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記者(下)

王輝駕駛着桑塔納下了益楊高速路道口,他興致勃勃地道:“沒有想到嶺西高速修得這麼好,92年我從嶺西到益楊,花了七個多小時,今天只走了一個半小時。”

劉瑞雪爲了寫好這篇稿子,突擊學習了益楊資料,道:“益楊是去年提出的高速路戰略,利用高速路優勢,在南郊建城,這次我們採訪應該從這條高速路開始。”

王輝同意這個觀點,他把車停在道口,對劉瑞雪道:“我們在這裡停半個小時,你數通行車輛,圈圈代表小車,叉叉代表大車,三角形代表客車。”

“杜成龍,你到高速路管理處去隨機採訪,弄點資料過來。”

杜成龍帶着記者證和採訪本就到了高管處,劉瑞雪專心致志地數着車輛,王輝則下車活動腰身。

在普桑車不遠處,停着章湘渝的車子,章湘渝見到這個車牌,以及三個人年齡相貌,就基本能夠確認了三人身份。

對於益楊這個縣級城市來說,嶺西日報是省報,是高不可攀的省級宣傳機構,侯衛東居然將嶺西日報的行蹤掌握得一清二楚。他不禁多了幾分佩服。

章湘渝打電話報告道:“侯主任,記者來了,是三人,車牌也對上了,其中一名記者去了高管處。”

此時,侯衛東已經駕車到了沙州。

昨夜突發奇想,居然飛到上海見了小佳,這次經歷讓侯衛東自覺驚奇,一路上,他反覆琢磨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豪言壯語。

一直以來,侯衛東都覺得益楊與上海遠在天涯,正因爲有這個觀念,小佳到上海好幾個月了,他卻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到上海去,回想整個經過,他明白一個道理“就算沒有高速路,只要有飛機,益楊到上海也並不遙遠,遙遠感受其實是心理習慣,也是心理禁錮。”

想透了這點,侯衛東彷彿覺得腦門打開了一扇窗,許多事情豁然開朗:“省報記者到益楊來,難道就一定是壞事嗎,按照辯證學,好和壞是能相互轉換的,我們可以把這次危機變成對新管會的一次宣傳。”

因此,接到章湘渝電話之時,侯衛東對記者態度已經有了微妙變化,道:“接待工作準備得如何?”

章湘渝道:“放心吧,昨天我跟老粟談了成立施工隊的事情,老粟是多年村支書,由他當施工隊長,承包了土建工程,粟家人就鬧不起來了。”

“客車上噴了秀雲藥廠標誌,安置房施工也很正常,另外,我們在路上的安排是否改變?”

侯衛東清理了思路,道:“路上的安排就照常進行,不變了,我馬上就從開發區方向回新管會,還是由我來跟他們座談,即使他們不到新管會,我們也要主動去找他們。”

高速路口,半個小時過去了,劉瑞雪本本上畫着圈圈、叉叉和三角形,對王輝道:“半個小時,客車過了五輛,其中兩輛是過路車,貨車六輛,小車三輛,益楊站口平均每二分鐘一輛車。”

王輝曾在吳海縣出城口數過車,他得出結論道:“從益楊站車流量來看,益楊縣經濟實力要強過臨江、吳海等縣。”

無標誌採訪車開進益楊城區以後,劉瑞雪仔細觀察着城區,由於經常在外地採訪,她衣着並不時尚,穿着灰白牛仔褲和短袖衫衣,用普通髮夾將頭髮束成馬尾馬,很乾練的樣子,車在城裡穿了一段,她就道:“益楊縣城與五年前相差不大,街道狹窄,房子破爛,垃圾不少,改造力度不夠,遠不如嶺西省周邊幾個縣。”

王輝道:“沿海不少地區在改造城市的過程中,由於老城涉及拆遷,這是一個大麻煩,所以不約而同選擇建設新城區,看來益楊也是採用的這個辦法。”

益楊城內的標誌系統也不完善,王輝在城裡繞了一大圈,纔到了南郊,劉瑞雪指着一座很顯眼的立式廣告牌道:“那是新城管理委員會的宣傳畫。”

在噴繪宣傳畫下面停了車,杜成龍兼着攝影,他用相機將巨型噴繪宣傳畫照了下來。

王輝擡頭看了足有十分鐘,對兩位手下道:“按照比例尺來算,益楊新城管理委員會在五年內的規模將達到六到七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我們目光所及的農田將全部被擠佔,中央天天喊不能讓土地流失,地方政府想的卻是佔用土地來謀求發展,這就是博弈。所以這一次採訪,我們不要單純談益楊的問題,而要站在全省高度看待此事。”

宣傳畫下面是一條泥結石公路,水溝、路肩都有些破損,看上去比農村機耕道好不了多少。杜成龍用相機取了一個遠景,巨幅宣傳畫下面是一條灰塵高揚的鄉間公路,他爲這幅照片想了一個名字:“理想從這裡起步!”

在他們後面,一輛普桑停在農家院子裡,章湘渝站在院子裡,看着王輝他們在宣傳畫下面停留,這時,侯衛東又將電話打了過來。

“我已到辦公室了。”侯衛東此時已經回到了沙州,將藍鳥放回沙州學院,坐着三菱車從繞過開發區,回到了新管會辦公室。“就讓三位慢慢地看,我們還是按照剛纔商量的辦法,讓三位記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我再來做最後陳述,這樣他們印象才深刻。”

離開宣傳畫,車行不到兩百米,拐一個彎,就見到公路上有兩個大坑,三位村民正在往大坑裡擺片石。

帶頭的村民就是粟家村黨支部書記老耿的兒子粟富遠,他瞅着這三位記者,道:“你們等一會,片石擺好了就能過去。”

此時已接近十二點,王輝一直在開車,肚子也有些餓了,他坐在駕駛室喝了半瓶礦泉水,纔跟着劉瑞雪下了車。

他們剛下車,又開過來一輛貨車,貨車停下來以後,駕駛員罵罵冽冽地下了車,看了一會現場,上車熄了火,走了。

王輝開了一包雲煙,給粟富遠等人一人散了一枝,就站在一旁看三人勞動,很隨意地道:“這麼多農田荒起,草都這麼深了,真是可惜。”

粟富遠知道他們是省報記者,故意道:“荒了有什麼可惜,種田要交農業稅、提留統籌、農林特產稅、生豬費,還要用農藥化肥,忙一年賺不了幾個錢。”

“你家裡有幾畝田土?”

“郊區田土緊張,一個人不到一畝,現在新城區徵了些,更少了。”

“你們田土被徵了,以後怎麼生活?”

粟富遠拍了拍手中的泥土,站起身,道:“靠這點田土,我們早就窮得沒有褲子穿,全村有一半在外面打工。”

另一個小夥子道:“大家都希望新管會早點把我們的田土佔完,到時我們就轉成城市戶口,可以當兵,也可以參加招幹招工考試。”

粟富遠嘲笑道:“憑你這點墨水,還想當幹部,以後新管會的工廠開了工,大家去當工人,這纔是正兒八經的事情。”

最矮小的小夥子道:“我纔不給別人打工,以後有這麼多工廠,隨便做點小生意,也比當工人農民要強。”

這三位村民,都是粟支書特意安排的,老粟支書一心想着成立施工隊,對新管會工作相當支持。

劉瑞雪見三位社員停下來說話,催道:“師傅,你們別光顧着說話,能不能快一點。”粟富遠猛吸一口煙,道:“我們不是牛,幹了幾個小時總得喘口氣,如果不是看到你們要從這裡過,早就回去吃飯了。”

他的話把劉瑞雪頂得夠嗆,她只能眼看着他們慢吞吞地做事,此時後面貨車司機不見人影,小車無法掉頭。

等到路修好,已是一點鐘了。

上了車以後,劉瑞雪道:“王主任,這些村民說的情況怎麼與政協報上寫的東西不一樣。”王輝也在思索着這些問題,他道:“反正都晚了,我們先去找安置房,看看情況。”

找到了安置房,正好見到一大羣工人正在吃飯,王輝暗中數了數,吃飯的工人至少有兩百人以上,再擡頭看着幾幢樓房,並沒有停工跡象。

一位戴着安全帽的年輕人走了過來,道:“你們找誰?”王輝把記者證拿了出來,道:“我是省報記者,想了解些情況。”

年輕人道:“你們等一會,我去給王總報告。”

第43章 到底爲什麼(五)第240章 重拳(上)第295章 記者(下)第637章 選舉(上)第211章 這事(一)第779章 短暫的時光(上)第477章 騙與被騙(下)第739章 新生活(上)第520章 手腕(上)第640章 談話(上)第471章 一波三折(下)第267章 新局(中)第522章 手腕(下)第610章 陰(上)第461章 秋(上)第202章 水泥廠(三)第174章 復仇(一)第845章 天是掉下個人(上)第269章 安排(上)第476章 騙與被騙(中)第57章 修路的瘋子(十)第559章 適應(上)第59章 修路的瘋子(十二)第402章 糾葛(中)第647章 受命(中)第151章 入土爲安(一)第318章 角逐(中)第640章 談話(上)第721章 離家五百里(上)第632章 省委書記(中)第479章 鬥法(中)第477章 騙與被騙(下)第448章 意外(下)第238章 休假(中)第595章 衝冠(四)第329章 塵埃落定(上)第160章 陰差陽錯(四)第15章 跑斷腿(二)第760章 這就是生活(下)第92章 誘惑(二)第851章 逝者(上)第199章 結婚(三)第86章 無心之柳(六)第552章 圈子(下)第717章 周而復始(下)第639章 選舉(下)第636章 是誰(下)第434章 牽連(上)第319章 角逐(下)第762章 生活還要繼續(中)第867章 病來如山倒(中)第164章 餘波(二)第529章 項目(上)第274章 經營(下)第533章 惑(中)第156章 我來了(三)第548章 炮彈(中)第367章 接待(下)第636章 是誰(下)第709章 命(上)第609章 路(下)第348章 茂雲之行(中)第564章 活動(下)第41章 到底爲什麼(三)第491章 水電(下)第405章 新生命(中)第146章 曲線建鎮(二)第790章 寸草心(下)第301章 吃螃蟹(下)第690章 風景區(下)第647章 受命(中)第794章 污染問題(上)第328章 亂麻(下)第469章 一波三折(上)第707章 黑白(中)第644章 罷工(中)第423章 陪客(中)第734章 煎熬(中)第350章 又一村(上)第768章 火災(中)第90章 無心之柳(十)第170章 基金會(四)第212章 這事(二)第554章 別(中)第84章 無心之柳(四)第682章 謀篇(上)第626章 曲折(中)第112章 變局(五)第715章 周而復始(上)第294章 記者(中)第27章 原來是發配(四)第92章 誘惑(二)第91章 誘惑(一)第839章 破計(上)第177章 整頓(二)第645章 罷工(下)第254章 清查(下)第220章 項目(二)第717章 周而復始(下)第363章 老把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