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

大藏地區的鬧亂持續多日,漸有越來越劇烈的趨勢。

原本諸邦部還分散在各自部落反抗蕃軍的擄掠,可是漸漸的便打出了山嶺,道塢城所在的山川河曲間甚至都陸陸續續出現了幾支羌胡武裝,直接在此境與蕃軍展開了對峙。

雖然無論是軍器武裝,還是兵卒們的戰鬥力,蕃軍都要遠遠超過了這些土羌卒衆。可是最開始他們便沒有正視這一場鬧亂,只是分兵擄掠欺凌這些土羌部族,在這過程中,有的部落驟起反抗,多多少少給蕃軍帶來一定的傷亡。

再加上道塢城被攻破,就連附國土王都被擄走,也讓蕃軍一時間找不到與這些土羌部族對話的契機,彼此之間唯有戰鬥一途。隨着參與暴動的部族越來越多,蕃軍的活動空間也被逐漸擠壓,最終退縮到道塢城周邊地區。

原本三千多名蕃軍鎮守大藏,可是經過此前多日的混亂,如今集結在道塢城周邊的蕃軍只剩下不足兩千之衆,損失達到了三分之一。

這自然有當地土羌部族對蕃國懷怨已久的緣故,但最大的原因,還是留守此境的蕃軍將領是一個蠢貨,由始至終都沒有做出有效的指揮與應對。否則單憑三千餘名精悍卒衆,鎮壓大藏此境衆多連軍械武裝都不具備的土邦亂衆,實在是綽綽有餘,雙方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

如今隨着鬧亂髮展,這些土羌部族們也基本整合成幾方人馬勢力,除了當地的一些豪酋擔任首領之外,居然還有一部分唐人混成了起義人馬的首領。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唐國國力強盛,唐人行走於周邊蠻夷之間本就高人一等。許多蠻夷部落只是艱難求生而已,本身甚至都沒有爭權奪勢的概念,現在迫於蕃軍的擄掠欺凌而暴起反抗,本身也不知該要鬥爭出一個什麼結果出來。

一些唐人商賈本身就與許多土羌部落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在這交易頻繁的季節裡遭到蕃軍的洗劫,自然也是損失慘重,心有不甘。

他們行走於這蠻夷之境,多多少少都擁有一些自己的武裝護衛,趁着土羌暴亂而參與其中,籠絡那些與之關係密切的土羌部族以壯大聲勢,所聚集起來的人勢也頗爲可觀。

比如郭元振的老大哥郭萬鈞,在道塢城外山嶺與郭元振分別後,眼見到郭元振幾十卒衆便硬闖附國王城,心中欽佩有加,同樣也是熱血沸騰。

之後郭元振一行在附國土王的帶領下前往秘密的藏身地,沒有及時與郭萬鈞等人匯合。

郭萬鈞早有收買羌卒鬧亂的打算,現在根本不用收買,那些羌胡部落已經鬧亂起來,索性便也在幾十名卒衆的保護下游走山嶺之間,去聚合他往年商貿密切的一些羌胡部落,竟也整合出幾千人馬,浩浩蕩蕩的殺了回來,在道塢城東南方面佔據了一處山谷,威風很是不弱。

這些情況,郭元振就不怎麼了解了。因爲眼下的他已經不在大藏地區,而是在附國土王的帶領下,繼續西進,抵達了吐蕃孫波茹的康延川附近。

康延川這裡諸江匯流,早年孫波政權仍存在的時候,便是其王都所在,如今也是吐蕃本土向東面延伸的重要門戶,防衛力量自然遠非道塢城可比,是孫波茹甲兵聚集的要塞所在。

抵達此境後,郭元振對一應地理、人事已經是一片茫然,能做的只有寸步不離附國土王,避免這傢伙搞事情,加害自己一行。

wωw• тt kǎn• ¢O

不過附國土王表現倒也恭順,一路跋山涉水的行來雖多有辛苦,但也都咬牙承受下來。抵達康延川后,又積極聯絡自己於此佈置的人手,給一行人提供藏身地,並耐心的爲郭元振講解當地的人情地理形勢。

他見郭元振入此陌生之境多有忐忑,便微笑着開解道:“郭參軍請放心,此行深入雖然辛苦,但也是我常年經營、物貨往來的通道,參軍即便不信我的誠懇心意,也該相信我不會用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這一點,郭元振倒並不怎麼懷疑,從接觸這土王以來,這傢伙便把貪生怕死貫徹到了極致,如今晝夜不離自己一丈之地,自然不敢玩險的。

他所擔心的也不是人身安全,只是鄭重作問道:“國王聯絡蕃國貴家,能有幾分把握成事?”

附國國君聽到這話,神情隱有激動:“這不只是參軍向你王上謀功的機會,也是我向大唐表現投誠的機會,當然不會開玩笑。我所遞書聯繫的蕃國貴人,本就已經不容於她的國家,她大凡還想活命,只要得知有唐國壯士於國門接應,就一定會來投。

現在擔心的只是她未必能逃奔至此,但這也跟我們的安危無關,逃不出是她自己計蠢,死的也是她。她若一死,又能攪動蕃國國內不安,這也是我們可以誇耀的功績!”

講到這裡,蕃國國君又忍不住嘆息道:“我自己亡國喪權,閒來思考,已經覺得際遇悲慘。但若跟蕃國這位貴人相比,倒也算不了什麼。我雖然淪爲傀儡,但用物貨賄結,還能求來幾分安樂。但蕃國那貴人,活着就是罪孽,眼下還能不死,也只是一些對家不願讓別家得利,想要自己獨吞一份人勢……”

過去這段時間,土王也向郭元振詳細交代了那蕃國貴人的身份與處境,此時再講起來,郭元振又忍不住嘆息道:“那葉茹的主上,真的是一個少女?蕃國縱有國情妖異,怎麼能容許一個女子掌控那麼大的人勢?”

“唉,說得就是啊!我也不是蕃國權門人物,實在不能領會何以會成這樣的局面。但琛氏主上葉阿黎,確是少女無疑,美豔之名傳遍蕃國,我雖遠在大藏,但也多有聽聞、並不陌生。”

講到這裡,附國國君又對郭元振擠眉弄眼笑語道:“郭參軍你的王上只要你勾結蕃國的權徒,可現在勾來的不只勢力不弱,還有姿色能作獻用,若真成事,你我會不會功高一等?”

郭元振聽到這話,沒好氣的白了對方一眼,心裡又暗歎一聲。

早前在隴州,他雖然奇言獻策,說要爲雍王殿下選聘蕃國貴女,但這話更多的是在詢問殿下對他此次出行的容忍尺度,身在遠國異邦,各種意外都會發生,有的時候行事就不能循規蹈矩。

他遠使於外,是需要獲得雍王殿下足夠的授意許可,才能從容的便宜行事。古言三人成虎、積毀銷金,郭元振本身就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行前自然不乏擔心。

所謂爲雍王選聘蕃國貴女,其實郭元振對此都不以爲然。雍王天家麟種,權重分陝、名滿天下,蠻夷縱有絕色,閒來取樂則可,又何須鄭重爲聘、憑此控制蠻夷。

郭元振以此衡量雍王給自己的尺度,但本身也並沒有這樣的巧進想法,否則在道塢城外時便不會爲了接觸土王的機會便以命相搏。他若真以訪聘爲名西進,無疑會順利得多,但這是自恃主上寵信爲自身謀取周全,志者所不用,關鍵時刻,郭元振仍是向直而取,不以巧媚曲進。

但他卻沒想到,他倒是夠直夠硬了,附國土王在選擇蕃國權貴聯結的時候,事態卻滑向了他所不願見的局面。而這一選擇,也不是土王自作主張,是在結合蕃國國內情勢後作出一個恰當的選擇。

所以這會兒,郭元振內心也是頗爲糾結矛盾,既盼望能夠成事,又隱隱希望那蕃國貴人能夠折在半途。他若真帶回一個蕃國貴女獻給雍王,也是一樁麻煩。

除此之外,對於蕃人與附國土王的審美觀,郭元振也不抱什麼信心,畢竟他是見過附國土王后宮姿色的。哪怕土王如何盛讚,他心裡仍存幾分保留。

爲殿下迎聘一個蕃女,已經是有損王威,若真的再搞一個長得跟王孝傑一樣的女子回去,郭元振覺得就算殿下不怪罪他,他也沒有面目再見殿下了。

且不說郭元振心裡的糾結,一行人在康延川附近藏匿下來二十多天後,某一日土王外派的探子返回隱秘營地,不無驚喜的回報道:“曲西的氈帳已經全都轉爲紅色了!”

氈帳蒙赤,是土王與蕃國貴人約定的信號。得知此事後,土王也是驚喜不已,又吩咐人沿河曲在幾個地點以煙火爲號,標定一個大概的匯合地點。

無論郭元振心裡如何糾結,能夠勾引到一個蕃國頂層權貴內投幕府,這對接下來與吐蕃謀戰都是有利的事情。眼見成功在即,郭元振也收起心中一些雜思,率衆與土王潛往約定匯合的地點觀望起來。

衆人在這地點附近藏匿了兩天的時間,到了第三天的午後,此境便出現了一批蕃國的甲衆。郭元振人勢微弱,自然不敢靠近過去。

對方於此盤桓短時,無有所得,便又返回了河曲對面,彼此繼續用訊號交流。如此試探幾日後,確定對方並沒有大肆搜索此方區域的惡意舉動,只是安待他們前往,郭元振才決定露面相見。

這一天,藉助對方留下的皮筏工具,郭元振率領幾名甲士渡河往對面河曲而去,至於土王自然是不會冒險的,仍然藏在對岸,只待局勢不妙即刻轉頭逃跑。

“你就是唐國來迎的壯士?我主已經候你多時,隨我來罷!”

對面接應的是一名身披皮甲的女將,及見郭元振等人乘筏靠岸,上前命人解了他們的甲械,便引領着他們往大帳而去。

郭元振跟在女將身後,不時打量其不遜男子的魁梧體態,忽然覺得有些前路無光。

0117 權門惡事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050 太平公主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086 曲樂動人0236 蜀商楊麗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098 禁宮隱細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069 大麴《萬象》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350 艱難皇嗣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276 欺人勢弱,彰其兇惡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386 昇仙太子,羽衣控鶴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218 銀青光祿大夫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087 蓮生獻經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018 跋扈宗王0075 將軍跋扈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241 秀姿動人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048 內教坊諸事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316 鸞臺給事中0110 託事獻命0034 狄公滿腹荊棘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040 內教坊伶人0159 皇孫李寶雨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009 聖心取捨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072 天賦異稟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067 協律頌今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082 武氏諸衆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004 醫博士沈南璆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149 舊事再起波瀾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280 寶利行社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363 新的班底0263 娘子隨戲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176 倒黴的獨孤氏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292 留財不留人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204 誰都別惹我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