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

鄭成功、張名振啓航後不過十日,沈樹人在南京處理完別的瑣碎事務,也踏上了重返武昌的歸途。

沈樹人的回程比鄭成功要安全得多,也快得多。

二十天的時間倏忽而過。

二月底的一天,沈樹人回到武昌時,鄭成功一行也剛好抵達了山海關,還需花數日時間卸下給吳三桂今年的軍糧。

初春時節,海上也不可能遇到颱風,沈家的海船經過多年實踐航行、改良,已經是穩得不能再穩了。

每年幾百條船、累計兩三千次的航行,最多隻有千分之一二的失事率。

這一路上的日子,毫無意外發生,自然也就枯燥無需贅述。

鄭成功原本沒來過北方,初到山海關,還是非常好奇的。

趁着卸糧需要時間,他也跟張名振一起上岸走走,還問遼東軍買了一小批戰馬,策馬登山,遊覽眺望關外――

他們自己沒法從長江口隨船運大批戰馬過來,因爲馬匹在長途的海上顛簸中,健康狀態容易受損。

南方馬匹又少又昂貴,就算後續行動可能要用,也不如到了東北再買。

明朝雖然面對遊牧韃子也比較弱勢,但馬政做得還是比宋朝好得多了,軍隊並不止於非常缺馬,大片的天然牧場也還保留了一些。

在東北,只要肯掏銀子,明的暗的渠道總能少量買到馬匹。

“這便是萬里長城最東端了麼。曹孟德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說的也是這裡吧。”鄭成功策馬登上山海關內側的碣石山,

眺望山海相界、關牆一直延伸到海邊的嶙峋亂石上,最終被驚濤拍岸,內心也是激盪澎湃。從小生長在南方的他,還真沒見過這樣怒濤與雄關並存的景象。

曹操寫的《觀滄海》裡,東臨碣石所登的“碣石”,便是昌黎縣,屬於後世的秦皇島,山海關也在秦皇島,兩地相距不足一縣。

鄭成功也不是什麼考據癖,看山海關沿岸地勢雄峻,就誤以爲這裡便是碣石山。

張名振也是半輩子跟大海打交道的,在寧紹負責海防八年,駐紮在舟山羣島打倭寇、海盜。但他原先也沒見過這種直接山關插向大海的險峻奇景,一樣嘖嘖稱奇,心中頓生豪邁。

兩人玩了沒多久,就被山海關的守軍盯上了,不過他們有漕運軍糧的公文印信,守軍倒也沒爲難他們。

這些守軍將士看起來精氣神都很萎靡,應該是幾個月前冬天的時候,剛剛從前線突圍回來的,纔剛剛被吳三桂重新收攏。

不一會兒,吳三桂本人似乎也聽說了今年押運軍糧的海運官換了新人,很年輕,還是福建鄭家的,正在登山巡查,他也急忙讓人備了野味,過來結交。

以吳三桂如今的地位,按說是不用這麼重視後方來的運糧官的,但鄭家是財神,總該盡力巴結。

加上去年吳三桂和其他幾個總兵兵敗逃回,至今朝廷只問罪了“首逃”的大同總兵王樸,而對另外三個總兵還未定論處置,吳三桂就有些緊張,每天讓人打聽京中的消息,期待他放棄洪承疇逃回的事兒能揭過。

所以但凡有後方來的官員,他都很客氣。

看到一隊騎兵來到近前,鄭成功等人也垂手靜觀其變。

“來者可是南京鄭提舉?既是運糧而來,何以私行到此。在下吳三桂,自當略盡地主之誼。”

“原來果是吳軍門,久仰久仰,幸會。”鄭成功等對方自報家門,他也拱手抱拳還了一禮,

很快就被引進關城歇息宴請。

鄭成功如今的差事,是海運提舉,這個職務是新設的,待遇比照原本漕運的管河衙門。

在漕運時代,漕運總督下面有管河,由工部給每一段河道派一名正六品主事,負責維護航運條件。

改了海運之後,當然不存在航道治理了,但需要有負責護航押運的官員,可以比照正六品六部主事的待遇,設置提舉。

原先河運的主事算是工部派出的,海運的提舉卻算是南京戶部派出的,因爲沒有工程類的差事需要做了嘛,主要是財務監督型的工作。

從這個角度來說,沈樹人之父沈廷揚現在是南京戶部侍郎,那就是鄭成功的直屬頂頭上司了。

相當於一個是分管副部,一個則是部下面某個司某個處的處長。有了這層關係,鄭家對沈家就只有更加討好聯合,不能輕舉妄動了。

鄭成功並不是穿越者,他當然不會對如今的吳三桂有任何不齒鄙夷之心,只覺得這也算是一位爲國血戰的豪傑,對其第一印象很不錯。

吳三桂則覺得鄭成功家資鉅萬,好幾千萬兩的家產,還肯親自爲國跑海督糧,風裡來浪裡去,絕不是膏粱紈絝子弟。

吳三桂有心套近乎,就吹捧道:“鄭提舉少年銳氣,雄姿英發,倒是讓我想到了一個人。兩年前,當時還要進京趕考的沈撫臺,就曾親自隨船押運軍糧來這山海關。

我與他也算一見如故,當時他不過七品,不曾想短短兩年之後,就做到一方巡撫。鄭賢弟,我看你也有沈府臺之風。”

鄭成功原本也就是跟吳三桂客套,聽他夸人措辭這麼別緻質樸,也是心中大喜:“真的麼?吳軍門,你真覺得我有沈大哥之風?承你吉言,下官這些年,確實處處以沈大哥爲榜樣。

沈兄是頂天立地爲國爲民的英雄豪傑,能學到他三五分本事,足酬平生之願……對了,剛纔你稱呼他沈撫臺?不是道臺麼?難道……”

吳三桂一愣,隨後立刻反應過來:“賢弟這是在海上漂泊半月有餘,不明京中近況吧。說來慚愧,我自去年兵敗撤退、收攏潰兵,心中一直惴惴,時長打探京中近況。

近日便得知,周閣老已於七日前抵京,正式履職。五日前,朝廷已經明發旨意,正式升沈撫臺爲皖撫。

下轄湖廣襄武漢隨黃五府,並河南信陽府,南直安廬池三府,江西九江府,一共十府之地,肅清革左五營殘餘、平定安撫地方。”

鄭成功聽說後,也是頗爲沈樹人高興,不過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升官所需的大部分功勞都是去年就已立下,今年迫降藺養成不過是最後的收關臨門一腳,同時也是沈樹人太年輕所致。

今年他也不過週歲二十二,當上巡撫已經非常非常逆天了。

鄭成功歡欣之下,說話難免沒有把門的:

“沈大哥總算是一方巡撫了,可喜可賀啊,誒,對了,說起來,這山海關鎮守,歷來也是文武相濟,此番運糧前來,怎麼只見吳軍門您一人,遼東丘巡撫呢?”

吳三桂聽他無心提到遼東巡撫丘民仰,也是臉色一黑,但隨即想到對方可能只是不知情,並沒有惡意,也就忍了。

吳三桂調整了一下表情語氣,這才緩緩說道:“慚愧,丘巡撫與洪督師一道,至今還被圍困在松山城內呢,我等無能,無法救援!”

鄭成功一愣,也知道自己這個話題有點戳到對方痛處了,但他本來就是來打探軍情,瞭解情況的,當下也只好繼續順着這個問題往下刨根問底。

好在吳三桂如今還不是漢奸,也不至於出賣友軍,見鄭成功表示他只是“臨時起意”,想看看能不能幫着接應。

吳三桂也就答應配合,儘量提供最新一手的遼東軍情現狀:“你們是打算看看塔山、杏山等處有沒有守軍可以突圍逃出來,你們從海上接應撤退?”

鄭成功:“怎麼?太異想天開了麼?莫非是韃子嚴防死守?”

吳三桂眼神閃爍,似乎還真想到了幾絲可能性:“這倒不是……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得手,實不相瞞,這幾個月,我也偶有派出斥候哨探。

甚至有些遼西走廊地勢險要、容易被韃子設卡的點,我還讓夜不收走渤海海面、踏冰而行繞過。如此不畏艱辛,還真就探查到過關外塔山等地周邊敵情。

這遼西苦寒,嚴冬時節便是韃子,也不樂意一直僵立雪中的。所以除了洪督師本人困守的松山,必然是被黃臺吉嚴防死守。

其他兩座小城,韃子都是以哨騎巡邏圍困爲主,主力平時都住在附近其他已經被攻破的城塞內,不願野外紮營圍困。

但別看韃子外鬆內緊,這其實也是誘敵之計。去年九月,鬆錦大戰野戰剛結束時,我大明將士被殺者便逾五萬,赴海而死者亦以萬計,當時筆架山海邊屍體枕籍,都能直接從岸上跑馬登上筆架島了。

韃子此番看似是給塔山、杏山守軍留路,但實則守軍已無多少騎兵,被圍小半年,怕是馬匹都被殺了吃了,就算突圍,走不過數十里就會被韃子騎兵追上,到時候還不是被全軍趕下大海淹死?韃子還巴不得這樣把守軍誘出來殲滅,

省了他們強行攻堅之苦。

但你們若是能有海船、趁着韃子騎兵追擊趕下海之前接應,倒還真有把握。但動作一定要快,否則後軍擁堵登船、被韃子背後掩殺,怕是比半渡而擊還慘。不過,再慘還能慘到哪裡去呢?若是什麼都不做,他們最後也無非都是在孤城內餓死。”

鄭成功聽完後,跟旁邊的張名振覈計了一下,覺得按照吳三桂的情報來看,這事兒要想做成,關鍵倒在於突然性了――

如果韃子已經知道大明出動了海軍接應,肯定是會調整圍城部隊部署的,不會再像現在這樣僅僅以巡邏騎兵週期監視、主力駐在附近的城裡。

所以,海軍在最後動手之前,絕對不能提前暴露,甚至都不該派出大股哨船隊偵查。

最多隻能派幾艘輕快小艇,再配合少量騎兵斥候,瞭解前方情況。

要是能趁着韃子巡邏的間隙,溜進塔山跟守軍提前取得聯繫、約好突圍接應的時間日期,那把握就更大了。

但是這事兒靠鄭成功和張名振肯定不夠,他們都不是騎兵將領,也不熟悉遼東地形。

還是得問吳三桂借幾個騎兵軍官,當聯絡偵查用的死士。

吳三桂也覺得這個任務很危險,不想手下心腹勇士冒險,但塔山杏山城內的袍澤也都是遼東軍弟兄,實在捨不得全部拋棄。

最後,吳三桂還是答應借他一個遊擊、帶一些夷丁突騎精銳,幫忙執行這項偵查聯絡任務。

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40章 李自成歸左良玉,張獻忠歸沈樹人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93章 瘋狂升官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158章 闖賊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56章 風水寶地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130章 咱流賊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於完全不打仗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232章 陛下還沒死呢,你們就蠢蠢欲動了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16章 沒食明祿,沒受國恩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82章 新年計劃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270章 韃子最擅長這種事情了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4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9章 隨州炮戰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231章 迎了闖王不納糧,不迎的人都殺光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291章 屍漫金山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5章 殺張獻忠者封侯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98章 虛實相濟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