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

毛惇元與海兩人,是要坐大海船去海蔘州的。

所以兩人是隨着御駕一同到的塘沽港,因爲朱載坖也要去。朱載坖現在去塘沽,是有要事需要處理。顧承光的寶船已經建成了一些時日,而最近張元德才剛剛歸來。而且朱載坖對於寶船並沒概念,還是想要見識一番的。

在半路之上,朱載坖便接見了兩人。

“你們兩人,前往海蔘州,可有何打算。”朱載坖看着眼前的毛惇元與海瑞,問話道。

田義上下打量着海瑞,這人看着都象五十歲的,據說也就是四十多,怎麼看着這麼老才考中了進士呢。

反倒是毛惇元,雖然也有三十多歲,可看着還年輕。

毛惇元揖手道:“微臣尚無打算,聽說海蔘州背山面海很是荒蕪。陛下既然派臣等前往,必是要做些披荊斬棘的事務。”

海瑞也對朱載坖拱手道:“陛下殿試所出之題,爲歸土歸流。這海蔘州之地,也一直在我大明的名下,卻只是羈縻州,並不曾直接管轄。除此之外,周圍尚有方圓數千裡的土地亦是如此。陛下讓我等開闢海蔘州,想必是要以這海蔘州爲中心,向四周輻射,以爲大明統屬。”

朱載坖欣賞的看了海瑞一眼,這傢伙雖然年紀大了點,可是看問題還是很精準的。朱載坖之所以讓兩人在海蔘州這裡建州府,便是爲了便於向這邊移民,也是爲了控制周圍,更是爲了貿易。

“不錯,朕正是有這個意思,歸土歸流刻不容緩。”朱載坖點點頭,又繼續道:“自古以來,我漢家江山所大患者,皆自北而來。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契丹、女真、蒙元,此起彼伏不勝煩擾。幾度使我漢家江山處於亡國滅種之邊緣,可謂危急萬狀。雖經苦戰而得過關,然兩千年來終是屢屢虛耗國力。”

海瑞與毛惇元兩人皆是一驚,陛下這話太嚇人了。雖然還沒有明言,但是其中的雄心壯志幾可凌雲直上九宵天外!

“所以陛下就要盡收其土,以我漢家爲主?”海瑞皺眉道:“若是如此,豈不是要輕啓戰端,勞民傷財,造下許多殺戮。陛下三思。”

毛惇元嚇了一跳,這海蠻子竟敢當面反駁陛下,膽子太大了。便急忙向海瑞使眼色,示意他不要亂講。

“陛下,海大人的意思是、是萬事和爲貴。”毛惇元急忙解釋道。

朱載坖並沒被海瑞的話所激怒,這個時代儒家弟子已經被所謂的道德約束到了迂腐的地步。即使是海瑞,也是站在一種道德制高點上,來評價一些事情。

“毛卿不用解釋,朕知道這個過程必然會有殺戮。”朱載坖淡淡一笑,準備開始忽悠,“只是一想到後世,會有外敵來犯我漢家,便心中不安。與其如此,不如以朕之所能,先下手爲強。如今軍制已經有所改正,而東北之土,本應是我大明治下。此時不改土歸流,難道等着這些地方歸於他人不成?”

“況且,這些苦寒之地部族生計艱辛。不事農稼之事,而日夜漁獵難有溫飽。朕歸土歸流之後,便可教化地方,授以農事。使衆部族生活安定得以溫飽。”

“爲此,即使造下殺孽,也是朕一人之罪過。也爲了我漢家,不再受北方之禍,這些罪責朕一人承當便是。待朕百年之後,青史之上留下罵名又如何,我之萬民安居樂業,再無外敵侵擾流離奔逃之苦,予願足矣。”

朱載坖說了這許多,這纔剛剛說完,能有機會喘口大氣。

海瑞卻有些臉紅,自己四十多歲還看不透。不能看清陛下苦心,還要大講什麼仁義道德。到現在才知道,陛下才是真的大仁大義。

“陛下所言,真是讓微臣慚愧不已。”海瑞起身,深深一揖到地,“臣目光短淺,不識陛下良苦用心。若燕雀以論鯤鵬之志,望垂雲而不知是陛下羽翼。臣之可笑,不值陛下一笑。經營海蔘州之事,臣當嘔心瀝血以用事。青史若有罵名,亦當爲臣所有。”

毛惇元驚呆了,這海瑞不蠻啊,他也急忙道:“臣亦定會鞠躬盡瘁,此千秋萬代之大功也。豈可不先佔個位置,不使海大人獨美於前乎。”

朱載坖笑道:“平身吧,朕要見你們,便是要讓你等知道此事之重要。免得你們二人有輕忽之心,以至事有不協。”

“臣等不敢。”海瑞與毛惇元急忙道。

“海蔘州物產極豐,更多金礦。只因偏遠閉塞,而使其民不富。”朱載坖接着,便是給兩人提點一些要注意的地方,“海蔘州初建之時,朕會命寧遠伯李成樑,給你們派去兩千兵馬以爲保護調遣之用。可先將城寨立下,廣招客商,使人口漸多才是。若人口之數增長,便百業可興。”

海瑞與毛惇元哪裡還不知道,朱載坖這等於是面授機宜了。

兩人急忙頓首道:“陛下放心,臣等必定依陛下所言。”

這些事情講完,朱載坖讓兩人退下。

耽誤了些時間,御駕的隊伍便又重新上路前往塘沽。

如今的塘沽從原先的一小鎮,到現在已經與天津衛連成了一片,很是繁華。

在塘沽商港不遠,還有一個更大的港口,其中停滿了巨大的戰艦。

朱載坖的馬車駛上了港口的石板路,漸漸的向着大明寶船靠近。

朱載坖看都不用看,便知道這些木格子是重炮。因爲這都是他安排的,鉅艦大炮的時代,從此就已經拉開了帷幕,大明不可落後。

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44章 景榮錢莊第82章 我可捨不得殺你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48章 治世良醫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50章 狼狽爲奸之樂第336章 弗朗機火銃兵出擊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545章 好幾個頭銜第44章 景榮錢莊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202章 靖海伯第550間 有過之無不及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220章 鋪墊第36章 不敢亂講第57章 三件事情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183章 清白人家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535章 烏拉第216章 甕中之鱉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548章 明軍的態度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607章 禮物第484章 萬軍橫掃如卷席第102章 送更多人過來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189章 以解困局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194章 議事推舉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218章 明鏡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584章 一支孤軍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136章 隨我發財去第349章 慘絕人寰第204章 癡人說夢第191章 惶惶不安第560章 投靠奧斯曼第405章 王直的至友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512章 非常坦誠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170章 北遷第383章 不可逆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34章 另有所圖第12章 印畫紙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472章 慘敗和羞辱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224章 請陛下三思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504章 霍華德的判斷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535章 烏拉第229章 濃煙烈火第241章 其敢拒否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57章 三件事情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516章 這種好事很難找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48章 治世良醫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58章 環環相扣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39章 通州無戰事第170章 北遷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272章 重要的點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4章 成國公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