的,一旦重傷,也根本沒打算救治,就直接當耗材丟在一邊任其自生自滅。

第二天開始,袁宗第集中了軍中火藥,裝了整整七八口棺材的量,又出動整整三十輛硬木打造、坡頂上蒙了樹皮、溼泥漿的掘城木驢,在闖軍少數幾門佛郎機的掩護下,推向大散關關牆。

官軍繼續失石如雨,不過火槍子彈打在掘城木驢上都完全沒用,丟下去的滾木也都被坡頂的“傾斜裝甲”跳彈彈開,

只有非常沉重的巨石直接命中,纔有可能直接把硬木坡頂的掘城木驢砸塌,但守城士卒準備的石頭大多是砸人的羊頭石,極少會有百斤以上的巨石。

“等挖夠深度,就可以往裡埋火藥了。曹變蛟雖是名將,但孫傳庭都死了,狗朝廷缺械少彈,武備都被那些狗文官貪沒了吧!活該他們兵敗!”

袁宗第心中越來越是熱切。一想到大明那些貪官污吏,他就止不住的恨意。

闖王雖然也亂殺人,可畢竟殺狗官更多,只要誰殺狗官,他就撐着這口氣跟誰幹。

——

PS:這週會寫到崇禎的最後時刻的……不算劇透,只是有書友私信問了寫作進度,給大家一個承諾。

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64章 這樑子結大了,不死不休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198章 領旨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113章 巴陵圍城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89章 戶部侍郎有所不如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388章 朱樹人那麼高的智商,怎麼可能滿足於“攤丁入畝”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顯擺理工科水平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337章 這可不是淝水之戰(八千字大章)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180章 不得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