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冰川水晶屍

明叔給我看的相冊,裡面全是各種棺木,棺蓋一律敞開,露出裡面的乾屍,年代風格皆不相同,有的一棺一屍,也有兩屍側臥相對,是共置一棺的夫妻,更有數十具乾屍集中在一口巨棺之中,外邊都罩有隔絕空氣的透明櫃子,說是私人收藏,則更象是擺在展覽館裡的展品。

我問明叔這些乾屍是做什麼的?有人收藏古董,但是真正的“骨董”想不到也有人要,以前倒是聽說過新疆的乾屍能賣大價錢,但是收藏了這麼多還真是頭回得見,有點大開眼界之感。

明叔說國外很多博物館專門購買保存完好的古屍,這些屍體的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是一種凝固這永恆死亡之美的文件,其中蘊涵着巨大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

明叔對我說胡老弟你既然看了我的藏品,是否能讓我看看你從雲南搞到的鎮屍古鏡?價錢隨你開,或者我這裡的古玩你中意哪件,拿來交換也可以。

我心中暗想,這位明叔是個識貨的人,也許他知道那面銅鏡的來歷也未可知,不如套套瓷,先不告訴他那面古鏡早就不復存在了,於是問明叔,這鏡子的來歷有什麼講頭沒有?

明叔笑道:“胡老弟還和我盤起道來了,這面銅鏡對你們沒什麼用,對我卻有大用,世間僻邪之物莫過於此了,說起來歷,雖然還沒親眼看到過,但當時我一聽古玩行的幾個朋友說起,就立刻想到,一定是先秦以前的古物絕不會錯。秦始皇就是法家這個你們應該是知道的對不對?”

我只記得文革時有一陣是“批儒評法”,好像提到過什麼法家學說,具體怎麼回事完全搞不清楚,只好不懂裝懂地點了點頭,大金牙在旁說:“這我們都知道,百家爭鳴時有這麼一家,是治國施政的理論。到漢代中期尊儒後就絕根兒了。”

明叔繼續說道:“當着真人不說假話了,那面能鎮屍僻邪的銅鏡,就是法家的象徵之物。相傳造於紫陽山,能照天地禮義廉恥四維,據記載,當年黃河裡有X屍興風作浪,覆沒船隻,秦王就命人將此鏡懸於河口,並派兵看守,直至秦漢更替,這古鏡就落到漢代諸侯王手中了,最後不知怎麼又落到雲南去了,能裝在青銅槨上剋制屍變的古鏡,世間絕無第二面了,你把它勻給我。我絕對不會讓你吃虧。”

我聽了個大概,心裡雖然覺得有些可惜,但這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價錢再合適,奈何我手裡沒東西,便對明叔直言相告,我這壓根兒就沒有什麼古鏡,那都是胖子滿嘴跑火車。他在前門說的話,您就得跑八寶山聽去。

說完我就要起身告辭,但是明叔似乎不太相信,一再挽留,只好留下來吃頓飯。明叔仍然以爲我捨不得割愛,便又取出一件古意昂然的玉器,舉在我面前,我一打眼就知道這不是什麼俗物,看他這意思是想跟我“打槍”(交換),做我們這行的有規矩,雙方不過手,如果想給別人看,必須先放在桌上,等對方自己拿起來看,而不能直接交到手裡,因爲這東西都是價值不菲的,一旦掉地上損壞了,說不清是誰的責任。

明叔既然握在手裡,我便不好接過來,只看了兩眼,雖然只有小指粗細的一節,但絕對是件海價的行貨,在此物旁邊,便覺得外邊的炎炎暑熱,全都蕩然無存了。

大金牙最喜歡玉器,看得讚不絕口:“古人云,玉在山而木潤,產於水而流方,這件玉鳳雖小巧,但一拿出來,感覺整個房間都顯得那麼滋潤,真令我等倍覺舒爽,敢問這是唐代哪位娘娘戴的?”

明叔得意的笑道:“還是金老弟有眼力啊,哪個娘娘?《天寶遺事》雖屬演義,但其中也不乏真材實料,那裡面說楊貴妃含玉咽津,以解肺渴,就是指的這塊玉嘛,這個材料是用一塊沉在海底千萬年的古玉雕琢,玉性本潤,海水中沉浸既久,更增起良性,能瀉熱潤燥,軟堅解毒,是無價之寶啊,也是我最中意的一件東西。

大金牙看得眼都直了:“自古凡發冢見古屍如生,其腹口之內必定有大量美玉,從糉子裡掏出來的古玉都價值連城,更何況這是貴妃娘娘日常含在口中的……”說着話就把脖子探過去,伸出甜頭想舔。

明叔趕緊一縮手:“有沒有搞錯啊,現在不可以,換給你們後,你願意怎麼舔就怎麼舔,你就是天天把它含在嘴裡,也沒有問題的了。”

明叔見我不說話,以爲價碼開得不夠,又取出一軸古畫,戴上手套,展開來給我們觀看,對我說只要你點個頭,那深海潤玉,加上這卷宋代的真跡《落霞西牛圖》,就全是你的了。

我心想這明叔好東西還真不少,我先開開眼再說,於是不置可否,凝神去看那捲古畫,我們這夥人平日裡雖然倒騰古玩,但極少接觸字畫,根本沒見過多少真跡,但這些年跟古物打交道,對這種真東西,有種直覺,加上在古墓裡也看過不少壁畫,一看之下,便知道十有八九也是件貨真價實的“仙丹”。(仙丹:極品)

整幅作品結構爲兩大斜向切入,近景以濃郁的樹林爲主,一頭老牛在樹下啃草,線條簡潔流暢,筆法神妙,將那老牛溫順從容的神態勾勒得生動傳神,中景有一茅舍位於林間,遠景則用淡墨表現遠山的山形暮藹,遠中近層次銜接自然,渲染得虛實掩映,輕煙薄霧,宛如有層青沙遮蓋,使人一纜之餘,產生了一種清深幽遠,空靈舒適的遠離塵世之感。

明叔說到了晚上,光線暗淡下來,這本在樹下吃草的牛,便會回到草舍中伏臥安睡,這是不可能多得的珍品。

我當即一怔,這畫雖好,但是畫中的牛會動,那未免也太神了,以前聽說過有古玩商用兩張畫蒙人的,畫中有個背傘的旅人,一到下雨畫中的傘就會撐開,其實是兩張暗中調換,不明究竟的以爲是神物,這張《落霞西牛圖》怕也是如此。

而明叔當即遮住光亮,再看那畫中的老牛,果然已臥於草舍之旁,原本吃草的地方空空如也,我大吃一驚,這張古畫果是神人所繪不成?

明叔卻不隱瞞,以實相告,這畫中用了宮中秘藥染過,故有此奇觀,就算沒有這個環節,這幅《落霞棲牛圖》也夠買十幾套象樣的宅子了。

明叔又拿了兩樣東西,價碼越開越高,真是豁出了血本,看來他必是久欲圖之了,見我始終不肯答應,便又要找別的東西。

我對明叔說:“我們今天算是真開了眼了,在您這長了不少見識,但實不相瞞,那面法家祖師古鏡,我的確拿了,但是出了意外,沒能帶出來,否則咱們真就可以做了這單打槍的生意,您下這麼大的血本換那面古鏡,難道是府上的糉子就屍變之兆?如果方便的話能不能跟我們說說,我倒知道幾樣能制屍變的辦法。”

我又對明叔說:“我看咱們之間也沒必要有什麼顧忌了,都是同行,您那擺着的十三須花瓷貓是湘西背屍人拜的,既是如此,一定也明瞭此道,難道會沒有辦法對付屍變嗎?“

明叔的祖上確實是湘西的背屍者,“背屍”並不是指將死人背在身後扛着走,而是一種盜墓的方式,刨個坑把棺材橫頭的擋板拆開,反着身子爬進棺內,而不敢面朝下,做的都是“反手活”,這些神秘詭異的規矩,也不知是哪朝哪代流傳下來的,明叔家裡就是靠這個發了橫財,後來他爹在走馬嶼背屍的時候,碰上了湘西屍王,送掉了命,最後一代背屍者,就在那裡劃上了句號,因爲家財萬貫,而且沒傳下來祖上的手藝,便到南洋做起了生意,最後定居在香港。

後來就開始倒騰乾屍了,沙漠、戈壁、高山、荒原中出土的乾屍,若是有點身份,保存完好的,扣上個某某國王,某某將軍,某某國公主的名號,便能坐地起價,一本萬利,比什麼可都賺錢,下家多是一些博物館展覽館私人收藏者之類的,當然都是在地下交易。

前不久一家海外博物館來找明叔談生意,他們那裡有本從藏地得到的古代經卷,裡面記載着一位藏地魔國公主死亡的奇特現象,她因爲一種奇怪的疾病而死,死後變成了一具冰川水晶屍,被認做是神蹟,便用“九層妖樓”將她封埋在雪山上,經卷裡甚至還提到了一些關於墓葬位置的具體線索。

這是一單最大的生意,但據明叔收集到的情報來看,這具千年冰川水晶屍性屬極寒,陰氣極重,如果沒有藏傳貢奉蓮花生大師的靈塔,普通人一旦接近就死亡,但那種東西根本不可能得到,其實鎮屍的東西怕是全派不上用場了,想來想去或許用那面古鏡,纔有可能將她從九層妖樓裡背出來。

我和大金牙還是頭回聽說這個名詞,湘西屍王的傳說倒是聽聞已久了,空間什麼是冰川水晶屍?比那湘西屍王如何?

第70章 寬度第106章 刀鋒第197章 雪域秘境第53章 激流第161章 觀湖景第34章 神木第164章 斬首第39章 暗語第138章 天上宮闕第202章 靈蓋破碎第207章 災難之門第217章 惡羅海城第212章 山路第224章 可以犧牲者第233章 刻魂第210章 空殼第34章 神木第227章 祭品第60章 岔口第107章 穿過高山,越過河流第196章 恐慌第75章 金香玉第11章 霸王蠑螈第131章 潘朵拉之盒第210章 空殼第37章 爆炸第17章 計劃第109章 鬼信號第65章 人面第190章 B計劃第95章 鐵鏈第201章 雪彌勒219 pillbug第114章 升棺發財第64章 槨異第13章 離開部隊第7章 大冰川第165章 天崩第53章 激流第165章 天崩第157章 石精第6章 一百張美女皮第41章 盤問第185章 天授的唱詩者第140章 黑色旋渦第218章 失散第157章 石精第196章 恐慌第234章 由眼而生由眼而亡第131章 潘朵拉之盒110 c5x-r1xxx-xx2第37章 爆炸第158章 影骨第46章 末日第169章 亡命特快第120章 九曲迴環朝山屽第162章 第十具屍體第42章 真與假第7章 大冰川第210章 空殼第103章 蝴蝶行動第200章 妖奴第212章 山路第192章 本能的雙眼第12章 地震第144章 鬼星第231章 蛇窟第195章 藏骨溝第22章 西夜古城遺蹟第238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159章 奪魂第121章 化石森林第37章 爆炸第122章 死漂第29章 柱之神殿第238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147章 天窗第148章 黑豬渡河第91章 決意第44章 撞邪第166章 感染擴大第20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第92章 石碑店第102章 彩雲客棧第183章 古格銀眼第207章 災難之門第59章 盜洞第195章 藏骨溝第162章 第十具屍體第62章 內藏眢第65章 人面第85章 通天大佛寺第209章 血餌第23章 黑沙漠第160章 王墓的盡頭第187章 定位第116章 鎮陵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