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

楊洪義此次出兵,只帶了四萬五千明軍。

武清伯父子與高行道也一同隨軍,但是他們這些人並不參戰,而是由高行道送武清伯父子去波斯灣的布什爾港坐船回大明。

當明軍到達了霍拉馬巴德鎮的時候,楊洪義發現這座鎮子已經毫無生氣。大軍穿行在鎮子當中,遍地都是腐爛成了白骨的屍體。

在武清伯他們逃到克爾曼沙阿城的這段時間裡,根本就沒有人來收拾這座鎮子。

雖然鎮上只有數千人,但是這數千人都被殺戮一空。而且屍體就那麼當街腐爛,氣味異常難聞。

楊洪義雖然表面上並沒有露出什麼表情,可是他的心中卻非常惱怒。

這裡不管怎麼說,也已經是大明的領土,而這鎮上的子弟,自然也是大明的百姓。

如今這些無辜百姓被奧斯曼的軍隊所屠殺,就是在打他這個大明將領的臉。

武清伯也看到了霍拉馬巴德鎮的慘狀,他與兒子李高互相看了一眼都暗暗心驚。如果不是當時多留了一個心眼,如今只怕他們兩人也很可能是在這衆多屍體中的兩具。

兩人說不怕是假的,看到這些殘酷的事情,離開這裡的願望就更加強烈。

楊洪義命高行道送武清伯去布什爾港,而他自己則帶着四萬五千明軍,在通往迪茲富勒城的山口紮下大營。

待武清伯等人走了之後,楊洪義便派出了探子,前往迪茲富勒城一帶探聽奧斯曼軍隊的消息。

而明軍到達霍拉馬巴德鎮的消息,也被奧斯曼的探子送回了迪茲富勒城中,報告給了領軍的沙巴克。

沙巴克這些日子以來,早就在做着與明軍發生衝突的準備。

此次得知明軍到來,並在通往迪茲富勒城的山口紮營。沙巴克便也帶着十萬大軍前出,在距離另一側的山口也紮了營。

在他看來,明軍要想進攻迪茲富勒城,就不得不進入山道,從他所駐兵的山口通過才行。

只要奧斯曼的十萬大軍駐紮在這裡,明軍就是想突破山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不要提收復迪茲富勒城,那根本就是做夢。

明軍與奧斯曼軍隊之間的直線距離,此時已經相距不過百里而已。

往來消息傳遞非常快,沙巴克剛剛在另一側山口駐紮,楊洪義就已經收到了消息。

他對於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早就有所研究。

自從奉陛下的旨意,兵出玉門關以來,他就在不停的替陛下征戰不臣。

雖然這一年來,在克爾曼沙阿算是比較清閒,可是楊洪義也並沒有閒着。在西邊的奧斯曼帝國之強大,比之大明弱不了幾分。

尤其是他與吳雲生兩人所在之處,皆是面對奧斯曼帝國的要衝之地。

如果沒有意外,大明與奧斯曼帝國之間,一定會發生戰事,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罷了。因此,他也請對外情報司多送一些奧斯曼帝國的軍情過來,以供他分析奧斯曼的軍隊。

所以說,對於奧斯曼帝國軍隊,楊洪義也是相當瞭解的。

對方的阿扎普兵團,還有那些馬木留克騎兵,都是楊洪義所注意的。

其中最讓他所留意的,就是那些來自埃及的馬木留克騎兵。據說,馬木留克騎兵有着強悍的傳統,他們必須只有經過足夠的考驗,才能成爲一名正式的馬木留克。

那些傢伙的出身,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白奴與僱傭兵。有來自中亞的各族的戰士,也有來自天竺的武士,還有許多阿拉伯人與波斯人。

雖然馬木留克騎兵的出身複雜,但是這些傢伙的戰力十分強悍。當初奧斯曼帝國征服埃及的馬木留克帝國,也費了不少的心思。軟硬兼施之下,纔將那些馬木留克貴族籠絡過來,併爲己所用。

對於沙巴克在山口等候明軍進攻,楊洪義其實並不擔心。

他收到了這個消息之後,讓明軍休息了三天之後,才帶着四萬五千明軍緩緩的進入山道。

明軍前出的騎兵小隊,分散在山道的左近,以防奧斯曼軍隊另外有埋伏。

還好的是,當明軍已經達到了山口,並能看到奧斯曼帝國軍營之時,都沒有遇到對方的突然襲擊。

這個山口的出口,寬度只有不到一里,地面上是個從高往低的緩坡。

看到明軍在山口出現的時候,奧斯曼軍營之中便響起了嗚嗚的號角聲,很快數萬奧斯曼軍隊,便列陣而出。

楊洪義命令明軍的火槍兵,在正面一里的寬度上,佈下了四層的軍陣。

而在火槍兵的正後方,則是這次所攜帶來的上百門火炮。

這些火炮,纔是楊洪義的底氣所在。

當那些奧斯曼軍隊的軍陣剛剛列好,明軍的軍陣忽然之間便向着後方退了一小段距離,露出後面的明軍火炮來。

沙巴克看到明軍的火炮之時,還不以爲意。在這種地形上使用火炮,當然也是沙巴克的選擇之一。

他揮了揮手,立時奧斯曼軍隊之中,也推出來上百門的火炮。

但是楊洪義卻非常不講道理,直接命令手下的炮兵依次開炮,目標就是奧斯曼的火炮所在地。

隨着明軍的火炮響起,沙巴克的嘴角也露出嘲諷之色。還有五里左右的距離,這麼遠的距離上,明軍的火炮怎麼可能威脅到奧斯曼軍隊的火炮,簡直是開玩笑。

可是緊接着他就眼睜睜的看到,一枚明軍的炮彈落在奧斯曼火炮羣中轟然炸開。

那些炮兵們還沒來得及驚惶慘叫,便是一枚接一枚的炮彈,將奧斯曼軍隊的火炮陣地完全覆蓋於濃煙烈火之中!

兩輪炮擊過後,奧斯曼軍隊雖然人數上還佔有極大的優勢,可是他們卻連一門火炮也不再有了。

楊洪義揮手下令,明軍的火槍兵方陣前出,而後方的火炮則緩緩的跟進。

面對初戰不利的局面,沙巴克不得不讓手下的軍隊緩緩的交替後撤,給明軍讓出來的更加寬闊的山口地形來。

隨着地形的寬闊,楊洪義命後方的兩萬明軍騎兵,一邊一萬人守住了火槍兵方陣的兩邊側翼。

而沙巴克也派出了騎兵,從奧斯曼軍隊的兩翼出現。

他們雙方都想到了一起,在寬闊的地形上面,最有打擊能力的就是騎兵。而在雙方都有火槍兵的情況下,自然是正面的火力最強,從兩翼突破對方,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如此一來,雙方就象是非常有默契一般,同時派出騎兵。

楊洪義掃了一眼對方兩翼的騎兵,正是他所知道的馬木留克騎兵。

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539章 他有嗎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391章 再也沒有質疑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327章 極機密之事第581章 幾乎氣瘋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49章 心如撞鹿第402章 清州之戰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469章 耶列茲城外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13章 船主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111章 何林重炮第257章 增兵第60章 還請慎言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535章 烏拉第511章 對於大明的友誼第296章 大明海之東第267章 脫木河之戰第100章 你都在搞什麼鬼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305章 安南買糧第510章 全憑將軍做主第46章 銅鐵作坊第520章 莫要自誤第546章 這纔可怕第314章 老道也想去瀛洲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288章 暹羅差頌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179章 秘聞第424章 真是該死的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216章 甕中之鱉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57章 三件事情第100章 你都在搞什麼鬼第199章 當仁不讓第36章 不敢亂講第504章 霍華德的判斷第607章 禮物第606章 鯨吞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470章 圍追堵截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291章 承德之會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232章 主動歸附第385章 明軍必不在話下第83章 全憑撞大運第58章 環環相扣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26章 大明病了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268章 畫了一個圈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469章 耶列茲城外第293章 內政教育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不可相提並論第93章 掣電銃第587章 選擇方案第13章 船主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84章 土人達魯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83章 全憑撞大運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337章 全都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