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

談妥了運作皖撫官職的事兒、並且跟周延儒達成“長期戰略合作意向”後。

雙方的交流氛圍,總算是徹底變得融洽起來了,這也是沉樹人計劃之內的。

因爲他畢竟還要利用周延儒一年多,甚至將近兩年。

能談長期分成,就別談一事一價的一錘子買賣。這樣對方纔有動力、一直好好爲你做事。

而且,爲了幫助周延儒也潛移默化地強化這種認知,覺得雙方是“一榮俱榮的合股夥伴”,沉樹人很快就提出了一個新的、無傷大雅的補充需求。

只聽他不着行跡地說道:“蒙閣老擡愛,願說服陛下委下官以重任。下官自當竭盡全力,上報陛下天恩,並酬閣老賞識。

下官忽然想到,還有一件事兒上,下官可以爲朝廷分憂、爲閣老建功。而閣老也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只要幫忙從中斡旋、准許下官父子便宜行事,就能公私兩便。”

周延儒心中先是重新緊張了一下,還以爲沉樹人得寸進尺,還想要更多的官職,連忙警覺地看着他,謹慎追問:“你又想討什麼差事?”

在他看來,所謂“爲朝廷分憂”的說法,不就是要新的官職麼!

沉樹人一看對方表情,就知道他誤會了,連忙笑着說:“閣老多慮了,連差事都談不上,是這樣的——您應該知道,我沉家自兩年前,便被陛下授權改制漕運,行漕運改海。

這兩年,我沉家每年打造一二百艘黃海大沙船,如今已能承運朝廷半數漕糧。原本陛下說好的,是花五年時間,循序漸進徹底實現漕運改海。

現在雖然才改了一半,但這點運力,已經足夠讓遼地所需的官糧、軍糧,全數由江南海路直運渤海沿岸。如果拿來運人,按照我沉家現有四五百艘大海船的運力,每船百餘人,只要把船都糾結起來,就是跨海運五萬大軍都綽綽有餘……”

周延儒聽了眉頭越皺越緊,一時不知沉樹人有什麼陰謀,他連忙一擡手,制止沉樹人再鋪墊發揮:“你就直截了當,長話短說!到底要做什麼!”

沉樹人深呼吸了一口:“下官是真心爲朝廷分憂——閣老應該也聽說了,洪督師自去年九月間,便在松山與黃臺吉的野戰中,兵敗大潰,麾下八總兵逃了四個,死了一個。

《最初進化》

剩下的三總兵,也不過在松山、杏山、塔山三處要塞內,據城死守,苟延殘喘。以朝廷無力援軍潰圍之狀,怕是糧盡之日,洪督師便要壯烈殉國。

下官與家父世受國恩,雖無力與韃子交戰,卻也想得個便宜從事的授權,藉着海路往遼東運糧時,常常沿海巡視、瞭解最新戰況,上報朝廷。

若能覷便接應,遇到這三處要塞的朝廷兵馬被破、或是趁亂突圍,能逃到塔山、筆架山沿海的,我沉家漕丁便從海上救援撤回,也好爲朝廷多保住幾個遼東精銳敢戰之士——

這些士卒都是能爲洪督師死守絕援孤城半年以上的,那都是大明最忠勇的義士,白白死在韃子之手太可惜了。

只是這事兒,畢竟不在家父職權之內,家父只有爲遼東官軍運糧的權力,不能參戰。所以,怕是需要閣老回京後,幫忙運作。

我沉家不用朝廷撥款撥糧給人馬,只要一個‘護漕’的名分即可,讓家父麾下的護漕家丁能便宜行事。

而如果能有所收穫,對閣老您而言,也是一項不容小覷的政績。洪承疇的爛攤子,是他自己惹下的,當時閣老還未復職,您上任之後,卻幫着解決了一部分爛攤子,陛下必然會對您愈發信任。”

周延儒皺着的眉頭,這才放鬆下來。

確實,這純粹是一本萬利的好事兒。反正本來如果什麼都不做,洪承疇那點人就當是純虧了。沉家肯自掏腰包,救出一個是一個。

自己剛被崇禎重新啓用,也確實需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方方面面建立一點成績,好穩住地位。而挽回一些對韃戰場的軍事損失,也算是很重要的政績了。

周延儒只是還有點不敢相信,不由深入追問:“那你們沉傢俱體要些什麼?你們肯下那麼大本錢?”

沉樹人聽他問到具體細節,就知道這事兒有戲,十成至少準了八成了。

他連忙說:“比如,給我沉家一些親信加上諸如水師副將、參將的武銜,掌管海運護航,我沉家纔好名正言順,將一部分家丁、水手改爲朝廷漕兵。最後,就是此事的授權,當靈活變通一些,急切不得。

畢竟戰局瞬息萬變,若是提前做好了預謀,陛下也有了期待、非要救出上述三城守軍中的任何一處的話,我們難免反而被束縛住了手腳。一旦情報泄露,更是容易被韃子所乘,反受其害。

不是下官信不過朝廷中的袞袞諸公,而是我大明內部,如今實在是有太多貪婪賣國之輩。而建奴自奴兒哈赤起,至今日黃臺吉,京中各部,怕是都有收了韃子金銀、向韃子出賣情報的。

陛下那些對遼東的決策,只要知道的人多了,最後沒有不泄密的。此事要成,就必須不給我沉家壓任何任務,從頭到尾別讓陛下知道,任由我們見機行事,沒機會就放棄。事成之後,再上報未遲。”

周延儒聽到最後,也是頗感羞恥,狠狠揪了兩把鬍子。

這大明朝廷的情報保密之垃圾,他也是知道的,韃子的內奸每次都能刺探到,還經常能對大明用反間計。

沉家要自作主張,便宜行事,自己確實沒有理由去反駁。

至於沉家自己想贏得什麼好處,周延儒暫時沒徹底想明白。不過大致推演,他也能猜到沉家可能是想收攏一些敗兵、繳獲,趁着爲國爲民的機會,順帶也稍稍增強一下自身的實力。

但周延儒覺得這都沒什麼,人家冒了風險做事,自己順帶撈一點並沒有錯。

到時候救回來的部隊人數、編制方面打點折扣,自己收編昧下一些不願意再去遼東送死的潰兵,這都是朝廷上可以做賬隱瞞過去的。

周延儒就算想破腦袋,也不可能大膽到覺得沉樹人想當軍閥。最多也就是以爲沉樹人身負追剿張獻忠的責任,擔心自己麾下精兵嫡系部隊不夠多、將來戰場上打不過流賊,這纔要多搖人罷了。

有那位雷厲風行防微杜漸的陛下在,大明土地上不可能出現真正的軍閥藩鎮!這一點沒什麼好擔心的!

周延儒終於下定決心:“好,這事兒就依你,反正你們別耽誤了給遼西運軍糧的事兒就好。剩下你們要讓自家的家丁、海船去做什麼,只要有功,老夫事後給你們追認請功便是。”

沉樹人趁熱打鐵,加深對方的刻板印象:

“多謝閣老玉成。看來,給貴府常年分紅、壟斷常州府的新式紗機營生,實在是我沉家做出的最值得慶幸的決策了。如此,我沉家纔敢厚着臉皮,一次次向閣老您討差事。”

周延儒一愣,也終於被這套話術給圈了進去。

原來,沉家這麼心心念念談年年給錢,而不是一事一送,是指望常年跟他合作、分功勞。

不過,沉家人也確實有能耐,經常能立功,這種合作倒是雙贏,沒什麼不好的。

想到這兒,周延儒算是徹底被拉上了沉樹人的戰船。

……

“沒想到賢侄對書畫也這麼有研究,看你這學識底蘊,不在老夫當年之下,怕也是有及第之才。前年只中個吊車尾,定然是被諂諛之人所陷。下次有暇,一定要再來探討鑑賞。”

周延儒跟沉樹人談笑風生地離開仇維禎書房時,口中便是這般演技自然地聊着唐寅文徵明的書畫。

外人完全看不出絲毫彆扭,哪怕懂行之人湊近聽清了細節,也只會感慨周閣老和沉道臺不虧都是風雅之人,點評鑑賞的細節,都能切中要害。

可惜,大家都是人精,仇維禎早就知道他們要弄些什麼勾當,卻也只能假裝不知道,互相給個面子,也湊上去聊了幾句唐寅。

仇維禎這麼捧場,倒也不是沉家臨時打點了他多少重金,而是因爲沉家一貫對他很禮貌。

沉廷揚到任南京戶部侍郎半年多來,基本上逢年過節,沒事兒也會給仇維禎送幾千到上萬兩銀子的禮物。

這種沒事兒先鋪墊的交情,可比有事才臨時送錢還鐵一些,沉廷揚的心思其實也很清楚,都已經名牌了,就是希望上官最後這兩年別找他麻煩,大家爭取平穩過渡。

仇維禎的年紀擺在那兒,歷史上到了崇禎十六年也該告老還鄉了,到時候都六十七了。沉廷揚有功勞有能量有銀子開路,到崇禎十六年時,再升一級接了南京戶部尚書,也算皆大歡喜。

酒宴剛纔已經收了,所以衆人回到大廳後,也就圍着新上的茶果閒聊。一羣各懷利益、但並不存在利益衝突的人,就這麼虛與委蛇地談成了全部分贓。

臨了時分,衆人不知不覺就聊到周延儒兩天後北上進京的行程。

沉廷揚出於職業習慣和示好,臨時起意提了一句,吐槽周延儒此番依然選擇走運河北上,頗爲不便,路上還有小股流賊流竄。

“……閣老怕是對海運不太瞭解吧,其實,自從這朝廷試點漕運改海,三年來我大明的沙船技術、尺寸都有了頗多進展。如今坐海船北上、直達天津,已經絲毫不顛簸,還能避開運河沿線賊寇。”

然而,此言一出,周延儒卻是有些尷尬,也只好強行說自己年老體弱、平生對絲毫顛簸都耐受不得,把這個話題揭過了。

只有沉樹人反應快,立刻在桌子底下又踢了父親一腳,示意父親別在這個問題上吹牛糾纏,沉廷揚也就掃興收住了。

直到晚上,衆人各自離開仇府散去,在回家的馬車上,沉廷揚才問起剛纔的事兒:“林兒,你剛纔是何意?爲父也不過是逢人就吹一下漕運改海的好處,周閣老進京就是要當首輔的,讓首輔多瞭解瞭解海運的優勢,就算明知他不會坐海船,總也沒有壞處。”

沉樹人無奈搖頭:“當然有壞處!父親雖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只想強調海運的技術優勢,可聽在有心之人耳中,又會如何解讀?

周延儒難道不會覺得您是在噁心他,暗諷勸他收斂、堵他財路?海運上任縱有千般好,但有最大的一點劣勢,註定我大明官員北上進京,永遠不會選擇——

走了海路,一熘煙就到天津了,半路上還怎麼找藉口每過一府停留幾天、讓別人拜碼頭收銀子?

周延儒此去京城,淮安、臨清,運河上每一個落差節點,都是鉅富之地,當地守將更是劫掠搜刮無數。淮安劉良左,臨清劉澤清,他們不得找機會孝敬周延儒?”

沉廷揚一愣,立刻慚愧地住口了。以他的官場經驗,當然不至於看不清這一點,所以一點就透。

說到底,還是吹捧海運的職業病犯了。他搞海商起家,一輩子內心深處始終以此爲驕傲,一時沒忍住。

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42章 同知黃州兼團練副使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94章 一波又起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44章 初到黃州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315章 炮決尼堪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19章 站着把官買了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33章 皇帝的道德潔癖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38章 穿越至今遇到的第一個大BOSS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49章 封疆大吏個個都開始撈錢養兵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98章 江陰圍城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46章 忽略不計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19章 站着把官買了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85章 各取所需,豈不美哉第312章 人不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