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嗤之以鼻

出京讀書的事情,已經經由高拱報於嘉靖皇帝。

見到兒子要去通州讀書悔過,嘉靖心裡確實有些內疚,也有些後悔。畢竟這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是否有些過於嚴厲,他都有些懷疑自己。

而這個時候,卻又有言官的奏摺遞了上來,卻是裕成超市經營海外貨物,疑似與倭寇內外勾結,牟取暴利搜刮百姓。

“黃伴伴,你覺得裕王勾結倭寇之事,可信不可信。”嘉靖面無表情的詢問大太監黃錦。

黃錦哪敢亂說,只能一邊揣摩上意,一邊小心回答道:“內臣以爲,裕王做事不密是有的,勾結倭寇全不可信。不過是一朝中小人,爲了邀名賣直,胡亂攀污罪名罷了。這裕成超市,多半是爲了圖一時之利,買了一些江南平倭得來的海貨,才受此攻訐。臣以爲就是如此,大可不必以爲罪狀。”

“呵呵,樹欲靜而風不止啊。”嘉靖也有自己的判斷,冷笑着道:“讓陸炳將此人下召獄,區區御史也敢誹謗皇子,若有替其開脫者一律同罪。”

朝臣沒完沒了的攻擊一個商鋪,這讓嘉靖十分厭煩。拿着朝廷的俸祿,卻天天不幹正事,要這樣的官有何用。可他也不想想,全天下供養他一人,也不怎麼上朝理事,他這個皇帝好象用處也不是很大。

黃錦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傳話給錦衣衛都指揮使陸炳。

錦衣衛出動抓人,這位上本的御使也是倒黴,別人上本都沒事,輪到他剛好打破了嘉靖的忍耐力,成了犧牲品。

消息傳到了嚴世藩的耳中,他不由得吃了一驚。當即跑到內閣,去見老爹嚴嵩。

“爹,陛下不是對裕王不喜嗎,以往有人上本告裕王的狀都沒有事,這次爲何要動怒抓人。”嚴世藩在嚴嵩的值房之中,也不怕會有人偷聽。

嚴嵩冷冷的看了獨眼的兒子一眼,反問道:“世藩,這次的事是不是你在背後鼓動的?”

“不錯,裕王他們所開的超市之中,孩兒看到有大批的海外貨物,若說裕王與倭寇沒有關係,打死孩兒也不信!”嚴世藩義正辭嚴的道:“如此一個勾結外患的皇子,絕不能給他任何登上大位的機會。只不知陛下是爲了什麼,居然沒半分追究之意,甚至還有意迴護。”

“哼!”嚴嵩冷笑,“世藩,雖然許多事我都要你來謀劃,但你不要耍小聰明。天家之事不能隨意插手,那是陛下的逆鱗。一個不好,就有性命之憂。陛下再怎麼不喜裕王,那也是他親生的皇子。如果整天被這個罵,被那個罵,陛下的臉面還往哪裡放?話說回來,前幾次就已經有本章告過裕王幾狀,而裕王也決定悔過讀書,還要陛下如何?虎毒尚不食子,何況陛下對裕王母子心懷愧疚。你們做事之前,難道就不能知會我一聲,免得做事過尤不及,反而壞事。”

嚴世藩卻沒覺得自己做的過了,只是扼腕不已,覺得錯過了一個好機會。

“裕王悔過讀書,這事我怎麼不知道。”嚴世藩很是意外。

“你整天找與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能知道什麼。”嚴嵩搖頭道:“這不是光彩事,陛下對此也不欲張揚,只不過是內閣中數人知道罷了。聽黃錦說,裕王打算離開京城去通州的通惠書院讀書,顯是怕陛下再動雷霆之怒,想躲的稍遠一點。”

“通州?”嚴世藩雙眼微眯,“裕王這是打的什麼主意,通州雖近,但也出了京城。此等事例,在我大明從未有過,陛下居然也能答應。”

“最近莫要多事。”嚴嵩的老眼猛的睜大,盯着嚴世藩道:“你以爲陛下是傻的嗎,若非朝中支持景王的人少,陛下怎麼會容忍爾等一本接一本的告狀。此次將這上本的御使拿下,便是給你們這些人一個警告,裕王、景王兩黨平衡,讓你們適可而止。若敢再做過分的事,只怕就沒這麼輕鬆過關了。現在那御使在錦衣衛召獄之中,想要什麼樣的口供而不可得?”

嚴世藩聽到老爹的警告,出了一身冷汗。

“是,孩兒知道,不會再多事。”嚴世藩口中雖這樣答應,但多少有些不甘心。

在他的心裡,琢磨着是不是等幾個月再出手,好一勞永逸的解決裕王。

不管是嚴世藩還是嚴嵩,這父子兩人隱隱約約都對裕王顯露出敵意。這在朝堂的爭鬥之中,早已經有所表現。從康妃後事的禮儀之爭,再到近來的市井流言、上本參奏,或隱或現,都是嚴嵩父子的影子。

大家互相早已看成死敵,只是心照不宣未曾挑明而已。

嚴嵩當然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在想什麼,但也沒再多說什麼,只是讓他謹慎些。

身爲首輔之臣,嚴嵩替嘉靖擋在前面捱罵這些年。他早已知道,如果不能延續這潑天的權勢,嚴家將來必定會被碾成齏粉。朝中這些大臣一個個都是什麼東西,難道他們不知道是誰將這大明弄的虛弱不堪?他們擺出激憤嘴臉,也只不過敢拿自己這個天下第二人來開刀。

嚴世藩已走,卻弄的嚴嵩心情鬱郁。

“找閣老豈有私事,實在是倭寇鬧的厲害,比之蒙元還要兇猛些。”徐階苦笑着搖頭道:“這些倭子以搶掠爲生,走一路搶一路燒殺一路,一沾即走非常惹厭。此次又有急報,一股倭寇沿海北上,焚掠鹽場又犯青徐二州,怕是會對京城不利啊。”

“沒什麼好擔心的,六年前倭子就差點進犯京城,又有四年前俺答的庚戌之亂。這數年來,京畿之地早已佈下重兵守衛,他們豈敢送死。子升儘管高枕安眠,京城當安如泰山。”嚴嵩安之若素的道。

“嚴閣老高見,是我失了靜氣,終究還是磨練少了。”徐階輕輕一記馬屁拍去,心中卻嗤之以鼻。

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117章 想要什麼公道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78章 景王吐血第38章 大亂將起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151章 不勞而獲第357章 升龍城破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405章 王直的至友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12章 印畫紙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270章 米格爾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118章 殿下給我立個字據第56章 蓋世偉業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33章 有聲閱讀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55章 穿山銃第574章 自衛反擊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510章 全憑將軍做主第274章 幕後棋手第445章 警惕的胡月鋒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362章 徹頭徹尾的奸商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408章 不惜玉石俱焚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263章 本末倒置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474章 請大汗一力承擔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377章 既有大棒又有甜棗第181章 張居正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32章 一條退路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560章 投靠奧斯曼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239章 大明皇家婦女會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46章 銅鐵作坊第247章 安得猛士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197章 你不用以爲第139章 如此前後夾擊第444章 瀛北侯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344章 暹羅再滅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192章 臣應無罪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275章 西歸第45章 回京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574章 自衛反擊第552章 還不算完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476章 無敵艦隊雪恥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