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圖蘭風暴

上聯年月刀日,共和國天軍的戰略轟炸機開始轟炸馬裡 四上的美軍基地。

在此之前,天軍就按照總參謀部的部署,出動戰略轟炸機對馬里亞納羣島上的美軍軍事設施進行了轟炸,甚至在3月初的時候,動用接在年初才交付並且完成測試的空天轟炸機。對羅塔島上的美軍彈藥庫進行了轟炸。只不過。這些轟炸多半都是以襲擾爲目的。而不是真的爲了摧毀美軍的軍事設施。

不管怎麼說,天軍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大陸戰場上的地面部隊進軍烏拉爾,以及與美國天軍爭奪制天權。因爲轟炸機部隊的擴充速度不比艦隊快多少,比如飛行員的培養難度就要比艦隊官兵高得多,而且戰略轟炸機的造價也不比戰艦便宜多少和平時期,戰略轟炸機的價格與多用途驅逐艦相當,即便在戰爭時期,扣除與知識產權有關的費用,僅以材料與勞動力成本計算,戰略轟炸機的造價也與反潛護衛艦相當,所以在戰爭初期,天軍戰略轟炸機部隊的作戰能力非常有限。樂觀估計,即戰損率不超過預期,也要到6月底,戰略轟炸機羣的規模纔有望翻番。要到曰年第一季度末,共和國天軍纔有望組織“千機大轟炸”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天軍必須精打細算的使用已有的戰略轟炸機。

當然,這也與共和國的戰爭計刮完全吻合。

別的不說,戰爭爆發前,共和國天軍軍火庫裡,儲備最多的就是供戰略轟炸機使用的遠程彈藥,算上戰爭期間的生產能力,即便以較高強度作戰。也能讓天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消耗 年以上,而其他軍種的彈藥、比如海軍航空兵爲戰鬥機儲備的對地攻擊彈藥,最多隻能消耗3個月。由此可見,共和國天軍早就做好了讓戰略轟炸機在戰爭初期“打醬油”的準備工作,即戰略轟炸機絕對不會輕易冒險,哪怕會降低攻擊效率,也要把戰損率控制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安排,不管怎麼說。在新戰術、新武器、新平臺問世並,戰略轟炸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儘快擴大轟炸機的產量。就得在戰爭中儘量減少轟炸機的損失量。

明白這一點,也就不難明白,共和國當局爲什麼要將轟炸機用在大陸戰場上。

不管怎麼說,與美國比起來。俄羅斯都是一個相對弱小的敵人。更重要的是,在大陸戰場上。共和國天軍的戰略轟炸機可以在戰線後方上千千米外發射導彈,而且得到了己方防禦系統的重重保護,基本上不會受到威脅,而在大洋戰場上,不但戰線不夠明顯,共和國海軍也無法爲轟炸機提供全面保護,無法保證轟炸機不會受到威脅。

知月底之前轟炸馬里亞納羣島的行動來說,雖然幾次轟炸行動的規模都不大,戰略轟炸機全部使用射程在 物千米以上的遠程巡航導彈。攻擊行動也沒有任何規律,但是在運氣不好的情況下,什麼事情拆會發生,比如在朗。日,4架轟炸機在發射導彈後,碰上了綜從火山羣島北上前往日本本州島執行偵察任務的重型戰鬥機,結果儒轟炸機被擊傷。就算勉強飛到了位於日本的空軍基地,也只能報廢。不幸中的萬幸是。那接美軍戰鬥機正在返航,而且沒有攜帶太多的對空導彈,不然4架轟炸機、以及上面的8年個飛行員都得完蛋。

當然,戰爭中,絕對不會因爲降低損失而放棄戰爭目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將攻打馬里亞納羣島的作戰行動推遲到4月底,除了海軍難以在此之前組織起足夠的投送力量之外,與天軍戰略轟炸機部隊也有一定的關係,或者說與大陸戰場上的作戰行動有關。

不管是否承認,共和國都是一個典婪的陸權國家。

可以說,袁晨皓的主張,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陸權在共和國基本利益中的地位。即便從事後的角度來看,如果無法確保陸權,就算共和國打贏了太平洋戰爭,並且順利渡過太平洋,登上了北美大陸,也會使勝利變得毫無意義。正是如此,裴承毅在積極主張將重點轉到太平洋上的時候,並沒阻止袁晨皓在大陸戰場上的進攻行動,甚至主動移交權力,讓袁晨皓全權負責大陸戰爭。

單從軍事才能來看,袁晨皓完全有能力成爲第二個裴承毅。

毖年 月中旬。也就是馬爾代夫海戰結束後不到一週,袁晨皓就在大陸戰場上發起了代號“圖蘭風暴”的進攻行動裡海到天山山脈之間的地區又被稱爲圖蘭低地,而該地區又以沙漠爲主,吹響了向俄羅斯腹地進軍的號角。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連裴承毅都認爲袁晨皓操之過急。

要知道,當第十戰鬥單位的戰鬥旅從科斯塔奈出發、北上越過哈俄邊境線、殺入俄羅斯境內、向車里雅賓斯克進軍的時候,第九戰鬥單位還在烏拉爾河下游東岸佈防,而且沒能及時將戰線推進到烏拉爾城對岸。也就是說,共和國陸軍在哈薩克斯坦西北地區的戰線存在一個非常巨大、而且明顯得不能再明顯的漏洞。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俄軍並沒抓住這個寶貴的反擊機會。

從戰後收集到的資料來看,俄軍肯定發現了這個漏洞,而且知道從烏拉爾出發,能夠穿插到第九戰鬥單位後方,至少能夠將第九戰鬥單位包圍殲滅,如果投入足夠兵力,還能向東挺進,對正在北上的第十戰鬥單位構成威脅,迫使共和國陸軍放棄進攻車里雅賓斯克,以及向葉卡捷琳娜堡進軍的打算。但是俄軍指揮官必須考慮另外一種可能性,即這是共和國陸軍故意留出的破綻。目的就是要讓烏拉爾的俄軍主動發起反擊。然後突擊烏拉爾,在烏拉爾河西岸獲得橋頭堡。

毫無疑問,這個擔憂讓俄軍指揮官決定按

這也不難理解,不管怎麼說,俄羅斯的情報系統都應該知道,共和國總參謀長已經奔赴前線,指揮共和國陸軍作戰的是袁晨皓,而不是哪個不知名的將軍。

或者說,如果當時換了別人來指揮,恐怕俄軍已經打過來了。更重要的是,在第十戰鬥單位殺入俄羅斯境內的時候,在其大後方。還有至少3個戰鬥單位已經部署就像,其中就包括第 四戰鬥單位。還有一點是誰也不能忽視的,那就是頂在前面的第十戰鬥單位與第九戰鬥單位”的第十戰鬥單位,其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甚至可以說是罕無敵手。考慮到共和國軍隊最擅長的進攻戰術,即利用強夫的空運力量,以低空突擊的方式佔領敵人後方的戰略要地,將冒前突進的敵軍切割出來,再集中具有絕對優勢的兵力與火力,一舉殲滅包圍圈內的敵人,俄軍指揮官更得考慮一下從烏拉爾發起反擊後,烏拉爾河西岸的安全性了。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認爲。這是袁晨皓故意佈下的圈套,俄軍沒有上當而已。

事實上,俄軍沒有趁機發起反擊,只說明瞭一個問題,即俄軍並不清楚共和國在中亞地區的物資調運情況。要知道,當時送到中亞地區、並且囤積在距離前線田0千米範圍內的軍事物資僅夠第十戰鬥單位消粘天、以及讓第九戰鬥單位在防禦狀態下堅持 周,也就是說,第十戰鬥單位必須在天之內完成第一輪進攻行動。由此可見,如果當時俄軍掌握了這一情報,別說指揮作戰的是袁晨皓,就算是裴承毅,也無法讓俄軍駐足不前。這也說明。袁晨皓確實敢冒險,而且是在充分掌握了敵人心態之後進行冒險。

受此影響,第十戰鬥單位在攻打車里雅賓斯克的時候,首先打的就是郊外的機場。

不得不承認,第十戰鬥單位的突擊能力不但沒有因爲舊多年沒有打仗而降低,還因爲得到了更多先進裝備、特別是更出色的垂直起降運輸機而變得更加強大。

月日,也就走進攻的第二天。第十戰鬥單位就控制了車里雅賓斯克的機場,並且修復了跑道。使機場投入使用。

隨着成羣結隊的戰略運輸機降落在車里雅賓斯克的機場上,將成百上千的集裝箱與貨盤送到第十戰鬥單位的手中,俄軍指揮官才反應過來。即共和國陸軍部署在前線的後勤保障力量非常有限,甚至難以支持第十戰鬥單位作戰。

問題是,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已經太晚了。

雖然俄軍在孫卜時之內就調整好了部署。並且在又一個2刮、時之內就完成了進攻準備工作,但是在這據小時之內,共和國陸軍能夠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在哈薩克斯坦北部地區沿鐵路線搭建數座野戰機場,從而將陸軍航空兵的低空攻擊機部隊的部署地點向前線靠了數百千米。

月佔日夜間。俄軍向已經佔領了車里雅賓斯克的第十戰鬥單位發起反擊的時候,首先遭遇的不是共和國陸軍的地面作戰部隊,而是來自頭頂上的低空攻擊機,隨即又遭到了第十戰鬥單位與第,四戰鬥單做個炮兵旅的全面炮火壓制。轟炸與炮擊交替進行,一直持續到,6日天亮,當俄軍因爲傷亡過於慘重,不得不主動退卻的時候,已經有2個俄軍裝甲師由與2個步兵師被徹底擊潰,還有,個裝甲師與3個步兵師遭到重創。被炸死的俄軍官兵不會少於3萬人。

當然,俄羅斯當局絕對不會承認在 個晚上就損失了這麼多部隊。

, 可

不可否認的是,在此之後,俄軍就再也沒有對車里雅賓斯克進行有組織的反擊。甚至可以說,直到戰敗。俄軍在戰場上都對第十戰鬥單位避之不及。

到這個,時候,也能大致看出袁呆皓的戰術了。

說白了,就是沒有明確戰術,作戰行動完全由戰場情況決定。一定要說戰術的話。只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充分利用敵人無法準確獲取情報、對局勢瞭解不多的有利條件。集中優勢火力殲滅敵有生力量。

掃蕩了車里雅賓斯克的殘敵後,第十戰鬥單位在 月引日北上。

這一天,除了第四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到達車里雅賓斯克,並且向馬格尼託格爾斯克方向佈防之外,第三支主力戰鬥單位,即第八戰鬥單位也進入俄羅斯,以絲毫不比第十戰鬥單位慢的速度進軍庫爾幹。

平心而論,第四戰鬥單位與第八戰鬥單位的行動都沒有多少創造性。

馬格尼託格爾斯克是南烏拉爾山的區最大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烏拉爾河上游的主要城市之一,其戰略的位不在奧倫堡與葉卡捷琳娜堡之下。從地理位置上看。馬格尼託格爾斯克還是連接奧倫堡與葉卡捷琳娜堡的樞紐城市。正是如此,這裡也是俄軍重點防禦地區,光是駐紮的正規軍就有3個師之多。加上緊急動員起來的部隊,該地的俄軍總兵力沒有力萬都有舊萬。由此可見,雖然馬格尼託格爾斯克不在共和國陸軍攻打目標清單之內,也得提防該地的俄軍發起反擊。隨着第八戰鬥單位參戰,並且按照計發小殺向庫爾幹,解除了車里雅賓斯克東面的危險。所以讓第 四戰鬥單位朝着馬格尼託格爾斯克佈防,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的戰術部署了。

當然,攻打庫爾幹,更是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

作爲車里雅賓斯克東面的大城市。庫爾幹還是通往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俄哈鐵路”在俄羅斯境內的西端站。也就是說,如果共和國陸軍想要利用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的鐵路線,就愕佔領庫爾幹實際上車里雅賓斯克也在另外一條俄哈鐵路上,而這也是第十戰鬥單位之奔車里雅賓斯克的主要原因。即便不考慮這一二目爲庫爾幹距離車裡雅賓斯丈僅有幽多千米,而且點間囁障礙。所以從掩護第十戰鬥單位右翼。協助第十戰鬥單位向葉卡捷琳娜堡進軍出發,也得佔領庫爾幹。把俄羅斯西伯利亞方面軍八成以上的部隊擋在庫爾幹東面。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第八戰鬥單位肯定得從庫爾幹北上,攻打秋明。

從軍事角度出發,如果有必要的話。甚至得動用第三個主力戰鬥單位。攻打位於庫爾幹東面的鄂木斯克,將防禦縱深拓寬勸千米,從而確保葉卡捷琳娜堡方向上的作戰行動不會妥到威脅。事實上,在袁晨皓制訂的作戰計發 中,已經爲此做了準備,並且留下了一支預備隊。

當然,打到這個時候,誰也不會懷疑共和國陸軍的戰役目的了。

不管俄軍指揮官是否相信,從共和國陸軍的進軍行動來看,目的都是攻佔俄羅斯第三大城市,即葉卡捷琳娜堡葉卡捷琳娜女皇是俄羅斯歷史上非常偉大的女沙皇,爲俄羅斯做出的貢獻僅次於彼得大帝,所以俄羅斯用她的名字來爲人口第三多的城市命名,而人口第二多的就是以彼得大帝的名字命名的聖彼得堡,人口最多的自然是首都莫斯科了。雖然從軍事意義上講。佔領葉卡捷琳娜堡的價值並不大。原因很簡單。葉卡捷琳娜堡不是一座重工業城市、也沒有太多的軍事工業與高科技企業。這裡還不是交通樞紐中心。附近也沒有足夠重要的資源產地。就算能夠西向翻越烏拉爾山,也不比從南面的伏爾加河流域進軍莫斯科容易多少。可以說,葉卡捷琳娜堡出了人口多、環境好、比較出名之外。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必須佔領的重要城市。但是從政治上講,如果共和國當局向把俄羅斯打回原形,讓這個在短短勁多年間就通過武力擴張,從一個內陸大公國變成世界上領土面積爲廣闊的國家恢復本來面目。就得在葉卡捷琳娜堡做文章。

暫且不說葉卡捷琳娜堡對俄羅斯亞洲地區的影響,畢竟這裡離歐誹地區太近,基本上屬於歐洲文明。與東方文明沾不上邊。僅從該城對西伯利亞地區的影響來說,共和國都得將其拿到手。

換個角度。俄羅斯當局肯定不願意丟掉葉卡捷琳娜堡。

正是如此,俄羅斯總統契力亞科夫不但命令葉卡捷琳娜堡全面戒嚴。所有年滿舊歲的男性公民與年滿侶歲的女性公民都要拿起武器戰鬥、或者參與城防作戰,還給西伯利亞方面軍下達了死命令,即不惜一切代價守住葉卡捷琳娜堡。只不過,契力亞科夫都對西伯利亞方面軍不抱太大的希望,因爲在此之前,俄軍一直認爲共和國陸軍將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北上攻打部木斯克,所以西伯利亞方面軍的主力大多在鄂木斯克。只有少數部隊留在西面的葉卡捷琳娜堡、秋明等地。正是如此,契力亞科夫還給鄰近的烏拉爾方面軍下達了命令,即在葉卡捷琳娜堡受到攻擊的時候。發起有針對性的反擊行動,牽制共和國陸軍,特別是第十戰鬥單位。

從這道命令來看,契力亞科夫確實是個有才能的軍事統帥。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換成別人,比如俄羅斯副總統喬德諾維奇。肯定會讓烏拉爾方面軍前去支援葉卡捷琳娜堡。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自毀長城的蠢舉。

要知道。保護俄羅斯核心地區、也就是歐洲地區的不是葉卡捷琳娜堡。而是烏拉爾山與烏拉爾河、以及守衛這條戰略防線的烏拉爾方面軍。不管怎麼說。袁晨皓絕對不是那種目光短淺的將軍,也就不可能把攻佔一座百萬級人口的大城市當成首要目的,更不可能爲此動員共和國陸軍的大部分主力部隊。說白了。“圖蘭風暴”的最終目的是掃過幕拉爾山與烏拉爾河,殺入俄羅斯歐洲地區,至少也得突破俄軍的烏拉爾防線,迫使俄軍在這道生死攸關的戰略防線上投入更多兵力。

由此可見。第十戰鬥單位攻打葉卡捷琳娜堡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讓人有點想不通的是,在第十戰鬥單位北上攻打葉卡捷琳娜堡的時候。也就是 月丑日,袁晨皓就把第三個主力戰鬥單位,也就是剛剛在科斯塔奈完成集結的第七戰鬥單位派了上去,還讓與之一同行動的第力戰鬥單位前往車里雅賓斯克,協助第四戰鬥單位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

到這個時候,袁晨皓手裡的預備隊就只有第田戰鬥單位了。

雖然第六戰鬥單位已經到達阿斯塔納,第的戰鬥單位也在開赴哈薩克斯坦的途中,但是在短期內,只要俄軍在葉卡捷琳娜堡堅持下去,拖住第十戰鬥單位與第七戰鬥單位,除非動用釘在烏拉爾河東岸的第九戰鬥單位,不然袁晨皓就得讓幾個非主力戰鬥單位上去衝鋒陷陣,共和國陸軍的進攻強度必然大大降低。明白人都知道,就算押上幾個戰鬥單位後,攻打奧倫堡、或者攻打烏拉爾的難度不是很大,可是在此之後,共和國陸軍也就無以爲繼,只能停在烏拉爾防線上,讓俄軍加強戰略防禦。

這種戰術出自他人之手還無可厚非。出自袁晨皓,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要知道,袁晨皓的胃口肯定不比裴承毅而在裴承毅指揮過的所有進攻戰役中,從來不會以攻佔幾座城市爲目的。

正是如此,俄羅斯烏拉爾方面軍的指揮官也未敢輕舉妄動。

問題是,在2個主力戰鬥單位、以肛個增強的炮兵旅的重壓下,就算葉卡捷琳娜堡進行了全面動員,包括守軍在內的武裝人員超過爲萬,另外還有大約力萬沒有分到武器的準武裝人員,也堅持不了多久。說白了,守軍在倉促之間用普通方法修建起來的防禦陣地根本頂不住共和國陸軍的火力打擊,別說對付航空炸彈。就連對付勁千克級的電碰炮炮彈

, 萬比,忱刁題。要知道。在被動防禦戰中。如果沒有堅固到足以淹億川方火力打擊的陣地,就算有再多的防禦部隊。也只會平添傷亡,而沒有別的價值。

實際情況也相差不大。

根據葉卡捷琳娜堡幣政府的統計報告,在戰鬥的第一天,共和國陸軍的轟炸與炮擊就導致近舊萬人傷亡,還讓大約勻萬人無家可歸。雖然在接下來的出小時之內,共和國陸軍沒有繼續重點炮擊市區,甚至有意避免炮擊居民區,但走到戰鬥的第三天,隨着共和國陸軍的地面部隊突破外圍防線,開始重點打擊市區內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各種地下設施。平民傷亡又開始攀升。原因無二,這座俄羅斯人口第三多的城市缺乏足夠的專用民防設施,在遭到炮擊與轟炸的時候,大部分市民只能躲到地鐵、下水管道等地下設施內。因此在這些設施遭到重點炮擊的時候。平民傷亡肯定會非常巨大。共和國陸軍也沒有別的選擇,因爲在卓裡雅賓斯克的戰鬥中,俄軍就充分利用了城市的地下設施,給進攻的第十戰鬥單位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甚至大部分傷亡都是在爭奪市區內的地下設施時產生的。受此影響。在攻打葉卡捷琳娜堡的時候,爲了減少作戰傷亡,兩個戰鬥單位的火力支援部隊不再手軟,替進攻部隊免除了與敵人爭誇地下設施的麻煩。

在此期間,攻佔了庫爾乾的第八戰鬥單位也順利攻上,佔領了秋明。

月凹日,在很多人都認爲袁晨皓應該把重點轉到南烏拉爾地區的時候,這位陸軍上將做出了一個讓人更加看不懂的決定,讓第田戰鬥單位北上前往庫爾幹,與第八戰鬥單位共同守衛從庫爾幹到秋明的防線。

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袁晨皓用上了手裡的最後一支預備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利2月 日之前。他只能動用第九戰鬥單位。

打到這個,時候。俄羅斯當局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場戰役。別說西伯利亞方面軍與烏拉爾方面軍的指揮官。就連契力亞科夫都認爲,袁晨皓很有可能是聲東擊西,即利用攻打俄羅斯歐洲地區的名義,讓烏拉爾方面軍按兵不動,獲得圍殲西伯利亞方面軍的機會,爲掃蕩與佔領西伯利亞地區打下基礎。

果真如此的話,俄軍在此之前的行動全部沒有找準方向。

按照契力亞科夫的分析。在烏拉爾方面軍不去救援葉卡捷琳娜堡的情況下,駐紮在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亞方面軍主力部隊肯定會拼命向西突擊,攻擊由第八戰鬥單位與第奶戰鬥單位守衛的庫爾幹一秋明防線。雖然俄軍是兵力是2個戰鬥單位的好幾倍,加上動員起來的部隊,更是”倍以上。但是俄軍沒有火力優勢,也沒有信息優勢,所以很難在幾天之內突破第八戰鬥單位與第田戰鬥單位的防線。如果拖到明 日,第六戰鬥單位與第的戰鬥單位趕到,不但鄂木斯克會失守,被擋在庫爾幹一秋明防線東面的數十萬俄軍將進退無路,被共和國陸軍圍殲。

一次損失幾十萬軍隊,那還是 四多年前的事情了。

雖然從軍事意義上講,在葉卡捷琳娜堡遭到攻擊之後,西伯利亞方面軍的價值就大打折扣,甚至不具備戰略意義,被圍殲只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在政治意義上,如果在開戰後就損失幾十萬大軍,而且是在做好了充分戰爭思想的情況下遭此慘敗,肯定會對俄羅斯的軍心士氣產生毀滅性的打擊。衛國戰爭初期的戰略大潰退將再次上演,而這次俄羅斯沒有斯大林格勒,惡劣的天氣對進攻部隊造成的影響也不會那麼巨大。

俄羅斯經不起這樣的失敗,契力亞科夫也不會忍受這樣的失敗。

受此影響”月萬日,烏拉爾方面軍就開始攻擊車里雅賓斯克,向第十戰鬥單位與第七戰鬥單位施壓。西伯利亞方面軍的幾十萬大軍也不計後果的從鄂木斯克出發,踏上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征途。

必須承認,戰爭是殘酷的,而且殘酷得令人髮指。

月萬日夜間,俄軍西伯利亞方面軍的主力部隊剛剛開出鄂木斯克,第六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就搭乘垂直起降運輸機,攻佔了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並且建立了空降場。到次日天亮的時候,該戰鬥單位戰鬥旅的全部兵力與全部主戰裝備都已到達。雖然還有大約2萬俄軍留在鄂木斯克,但是這些臨時組建的部隊根本不是共和國精銳之師的對手。城區內的戰鬥在口點前就結束了,而此時西伯利亞方面軍的主力部隊還沒有完成轉向,仍然在都木斯克西面。

可以說,共和國陸軍的關門動作也太快了一點。

很多人都認爲,如果第六戰鬥單位晚四小時出發,很有可能將鄂木斯克東面的2個俄軍步兵師也關進包圍圈。

暫且不說有沒有這種可能,多殲滅2個師與少殲滅2個師,對戰局的影響幾乎爲零。

, 可

當然,第六戰鬥單位全速突擊的直接後果就是,在萬日與出日,陸軍航空兵垂直起降運輸機部隊全都用在了該方向上,從而對另外一個方向上的4個戰鬥單位的作戰行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別的不說,從萬日夜間開始,直到刀日凌晨,在大約爲個小時內,第十戰鬥單位與第七戰鬥單位沒再繼續進攻,而是轉入防禦。原因也很簡單,僅有的作戰物資得留給第 四戰鬥單位與第刃戰鬥單位,確保車里雅賓斯克不會失守。

問題是,到這個時候,袁晨皓的意圖仍然沒有直接體現出來。

實事求是的講,以當時的情況,稍微留意一點就會發現,袁晨皓肯定沒有盯上西伯利亞方面軍。如同前面所說。只要能夠佔領葉卡捷琳娜堡。加上攻佔東面的秋明。西伯利亞方面軍就將成爲擺設,幾十萬俄軍遲早然在防禦作戰中消耗俄軍、要比在講攻作戰申以更加理想,但是也沒有必要因此動用7個戰鬥單位的力多萬地面部隊。以袁晨皓的覺悟。肯定不會如此鼠目寸光。要知道。以共和國陸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出的戰鬥力,如果能夠全面發揮,最多隻需要3個戰鬥單位就能圍殲俄軍西伯利亞方面軍。也就是說,袁晨皓有更加遠大的目標。

前面已經提到。袁晨皓的戰役目的至少都是攻佔奧倫堡或者烏拉爾。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爲了這個目的。他完全應該在車里雅賓斯克拖住俄軍烏拉爾方面軍,迫使俄軍不斷增兵,然後讓準備充分的第六戰鬥單位突擊奧倫堡。或者讓第九戰鬥單位渡過烏拉爾河攻打烏拉爾。至於西伯利亞方面軍,完全可以交給第八戰鬥單位與第田戰鬥單位,大不了增強 個非主力戰鬥單位。

由此可見,袁晨皓肯定根據戰場形勢,訂下了一個更高的戰役目的。

當然,從局面上看,共和國陸軍確實是在爲圍殲西伯利亞方面軍而全力拼搏。

戰鬥持續到 月刃日的時候。俄軍西伯利亞方面軍似乎看到了“突圍”的希望,即在庫爾幹北面,俄軍抓住了第八戰鬥單位與第田戰鬥單位防線之間的一段寬度約千米的缺口。並且以果斷的突擊打開了這個缺口。

這一天,第刃戰鬥單位也從車里雅賓斯克撤了下來,在東面的科培伊斯克集結。

比。, 萬比

任何人都看得出來,袁晨皓正在調整部署,而且是針對庫爾幹秋明防線上集現的漏洞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如果第八戰鬥單位與第勸戰鬥單位不能修復方向上的漏洞,或者在東面穿插進攻的第六戰鬥單位不能讓俄軍停下突圍步伐。袁晨皓將別無選擇,只能讓第們戰鬥單位前去堵漏。

受此影響”月引日凌晨,俄軍加強了對車里雅賓斯克的進攻。

俄軍烏拉爾方面軍的意圖也很簡單。如果能將第們戰鬥單位留在車里雅賓斯克,西伯利亞方面軍的突圍行動就成功了一半。設想一下。當幾十萬俄軍蜂擁着奔向沒有在東面設防的車里雅賓斯克與葉卡捷琳娜堡的時候,戰局會變成什麼樣子?不管俄軍有多少戰鬥力,幾十萬大軍肯定能夠沖垮共和國軍隊的防線。更重要的是,得到這幾十萬“生力軍”俄軍在歐洲地區的防禦將更加堅固。

打到這個時候,讓西伯利亞方面軍突圍已經成爲戰略大事了。

當然,到2月的第一天,俄軍的希望全都化爲了泡影。

當天凌晨,第田戰鬥單位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出發,僅僅用了個,小時就佔領了庫爾幹東面的伊希姆。要知道。這裡不但是鐵路樞紐中心。還是俄軍西伯利亞方面軍的司令部所在地。雖然俄軍司令部提前撤退,沒有被殲滅,但是在接下來的2天內,俄軍西伯利亞方面軍一直處於羣龍無首的狀態,突圍自然無從談起。

與之相比,另外一個方向上的戰鬥更加重要。

當天上午。休整充足的第七戰鬥單位搭上了垂直起降運輸機,以最擅長的低空突擊方式直奔奧倫堡。而之前撤下去休整的第沁戰鬥單位也從車裡雅實斯克出發,以地面突擊的方式向西挺進,目標直指奧倫堡。

沒等俄軍烏拉爾方面軍反應過來,當天中午,剛剛運送了第七戰鬥單位戰鬥旅的垂直起降運輸機羣將在葉卡捷琳娜堡等待的第十戰鬥單位送到了烏拉爾山西面的烏法市郊外。一舉切斷了俄軍南下增援奧倫堡的地面通道。而在此之前,第 田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到達葉卡捷琳娜堡,守住了2個主力戰鬥單位的防線。

雖然在這個時候,車里雅賓斯克與葉卡捷琳娜堡的共和國陸軍兵力降到最低,但是面對這個機會,俄軍烏拉爾方面軍的指揮官卻高興不起來。要知道,奧倫堡與烏法都是烏拉爾方面軍的大後方,在後方不保的情況下。向前進攻等於自投羅網。

事實上,袁晨皓的連環拳還沒有打完。

當天傍晚,第九戰鬥單位度過烏拉爾河,包圍了哈薩克斯坦西北的烏拉爾城,並且向城內的哈薩克斯坦叛軍下達了最後通蝶,即在天亮之前,如果不出城投降,將以毀滅性的手段消滅城內的所有叛匪。如果守城主力是俄軍,也許還不會投降。對於士氣早已見底的哈薩克斯坦叛軍來說,這份最後通蝶無疑是壓垮驂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沒等到天亮。在第九戰鬥單位下達最後通操後不到2個小時,哈軍司令部警衛營營長就逮捕了叛軍高級將領,然後向第九戰鬥單位繳械投降。天亮的時候,第九戰鬥單位已經控制了烏拉爾。並且將第一批收編的叛軍移交給了纔剛趕來的哈薩克斯坦國防軍。

嚴格說來,第九戰鬥單位在烏拉爾的行動還算不什麼。

天亮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即第的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搭乘快艇與氣墊船,在裡海對岸的馬哈奇卡拉成功上岸,並且趕在俄軍到達之前建立起了防禦陣地。

到這個時候。“圖蘭風暴”纔算全面颳了起來。

由此也看得出來。袁晨皓確實是一個大局觀非常明確,而且戰場策戈與部署能力非常驚人的天才性軍事統帥。從這場戰役就看得出來,等他的對手明白他的戰役企圖時,已經沒有翻盤的機會了。換句話說。只有在一切致勝條件都已成熟。勝利變成了計刮的一部分的時候,他纔會亮出全部底牌。

戰役打到這個時候,已經毫無懸念。

對共和國陸軍來說,在取得本次戰役的最終勝利之前,所需要的只是一些時間與奮戰到底的精神!

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46章 墊腳石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20章 修憲第49章 退縮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34章 別有用意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13章 最高級別第43章 返回中央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62章 摩拳擦掌序二插翅飛虎第18章 奪權第52章 制空王牌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4章 根本職責第89章 雅浦海戰第11章 全面打擊第5章 衆望所歸第83章 無法指望第48章 兩片天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94章 死亡競賽第5章 軍情局長第31章 時過境遷第12章 誘惑第66章 戰爭決議第77章 增兵第55章 非常閱兵第31章 主動出擊第43章 合理使用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1章 強國夢第26章 新班子第10章 第一軍第55章 大獲全勝第10章 第一軍第51章 輪迴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80章 再次遭遇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34章 亂局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章 漁翁之利第91章 來勢洶洶第62章 權力歸位第21章 戰爭到來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5章 突變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5章 羣策羣力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60章 造勢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111章 新風向第5章 權衡利弊第19章 遷都問題第40章 空天戰機第49章 風雲再起第33章 親自作餌第53章 巔峰之作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01章 中國意第31章 真情流露第73章 涌而上第8章 最終目的第28章 策動力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72章 歸宿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40章 掉包第18章 雙門事件第34章 全面爆發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36章 致命決策第28章 戰略圍剿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70章 窩裡鬥第86章 戰前動員序十五運籌帷幄第79章 硝煙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