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記者(上)

段英坐在桌子一角,用臉夾着電話,一邊翻着採訪記錄,道:“開發區佔地正是全國性的熱點,國家三令五申不準侵佔耕地,焦點訪談也做過幾期節目,按主編的意思是要好好挖一挖,弄點有深度的報告。”

“我們在基層忙死累活,還不是爲了地方發展,如今省裡有意讓各地競爭,誰也不想被甩在後面,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這是財富的馬太效應,在縣域經濟上同樣如此。”

段英笑道:“新聞就是要吸引眼球,如今土地問題是熱點,我們主編政治頭腦很敏銳,當然不會放過。”

“他們是直接採用那篇稿子,還是派人下來?”

“按慣例,會派人下來進行深度挖掘。”段英明白侯衛東的意思,道:“想做工作嗎,我幫你打聽着,看這次派哪幾位記者下來,有些記者能做工作,有些不行。”

從業已是三年多,段英對新聞行業的行規頗爲熟悉,同許多行業一樣,新聞行業有很多光明的事,這是主流,但是同樣存在許多暗箱操作的地方,有些地方花錢多上稿,還有些記者特意到各地去尋找陰暗點,然後和當地政府討價還價,如果當地政府屁股沒有擦乾淨,多半會花錢買平安。

探聽了消息,侯衛東對張勁和章湘渝道:“據比較可靠的消息,嶺西日報要派調查小組到新管會。”

張勁吃過媒體的虧,對記者向來沒有好感,道:“這些記者吃飽了撐的,我們做事都有政策依據,更沒有違法亂紀的事情,他們又能查出些什麼問題。”

侯衛東道:“原本這事不算大事,捅出去以後,小事也就成了大事,對新管會的整體形象不好。如今粟家村形勢已經好轉,我們就算付出些代價,也要把這篇新聞稿件制止住,這篇新聞稿子一出,說不清楚還要出現什麼亂子。”

張、章兩人是副職,權力小些,肩上的責任自然要輕些,發完了牢騷,便等着侯衛東來決策。

侯衛東交待道:“第一,我到宣傳部找劉部長,給他彙報此事;第二,張主任繼續推動工作,趁熱打鐵,將粟家村的掃尾工作完成,不能因爲一篇新聞影響了工作進度;第三,章主任要抽些幹部出來,包括粟家村的幹部,統統派進村去,只要有人來採訪,立刻報告我。”

章湘渝道:“放心,我一定嚴防死守,不讓鬼子進村。”

安排了應對措施,侯衛東便拿着那份政協報去找宣傳部。

劉部長是宣傳部老部長了,雖然進城已久,依然黑瘦如初,與劉坤白嫩的臉龐相比,倒也相映成趣,他把眼鏡戴上,專心地看着那張沙州政協報。

侯衛東在一旁暗道:“當年隨意取了一個黑白雙煞的綽號,倒真是合適,劉坤相貌和性格都脫胎於白煞,爲人處事卻趕不上他爸爸。”

劉部長放下報紙,道:“這文章發映的是不是事實?”

“絕大部分是事實,只是選取的角度不對。”

劉部長糾正道:“不是角度不對,而是立場不同,我們是站在縣政府的角度觀察這個問題,老百姓是站在自身套利益來看問題,記者是站在新聞角度來看待問題,這份政協報是機關內部報刊,這張報紙影響小,問題不大,而且已經發出來了,不用多理會它。”

段英曾是劉家的準兒媳,侯衛東在彙報工作的時候就不能將她的名字說出來,他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沙州市政協委員,我們與他接觸的時候,他無意中透露嶺西日報對這篇文章感興趣,有可能要派記者下來。”

劉部長這才明白侯衛東過來的主要意圖,想了一會,道:“在沙州範圍內,部裡說話有作用,省報卻未必賣帳,現在只是聽說而已,我的意思是等省報記者下來以後,再請沙州宣傳部出面。”

回到辦公室,侯衛東再給段英打電話過去,將益楊這面的情況簡單說了說,段英笑了笑,道:“你們這是搞三防,防賊防盜防記者,其實不用這麼緊張,記者也是人,以情動之,以理曉之,好說好商量嘛。”

省報平時到地方採訪,多是車來車往,好酒好菜,段英進了省報,眼界大爲開闊,說話間頗爲從容。

侯衛東接了一句:“還要加上以錢砸之。”

“沒有你說得這樣黑暗,當然用錢砸之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調查小組的同志什麼時候出來,有幾個人,誰是領頭的,他們的性格如何,最好打聽得細一些,這事拜託你了。”

“你別跟我說客氣話,見外了。”段英停頓了一會,聲音放低,道:“我經常在夢到益楊,胸裡就如被石頭壓着,出不了氣,夢中唯一的亮點是你帶給我的。”

聽了此語,侯衛東反倒無話可說。

段英及時調整了情緒,高聲道:“不說以前的事情,放心吧,這事我記在心上了。”

通話之時,楊柳拿着電話記錄本站在門口,見侯衛東還在打電話,便站在走廊上等着。

“任科長打電話過來,讓您立刻到他辦公室,我問了任科長,她也不知道原因?”

侯衛東梳理了近期工作,需要向縣委縣政府彙報的工作太多,不過總是離不開土地,他將筆記本裝在手包裡,就朝縣委趕去。到了縣委辦,楊森林辦公室還有人在談話,他就來到楊大金辦公室。

門半開着,楊大金正在低頭寫字,他聽見敲門聲,見是侯衛東站在門口,笑道:“侯主任,快請進。”

兩人握了手,任小蔚恰巧給季海洋送了材料,見到侯衛東,便進來打了招呼,又給侯衛東泡了茶,這才離開。

楊大金是老資格中層幹部,當過縣計委主任,新管會主任,很早便與楊森林認識,只是他還沒有能夠進常委,與侯衛東當年地位相差不多。

他主動道:“沙州政協報登了一篇文章,《失地農民將去往何方》,問題很尖銳,楊書記很重視這事,你要有思想準備。”

自從看見這篇文章以後,侯衛東就在琢磨此事,此時心裡已有數,道:“這是發展中的問題,發展就如打開一扇窗子,新鮮空氣進來了,難免飛進來幾隻蒼蠅。”

楊大金笑了幾聲,道:“發展中的問題,這個定位很高明。”

等了十來分鐘,侯衛東才見着楊森林。見面之時,楊森林先來了個冷處理,低着頭看沙州昌全書記講話稿看,過了一會才擡起頭,道:“沙州政協報看了沒有?”

“看了。”

楊森林很平和地道:“有何感想?”

侯衛東認真地道:“農民從土地中脫離出來,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新管會有責任爲失地農民找一條生存之路,這方面們做得不夠,引起了農民在新管會聚集鬧事,我要向縣委作檢查。”

“報上說的幾件事情都是實事吧?”

“安置房停工原因是鋼材、水泥價格增長過快,建築方承受不了,昨天已經開工了。”

“大客車是秀雲藥廠借給新管會的,新管會有特殊情況,同志們上班太遠,最遠的同志步行要一個半小時,交通車很有必要。”侯衛東誠懇地道:“新管會是益楊對外開放的窗口,外商是很看重實力的,新管會辦公條件好一些,外商投資歷信心也足一些。”

緊接着,侯衛東彙報了新管會與村民簽訂的被充協議,楊森林點頭道:“這幾條很好,我再加上一條,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土建工程,可按市場化運作承包給有資質的佔地村包工隊,包工隊是本地上,渣場也比較好找。”

這一條意見很是中肯,侯衛東記在了筆記本上,準備與村民談判之時,作爲優惠條件拋出來。

楊森林把政協機關報拿起來揚了揚,道:“我有個朋友在嶺西日報,上午給我打了電話,說是嶺西日報要派一個調查組到益楊,益楊改革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如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你要向劉部長彙報,一起拿出攻關方案,我的要求很簡單,不能讓這篇稿子在嶺西日報上出現。”

第571章 家務(上)第826章 獵人(下)第713章 無語(中)第82章 無心之柳(二)第242章 重拳(下)第144章 惡鬥(六)第237章 休假(上)第679章 困局(上)第83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618章 意外的調整(下)第445章 新徵途(下)第525章 利(下)第469章 一波三折(上)第487章 畫(上)第703章 分寸(上)第105章 東風和西風(七)第426章 醉翁(中)第302章 人和事(上)第323章 風起青萍(上)第291章 狗日的土地(中)第254章 清查(下)第301章 吃螃蟹(下)第135章 隨風而行(二)第428章 成律行(上)第542章 兩難(中)第250章 攔路(中)第481章 深入(上)第612章 陰(下)第813章 學琴(中)第469章 一波三折(上)第769章 火災(下)第216章 如願(四)第326章 亂麻(上)第521章 手腕(中)第385章 學習(下)第570章 選人(下)第514章 理論(上)第33章 勇敢的名聲(五)第5章 水到渠未成(一)第248章 瑕疵(下)第116章 木秀於林(四)第803章 母親的病(上)第616章 意外的調整(上)第626章 曲折(中)第389章 亂(上)第653章 人員配置(中)第241章 重拳(中)第783章 機遇(中)第841章 破計(下)第16章 跑斷腿(三)第550章 圈子(上)第59章 修路的瘋子(十二)第554章 別(中)第563章 活動(中)第799章 做了什麼事(下)第142章 惡鬥(四)第830章 幾家歡喜(上)第497章 面對面(下)第75章 神仙打架(四)第784章 機遇(下)第101章 東風和西風(三)第32章 勇敢的名聲(四)第763章 生活還要繼續(下)第53章 修路的瘋子(六)第433章 車禍(下)第328章 亂麻(下)第742章 靶子(上)第66章 修路的瘋子(十九)第167章 基金會(一)第199章 結婚(三)第672章 老關係(下)第789章 寸草心(中)第237章 休假(上)第631章 省委書記(上)第772章 亂麻(下)第370章 青島(下)第614章 五月探戈(中)第586章 搭檔(上)第737章 又臨選擇(中)第320章 調查(上)第36章 勇敢的名聲(八)第69章 修路的瘋子(二十二)第139章 惡鬥(一)第835章 選擇是人生常態(下)第331章 塵埃落定(下)第660章 聚散(下)第361章 磨合(下)第523章 利(上)第376章 聚(下)第234章 對陣(上)第818章 調研(上)第795章 污染問題(中)第75章 神仙打架(四)第726章 隔岸觀火(下)第241章 重拳(中)第450章 垃圾(中)第597章 不妥協(上)第618章 意外的調整(下)第55章 修路的瘋子(八)第138章 隨風而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