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歷史真相

另一邊,盧靖妃回到自己翊坤宮,便將自己與嘉靖相見的經過講給景王。

“皇兒,你莫着急,也莫委屈。”盧靖妃冷笑道:“這江山可是姓朱,由不得這些下臣胡亂折騰。他們自有你父皇收拾,你就安心回去做事。有時間,便來宮中看看母妃,也算你有份孝心。”

景王聽到這裡,心中的石頭落了地,“母妃,這些事情孩兒只是掛個名字而已。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非要讓孩兒親自去辦?只要安排下去,自然就有裕成商號的人去幹活。”

盧靖妃伸指點了點景王的腦門,“你呀,就知道偷懶。將來我可是要護着你當太子的,這樣子怎麼能治得住這朝中百官?沒事多和你父皇學着點,什麼叫乾綱獨斷,什麼是帝王手段,別整天只知道玩樂。”

“知道了母妃。”景王敷衍的迴應道:“不知道父皇是怎麼收拾這些大臣的,解不解氣?”

“你母妃是婦道人家,哪裡能管朝中之事。”盧靖妃正色道:“稍等下,自然就有消息過來。”

果不其然,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有小黃門到了翊坤宮悄悄的透露了西苑的事情。

“母妃,你果然在父皇身邊安排了人啊。”景王聽到小黃門所說的事,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那些文官也是活該,不安心辦事,非要讓書非議父皇與我。這下好了,陸大人定會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皮開肉綻。”

盧靖妃很是寵溺景王,摸了摸他的腦袋,接着道:“母妃也替你出了這口氣,你自己就不要再去譏諷那些朝臣了,對你沒有好處。”

“是,孩兒記住了。”景王乖乖的道。

盧靖妃留景王用了飯,才讓他出宮。

“天色也不早,你出宮之時不要張揚。否則你一進宮,這朝臣就被抓了許多,就是個傻子也知道與你有關。”盧靖妃叮囑道。

“孩兒曉得了。”景王有些不耐煩的道。

悄悄出了宮,景王打道回府。

次日,景王便派人將寶船與海圖,都送往遼東,交給顧承光。另外,還寫了一封信給顧承光,讓他算一算這些銀子,能造多少寶船,自己能撈多少。

顧承光接到景王的信,便安排朱載坖所派的學員計算,並讓他們抄錄複製寶船圖紙與海圖。

大明實行匠戶制度,徵調工匠服勞役,也只是給個路費和飲食費用,根本就沒有工錢一說。因此,在人力上的花費並不多。遼東這邊又守着無邊的山林,木料的花用上就更是少了。

最後一算下來,一條兩千料的大海船,造價要七千兩銀子。若是六千料的寶船,造價兩萬兩銀子也是夠了。

因此,寶船三十條、大海船亦造三十條,合計下來也只用八十萬兩銀子即可。

報價一到手,景王可是樂壞了。他手中一百一十萬兩銀子,這下子省下三十萬兩,都是自己的。想一想,都美的冒泡。

就在景王與顧承光書信來往頻繁之時,朱載坖這邊也收到了複製的寶般圖紙與海圖。

對於這些東西,朱載坖是極其重視的。這可是中華歷代航海資料之大成,只是後來被滿清的乾隆一把火給燒乾淨了。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或者是出於統治需要,徹底打掉漢人的驕傲,使之自卑而有奴性。

等到朱載坖看到寶船的圖紙,還有航海圖之後,用震驚兩字都不足以形容。永樂十六年,《天下諸番識貢圖》圖中竟是一幅全球地圖,標註了南北美洲、非洲、澳洲。甚至北美的位置,還寫着‘此地土人膚色黑紅,頭腰皆披鳥羽,亦有食人之習也’與朱載坖所知道的印地安人完全一致。

這都是假的吧?朱載坖根本就不相信,可是這些東西就實實在在的擺在他的面前,不會揉揉眼就消失掉。

既然沒有消失,那就是真的,朱載坖對於後世那個康乾盛世就呵呵了。我大清爲了穩固統治,將漢人所有值得驕傲的文明記錄都給毀去,甚至在史書之中將過錯都推到了大明君臣身上。既然你們找不到值得驕傲的東西,便只有乖乖的做奴才,只有卑躬屈膝的被統治。

朱載坖隨意的拿起一本筆記翻看,便又有十分震憾的收穫。

“東晉張衡曾言,‘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實爲至理也。其後所述,‘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則大謬矣。吾隨三寶太監至東西兩洋,往來縱橫於海上,始知大地如渾圓一卵,間或海陸。所謂天圓地方者,天如一圓形殼膜,地則絡以經緯。上爲北極,下爲南極,皆呵氣成冰至寒之地也。尋之,未見兩仙翁……”

這不知道是誰,並不出名的一個人,寫下了這本筆記。由其文字可知,當年鄭和不只下西洋,還下過東洋,又或者根本就是環球航行。每次航海動輒兩三年始歸,如果只下西洋,那是多慢的船才行?

朱載坖既是扼腕,又是感嘆。擁有如此燦爛耀眼的文明,但後世子孫卻被列強欺凌,領土幾乎被瓜分。這讓整個民族帶了一份沉重的自卑,居然有人極度媚外,以爲外國更加文明,空氣更加甜美自由。

而這些事情的引子,都是從大明沒落而開始的。若要改變這個結局,便只能撥亂反正,讓這大明繼續輝煌下去!甚至走進一條變革的快車道,使得大明真正變成四方來賀開放發達的國度。

這些資料之中,居然還有鄭和手書。朱載坖拿起,便看到是一篇叫《天妃之神靈應記》的碑記,應是鄭和自己所寫。

其中有一段話,更是能讓朱載坖體會到永樂年間大明君臣的自信。“……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

即使大清在編明史之時極力給明朝抹黑,也不得不在史書中承認明成祖朱棣‘遠邁漢唐’‘蓋兼漢、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並也。’。

看到這些文字與圖紙還有一張張的地圖、海圖實物,朱載坖不但胸中極是驕傲,更是有種揭開了歷史真相的感覺。

這些不只是資料,更是中華的自尊、自信與自豪。

第300章 斯派克的主意第444章 瀛北侯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441章 虛與委蛇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280章 秀女不選不行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115章 你就一點也不怕嗎第29章 李成樑,你這吃貨!第476章 無敵艦隊雪恥第305章 安南買糧第214章 遇阻大黑河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117章 想要什麼公道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51章 銅不夠用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405章 王直的至友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595章 羅斯人的英雄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91章 臣也附議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469章 耶列茲城外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81章 不吝重賞第179章 秘聞第33章 有聲閱讀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183章 清白人家第515章 偉大的事件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2章 本王瞧瞧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224章 請陛下三思第29章 李成樑,你這吃貨!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259章 李璣第392章 內附大明第268章 畫了一個圈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11章 我有一計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444章 瀛北侯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506章 逃離殺戮場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1章 我是裕王第495章 三方僵持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362章 徹頭徹尾的奸商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25章 如此店鋪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181章 張居正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364章 騎兵出擊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594章 新的成就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408章 不惜玉石俱焚第213章 京營出兵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55章 穿山銃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33章 有聲閱讀第2章 本王瞧瞧第383章 不可逆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