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

鄭森爲什麼會忽然自作主張溜掉,這事兒還得從兩天前。

張學曾在被朱大典施壓後,自然第一時間就通知了沈家,讓沈樹人準備啓程去南京接受刑部的盤查。

而沈樹人對這個消息,採取了半保密的措施,也就是隻對身邊親近的人透露了一下。

鄭森被家裡送到蘇州,前後不過半個多月,跟沈樹人關係卻已經處得不錯。

鄭森如今才十五歲,還是血氣方剛銳意進取的年紀,做事情也還有點衝動。他見沈、顧、張都是學問不拘一格、文武謀略見識豁達之人,所以跟他們特別談得來。

臨走的前一天,沈樹人就悄咪咪請了張煌言、顧炎武、鄭森三個哥們兒,一起喝一頓,算是爲自己踐行。

張煌言、顧炎武對於他被移送一事,自然是有些憤慨的。

他們覺得這案子再清楚不過了,沈樹人壓根兒只是讓家丁自衛,一點過錯都沒有,讓南京刑部直接對着卷宗材料複覈就是了,何必把人拉去有辱斯文呢?

沈樹人卻很大度:“幾位兄長爲我考慮,沈某心領了,不過國有國法,此次去也不算是拘押,只是問話而已。

估計只是這個案子太典型,情節又比較新穎,南京刑部那邊想要整理歸納,好教諭各地,不會有事的。”

顧炎武聞言歎服不已:“沈賢弟真是豁達,那就不多說了,都在酒裡,望賢弟一路順風,將來也不會影響仕途纔好。”

大家酒到杯乾,沈樹人隨即擺出一副愧疚的表情,趁機向鄭森道歉:

“此事沈某問心無愧,唯獨對不起鄭賢弟。君子本該一諾千金,沈某最後卻失信於人,愚兄敬你一杯,若是肯原諒愚兄,就滿飲此杯。”

鄭森不由驚訝:“沈兄何出此言?你去南京有什麼對不住我的?”

沈樹人演技恰到好處地露出一個驚訝表情:

“什麼?賢弟家中的安排,你自己竟不知道麼?你四叔之前來我家求了數次,讓我裝病不去南京。我現在卻身不由己、只能失信了,可不是對不起你麼。”

沈樹人猜得沒錯,鄭芝龍果然沒把他擔憂的那些彎彎繞理由,跟少年鄭森徹底剖析過。

wωω★ ttKan★ ¢O

估計鄭森最多隻是知道家裡不希望他去南京,但絕不知道家裡爲了這個局,付出了多少代價、有多重視。

鄭森果然愕然,連忙追問,沈樹人也就順水推舟,把鄭家人的說辭、以及他的後續推理說了。

鄭森聽完,內心頗有幾分信仰崩塌的意味。父親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也不似他原本以爲的那麼“忠義”了。

“……原來,父親一直在猜忌朝廷?他是怕朝廷讓我等去南京讀書,是想扣押我當人質?我們鄭家自從詔安以來,本本分分,爲什麼要這麼多疑呢?就因爲我們家跟張獻忠一樣、都是被熊文燦詔安的?

如果朝廷真有這份意思,我卻稱病不去,不是更讓鄭家多背嫌疑麼?不行,我區區一介童子,個人安危有什麼大不了的,如果因爲我,讓父親和朝廷生出嫌隙,豈不成了不忠不孝之輩!”

他畢竟年輕,想到這些便血氣上涌,覺得自己只要行得正做得直,朝廷怎麼可能對他一個十五歲少年下手?那也太掉價了。

他會這麼想,也不奇怪。

主要是他爹鄭芝龍知道崇禎那“眼裡揉不得沙子”的脾氣,不能以常理度之。

而鄭森還完全還不知道崇禎有多多疑,十五歲還沒到接觸朝廷政治鬥爭的年紀。

沈樹人一直在旁邊暗中觀察,趁鄭森懷疑人生懷疑得差不多了,才故作爲難地“爲鄭森着想”:

“賢弟不愧是忠孝節義之人!不過你也別誤會了令尊和令叔,他們也沒有公然違抗朝廷的意思。我估計原先只是希望沈家當這個出頭鳥、然後你家纔好隨大流和稀泥、法不責衆。

可惜,家父因爲倡議漕運改海的事情,得罪了漕運總督朱大典,朱大典這次藉機作筏,非要噁心我們一下,卻歪打正着連累了賢弟……”

沈樹人說話很有分寸,他知道自古疏不間親,如果直接說對方父親、叔叔用心險惡,絕對會招來鄭森本能地抗拒。

但他以捧爲主,把鄭芝龍的圖謀說得看似“情有可原”,反而增加了這套說辭的可信度。

最後再鋪墊上朱大典這個“意外不可抗力”,讓鄭家人再也不好意思怪沈家不配合。

一切的一切,都那麼符合沈家父子的人設。

鄭森思想鬥爭了一頓酒席的時間,最後終於藉着酒勁,衝動了一把:“沈兄,我不會配合四叔裝病的,事已至此,我們鄭家人要是再當縮頭烏龜,那就是往自己頭上潑髒水!

不就是去南京讀書麼!我跟你們同船,先偷偷溜過去,我自己去南京國子監報到!等木已成舟,家父和四叔就是想阻止也來不及了。”

沈樹人故作大驚,一副諸葛亮在周瑜面前背誦完《銅雀臺賦》後的表情:“賢弟三思啊!都怪沈某失言,可別因此損了父子親情。”

鄭森卻越勸越上頭,嘆道:“家父出身寒微,少讀聖人之書,我身爲人子,看到父親侍君有不當之處,自當彌補。

沈兄,我不是無船可坐,我只是怕坐自家的船會被送回來。所以纔想借你們沈家的船避人耳目,這點小忙,對你不算什麼吧?”

沈樹人這才恰到好處小顯擺一下:“我沈家雖不及你家一成,可海船百艘還是有的,搭船這種小事,何足道哉。”

鄭森:“那就這麼說定了,你們明晚啓航去南京時,我就偷偷來跟你們會合。但我會給四叔留信一封,說明其中道理,讓他不要再想着抗拒朝廷、以免招來更多麻煩,他會理解的。

等他看到這封信時,我們已經走遠了,茫茫大江,他們能去哪裡尋?而且我會說明,這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張、我覺得這樣對家族最好,他們不會怪你們沈家的。”

沈樹人也擺出一副受了激將的豪邁之狀:

“這是什麼話!我剛纔不願帶你,只是怕損了你父子親情,又豈是怕惹人怪罪!我沈家雖窮,這點恩怨還是扛得起的!就這麼一言爲定了!”

……

鄭森便是這樣被沈樹人半激將半拐騙,潛移默化騙到了南京。

鄭鴻逵直到鄭森搭船啓程後的次日早上,才發現侄兒已經不在、帶了一兩個心腹家丁偷偷跑了,所以追之不及。

蘇州到南京的水路,走長江逆流而上,足足走了五六日纔到。

沈樹人啓航時已是六月末,上岸那天則是七月初三。

沈樹人還特地沒在人多的碼頭靠岸,唯恐鄭家派出騎快馬的家丁、走陸路搶先到碼頭堵截,畢竟水路逆流肯定比騎馬要慢不少。

一路上這幾天,倒也過得逍遙,張煌言、顧炎武也都是要參加鄉試的,早點來晚點來都行,這次正好同船。

大家每天一起喝酒聊天、談論政史,好不快活。

尤其張煌言文武雙全,不太閒得住,嫌坐船運動量太少,竟在船甲板上立了幾個臨時標靶,每天射箭以爲鍛鍊。

沈家的大沙船長約八丈,去掉頭尾船艙,中間甲板不過五六丈,射射固定靶倒也不難。爲了防止意外,都是敲掉金屬箭頭,只拿木杆子射草垛。

如今大明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文舉考試也有加考騎射的,只不過射不中也不影響中舉,算是個額外加分項。

張煌言對今年的這項新政非常滿意,射得興起,偶爾也招呼沈樹人、鄭森一起鍛鍊、比試。只有顧炎武手無縛雞之力,不會參加這種活動。

沈樹人前世運動也不錯,騎馬射箭都是去那些專門運動場館玩的,所以拿上弓箭也不算很生疏。

只是後世的弓箭都有專業的箭搭、瞄具,明朝的弓卻光禿禿的,他花了好幾天時間,才適應了這種傳統弓。

鄭森出身武家,射箭自然不在話下,只是還太年少,氣力有虧,只能用軟弓輕箭。幾天切磋下來,鄭森對張煌言和沈樹人也是愈發佩服。沒想到這些蘇州文人當中,竟也能挑出這等射術嫺熟的實幹之才。

到了南京之後,張煌言、顧炎武並不需要入監,他們是來參加考試的,自顧自找去秦淮河,先尋找同鄉繼續文會切磋、打探鄉試消息。

鄭森直接跑去國子監,自證身份,等候國子監辦理學籍。

新到任的國子監司業吳偉業,已經提前得了楊閣老打招呼,知道這事兒,自然沒有推脫,以最快的速度幫着把手續辦了。

鄭森因爲比歷史上提前了兩三年來南京,原本應該拜錢謙益爲師的他,這一世卻陰差陽錯拜到了吳偉業門下。

沈樹人下船之後,倒是沒法立刻辦入籍手續,他還得先料理南京刑部的盤問。

等南京刑部複覈結束,徹底確認他的清白,前前後後又花了七八日,轉眼就拖到了七月中旬。

南京刑部徹底結案後,沈樹人拿着全部材料,再去國子監,拜見吳偉業。

吳偉業看了他的履歷,又看了之前的邀請函,心中也有些犯嘀咕。

“看這沈樹人履歷,在蘇州時怕是學問就不紮實。楊閣老雖然關照了讓他入監,可如今形勢有變,畢竟是惹過了官司,也不知楊閣老是否知道這一最新情況?若是知道之後,楊閣老還會要求照舊辦理麼?”

吳偉業合上材料後,便斟酌了一下措辭,用盡量委婉的說法,把自己的意思跟沈樹人表述了一下。

那態度,就跟後世的公務辦事人員,讓人再去開個“無犯罪記錄證明”似的。

沈樹人何等洞察力,三言兩語就把吳偉業的潛臺詞聽明白了。

事實上,他對此也是有備案的,而且巴不得吳偉業如此。

於是,沈樹人禮數非常周全地給了吳偉業一個臺階下:“學生能體會山長的難處,這樣吧,不如把您的擔憂,委婉作書一封,學生也好趁機拿到合肥,面見楊閣老。

畢竟時移則勢異,當時楊閣老以爲學生只是純良赤子,這才薦我入監,如今形勢有變,萬一楊閣老不想與學生扯上關係了呢?

學生原本就另有差事,想跟楊閣老彙報,卻苦於事情太小,不好意思上門。有了吳山長的書函,學生求見楊閣老也多些底氣。”

吳偉業捋了幾下山羊鬍子,覺得這樣倒也不錯。反正他只負責寫一封信,至於沈樹人拿了信之後,能不能求見到楊嗣昌,就不關他的事了。

而他擺出了事事請示的謙恭態度,總歸是小心無大錯。

“你倒是做事穩重,好吧,我這就修書一封,請示一下。”

沈樹人拿到介紹信後,非常滿意,連夜又從南京馬不停蹄直奔廬州府合肥縣、六省督師楊嗣昌的駐地。

他這次把楊嗣昌的任務超額完成了,而且還克服了那麼多楊嗣昌一開始沒想到的額外困難。

辦事兒辦得這麼漂亮,不趁機到老闆面前狠狠彙報一下PPT露露臉要個大人情,那不就浪費了麼!

原本還怕楊嗣昌嫌他顯擺輕浮,但有了吳偉業的請示,一切都那麼名正言順。

只能說沈樹人太能來事,左右逢源,不經意間又同時利用了吳偉業和楊嗣昌一把。

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84章 惹火燒身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0章 屢敗屢戰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345章 狙殺阿濟格(八千字大章)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42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97章 守敵之所必攻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2章 反攻序幕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325章 得國本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16章 不要在敵人選擇的戰場上跟敵人耗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28章 慢性絞殺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75章 海運雖有千般好,可惜不適合一路收銀子第25章 奮勇爭先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66章 輿金輦璧,竊盜鼎司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28章 慢性絞殺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114章 聽到沈撫臺的名號,就能士氣值拉滿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