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定位

婆力亞科夫等俄羅斯軍政要員紛紛前往戰略指揮中心等難所的時候,在這場戰鬥中唱主角的共和國天軍正在忙着做一件事情:確定俄羅斯戰略打擊力量的精確位置。爲緊接看到來的戰略打擊提供情報支持。

搜索與跟蹤其柚國家戰略打擊力量。一直是大國的主要軍事話題之。

別說戰爭時期,即便在和平時期,像共和國的軍事情報局、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局、歐洲的情報安全總局由法德意等歐洲集體安全組織成員國的情報部門合併而來的情報機構等世界知名的強力情報機構都會花很大的力氣去刺探敵國情報,搞清楚敵國戰略打擊力量的部署情況。

越受重視,意味着越發艱難。

可以說,確定其他國家戰略打擊力量的精確位置,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暫且不說藏在深海里的戰略潛艇與在藍天中翱翔的戰略轟炸機,僅僅是陸基戰略導彈,也很難發現與定位,特別是機動部署的彈道導彈全面取代固定發射井之後。要想確定一個大國的戰略彈道導彈部隊的準確位置,不比登天容易多少。雖然從理論上講,在遭到攻擊的時候,部署在發射井內的彈道導彈的生存能力超過了導彈發射車,而且固定部署的彈道導彈的打擊精度要比機動部署的彈道與彈高一些,但是隨着技術進步,特別是戰略彈道導彈的打擊精度提高到米級的情況下。相當於活靶子的固定發射井已無存在的價值。在《倫敦條約》第二階段削減工作完成之後,所有國家的固定導彈發射陣地都被拆毀,所有固定部署的戰略彈道導彈都被銷燬。也就是說,俄羅斯陸軍戰略火箭兵早已實現機動化,保有的酌枚洲際彈道導彈均部署在導彈發射車上,其中駒枚公路部署”力枚鐵路部署。

雖然俄羅斯本土鐵路總里程超過了3萬千米,僅次於共和國與美國。但是運載戰略彈道導彈的列車屬於“軍車”即便在和平時期,也的到高度保護,比如在行駛的時候要精心策劃路線,休整的時候要得到充分保養,所以運載力枚導彈的恐輛列車必須以軍事基地爲依託。顯然。這絕對不是普通的軍事基地。比如爲了對導彈進行正常維護,基地裡面至少得有一座能夠完全隔絕輻射與有毒物質的廠房。在俄羅斯全境。能夠支持“戰略列車”的軍事基地不會超過舊座。也就是說,只需要密切監視這舊座基地,留意進出列車,並且對其進行持續跟蹤監視,再加上一點點時間就能確定那駝輛運載彈道導彈列車的具體身份。如果在幾十年前,最大的麻煩就是“持續監視與跟蹤”畢竟那些軍事基地在俄羅斯腹地,持續監視不容易。持續跟蹤更不容易。隨着技術進步,特別是軍事偵察衛星的性能的到大幅度提升之後,這一問題迎刃而解。可以說。以共和國的戰略偵察能力。早在,餅前就掌握了俄羅斯鐵路機動戰略導彈的部署情況。確定了3鋤列車的具體身份並且對其進行了不間斷的跟蹤與監視。

真正麻煩的,還是那些公路機動戰略彈道導彈,也就是常說的導彈發射車。

如果俄羅斯的導彈發射車還停留在世紀初的水平,這個問題還不算太大。要知道,世紀初的導彈發射車都有非常明顯的特徵。比如“白的8般刀三用發射車長力多米,運載導彈時的總質量上百噸。在分辨率爲刨米的偵察衛星眼裡,其特徵顯愕再明顯不過了。問題是。到引世紀中葉,得益於技術進步。戰略彈道導彈發射車的特徵就不再那麼明顯了。歸根結底。還是戰略彈道導彈自身的質量大大降低,從而使其三用發射車的尺寸與質量都的到了控制。比如箔媽的發射質量就只有舊噸。不到萬即“白的三分之一,加上發射筒,也只有,旺噸,按照承載係數仍計算。箔始導彈發射車的總質量僅爲巫噸。差不多爲“白的一半。在陸地上,舊0噸的8軸重型車輛肯定要比僅有巫噸的4軸或者6軸車輛顯眼得多。

除了導彈發射車的特種不那麼明顯之外,公路機動部署的範圍也要廣闊得多。

俄羅斯的公路通車裡程超過力萬千米,其中能夠供墜噸級重型卡車通行的大約有萬千米。雖然導彈發射毒也需要足夠的後勤保障與支援。比如在需要對導彈彈頭進行檢查的日常維護時,需要完備的輻射屏蔽設備,不然彈頭髮出的輻射足以暴露其行蹤。又比如導彈火箭發動機需要做定期檢查,必須在無塵環境下進行,也就需要無塵車間。正是如此,並不是所有軍事基地都能支持導彈發射車,必須爲其建立專門的軍事基地。但是與鐵路機動部署方式相比,公路機動部署的最大好處就是基地設置更加靈活,而且大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漢地都利用道路交酒系統中的隘在地下洞庫比圳在烏拉爾山就有上百座由隧道連接的、專門爲導彈發射車服務的洞庫。這種洞庫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十分完備的設施,有的只能停放一輛導彈發射車,以及必備的物資。平常時期,大部分導彈發射車都集中部署在鄰近的基地,只有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導彈發射車會到洞庫內停留。補充燃油等等。遇到緊急情況。所有導彈發射車都將離開基地,完全以洞庫爲支撐,避免集中活動。

總的來說,找到掬輛導彈發射車。絕對要比找到醜輛導彈列卓困難得多。

當然,只要是軍事設備,就不可能無跡可尋。

比如戰略彈道導彈都對儲存環境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即對溫度、溼度、軸向變形量與系統震動頻率等等都有要求,特別是在導彈向小型化方向發展,越做越精密的情況下,對這些環境變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拿《媽來說,要求儲存環境的溫度在舊攝氏度到刃攝氏度之間、相對溼度不超過概,而這些要求明顯無法自然形成。如此一來,對儲存導彈的發射筒自然有格外要求,從而讓導彈發射車具有比較突出的外形特徵。更重要的是,導彈發射車必須隨時爲控制溫度與溼度的設備供電。也就會釋放出熱量,如果在冬季的話,會使導彈發射車變得更加醒目。

這些都屬於外在特徵,而擁有這些特徵的不僅僅只有導彈發射車。

確定導彈發射車的主要辦法。與這些外在特徵基本上沒有關係,而是利用了機動部署彈道導彈的天生缺陷,即在發射導彈前,必須進行精確定位。

固定發射井並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提前裝定了目標數據就能在接到命令後立即發射導彈。因爲在接警之後要進行機動規避,所以要想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首先就得確定自身的精確位置。也許有人會問。對於攜帶爆炸當量在力萬噸以上的核彈頭的導彈來說,即便精度差一點也不會對打擊效果產生多大影響。如果在打擊城市、工業中心、港口、大型軍事基地等等面目標的時候,確實沒有多少影響。問題是。如果需要打擊的是得到加固的點狀目標,比如部署了導彈發射車、而且有多個出口的地下洞庫的時候,就對打擊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了。在此情況下,就算彈頭採用了慣性加星光復合導航技術,也需要在發射之前確定自身的位置。而且越準確越好。如果必須突破敵人的導彈防禦系統,更得確定自身的精確位置。以變設置最爲合理的攻擊彈道。

母庸置疑,定位就是導彈發射車的死六。

作爲“末日武器”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導彈發射車,肯定具備慣性、地形匹配、無線電測向、衛星導航等多種定位與導航手段。問題是。在實戰中,受各種因素影響。不可能逐一使用這些方法來定位。而是同時使用幾種辦法,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定位工作。不管怎麼說,在需要使用戰略彈道導彈的時候。時間絕對是最寶貴的財富。在衆多定位方式中,無線電定位系統的問題最爲嚴重。

按照俄羅斯導彈部隊的作戰守則。只有在本土已經遭到核武器襲擊。必須立即對敵國進行戰略報復,也就是直接打擊敵國城市的時候,纔不用精確定位,只要由慣性導航系統確定大致位置之後就可以發射導彈。在其他情況下。都得進行精確定位。特別是在時間相對充裕,也就是提前接到戰略警報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走進行精確定位,並且以精確定位數據對慣性導航系統進行校準。以便在必要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發射導彈。

當時,契力亞科夫下達的是警戒命令,而非發射導彈的命令。

也就是說,俄軍的導彈發射車在接到命令之後,並沒有發射導彈。而是按照作戰守則中的規定。對導彈發射車進行精確定位。

精確定位的方法只有兩種,一是導航衛星提供的位置信息,二是無線電定位系統。

衆所周知,契力亞科夫下達警戒命令的原因就是俄羅斯的軍事衛星系統遭到打擊,所以俄軍的導彈發射車在進行精確定位的時候,肯定無法依靠導航衛星,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無線電定位系統上。

這種定位系統的原理很簡單,那就是通過對2個以上的定點無線電臺發出的無線電信號進行精確測量,再用三角函數計算自身的位置。因爲是導航衛星之外唯一一種具備快速定位能力的精確定位系統,所以一直以來都受到了俄羅斯當局的重視。在俄羅斯境內,總共有上百座這種無線電臺,每座電臺都有兩套以上的發射機,以便時刻不斷的發射帶有特殊編碼的無線電信號。

可以說,在俄羅斯全境任何一點。至少都能接受到2座電臺發出的信號,爲了提高定位精度,大部分地區能夠接收到3座以上電臺發山”小言接收3組不同信號的情況下,能夠將定位精度榔簡引,米以內。當然,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導彈發射車、特別是正在行駛中的導彈發射車上的無線電定位系統還會用一種特殊辦法來提高定位精度。即向鄰近的電臺發送一組帶有特殊編碼的徵詢信號,接收到信號的電臺則會在發出的信號中增添時間信息,導彈發射車上的定位系統可以據此將定位精度提高到舊米左右。並且以此來校準慣性導航系統。

毫無疑問,接到警戒命令之後。除了趴窩的,其他的導彈發射車都上了路。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導彈發射車都是在行駛途中進行精確定位的。也就會在定位的時候發出無線電信號。

雖然定位電臺本身發出的是長波信號,但是導彈發射車發出的卻是短波信號。

正是如此,網好到達俄羅斯本土上空的電子偵察衛星才能接收到這些特殊信號。

問題是,如何從衆多信號中找出導彈發射車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呢?

這還得從歷年的那場軍事政變說起。雖然當時共和國當局以大局爲重,沒有針鋒相對的出兵哈薩克斯坦,但是做爲大國,共和國不可能沒有一點表示。結果就是,在共和國對俄羅斯的所作所爲表現出強烈不滿的時候,俄羅斯提高了戰略戒備級別,甚至一度讓戰略部隊進入警戒狀態。也就在這個時候,俄軍的導航衛星突然全面癱瘓。雖然最後證實是共和國的一羣黑客闖進了俄軍的中央數據庫,癱瘓了導航衛星的控制系統,但是此舉的直接結果就是剛剛接到警戒命令的俄軍導彈發射車自動啓動了無線電定位系統。更重要的是,當時俄軍戰略部隊的戒備級別並不高,很多導彈發射車都在基地內,所以共和國的電子偵察衛星能夠比較準確的找出導彈發射車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加上情報人員的貢獻,確定導彈發射車無線電定位系統應答信號的頻率就不是多難的事情了。正是如此,需要再次確定俄軍導彈發射車的準確位置時。這一關鍵信息派上了用場。

不得不說,在以無心對有心的情況下,俄羅斯當局沒有半點勝算。

也就在俄羅斯總統下達了戰略警戒命令後的幾分鐘之內,俄軍八成以上導彈發射車的準確個置就在共和國電子偵察衛星的掌握之中了。

如果到此爲止,卑面做的事情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

不管怎麼說,需要發出應答信號的導彈發射車都在行駛之中,電子偵察衛星只能確定其發射信號時的位置,而不可能確定其行駛路線。

要想跟蹤這些導彈發射車,還得需要另外一種軍事衛星,即照相偵察衛星。

照相偵察衛星是個籠統的稱呼。主要包括可見光、紅外線與雷達偵察衛星三種,而且每種都有特定的適應範圍。照相偵察衛星也不能對導彈發射車進行持續跟蹤,只能拍下某一區域的照片,然後從照片上找出導彈發射車,再以新的座標拍照,以此斷斷續續的跟蹤導彈發射車。當然,這也足以確定導彈發射車的大致位置,能夠爲接下來的打擊行動提供足夠的戰術信息了。

問題是,到這個時候,共和國天軍並沒有發起打擊。

原因很簡單,陸基戰略彈道導彈只是俄羅斯戰略力量中的一部分。在對共和國構成威脅的戰略力量中,還有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戰略轟炸機。

相對而言,按尋戰略轟炸機要容易得多。

不管怎麼說,轟炸機只能在大氣層內、或者亞軌道空間飛行,而這兩個空間都是電磁場的理想載體,憑藉先進的雷達技術,特別是無源探測技術,即便不能確定戰略轟炸機的確切位置,也能對其行蹤有所瞭解。更重要的是,戰略轟炸機本身也是導彈載體,即需要使用空射巡航導彈來打擊目標,受巡航導彈射程限制,轟炸機總會有比較固定的巡邏區域,因此能夠大致確定轟炸機發射導彈的區域。如此一來,即便不能提前攔截轟炸機,也能對巡航導彈的飛行路線做出大致判斷,從而大大提高攔截概率。可以說,正是受此影響。戰略轟炸機在各國空軍中的地位才迅速下滑,最終不得不讓位給空天戰機。事實上,俄羅斯也沒有多少戰略轟炸機,對共和國構成的威脅非常有限。

真正的重頭戲,還是如何對付戰略潛艇發射的潛射彈道導彈。

要知道,俄羅斯早就將僅有的瞰戰略潛艇集中部署到距離共和國最爲遙遠的北方艦隊,並且在卡寧半島上專門爲其修建了一處潛艇基地。平時至少有搬潛艇在海上活動。如果讓這搬潛艇順利發射了彈道導彈,對共和國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爲此,多花點時間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2章 新老組合第60章 協同作戰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56章 快準狠第109章 留任第9章 熱點時局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69章 轉折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57章 坦克大戰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4章 相互叫板第90章 大方向第83章 中東攻略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71章 劇7941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44章 臨時決策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49章 因循守舊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44章 第一槍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36章 栽贓嫁禍第68章 設法脫身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54章 旁敲側擊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1章 激活第124章 領跑者第115章 攻堅戰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35章 尷尬的霸權序十八神秘物質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28章 新思維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60章 皇家空軍第2章 赤子之心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2章 軍事政變第52章 緊急會議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12章 鎖定目標第30章 棋子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6章 會錯意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89章 雅浦海戰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66章 有利有弊第8章 突然襲擊第99章 否極泰來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52章 死灰復燃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43章 合理使用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章 財神爺第3章 羣英會集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111章 新風向第71章 全面爆發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5章 有理有據第68章 文化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83章 分蛋糕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26章 定性分析第81章 全面撤退第55章 心照不宣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3章 救場序五潛龍入海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1章 一劍封喉第133章 高地第16章 海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