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

皇嗣出宮監國之後,上陽宮內的觀風殿便成了臨時的朝會場所,羣臣入此參見皇嗣,商討國事。

政變結束之後,李潼便忙於整頓軍務,哪怕日前接受冊封,也是在皇城中的西朝堂接受冊封,所以還沒有參加過一次觀風殿朝會。

不過眼下神都城周邊軍務已經梳理出一個大概,而且算算時間,如果薛懷義所率大軍會有什麼異動的話,消息應該就會在近日傳回神都,因此他也不得不入朝將眼下的軍事籌備情況稍作交代。

觀風殿朝會畢竟不同於正常朝會,參與的人數並沒有那麼多。特別在武周朝大量擴充的供奉官,基本上都被排斥在朝會之外,能夠參與進來的基本上都是南省諸司實權人物。

而且,由於皇嗣眼下還僅僅只是監國,並非真正的皇帝,所以朝會氛圍也比較輕鬆隨意。與其說是朝會,不如說是一場座談會。

主殿中,皇嗣李旦的坐席雖然安排在正中,但卻擺在了御牀前方的橫階上,距離前班宰相們只有丈餘遠。而且在更下一階的位置上還列有虛席,這是給宰相併年高大臣們所設的專席。

總得來說,整個朝堂布局並沒有特別嚴格的上下之分。這倒也符合眼下的朝局現狀,就是一種君不君、臣不臣的臨時過渡格局。

當禮官唱名雍王登殿時,皇嗣李旦直接在席位上站起來降階相迎,不待李潼入前施禮,便拉着他一邊向殿中行去,一邊笑語道:“雍王奔走內外,匡扶社稷,爲國定勢,實在是勞苦功高,不必在意這些俗禮。快快入座,我與朝堂諸公也都好奇目下軍務籌備如何,能不能夠卻賊於河岸?”

李潼倒是不想表現的過於跋扈,但見李昭德等幾人也在階前橫席一側端立,於是便也不再拘禮,跟隨皇嗣升階而上,等到皇嗣鬆開他的手臂才又退下來,躬身說道:“臣受命以來,便分遣各路軍使典召諸府將士,到如今,神都周邊已經聚甲五千有餘……”

相關的情報,李潼早已經向兵部進行過報備,但眼下再複述一遍,殿中羣臣仍然聽得極爲認真。畢竟將要面對的,是政變之後的第一大考驗,只有經過了這一次的考驗,眼下的局面纔可以繼續維持下去。

李潼一邊彙報着軍情,一邊打量着眼下朝堂上的格局。

如今朝局初定,一些格局也都端倪可見。目下朝中第一人自然是鳳閣內史李昭德,而緊隨其後的還不是地官尚書狄仁傑,而是觀國公楊嘉本。

得益於太平公主大力舉薦,如今楊嘉本官居左衛大將軍,可以說是南衙中的第一人。如果軍權大小能夠決定音量的話,那眼下朝中能夠跟李潼拌幾句嘴的,無疑就是楊嘉本了。

不過跟李潼眼下獨掌北衙以及整個都畿道軍權相比,哪怕是南衙第一人,其實也就那個樣。

哪怕是朝廷徵召其他地區府兵番上,且不說來的不會太快,而且李潼都畿道大總管之職一日不解,原則上而言,只要進入都畿道範圍的府兵,都要受到他的節制。

狄仁傑作爲地官尚書,在眼下朝局中位列第三。老實說這個位置有點尷尬,不上不下的。

如果狄仁傑是以鸞臺納言而居相位,起碼手中掌握着封駁權,還能夠跟李昭德掰掰腕子,可眼下他對李昭德卻全無制約之力,甚至都不能壓制住太平公主與楊嘉本的組合。

狄仁傑再往下,就是鸞臺侍郎楊再思了,楊再思也是政變之後唯一還能保住相位的宰相。由於身後站着雍王,雖然風評不高,但是權柄卻不小。

如果不是李潼分散投資,後續又一連佔了幾個宰相之位,全力支持楊再思的話,楊再思甚至都能跟李昭德掰掰腕子。

李潼這一派眼下在朝中佔了四個宰相位置,分別是禮部尚書歐陽通、鳳閣侍郎陸元方以及洛州長史鄭杲,再加上一個楊再思。

但就算是這樣,他在朝堂中也做不到一家獨大。首先歐陽通是專門訂製典禮,並不干涉政務,而鄭杲也僅僅只是有一個大事上的表決權,同樣也不實際行使宰相的權力。

其次眼下朝中宰相共有十人之多,李昭德一派的李道廣、以兵部侍郎而擔任宰相,狄仁傑一方的崔玄暐,則以司禮卿而進入政事堂。

另外還有尚書左丞韋巨源以及左散騎常侍薛稷,也都分別擔任宰相。

看到這個執政班子,李潼也不知該要如何評價。

眼下政變剛剛結束,朝廷纔剛剛派出使者奔赴諸道,在諸州縣做出迴應之前,中樞政令不出河洛,事權本就萎縮到了一個極點,結果單單政事堂宰相就安排了十人之多,可想而知當中絕大多數都是佔位子的濫竽充數之輩。

當然,李潼也沒有資格去笑話別人,講到佔位子,他纔是最兇狠的。像楊再思與鄭杲,本來都沒有必要待在政事堂的,但他卻蠻不講理的把位子給佔了,也就不能怪別人有樣學樣。

十個宰相中,李潼一人就掌握四席,李昭德與狄仁傑則各自帶了一名小弟。剩下兩個,韋巨源那是因爲關隴仍然潛力極大,就算是死了一個豆盧欽望,也很難將關隴完全排斥在外。就連武則天時期,朝堂中都會給關隴勳貴們留下一個宰相席位,而不敢將他們徹底隔絕。

至於這個薛稷,則就有點意思了,他就是皇嗣李旦的人。天授革命之後,皇嗣便被幽禁在大內,羣臣入拜都受到極大的限制。但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薛稷。

這個薛稷出身河東薛氏,但跟太平公主前老公薛紹一家關係不大,其人乃是薛元超的侄子,本身既是一個大文學家,又是一個大書法家。並沒有太強的權欲之心,所以也頗得武則天的欣賞,大概也擔心李旦幽禁生活太苦悶,所以特許薛稷可以出入拜見,跟皇嗣李旦算是一個文墨之友。

看到薛稷以左散騎常侍拜相,李潼也不得不感慨他四叔是真可憐,被幽禁這麼多年,基本上已經算是與世隔絕,乍一入世,哪怕身爲監國,身邊也根本沒有親信可用。

薛稷這個人,李潼接觸不多,但瞭解卻不少,畢竟他也是混文藝圈子的。通過武則天並不阻止薛稷入見皇嗣就能看出來,這個人基本上沒有什麼權術之能與權謀之心,只是按部就班的歷任清職,甚至都沒有擔任過什麼政務型的職位。

履歷如此單薄,李旦都要推薦他擔任宰相,這無異於把一隻小白兔放進了狐狸窩,呲牙都不會呲,更不要說發揮出什麼宰相職能了。

不過,讓薛稷擔任宰相,起碼也表明了李旦的態度,那就是他並不甘心只做一個傀儡,哪怕用人不當,也要給自己的親信以權位。薛稷待在政事堂,別管有用沒用,就是李旦搭建起的一個招賢納士的黃金臺。

就連李潼這樣的尷尬名位,都能招攬到一批爲他所用的人才。李旦的名位無疑要正的多,既然已經表達了態度,就不愁沒有人依附過去。

更何況,李昭德與狄仁傑這兩個大佬雖然各自不乏私計,但整體上的大局觀還是挺強的,所以也並不擔心他們爲了鞏固各自的權勢而選擇完全架空皇嗣。

不過就算他們各自不乏相忍爲國之心,但在面對一些特殊情況的時候,仍然可能會做出有悖於皇嗣意願的選擇。

當李潼將軍務交代一番,並表示自己接下來便要返回黃河南岸的前線、繼續整軍備戰,並推薦二兄李守禮擔任左羽林將軍代替他掌控北衙禁軍時,不待幾位宰相開口,李旦已經先一步點頭同意。

“家國逢此危難之秋,幸在宗家有此壯義勇力,安危與共,這是當然之意!雍王安心備戰,潞王內保家室安寧,憾我宿務系身,否則當披甲與兒郎共誅國賊!”

儘管監國時間不長,但李旦也在努力進入角色,如今已經不再像剛剛出宮時那樣手足無措,說出這番話時,更有一份不容拒絕的氣勢。

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訴求便不相同。或許在一些大臣看來,雍王兄弟們過於勢大,久則難免會對皇嗣權威產生威脅。

但對眼下的李旦來說,有這樣的強力侄子於朝,也能幫他震懾住滿朝虎狼大臣。無論是不是飲鴆止渴,起碼如果沒有李潼存在的話,李旦想要將他筆友薛稷任爲宰相可能都會遭到朝士們的勸阻。

隨着李旦開口,這件事就敲定下來。畢竟就算要削弱雍王權柄,在朝這些老狐狸們也不會選擇在這樣一個時節,粗暴的阻止潞王進入北衙。

軍事談完之後,李潼便退入自己的席中。

他這裡剛一坐定,從尚方少監新任憲臺中丞的張柬之便起身說道:“臣參司屬寺司封悖禮,多擬亂號……”

與此同時,刑部尚書杜景儉也出班奏道:“臣近日推審案事,驚覺諫議大夫王美暢涉於曲隱,請暫奪王美暢供奉之用,復於清白後再以美職加授!”

聽到接連有人發聲,李潼便微笑起來。他要搞王美暢,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只需要稍微流露一下自己厭惡王美暢這一態度,就憑王美暢那點小心思,有的是人要站出來打殺這股邪風,讓這位所謂的國丈認清楚自己到底是老幾。

0246 細憐閒庭0350 艱難皇嗣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148 橫財浸金汁0066 猶歌前代功德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324 寶藏仍未枯竭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046 京華遊仙窟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242 蜀女有才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152 潛龍怒音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226 瘋狂的武周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304 待罪慈烏臺0031 不是一路人0230 過平康款轡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028 禁宮異兆0106 禁中逆亂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056 金吾衛大將軍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101 出閣河東王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054 鎖喉之臣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018 跋扈宗王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321 來君珍重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248 太平積忿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