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

第二天李潼起一個大早,鬥志昂揚的過了天津橋,來到端門前。

武三思早已經提前來到這裡,眼見李潼行來,也顧不得矜持,疾行上前凝聲道:“本就尋常雜事,你是真要鬧上朝堂?”

“卑職若入事天官,必向大王詳奏案事諸類。”

李潼聽到這話便樂了,怎麼,知道自己傻逼了?可惜啊,你管不到老子!

武三思肯低頭問上一句,已經是很勉強自己了,聽到李潼這樣回答,臉色又是一沉,繼而冷笑道:“既如此,那你也準備一下,迎受彈劾吧!”

李潼自然不怕武三思的威脅,老子讓你半扇牙,照樣咬得你遍體鱗傷。

端門開啓,羣臣入朝,行過則天門的時候,宰相崔元綜上前,神色有些爲難道:“巽卿今日能否代直衙堂?”

李潼聽到這話,頓時有些不爽,不讓老子上朝?你怕事,我可不怕!

除他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不怕事的。宰相李昭德行至此處,望望兩人,問道:“有事?”

李潼並不答話,只是望着崔元綜。崔元綜則有些尷尬的搖搖頭,退到了一邊。

李昭德微笑着對李潼點點頭,並低語說道:“鸞臺若不容,可入鳳閣。”

李潼舉手道謝,心裡也不怎麼把這話當回事。李昭德這傢伙也是個攪屎棍,真要跟他走得太近,李潼想不刺激都難,他奶奶也絕不可能把倆棍安排在一起。

朝臣趨行登殿,叩拜之後,各自分班,李潼則站在了供奉橫班中,安心看着一樁樁廷議過事。

終於,日常程序走完,不待殿上中官唱令,李潼便跨步出班,兩手舉過頭頂高聲道:“臣鸞臺給事中寶雨有事奏。”

殿上的武則天見李潼搶步出班,眼裡閃過一絲好奇,舉手示意道:“入前奏言。”

由於擔心具表的話會被他奶奶提前抽起,所以李潼直接當殿言事,行出班列步入殿中,在羣臣或期待或怨望的眼神中行再拜之禮,然後才又說道:“臣所奏事,垂拱格式舊年框定,如今時入新世,仍然沿用,諸多陳舊,有悖時宜。百司用事,多有不便,案情浮於事上,推理不能切實……”

聽到李潼所言是此事,武則天便安心聽下去。

格式之令,本就是百司用事的方便法門,有着很強的即時性。垂拱格式編訂的時候,正是武周代唐最緊張的時刻,沿用至今,的確是有些不合時宜。但這話,不該由武三思來說。

果然,接下來李潼語調一轉,話鋒就尖銳起來:“陳事陛前,追問過錯。臣彈劾魏王、特進、前文昌左相承嗣,建昌王、冬官尚書、前納言攸寧,地官尚書、前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楊執柔,此三者自爲國親、身領國用,卻居不任事、怠慢於政,使我皇朝久承因陋就簡之弊,百司用事、不得從容……”

武則天聽到這裡,直接乾咳了兩聲,臉色變得有些不自然,眉頭也微微皺起。

至於班列中被點名的幾人,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楊執柔更是一臉怨念的盯着李潼後背,我平時待你也挺不錯,你弄武家子就弄武家子,牽連我幹啥!

李潼說話間,又望向班列中的武三思,對其認真點點頭,然後才又繼續說道:“臣蒙君恩厚授,用事機樞,事能尤淺,不能略盡方面。日前所觀尚書天官奏抄多違格式,下省追問,得樑王、天官侍郎三思教誨,方悟周世維新,諸令變革,曹事就宜、難免違規,退而自審,遂成此奏。”

“宰相自衣冠之首,羣臣表率,一旦怠政,所害尤深。臣所見、所言猶在事表,樑王久掌省曹,想必更有疾切,所以教臣,俱痛感時弊、肺腑之言。臣請樑王出班,附議此奏,更陳事端,使陛下更知百司車陷舊轍、執迷陋規之弊苦。”

說完後,他便轉望向武三思,不斷給其打着眼色,來呀,你來嘛,你說不是你的錯,我也覺得不是你的錯,咱們一起上奏訴苦,追問罪責呀!

武三思這會兒臉色已經漲成了豬肝色,甚至能夠感受到他姑姑冷厲的視線不斷在他身上游弋掃過,至於百官羣嘲的視線,那簡直就快要將他淹沒了。

武則天這會兒也是心情惡劣,垂拱舊格式沿用至今,一方面自然是因爲天授革命以來,朝堂紛爭不斷,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推新格式。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格式之中所涉諸多審斷逆案的規令內容,在武則天看來還需要維持下去。所以近年來朝廷雖然也有推新格式的呼聲,但武則天要麼就不予理會,要麼就擱置拖延。

可是現在這件事又被抖露出來,而且還是她的兩個親徒,一個小的唯恐天下不亂,一個大的蠢鈍如豬!

被李潼點名幾人,除了並不參加朝參的魏王武承嗣之外,其他幾個都要出班受參。而且在彈劾者沒有講完之前,他們是不能發聲爲自己辯護的,否則朝堂上喧鬧起來,跟市井鬧劇都沒有什麼區別了。

李潼彈劾這三者,也不是隨口攀咬,一則格式推新本就是宰相的職責,二來從天授年間到如今,政事堂宰相走馬觀花的更換,到如今,除了這三人之外,其餘的流放的流放、身死的身死,如果要追責,當然只能追責到這三人頭上。

不過李潼這一行爲也真是夠刺激,以一人獨彈三名前宰相,這勢頭大概只有全盛時期的來俊臣可比了。但就算是來俊臣,搞別的宰相不手軟,也沒敢直接對武家宰相們下手。

也不能說是一人獨參,李潼還是有一個幫手的,那就是樑王武三思。

既然被點到了名,又被羣臣矚目,武三思心裡哪怕再怎麼羞憤懊惱,也只能硬着頭皮出列,再拜叩禮並說道:“給事所奏,臣確有言,但所以言此,事出有因,亦不敢直詰宰相過失……”

他哪怕再蠢,也不敢在朝堂上重複舊辭,只能避重就輕的說道:“曹事粗疏,錯失良多,給事驟臨訓問,誠惶誠恐,未能及時受誡,反左引格式陳規不合時宜,臣實有罪。但給事不審臣言之未盡,直詰宰相過失,亦是妄參!”

說話間,他又一臉怨毒的瞪向李潼。

等到武三思將話講完,李潼才又施施然說道:“臣職責所在,格式章規畢陳案前。凡有違觸,必作糾劾,否則職將無使。所以彈劾宰相,則在於垂拱舊年格式,能通行益事,必有不變之圭璋在卷。宰相無能,不能審重辨輕,不能留珍削弊,遂使百司用事者無所適從,其中奸猾者某某之類,謗以陳規,一概而否,此因小失大、全己害公,若不嚴懲,則無以爲誡!”

老子這幾天被你們使喚得狗一樣,你自己犯蠢被我咬上了,還想讓我鬆口?真男人就要正面幹,我要打十個,一窩端了你們!

殿上武則天神情閃爍,過了好一會兒才沉聲道:“此事計議需長,非在朝短時能決,且留政事堂長議,各自歸班罷。”

殿中幾人聞言後又叩拜告退,各自歸班,只是朝堂上的氣氛則變得實在有些微妙。

可是這幾人剛剛歸班,又有一名監察御史搶步出班,持章在手大聲道:“臣有奏,彈劾鸞臺給事中寶雨狂悖無禮,亂秩爭案,所問非分,攬事自專,實爲權賊!”

李潼回到班列還未站定,聽到有人喊他,忙不迭又一溜小跑返回來,待聽到那名御史彈劾他的罪名,心中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原來不知不覺間,老子竟然也成了一個專擅威福的權臣。

那名御史出班之後,先定罪名,然後再從頭樁樁歷數李潼的罪過,諸如宴請同僚、典樹私恩、與侍郎分案推事等等,樁樁種種,恍如親見。

這也並不奇怪,鳳閣、鸞臺節制百司,這麼大的權力,當然是要有完善的監察制度。這兩省可以下省坐堂,而憲臺自然也會有御史在他們的衙堂官廳中進行監視,瞭解李潼入職以來的事蹟並不奇怪。

他們給李潼安排的罪名倒是深得《羅織經》精髓,事不至大,無意驚人,竟然直接彈劾他專權弄威。不過,李潼也不清楚武三思這個鐵憨憨咋想的,你就算想弄死老子,有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

果然,等到這名御史講完,不待別人發話,宰相李昭德已經行出班列,戟指其人怒聲道:“一派妖言,誇奇邀寵!”

小小一個給事中都能專權亂政,你把老子宰相們置於何地?真要能夠定罪入刑,政事堂這班宰相不全得引咎辭職?

所以不獨李昭德,其他幾名宰相也都紛紛出班,作爲鸞臺直屬上司的崔元綜更是直接免冠下拜道:“鸞臺省事,有異百司。給事中寶雨長才蔚然,人所共見,能者多勞,此才用之法亙古永恆!橫班供奉,俱近侍臣僚,良才施用,本就異於俗規,升案推事,只爲彰才。所用是否非分,自然深在君心,臣分事無愧,恭待聖裁!”

李潼原本還有些不爽崔元綜對他的態度,眼見在關鍵時刻這上司還是能罩得住的,一時間也是頗感欣慰。

殿上的武則天也沉聲表態道:“憲臺用事,雖有風聞之權,但事若涉君心幾人,則忌杯弓蛇影,此事不議,退朝!”

0399 行驛命案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161 宰相薦才0263 娘子隨戲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032 君子滿朝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761 迎駕不犒,易幟勤王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188 愛上一匹野馬0048 內教坊諸事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307 南望老人星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036 身不由己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173 算你跑得快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012 耶耶的召喚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071 音聲細題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245 曲江櫻桃園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196 卑職願從大王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253 勿謂新王不死0684 此身若遣,永匿江湖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116 不是聶隱娘0003 前途堪憂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206 一支穿雲箭0051 《逍遙王》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912 鯤魚化鵬,扶搖萬里0048 內教坊諸事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368 薛郎鐵頭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097 壯力當賞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037 春官武承嗣0003 前途堪憂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397 中使登邸,移取譜牒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304 待罪慈烏臺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042 能奏《武媚娘》否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308 吾皇萬萬歲0274 只待神都制命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