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

這個夏天,對吐蕃而言可謂是非常的難受。對外戰事接連的大敗虧輸,讓國中此前所積攢下來的許多弊病都有一種將要爆發出來的趨勢。

常年的對外征戰,雖然讓吐蕃的勢力得以大大擴張,但也極大的透支了國民士力。王都邏娑城周邊還倒罷了,但離開了核心區域後,放眼望去則就是一片蕭條景象,無人居住的氈帳,無人看管的牛羣,無人耕牧的土地,雜亂無序的分散在這片土地上。

特別是作爲軍戶、承擔着兵役的桂籍屬民,男丁的折損量幾乎已經超過半數。但他們既在兵籍,每有徵集就必須要響應號召,否則便是滿門抄斬的下場,以至於許多桂籍屬民在無丁應徵的情況下,其婦孺爲了活命而大批逃散。

至於那些庸籍民戶,生活同樣悽慘有加,他們除了要承擔沉重的物料徵集之外,還要面對許多其他的危險。比如一些邦部權貴們,在本身部屬損失嚴重的情況下,便四處擄掠人口,作爲奴戶來充實他們的莊園。

當然,底層人物的悲慘並不能被上層清晰感受到。畢竟過往那麼多年,這些賤民們也是如此煎熬、忍受過來,繁衍至今,可見生活還遠沒有達到絕境。

不過吐蕃的權貴們也自有其焦灼,而且較之普通民衆們要更加急迫得多。

西域那場戰爭,吐蕃的贊普王衛包括五茹甲兵出動不多,主要是由各豪族私曲集結而成。

但他們高估了西突厥王族阿史那俀子對西域邦國的影響力,遠征西域的時候,不只遭到了駐守四鎮的唐軍迎頭痛擊,其餘西域諸邦部也都趁火打劫的參與圍剿,使得這一場本來寄望頗高的發財之行成爲了喪命之旅。

幾萬大軍出征,能夠退回國中的不過十之一二,損失的兵衆要麼直接死在了西域的戰場上,要麼在之後的潰逃中流散。

所有參與此次遠征的吐蕃權貴們全都損失慘重,作爲統率的噶爾家自然也不例外,主帥贊婆雖然及時脫離了戰場,但另一名噶爾家的重要成員悉多於則流散於外,多半是死在了參戰的西域邦國手中。

吐蕃權貴們對此還心存懷疑,但大唐西域的功表中已經明確記載,吐蕃祿東贊四子悉多於的確是被于闐軍隊所殺,甚至其首級都跟隨王孝傑歸都的隊伍回朝獻捷。

相對於西域方面的慘敗,一些吐蕃權貴們對於大論欽陵於青海慘敗關注度就不夠高。

畢竟自從幾十年前吐蕃兼併吐谷渾以來,吐谷渾方面便一直由噶爾家折騰。與唐軍於彼境交戰,無論勝負對吐蕃國內的影響都不是很深刻,起碼不足以讓絕大多數人都感受到戰勝唐軍後所帶來的直接好處。

沒有利害的關係,自然也就談不上關心,哪怕聽到這樣的戰報,無非感慨喟嘆幾聲大論欽陵戰無不勝的金身告破。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對青海戰事漠不關心,仍然有許多人對此保持着高度的關注,特別是吐蕃最上層的那一批權貴們。

對於這些頂層權貴們而言,西域戰事只是一場寇掠不成的敗仗,儘管損失不小,但也不足以讓如今的吐蕃傷筋動骨。

反倒是青海方面,雖然參戰的主要是噶爾家部伍與吐谷渾附庸力量,吐蕃直系力量幾乎沒有參與戰爭。但儘管如此,青海此役在他們看來對於吐蕃國勢走向是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力。

八月初,贊普赤都鬆贊於南木之地召集國中諸邦部主持議盟。

雖然早在多年以前,吐蕃便在贊普松贊干布與大論東讚的管理下,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行政制度。但吐蕃本質上仍然是一個邦部結盟的政權,贊普名義上擁有國中所有的人丁、土地並牲口,並將之賞賜給封臣世領。

但這也只是一個表面上的說法而已,贊普所派駐各地的臣員根本就不能有效監管那些邦部,甚至於大量的地方官員就是由那些邦部首領所擔任。

可想而知,這些官員本身就有着極大的自主性,對贊普並非絕對的服從。

所以在這基本的行政框架之外,贊普每行大事,還是要通過議盟的形式將國中權貴們召集起來,進行會議磋商,並不能擅自專決。

吐蕃議盟通常分爲夏冬兩季舉行,夏季議盟因爲各邦部物料盛集,通常用來討論物料調度與戰事征伐問題。冬季的議盟人馬休養,則就是點驗籍冊,處理內政。

吐蕃今年的夏季議盟已經舉行過,提前了幾個月的時間,決定了諸邦部出兵西域的事宜。八月入秋,距離冬季的議盟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本來是不好召集分散於各境的邦部首領。

不過由於西域這場戰事,各邦首領本身也都留在邏娑城附近等待戰事消息,戰果雖然不如人意,但召集議盟倒是方便許多。

議盟開始之前,便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充斥於邏娑城周邊。有的幻想能通過議盟補償自己的損失,有的則擔心會在議盟上受到責罰。但更多的人,則是斥責噶爾家的贊婆統戰不利,所以才造成了今次的戰敗損失,必須要嚴懲其人。

大論東贊有五子,各自才器不俗,其中長子贊悉若與次子欽陵最爲出色,各自相繼擔任蕃國大論。除了這兩者之外,剩下最重要的噶爾家族人便是贊婆。大論欽陵鎮守王都、處理國務的時候,都是由贊婆坐鎮青海,其人絕對是大論欽陵的左膀右臂。

所以這一次輿情聲討贊婆,目的也絕對不純粹,並不止於對西域戰事的追究。

可是就在議盟舉行的前一日,本來正率領敗部返回邏娑城的贊婆突然不知所蹤。當這一消息傳至邏娑城的時候,包括贊普赤都鬆贊在內的一干準備參加議盟的蕃國權貴們全都爲之一驚。

眼下重懲贊婆的戰敗責任已經成了國中一個共識,但就在施加懲罰之前,主要案犯竟然私自潛逃,這意味着什麼?莫非噶爾家真要造反不成?

心存着這樣的猜測,贊普也當機立斷,即刻下令徵召諸茹王衛人馬,並集結準備參與議盟的一衆國中權貴並其私曲,直接圍攻噶爾家位於邏娑城的莊園,將其男女人丁千餘人盡數拿下!

因爲贊婆的出逃,使得蕃國積存已久的矛盾陡然爆發,王室與噶爾家似乎即刻便要展開不死不休的攻殺,整個邏娑城的氛圍也變得空前緊張。

然而更加驚人的消息還不止於此,就在贊普攻克噶爾家莊園後不久,又有一個更大的變故發生。本來應該坐鎮於青海的大論欽陵,突然出現在了國中葉茹領地中!

作爲衛藏四茹,葉茹的領地位於邏娑城的西北方向,而更重要的是,葉茹的東南方向,正是邏娑城所在的吉曲上游。換言之,大論欽陵出現在葉茹之後,若真的有意謀亂、回攻王都,便可以沿吉曲直入邏娑城腹心之地,當中全無險阻可以爲守!

欽陵如此悄無聲息的返回國中,並直抵衛藏四茹的腹心之地,這絕對是有人在暗中配合。嫌疑最大,自然莫過於葉茹如今的主人葉阿黎。

局勢發生如此逆轉,贊普自然大怒,連忙統領王衛軍隊直攻鹿苑,但在抵達鹿苑後,才發現這裡早已經人去樓空,待又細作打聽,才知早在多日前,駐守於此的葉茹甲士們便已經奉王母之命遣用於外,去平息大藏的叛亂。

大藏的叛亂只是小事,而葉茹的首領出走,更與大論欽陵裡應外合,將欽陵這虎狼之人放入國中腹心之地,這纔是真正的大患!

“王母專心休養即可,甲兵調動,不需她再過問!”

贊普此前一直心志滿滿的準備對噶爾家動手,對於國中一些小事過問不多,因此對這件事並不瞭解,當得知原委之後,頓時大怒不已,索性直接下令封鎖王母所居的宇那拉康,不準王母再私見外人。

暫且不論贊普如何震怒,欽陵已經悄無聲息的到了國中腹心之境,這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贊普年少氣盛,既然已經直接對噶爾家的莊園下手,便不打算再繼續苟且下去,想要直接整頓王衛,奔赴葉茹與欽陵開戰。

可是葉茹的背叛已經讓國中人心惶惶,西域戰敗的損失又讓那些同樣敵視噶爾家的權貴們短時間內調集不起足夠的人馬,當贊普流露出要與噶爾家決一死戰的意圖時,轉眼間便有幾方權貴直接退出了議盟、返回各自領地。

還未開戰,陣腳先亂,無奈之下,贊普只得派人前往葉茹欽陵所在問道:“大論突然歸國,意圖爲何?若是覺得我不配執掌王位,我自退隱紅山宮殿,國事再由大論稟持。”

青海新敗,欽陵雖然悄無聲息潛回國中,但所部兵力卻實在不多,不過只有倉促間徵集來的兩千餘直系卒衆,儘管有着葉茹甲兵接應,但葉茹明顯不會跟隨他直寇國中。

面對贊普色厲內荏的訓問,欽陵也只是迴應道:“青海敗績,唐軍謀我之心更熾,爲保青海不失,歸國與贊普共同主持料集以作備戰。”

0667 川西王屬,豈爲蕃土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248 太平積忿0727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0211 不宜輕沾俠名0176 倒黴的獨孤氏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074 《萬象》美哉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112 神都水深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234 刑威如玩物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204 誰都別惹我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007 上陽宮官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184 洛陽女兒行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077 永昌元年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073 春江花月夜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217 西京可守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281 牡丹花下死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320 高句麗遺民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268 薰蕕不同器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003 前途堪憂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141 劫掠金吾衛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269 西京此夜驚魂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432 達則兼濟天下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150 俱入彀中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024 神皇鑑詩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014 一窩小雞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