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

朱載坖收攏朝鮮的方式,在內閣首輔徐階看來,實在是手法糙切了。

若是施以恩義,而後緩緩圖之,則朝鮮局面一定不會生出任何波折。象朱載坖這樣直接宣佈李峘的罪狀,而後講一通大話,便要將朝鮮收歸大明版圖,實在是有點兒戲。

但是朱載坖卻有不得不如此做的理由。

朝鮮正是處於戰亂之時,以李峘所爲若不及時處置,反而容易使朝鮮一些豪強世家以李峘爲口各據一方。而且最重要的是,大明軍隊不能替朝鮮打白工,朝廷必須從中受益。否則勞民傷財,到底所爲何來?

朱載坖這樣做,也能讓一些不服氣的人早些跳出來加以甄別。多他們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不少。若是此時不冒頭,等大明平定了倭軍之後,再跳出來鬧事便名不正言不順。有着撿便宜的嫌疑,會被朝鮮百姓所鄙視,從而失卻民心。

朝鮮處於戰亂當中,若有人敢在這時火中取栗,朱載坖一定會讓對方知道什麼是戰時處置方式。

而且,以明軍的強勢,根本就不懼朝鮮內亂。伸手剁手冒頭砍頭,這是一定的。而事後,也完全可以給對方扣上一個勾結倭軍的朝奸帽子,使其合族都不得翻身。

這也正是朱載坖的高明之處,所謂大巧若拙大音希聲,便是如此了。

其中最主要,便是明軍實力強悍夠控制全局。其他的計謀再好,也要有強大的實力支撐。只要實力足夠強大,就是前面是一堵銅牆鐵壁,大明也能一路平推下去。

此時的方大偉,已經在高原郡厲兵秣馬,準備提兵南下新坪郡。

他自上次與柴田勝家一戰,對於自己的新戰法還是有些不滿意。但他對於倭軍的戰力,也有了一個直觀的估計。倭軍連年征戰,無論是經驗和戰力,都不可小窺。

可是倭軍也有不如明軍的地方,首先是裝備的火銃不如明軍,其次便是倭軍的軍紀不如明軍嚴整。雖然戰陣之上倭軍也一樣嚴厲,可是平時卻少有約束,爲禍民間之事多有發生。

有了這些考量,方大偉面對倭軍作戰便更加有把握。

這次方大偉給平壤的趙國忠去了信,表示自己這一路人馬要出兵攻打元山。元山爲朝鮮東岸的要地,只要明軍拿下元山,便可兵出鐵原郡威脅到漢城。

至於藏身於新坪郡的柴田勝家,更是處於明軍的包圍之中。

因此,方大偉這一次出兵十分慎重,遠遠的便將探子派出去數十里。

儘管高原郡到元山不過是兩百里不到,方大偉也用了五日纔到元山城下。

對於明軍的動向,柴田勝家非常重視。當明軍從高原郡出來的第二日,柴田勝家就收到了消息。

爲防後路被斷,柴田勝家也不得不從新坪郡出動了所有的六萬三千人兵力,移防元山城。

若是元山有失,則空守新坪再無意義。

只是從新坪到元山,足有三百里,路途幾乎比明軍長了一倍。若要搶在明軍之前到達,便須出死力氣趕路。

幸好明軍的速度並不算快,就在柴田勝家趕至元山的當日,明軍也來到了元山城外。

看到城頭柴田勝家的旗號,方大偉便大笑。

這是方大偉有意所爲,自拿下高原郡後,他就每天相着朝鮮地區研究,計劃也一步步的在腦子裡成型。從高原到元山這一路,方大偉便是有意拖延時間,使得柴田勝家不得不搶在明軍之前到達元山。

方大偉這樣做,便是爲了疲憊敵軍。到時攻打元山,好斃其功於一役。

想的雖然好,但是方大偉也知道自己手中的兵力只有三萬人。而柴田勝家的手中,則有六萬餘名倭軍。雙方兵力差了幾乎一倍,還是有些危險的。

不過方大偉也並不急,他給趙國忠去的信中,便請其派李軒帶領炮隊一起協同。

信中給李軒所部指向是新坪郡,不管柴田勝家在不在新坪郡,都是一樣的。

若是柴田勝家不在新坪郡,李軒一定會帶兵直接追過來。到時與方大偉便能會師一處形成優勢兵力,共同與柴田勝家交戰。

因爲柴田勝家知道明軍的戰力,便緊守在元山城中,並沒有出城與方大偉交戰。

等又過了幾日,李軒果然帶兵來到了元山城外。

這一次李軒過來,麾下是帶着炮隊的。不象是方大偉前一次,爲了方便趕山路,並沒有炮隊隨行。若非如此,上次與柴田勝交戰,便可給柴田勝家以更大的打擊。

柴田勝家看到城外又有明軍來援,他的心中已經打鼓,這說明新坪郡已經丟失。此時他困守於元山城內,如果不早想辦法,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方大偉一見到李軒,便上前在李軒的胸口捶了一拳道:“你來的正是時候,把炮隊交給我,你再帶兵去休息。”

李軒一聽到方大偉的話,就想翻白眼,“你這話說的,我麾下的人馬都是強軍,用不着休息。不就是一座元山城,看我現在就破了他!”

一看李軒不上當,只得笑道:“那咱們一起,也好不被對方趁機逃了。”

“先說好了,這一戰的功勞一人一半!”李軒急忙道。

“行行行,依你就是。”方大偉沒有炮隊,自然也沒有破城的底氣。

正在柴田勝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在城頭看到明軍民居然在城外列隊,看樣子是要攻城。起先他還並不注意,若是守城的話,以倭軍的火銃之利,倒也夠用。

可正在他要佈置防禦之時,溫哥華看到明軍的隊列之中推出數十輛大車,上面架着一個個的金屬筒。

“國崩!”柴田勝家當然見過,只是東瀛的國崩更小也更輕便。

若與眼前明軍所推出的國崩相比,只怕是曾孫子輩的。

看到明軍火炮,柴田勝家就知道元山城完了。他急忙讓身邊傳令兵傳令,全軍撤出城外,即刻南歸!

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161章 暗藏機鋒第496章 阿幹別伊的誤判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484章 萬軍橫掃如卷席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240章 吐魯番汗國第604章 我選前者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90章 越界了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95章 有備而來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82章 我可捨不得殺你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111章 何林重炮第535章 烏拉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48章 治世良醫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205章 正副總兵第465章 圖馬之戰第239章 大明皇家婦女會第194章 議事推舉第47章 衆人皆驚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546章 這纔可怕第13章 船主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569章 守不住了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259章 李璣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597章 尷尬不已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357章 升龍城破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254章 追擊和碩特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80章 無冕之王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539章 他有嗎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286章 天價火絨布第459章 天馬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352章 買賣的是國家第145章 重振朵顏衛第40章 陛下臉上無光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58章 環環相扣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181章 張居正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1章 我是裕王第74章 把水攪渾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25章 如此店鋪第426章 新長安第353章 卿可自御之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90章 越界了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404章 此去東瀛又興風雨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484章 萬軍橫掃如卷席第42章 萬萬不夠第143章 真是可惜啊第80章 無冕之王第83章 全憑撞大運第55章 穿山銃第495章 三方僵持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527章 消滅這些明軍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