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李成樑,你這吃貨!

徐階早先看到,嚴世藩來見嚴嵩,便隨意找了個理由過來探聽一下口風。

久在官場,徐階是個能隱忍的。一直以來小心行事,從未行差踏錯過。硬是憑着無功無過,混到了內閣次輔的位置上,也算是坐二望一。

但是嚴嵩也是老奸巨滑,對於徐階從來沒有放下一點戒備。哪怕徐階將自己的孫女嫁入嚴家,兩人談笑之間都結成了親家,嚴嵩也對他沒放鬆絲毫警惕。

兩大內閣巨頭,嘻嘻哈哈在值房內閒聊,卻一句有用的東西也無。

徐階告辭出來後,眼珠轉動。嚴世藩到底爲何而來,最近似乎朝堂之上並無爭端。

國事如何先放到一旁,大明的朝臣爭權奪利,常常在朝堂之上吵成一團。看上去異常的熱鬧,實際上沒有半點效率。但大家也不在乎國事,只要提起來的時候做出憂心忡忡的表情,就是無可挑剔憂國憂民的好官。

不對!徐階敏感的發現,最近鬧的厲害的事與裕王有關。坊間突然之間,便多出許多攻擊裕王的流言,而朝堂的言官也開始上本參奏裕王。短時間內,彷彿裕王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給人以罪大惡極之感。

難道這些事的背後,都是嚴氏父子在推動?徐階猛的吸一口涼氣。這兩父子的膽子不小,居然連天家父子的事也敢插手。多半盯上立儲之事,在景王身上下了重注。

不過也好,這正是一個機會。徐階也關注起來朱載坖與嚴嵩父子。他的老師夏言就是被嚴嵩給害死,如果可能的話,徐階是一定要將這父子兩人推倒的。目前嘛,大家是親家,還是要和衷共濟。

一轉頭,徐階去了另一位內閣大學士呂本的值房。

呂本字汝立,入閣不過三年,相比嚴嵩和徐階的資歷都差了不少。

而且呂本此人並不長於庶務,對於政事多半任由嚴嵩和徐階兩位作主。只有事情到了頭上,纔會去辦。因此,這三年來呂本並不爭權,與嚴徐二人相處十分和睦,倒顯得內閣很是齊心。

但徐階知道,這位呂本學士性子雖然平和,可也不是吃素的。

呂本歷任翰林檢討、充講經筵書官、南京國子監祭酒、少詹事兼翰林學士,這資歷清貴無比德高望衆,中了進士不到二十年便入閣。關鍵是這位呂大學士最重禮法,與歐陽德是一類人。

所以,呂本也是主張嘉靖立嫡長子裕王爲太子的。

“汝立可在。”徐階笑呵呵的如同走親戚一般。

呂本正看觀看通政司送來的摺子,見到徐階前來,也是意外。

“子升,可是有事?”呂本詫異道。

“當然有事。”徐階笑道:“前日裡,有一道參告裕王的摺子,似乎讓陛下龍顏大怒,那御使也被下了召獄。這些言官越來越不成樣子,竟然連天家的事也敢管了。”

“此事我也有所耳聞,言官攻訐裕王成風。但陛下還是處理果斷,沒有助長這些人的邪氣。”呂本看着徐階道:“莫非子升覺得,這件事還沒有完?”

“什麼有完沒完的,他們這些科道言官越來越不成話,整日裡吃飽了飯胡亂攀咬,也沒個輕重緩急。如此下去,怕是會將朝堂變成扯皮之地,誤了正事。裕王是陛下的嫡長子,也是他們能離間的?若是真的讓陛下惡了裕王,豈不是動搖了大明的國本。”徐階繞了一個大圈,才切入主題道:“這些口無遮攔的言官們,是該整頓一番了。”

呂本是傾向於裕王爲太子的,徐階的話正說到他的心裡。

當下點頭應是道:“子升說的不錯,你找我來,就是爲了此事吧。若是你要整頓這些言官,我會支持你的,想必陛下也是一樣的態度。”

徐階搖搖頭,“不是我出這個頭整頓,而是由汝立兄來牽這個頭纔好。”

呂本諤然,用鄙夷的目光盯着徐階道:“好你個徐子升,弄了半天,是讓我來做這個出頭鳥?這些科道言官豈是好相與的,一個個別的本事沒有,給人抹黑告狀罵大街倒是非常在行。老夫一向平心靜氣慣了,哪裡能做得了此事。”

“既然汝立兄不上本,那就當我沒提此事。”徐階轉身就往外走,“可惜我與嚴閣老是親家,不好寫這個本章,否則我定義不容辭。”

根本不管呂本答不答應,徐階很是篤定對方不會無動於衷。

呂本也沒挽留,看着徐階的背影陷入沉思當中,只是恨得牙有點癢癢。

片刻之後筆墨紙硯都放好,呂本無奈落筆起草。

“臣聞,國之興衰在於諸臣任事,而非君上一人之責也……言官不得肆議天家,其責在於監察諸官國是,而非君上。”

呂本知道,這本奏章一發出去,自己與嚴閣老之間便不會再象以前那般融洽。但那又如何,爲了大明國本義不容辭,豈能退縮。只可恨徐階徐子升這老東西,明知道他是挑唆,自己還要上這個套。

當然,這樣的本章呂本只是起草,還是要讓門生來上這個本,否則沒有轉寰的餘地。

京中風雲再起,朱載坖卻已經出了京城,只用半天時間就到了通州城的通惠書院。

通惠書院挨着通州文廟,也靠着通惠河。這裡上船,不遠就是京杭大運河最北端在通州的碼頭。可謂是南北交通往來的要道,稱得上物埠人豐之地。

朱載坖也沒多帶人,只帶着田義和小丫頭李綵鳳,還有孫道士和幾名侍衛。

通惠書院是官學,只有一名不入品級的教諭,名爲劉來。

“殿、殿下大架光臨,通、通惠書院從此真的要、要名聞天下了!”劉教諭激動的說話都結巴。

他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就是督學,哪裡見過大明帝國的皇子。

“劉教諭,從今日起,我就是您的學生,今後還請關照。”朱載坖拱手笑道。

第25章 如此店鋪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146章 人間地獄第123章 水轉大織機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42章 萬萬不夠第574章 自衛反擊第171章 實心的第44章 景榮錢莊第236章 從京城開始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416章 氣壞了第440章 天大的玩笑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310章 繫於你一身第224章 請陛下三思第595章 羅斯人的英雄第569章 守不住了第364章 騎兵出擊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16章 願爲殿下前驅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562章 你可記住了第167章 草原局勢第428章 海上追逐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3章 脫貧致富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433章 難以及時第74章 把水攪渾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84章 土人達魯第153章 決定力量第11章 我有一計第90章 越界了第65章 這等魄力第589章 戰場是力量說了算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26章 大明病了第532章 一個都不能留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393章 國賊第40章 陛下臉上無光第64章 此人不可留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288章 暹羅差頌第169章 鑿穿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562章 你可記住了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296章 大明海之東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459章 天馬第406章 恭喜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267章 脫木河之戰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568章 讓他好看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189章 以解困局第25章 如此店鋪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200章 摸索着來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117章 想要什麼公道第222章 獨斷乾綱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6章 發生何事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47章 衆人皆驚第520章 莫要自誤第347章 還有一個效果第531章 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