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線希望

古吉拉德趕往總理府的時候。杜奇威離開五角大樓,前馬京河對岸的白宮。

雖然布蘭迪諾沒有經常找杜奇威詢問印度戰爭的進展,但並不表示總統並不關心戰爭局勢。按照布蘭迪諾的部署,杜奇威主要負責爲印度提供軍事援助,重點爲印度提供戰役與戰略部署方面的協助。其他事情布蘭迪諾沒有麻煩杜奇威,物資援助由國家安全助理普林斯頓負責。外交工作由國務卿薩利文負責,軍事情報由功局長戴維斯負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如果不是特別情況,杜奇威不會去白宮。在他眼裡,白宮是政客的舞臺,不是軍人活動中心。

見到總統,杜奇威首先彙報了戰局進刷情況。

雖然這不是美國的戰爭,不存在報喜不報憂的問題,但是在講解的時候,杜奇威仍然儘量說明印度還有獲勝的希望,沒有把印度說得一文不值。這一態度,反映出了杜奇威的矛盾心理。站在軍人的立場上,杜奇威知道印度已經戰敗了,或者說必將戰敗。站在政治家的立場上。杜奇威抱有一線希望,或者說不願意接受現實。自從接受韋斯特伍德的邀請,出任美國國防部長以來,杜奇威的身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杜奇威從來不認爲自己是華盛頓的政客,堅信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軍人,老部下與熟悉他的人都用“將軍”稱呼他,只有少數政客才叫他“國防部長”但是現在的杜奇威確實不是指揮第二陸戰師時的杜奇威,特別是在考慮與國家利益有關的問題時,杜奇威更像政治家。

“照你的說法,印度還有獲肢的希望?”

“不可否認,這個希望並不大。而且決定印度能否獲勝的不是印度。而是我們。”杜奇威非常清楚總統的能力,沒有半點隱瞞,顯得很誠懇。“雖然印軍全線潰敗,丟掉整個東部地區只是遲早的事情,但是我們必須相信,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不會遇到無兵可戰的問題。對印度來說,現在只欠缺兩個有利條件,一是時間。二是裝備。如果把這兩個問題合在一起,印度缺少的就是用來武裝軍人的武器裝備。換句話說,只要印度能夠迅速武裝起足夠多的軍隊。就能爭取到所需要的時間。雖然通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印度建立起了南亞地區最完備的工業體系,但是開戰之後,中國一直在轟炸印度的戰略目標,特別是軍事工業與重工業。按照我們的評估結果,除了能夠生產槍支與配套的彈藥之外。印度的國防工業基本上喪失了運作能力。毫無疑問,僅靠步槍,印度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當務之急就是要爲印度提供更多的裝備,特別是用來組建裝甲部隊的重裝備。”

布蘭迪諾長出口氣,說道:“就我所知,印度在戰爭爆發前擁有南亞地區最強大的裝甲部隊。”

“確實如此網開口,杜奇威就知道自己說錯了。

“既然如此,爲什麼沒能擋住中國軍隊呢?”

“這,”

“當然,肯定有很多原因。”布蘭迪諾微微一笑,說道,“按照我的理解,印度不是輸在地面上,而是輸在空中。如果沒有辦法奪回制空權,就算我們爲印度提供再多的重型武器裝備,也只是讓中國空軍與陸軍航空兵多消耗一些彈藥。”

杜奇威點了點頭,沒有反駁總統的觀點。

“幾天前,我讓普林斯頓重新評估對印援助方案,按照他提交的報告;印度最需要的不是坦克與火炮,而是防空系統與單兵武器。”布蘭迪諾端起咖啡杯,目光在杜奇威身上停留了幾秒鐘,說道,“雖然我不太贊同普林斯頓的觀點,你也知道,他一直很想觀,認爲印度必然戰敗,但是我們必須承認與接受現實,裝甲力量救不了印度,能夠救印度的,是其廣袤的國土與衆多的人口。”

“單兵武器不是問題,關鍵是印度缺乏操作防空系統的技術軍人。”

“這也是我舟問普林斯頓的問題。

布蘭迪諾微微一笑,說道,“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必須幫助印度培技術軍人。按照普林斯頓的提議。我們最好在迪戈加西亞建立軍事培中心。國務卿已經飛往倫敦,只要英國不反對,第一批印度軍人將在月底到達迫戈加西亞,培工作從下月初開始,爭取在年底之前爲印度組建二十到三十個防空旅,確保印度中心城市與戰略要地的空中安全。當然,這些都是計劃,誰也無法保證我們的計發小能夠超過戰局的變化。”

“落實計劃的關鍵不是培,而是能否阻止中國對印度進行戰略封鎖。”

布蘭迪諾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如果中國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就算我們能夠培出足夠的印度軍人,也無法把他們送到戰場上去,反而會背上承重的負擔。這幾天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按照我的判斷,中國將在東線決戰結束之後,也就是艦隊前往阿拉伯海之後,就將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如果不出所料,下月月初、最遲中旬。中國就會正式宣佈這一消息。”

杜奇威嘆了口氣,他的判斷與總統完全一致。

“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們很難阻止“計印度實施戰略封布迪諾苦笑下。說道”噸::度戰爭不是日本戰爭,但是有了在日本的經驗,只要中國下定決心,就會盡快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從而加快戰爭進程,在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之前結束戰爭。實際情況也非常相似。中國軍隊將在年底,甚至十一月之前佔領新德里。走到這一步,中國就將掌握絕對主動權。到時候,即便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中國也可以通過扶持僞政權等方法,抵消國際力量對戰爭造成的影響。即便出現最理想的結果,中國也可以全身而退,讓印度陷入長期戰亂之中。”

“關鍵就看我們能不能在新德里淪陷之並採取行動。”

“軍事行動肯定不靠譜。不管戰爭打成什麼樣子,我們都不能參戰。”布蘭迫諾首先否決了軍人最可能提出的建議,說道,“實際上,我們也錯過了最佳的參戰時機。即便此時參戰,不但無法扭轉戰局,還會與中國完全敵對,甚至會導致成千上萬的軍人陣亡。以國內的情況來看。我們不需要一場戰爭,更不能被拖入一場與我們沒卑多大笑系,對我國本土沒有任何威脅的戰爭。”

杜奇威點了點頭,他不是一般的軍人,也從來不主張派兵參戰。

“不能參戰,我們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外交上。”

“關鍵是歐洲與俄羅斯的態度都不明確,至今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知道爲什麼嗎?”

杜奇威微微皺了下眉頭,沒有開口,他不想在外交問題上發表過多的意見。

“除了擔心得罪中國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至今沒有獲得可以說服歐洲與俄羅斯對中國進行制裁的理由。”

“理由?”

布蘭迫諾點了點頭,說道:“雖然大國習爭講的是利益,但是在採取行動前。不管背後的目的如何,必須要有一個充足的理由,不然無法在國際社會上站住腳,制裁也就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中國敢於在日本戰爭期間摧毀日本的所有核設施,就是因爲日本首先使用核武器,讓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理由制裁中國。甚至不能因爲中國轟炸了日本的民用核設施而指責中國。雖然印度沒有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但是中國也沒有使用核武器。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戰前準備工作非常到位,特別是拿到了聯合國的授權,使其出兵錫金,成爲了得到國際社會支持的軍事行動。如果不是印度過於愚蠢。竟然在中國出兵錫金之後,再次派遣軍隊進入錫金,中國也沒有理由出兵印度本土。當然,愚蠢的人,往往會反覆犯同樣的錯誤。印軍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進入尼泊爾境內,爲中國擴大戰爭規模,拉攏周邊地區其他國家提供了最有利的理由。打到這一步,即便中國推翻印度政權,只要沒有在形式上吞併印度。保證了印度的獨立性與完整性。我們就沒有理由制裁中國。”

“實際上,中國不可能吞併印度,甚至不會肢解印度。”

布蘭迪諾長出口氣,說道:“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問題。以王元慶的頭腦,他不可能不知道吞併印度是自找死路,也不可能不知道肢解印度會留下無窮的後患。最重要的是。王元慶的目的是讓印度變成中國最大的海外傾銷市場與最大的廉價勞動力市場,使中國平穩渡過人口老齡化時期。要想達到這個目的,王元慶不但不能吞併印度與肢解印度,還得在戰後使印度迅速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如果我是王元慶,肯定會準備一份印度的戰後重建計利,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公開這份計發”從而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什麼時候公開?毫無疑問,肯定不是現在,而是在我們採取行動的時候。”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制裁中國。王元慶就會公佈這份計刮?”

布蘭迪諾點了點頭,說道:“你仔細想一下,如果沒有充足準備,以王元慶的性格,會向一個擁有十七億人口的大國開戰嗎?回頭看中國的行動,不難發現,王元慶幾乎考慮好了每一步行動,而且爲每一步行動做好了充分準備。從中國在聯合國提出恢復錫金成員國身份的時候開始,我們一直處於被動局面。從未真正有效阻止中國發動戰爭。作爲一個有魄力在中國推行政治改革的元首來說,如果王元慶連如何解決印度的戰後問題都沒考慮好,恐怕早就自動離開元首府了。”

“這樣的話,什麼辦法都無法阻止印度戰敗。”

布蘭迪諾苦笑了一下,並沒多說什麼。

戰爭爆發時,美國高層就達成了一致意見,認爲印度肯定會戰敗。對美國來說,區別只是印度在什麼時候戰敗。換句話說,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延遲印度戰敗的時間。印度堅持得越久,對美國越有利。

杜奇威暗自嘆了口氣,突然想到了來白宮的主要目的。

見到杜奇威的神色變化,布蘭迪諾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

“總統,不是沒有辦法,也許,”

“也許什麼?”

杜奇威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剛剛收到消息,中國軍隊在攻打豪拉的時候,使用一種威力特別巨大的特種炸彈炸燬了聯通加爾各答與豪

牲剛河底隱道。系少導致數萬名印軍官兵陣在幾個件引”攻打加爾各答的時候,中國軍隊再次使用了這種炸彈,而且投在了人口密集的市區。雖然暫時沒有收到準確的傷亡數據,但是按照我們掌握的資料,肯定會造成數以萬計的平民傷亡。”

“平民?”布蘭迫諾的雙眼立即放冉了光芒。

杜奇威點了點頭,說道:“肯定會有平民傷亡,而且是大規模的平民傷亡。”

“也就是說,中國軍隊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這,”也可以這麼說。”杜奇威苦笑了一下,說道,“按照我的推測,中國使用的是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關鍵問題是,我們的觀點當中國一致,一直沒有承認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是核武器,也沒有承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是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應該由造成的傷亡決定吧?”

“這

“以前沒有承認,不等於以後也不承認。”布蘭迫諾微微一笑,說道。“再說了,我們不是上帝,不可能不犯錯誤。因爲以前沒有認識到你說的那種爆炸裝置的威力。所以認識它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事實證明,我們犯了錯誤,而且是不小的錯誤。既然錯了,就應該承認錯誤,並且糾正錯誤。”

“可是”杜奇威咬了咬牙。說道,“如果我們承認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要接受極爲嚴厲的軍控條約,對相關研究工作產生影響。”

布蘭迫諾微微皺了下眉頭,示意杜奇威繼續說下去。

“雖然我們轉變態度之後,中國將孤掌難鳴,最後不得不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承認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甚至承認它是核武器,但非常可惜的是。我們在相關領域的研究遠遠比不上中國。至少中國已經實現了爆炸裝置的小型化與實用化,還成功掌握了低當量的設計技術,而我們在這幾個方面沒有多大進展。更重要的是,中國很有可能拖上幾年,完全掌握爆炸裝置的基礎技術後再做出讓步。如此一來,我們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肯定會大大落後於中國,差距將擴大到五年、甚至十年以上。

因爲從本質上講,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不屬於核武器,在某些極端情況下的使用靈活性大大超過了核武器。所以在該領域落後中國,將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布蘭迫諾的眉頭跳了幾下,明白了杜奇威的意思。

雖然杜奇威很理智,但是作爲軍人,他不得不考慮國家安全。基本政治觀念上,杜奇威肯定屬於鷹派,而不是鴿派。

似乎認爲總統沒有回心轉意。杜奇威又說道:“爆炸裝置,實際上只是催化金屬氫在超導技術領域之外拓展應用的一個方面,實際上,催化金屬氫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如果能夠得到全面推廣與普及,對整個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肯定會超過瓦特發明蒸汽機。這已經不是國家安全的問題,而是美國未來能否繼續領導世界的問題。錯過這個機會。我們不但會輸得一敗塗地,還會淪落爲三流國家。更重要的是,爆炸裝置是催化金屬氫拓展應用的關鍵研究項目,而且是現在得到支持力度最大的項目之一。如果我們停止相關研究,即便在其柚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也不可能彌補因此產生的損失。”

布蘭迫諾長出口氣,眉頭皺得更緊了。

“總統閣和”

“我明白你的意思。”布蘭迪諾笑了笑,說道,“不管怎麼樣,你應該給我一點思考的時間,是不是?”

杜奇威愣了一下,沒再開口。

沉思了好一陣,布蘭迫諾纔開口說道:“你說得沒錯,我們不能在這上面輸給中國,不但不能停止研究,還得加大投入。如此一來,只能避開具體問題。在“夫規模殺傷性武器,上做文章。”

“耳是

“只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不是哪一件武器。”布蘭迪諾微微一笑,說道,“具體怎麼做,是國務卿的事情,不需要我們操心。關鍵是,中國軍隊確實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確實造成平民大量傷亡。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僅僅依靠猜測來指責中國,必須掌握確鑿的證據。”

杜奇威微微皺了下眉頭,隨即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總統的意思。

“薩利文過兩天去巴黎,所以你要抓緊時間。法國佬這幾年與中國走得很近,幾乎處處向中國示好,如果拿不出足夠的證據,薩利文在巴黎的活動不會一帆風順。”布蘭迪諾冷冷一笑,說道,“只要把法國拖下水,歐洲就不會無動於衷;歐洲動搖了,俄羅斯就會有所表示。薩利文的巴黎之行非常關鍵,能不能讓中國就範。就得看我們能不能讓法國佬回心轉意了。”

“這樣的話,還得利用輿論。”

布蘭迪諾點了點頭,說道:“這是該我考慮的問題,你只需要爲薩利文提供證據。”

杜奇威沒再多說什麼,他也不應該在輿論上插嘴。

第30章 棋子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33章 戰爭令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98章 最後一擊第59章 初次交手第75章 國家意志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42章 回心轉意第88章 公開較量第39章 正中下懷第38章 頭號威脅第28章 孰輕孰重第51章 刀尖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35章 意外收穫第24章 四法案第42章 兩難處境序十東方醒獅第32章 軍事政變第38章 孤注一擲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23章 問題累積第141章 佯攻第62章 權力歸位第61章 山地之王第55章 大獲全勝第115章 攻堅戰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52章 制空王牌第76章 有限反擊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109章 留任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97章 殊途同歸第58章 空中化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1章 落網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61章 山地之王第13章 政治風暴第34章 借刀殺人第32章 推心置腹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28章 戰略圍剿第75章 坐等第38章 第一槍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8章 隨敗猶榮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67章 不得不做第45章 驚天陰謀第31章 合縱連橫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7章 珠聯璧合第20章 圍殲第38章 頭號威脅第64章 別無選擇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88章 開門紅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34章 艇長的選擇序十五運籌帷幄第19章 導彈突擊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1章 統一進程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62章 權力歸位第40章 難題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2章 合二爲一第46章 突防第9章 艱難處境第1章 財神爺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29章 開打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1章 強國夢第99章 繳械投降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52章 緊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