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試探

好好地說着話,趙琇就察覺到太后走了神,一時喜,一時愁的,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她本想叫太后一聲,忽然又想到這宮裡比不得家中,若是祖母張氏走了神,她叫喚一聲倒沒什麼,可太后走神,誰知是在想什麼要緊事呢?若是打斷了思路反而不好,便老老實實地閉了嘴,端坐一旁等候。

太后身邊的心腹宮人見狀,也知道她老人家年歲大了,精神不濟,慣會說着說着便走了神。因她地位尊貴,除了皇帝與廣平王父子,再沒旁人敢在她走神時叫醒她的,所以幾乎人人都是等她自個兒醒轉,時間再長也只能呆等。這種時候,爲了多少保住太后娘娘的面子,不叫“太后精神不濟”的流言傳得滿京城都是,就要看她們這些宮人的本事了。她言笑晏晏地輕聲喚趙琇,把茶桌上的精緻小點送到後者面前:“方纔聽說趙姑娘有一手好廚藝,也嚐嚐我們宮裡做的點心如何?”

趙琇回了個笑,客客氣氣地道了謝,想着應該無妨的,便接過了點心碟子放下,從碟子裡挑了個看起來不容易掉碎屑又容易入口的小點拿起,斯斯文文地吃了,讚了聲:“果然好味道。這是菊花糕吧?宮裡的點心,比我們自家做的又格外不同。”

她剛說完這話,太后就回過神來了,看着趙琇的眼神裡透着慈愛,卻又帶了幾分惋惜。趙琇心下疑惑,面上只大大方方地露出微笑來。

太后也聽到了她方纔說的最後一句話,笑道:“宮裡的點心說是精細,其實都是老黃曆了,大都是太祖皇帝時流傳下來的方子。頂多就是外頭換個模樣,味道卻差不離。無論用的材料是不是當季,吃着都是一樣的,再新鮮的東西,都嘗不出什麼新鮮的勁兒來。開始吃還覺得有趣,幾十年下來,早已吃膩了。比不得你們外頭住着。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還得個新鮮。”

張氏笑道:“太后娘娘是在宮裡享慣了福,才覺得宮裡的好東西吃多了膩。比如我們想要嘗御廚做的吃食,卻只能在晉見時有那福份。反倒覺得新鮮美味。”

太后擺擺手:“不是這麼說的,你不知道這宮裡御膳房的規矩,哪裡有什麼新鮮的好東西?烹製得再精細,也只是累贅。真正的好東西。都在宮外呢!”說着便笑道:“前兒哀家那大孫子便進了幾匣子重陽花糕,說是自別家得的方子。做得好生精細。哀家吃了幾十年的重陽花糕,如今才覺得從前那些花糕都是白吃了。”

張氏聽得好奇,問起了是什麼樣的花糕,太后身邊那心腹宮人細細說了。自然也是讚歎不已。趙琇一聽,便已知道端倪,可惜沒能攔住。那邊廂張氏已經非常實誠地說了實話:“聽着象是我們家廚娘今年新出的糕點?說來這水晶糕裡夾花的主意還是我孫女想的,那廚娘費了好大功夫才做了出來。直說要當作不外傳的秘方呢。前兒我孫女往廣平王府送花糕時,王爺與世子也甚是喜歡,要借我家廚娘一用。難不成是王爺使喚了給太后娘娘做糕去?”

太后早對高楨的那點兒小心思有所瞭解,此時一聽,眉梢一跳,再看一眼趙琇,見她淡定地微笑點頭(其實內心已經萬分無奈了),便知張氏所言是實話。太后一時不知該生氣還是該好笑。孫子打的是什麼主意?她心裡已盡知了。雖然他遲遲不肯跟老祖母說實話,可也在悄悄兒地在她面前爲趙琇做臉呢。若是她喜歡那糕,說得多了,他再“不經意”透露是趙琇想出來的,也是趙家廚娘所制,她豈不是對這靈巧的姑娘多了幾分好感?

只是不知……趙琇對高楨那份心思,是否知情呢?若她知情,又是個什麼意思?

太后雖然希望自家孫子能得個稱心如意的媳婦,但如果這媳婦未嫁過來前,便與孫子有私,她又不樂意了,總覺得這樣的姑娘於品行上有些虧欠。只是趙琇又與旁人不同,不但是她好友的嫡親孫女,與皇家還有大功在先。即便是在她心裡,回想起當初宮中大亂時的兇險,也時常慶幸,若不是皇帝與高楨遇上了趙家祖孫,趙家兄妹又冒險將他們叔侄巧計送回京中,只怕這江山早歸了旁人,她的兒孫們沒一個能保得住性命的。如此細細一想,她又怎會不喜歡趙家人呢?

思來想去,她覺得還是得探一探趙琇的口風,確定一下小姑娘的品性纔好。若是品性端正,只是自家孫子起了心思,那這門親事倒也匹配。若是不妥,大不了她好好給趙琇做個大媒,爲後者挑個四角俱全的好夫婿得了,孫子那裡,還是要細細勸得迴轉纔好。皇家娶媳婦,品性最重要,若是娶了不合適的,以廣平王府如今的情形,還不知日後會不會生出事來呢。

太后心下拿定了主意,便順着張氏那重陽花糕的話頭,與她說些過節的習俗,吃食點心,花卉飾物,樣樣都提了,然後便轉到了養花上頭:“哀家記得你曾經提過,年輕時在京裡,也好養幾盆花,不知如今可得了什麼好名品?”

張氏聽了便嘆道:“從前在京時,我院子裡也有幾盆不錯的蘭花、菊花,親手照顧着,日日精心。只是後來郡公爺沒了,家裡小人作祟,亂得那樣,我只搬走了幾盆,南下時通通沉入了水底,沒帶走的,也不知道叫那些小人弄到了何處去,再找不回來了。到了南邊老家,得空時我也曾種過幾盆花,卻都是尋常品種,少有珍稀花卉,再次回京也就懶得帶回來了。如今我雖有閒暇,卻沒了那心思,也懶怠動,只命莊子上的佃戶種些花卉,逢年過節送到家裡裝點。再有花園裡種的各色花朵,叫懂行的婆子料理了。我高興時便賞一賞,平日卻是丟開手不管的。”

太后便勸她:“總要尋些事情做做纔好,否則長日無聊。人越懶,便越不愛動彈,越不動彈,越容易生病,反而對身體不好。你如今家裡也沒什麼可犯愁的,孫子爭氣,用不了多久就能出仕做官。孫女兒也懂事能幹。年紀輕輕就撐得起家業。你有空閒,正好尋些消遣,平日裡有事可做。精神才能好,日子也能有盼頭,你孫兒孫女們見了也能放心。”

張氏聽得眼圈都紅了,非常感動地說:“太后娘娘說得是。”

太后又道:“你素日也好舞文弄墨的。或是看個書。你家現有一座書館,偌大的名聲連宮裡都能聽聞。哀家也不替你愁這個。只是除了看書寫字兒,你也需動一動的好。不如尋些名花好草養了,平日看着高興,有興趣時就親自料理料理。若是懶怠動,便尋個懂行的丫頭照管。看着小小的花苗長成,抽了枝葉。長了花苞,再開出花兒來。自己心情也會好許多呢。哀家在後面大佛堂前的院子裡就養了許多盆花,長得可好。每日從佛堂唸完經出來,看着百花爭豔,心裡都覺得平靜了。”

張氏聽得心生嚮往:“既如此,待我回去便命人蒐羅些好花回來,親手養了。若有心得,還要跟太后好好討論一番呢。”

太后笑了:“如此大好。”又說:“不如你就從後院裡挑幾盆回去?別跟哀家客氣。橫豎後院花兒多,哀家一個人也有些照管不過來。”

張氏猶豫了一下,太后那心腹宮人忙在旁幫着勸說了兩句,張氏便應了,千恩萬謝。太后不以爲意,笑着命那宮人領張氏去挑花,卻又指了指趙琇:“你自去挑選,留這丫頭與哀家聊天吧。”

張氏便命趙琇好生陪伴太后:“不許淘氣,這是在宮裡呢!”趙琇無奈地答應了,心裡卻犯了嘀咕——她怎麼覺得太后好象是在故意支開張氏呢?難不成有什麼話要私下跟她說?

張氏跟着宮人走了,另一名宮人給太后與趙琇分別添了茶,便遠遠退開,站到門口處,也不知是不是接到了太后的暗示。趙琇雙眼往她身上轉了一圈,便收回視線,微笑着雙目微垂,乖巧地等候太后示下。

太后卻糾結了一陣,拿捏了一下語氣輕重,才輕聲細語地開始跟趙琇說話,卻又重複了之前曾經聊過的話題,問她平日在家都做些什麼,玩些什麼,在江南長大,回京後是否過得習慣,又問她回京後可曾四處觀過光,見識過各處名勝,等等。

趙琇便實話與她說了。回京後,她生活上倒還能適應,只是出門不多,皇宮還是頭一次來,有些名氣的風景勝地則是幾乎沒去遊玩過的,只有西山是個名勝。除此之外,她曾去過的地方,廣平王府是一例,廣平王府的溫泉莊子是一例,再來便是方家的園子,曹家的宅子,眉山伯府的花園……等等等等,還有一處廣化寺,卻是他們祖孫住在鼓樓斜街時常去燒香禮佛的地方。

太后一聽說廣平王府有關的就有兩處,心裡就不知是什麼滋味,不由得嘆道:“你這也太老實了些。雖然女孩兒不好常出門,但京中有數的幾處名勝,官家女眷平日也是常去的,並不礙事。你祖母懶怠出門,你就讓你哥哥帶你去。”

趙琇笑着應了。

太后猶豫了一下,又說:“你連門都少出,上別人家做客也少,聽着似乎並沒有結交下幾個朋友?”

趙琇忙道:“朋友還是有幾個的,太后娘娘的侄女兒雯姐兒,還有方家五姑娘,曹家大姑娘,素來與我交好,我們相約了時常通信。如今雯姐兒與方五姑娘俱在外地,我也時時有信與她們。”

太后聽說趙琇與蔣雯交好,臉上也露出笑來,但接下來便仿若無意般問了一句:“你與我們楨兒也相熟吧?”

趙琇頓了一頓,覺得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便笑着點頭承認了:“時常往王府給王爺請安,與世子也是自幼相識的,確實相熟。”

太后便慢慢問了一句:“哦……你們確實是小時候就認得了。哀家只當你哥哥與楨兒交好,卻忘了你們兄妹是在一處的。說起來,當年你們兄妹護送皇上自海路返京時,楨兒也在船上呢。哀家常聽楨兒說起你們兄妹的事,他常常去找你們吧?這孩子真是的。你哥哥是要備考的人,別叫他擾了你哥哥溫習。”

趙琇眨了眨眼,覺得自己有些聽明白了,但又有些糊塗:太后忽然問這些,到底是怎麼想的呢?難道是高楨跟太后說了什麼?可即使他說了,太后作爲長輩,又何必跟她小姑娘家把話挑明白?

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06章 親戚第2章 老姨奶奶第48章 盧媽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73章 獎賞第355章 警告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373章 失蹤第372章 失態第338章 握手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203章 聽聞第344章 新居第582章 傳遍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187章 新皇第318章 反覆第563章 嬤嬤們第7章 移靈第360章 內情第11章 風雨欲來第508章 相見第465章 回絕第344章 新居第559章 風波第167章 舊僕第422章 勸姐第140章 厚臉皮第51章 告一段落第73章 左右搖擺第477章 見禮第260章 淤青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430章 再召見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570章 苦心第551章 顧慮第30章 自告奮勇第446章 包票第500章 聚首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314章 籌備第374章 遭遇第592章 請求第84章 傳信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22章 勸姐第25章 庸醫第260章 淤青第113章 新朋友第456章 申斥第313章 許諾第241章 小丫頭第337章 懂你第409章 聽戲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418章 口風第25章 庸醫第569章 搶手第602章 勸女第275章 邀請第395章 偶遇第75章 後宮詭異第626章 離開第617章 喜慶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44章 心冷第109章 兩年第579章 多心第424章 冷茶第547章 對質第551章 顧慮第239章 誤會第488章 動手第621章 現世報第526章 反駁第78章 白玉炕屏第381章 稀奇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389章 臉紅第315章 謝禮第480章 私房話第388章 探望第74章 意外來客第360章 內情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2章 大船將頃第588章 黑鍋第355章 警告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27章 請罪第140章 厚臉皮第401章 反轉第430章 再召見第204章 贈衣第436章 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