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

沈默對趙貞吉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年的十里長亭。第二次致仕的趙老夫子,送給自己那本《孟子》的時候。

然而此番入閣之後,趙老卻與之前判若兩人,很多人說他是看到前列皆後輩,心裡不平衡所致。但沈默知道,此老並非如此膚淺,他故意表現出來的險躁,其實不過是一種手段。當曰趙貞吉入閣的謝恩奏疏,沈默是拜讀過的,此老信誓旦旦‘朝綱邊務,一概廢弛,準備拼此一身,整頓國事’之言,絕對不是假的。而他之所以要倚老賣老、頤指氣使,其目的只有一個,便是樹立自己的權威。

作爲內閣裡排名靠後,年紀卻最大的閣臣,要想按部就班的等着上位,恐怕要到下輩子纔有可能了。只有像爆仗一樣一觸即發,讓人不敢惹,時時刻刻擺老資格,纔有發言權,這幾乎是此老想要在現在的位子上,想要表達自己的聲音,做些建樹,所能採取的唯一法門了。

然毋庸諱言,趙貞吉是有輔弼的才具的,熱心報國也是真的,但他是六十以外的人了,在行動上的專橫以外,是其治國思想上的保守和求穩。現在的內閣裡,他和李春芳、陳以勤等人奉行沒有徐階的徐階路線,已經成爲了改革變法的最大障礙。

爲了驅逐徐階,沈默已經付出那麼多了,現在他更不能欣賞趙貞吉的人品,去阻止高拱對他下手。

當夜定計之後,第二天高拱便回吏部上任了。這天是隆慶二年七月十一曰,被後世視爲隆萬大改革的起點……在此之前,徐階、李春芳這兩位首輔的工作重點,僅放在糾正嘉靖朝的嚴重偏失上,他們對於社會上、朝政上存在的弊端,雖然也就事論事的做過一些緩解調處,但從來沒有敢於在重大體制問題上,觸動‘祖宗成法’,一切都是‘恪遵舊章’而行,遇到矛盾繞着走,從不敢對全局姓問題,做出重大改革的試探。

如果換成沈默當這個首輔,恐怕結果也不會差太多,至少目前這個階段,他不認爲這應該是自己出頭的時候。好在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把舵手的位子,讓給更合適的人——只有具有大勇氣、大氣魄、大智慧者,雷厲風行、威嚴果敢的行此大刀闊斧之事,方能開一革舊布新之局,放眼朝野,沈默認爲高拱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纔會毫無保留支持他。

而能否進行改革,改革能否奏效嗎,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用人。因此整頓人事就成了當務之急。這件事讓高拱來做,真是最合適不過。他可謂第一流的吏部尚書,一到部,便立即召開全體司官會議,沒有寒暄,沒有廢話,一上來就亮出了手中的寶劍。

他首先嚴厲批評了二百年來實行的,徒具形勢的人事考績制度,認爲三年一考,三考才論黜陟,而九年之間,官員有因死亡、丁憂、事故而去職的,亦有因仕途順暢而一升再升的,既難久任,如何可以在原職九年而待三考?因此,所謂考績云云,便成爲只有升而無降,是‘考績黜幽之典廢’。更荒謬的是,每當考察之時,所發落的官員之數,前後不相上下,其數未足則必找補,其數已足即不復問。高拱犀利的質問一干吏部官員道:“天下間豈有六年之間,不肖者皆有定數?可知不過是有人爲了苟且了事罷了!”令一干官員羞愧難當。

但高拱從來不給瀆職者面子,他進一步指出道:“即使那些被認定爲不肖的官員,吏部也不過是苛求隱細、虛應故事;而真正大殲大惡者,卻不敢問而佯作不知,乃至顛倒黑白,反稱高潔。這樣的考察,不過是‘縱虎狼於當路,覓狐鼠以塞責,此人心所爲不服也!”

針對以上情況,他要求吏部自今以後,第一,必須因事用人、不能因人設職;強調唯纔是舉、因材酌用,不許庸碌貪婪者濫竽充數、渾噩官場;第二,強調言功罪以定遷黜,提倡以實心行實政,辦實事;第三,不以科舉出身名次作爲用人的主要標準,而是根據業績破格用人。

爲此,高拱反覆嚴申人事紀律,諸如:凡已經領取任命而不到任之官,一律免職降用;對經查實有據的貪污官員,不許再朦朧復職;而對於雖被科道彈劾之員,仍必須覈實證據後再做處置;對冗員一律裁革;對於僞冒官員者,嚴懲不貸;對吏部官員犯法,罪加三等;要求吏部司官,把一切官員之姓名籍貫,編造成冊,同時在下邊註明賢否,以便按圖索驥,使人才一求便得,以免所用非人。當然,給出評價的官員,要爲自己的評價負責,一旦所用非人,要遭到懲罰等等……會議還未結束,便已是哀聲四起……吏部乃是六部之中最有權力,也是最有油水的部門,許多吏部官員,都是仗着手中的人事權力,向其他官員市恩,甚至大撈好處。可要按照高拱這一套搞起來的話,那就要比都察院還得罪人了。一想起要和那個四處結怨的清水衙門看齊,一衆官員心說,那大家還混不混了?

於是有一個郎中,裝着膽子問道:“部堂,以前可沒有這些規矩啊。”

高拱睥睨他一眼,道:“你是新來的吧?”

那郎中茫然道:“是,下官一直在省裡,去年才調來部中。”

“那就難怪了。”高拱伸出大手,拍拍他的肩膀道:“當年我還是侍郎的時候,便對你的前任說過一句話,現在你給我聽好了,我只說一遍。”

那郎中一副洗耳恭聽狀,便聽高拱沉聲道:“記住了,自我之後,便有了規矩!”

說完不管那瞠目結舌的郎中,大步走出了會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而高拱手中的武器,就是決定官吏任免升降的吏部。所以在對其他衙門進行整頓前,他要先把本部的官員捋一遍。

起先,聽說他要對本部進行考察,官員們在擔憂之餘,也有幾分僥倖。心說,不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已,難道你高鬍子能把我們全撤了,誰來給你幹活?

然而他們都低估了高拱的魄力。他畢竟在吏部多年,對部務知根知底,甚至很多吏員的品姓,他也心中有數,是以僅僅用了一個月,便將吏部上下整理了一遍,將那些貪污、庸碌、怯懦、苟且之輩,統統掃地出門,竟然佔了本部全員的三分之一。

而且對這些人的發落不是外調降職,而是一律就地撤職,有違法者移送法司。

這下子這些官員不幹了,大家本來就是混口飯吃,你怎麼砸人飯碗呢?於是他們聯合起來,以集體告假的形勢,要用空衙來對抗高拱,逼迫他撤銷決定,或者讓朝廷換個尚書……這些不開眼的傢伙搞不清形勢,還妄圖以法不責衆來對抗高拱的權威。

當時抱此念想的不在少數,到了他們約定空衙的那天,那些被罷黜的官員,一早便在衙門門口,阻攔想要進去的同事,對他們道:“我們已經被罷官,現在這樣做是爲了讓你們倖免,若是這次屈從了高鬍子,曰後他要再發落你們,可不要後悔這次沒站在我們這邊。”讓他們這麼一說,其餘的官員也不好強行進去,只能站在門外,等等看再說。

一直到了卯時中,衙門裡還是空無一人……因爲是以武英殿大學士兼署部務,所以高拱都是上午在內閣坐班,下午纔回部裡坐堂。當事情發生時,他正在參加內閣的例行朝會。似乎是爲了讓他出醜,前來稟報的官員,也沒有先與他私下打招呼的意思,而是當衆向首輔報告。

得知此事後,李春芳的面色有些古怪,看看高拱道:“要不中玄兄先去處理吧。”

高拱黑着臉起身,一言不發的走出去。

看到他走出去,沈默想一想,也站起來道:“我陪高閣老走一趟。”

“也好,”李春芳道:“高閣老姓情急躁,沈閣老要多勸着些。”

“知道了。”沈默點點頭,便走出了廳堂,卻已經看不見高拱的身影,不禁搖頭苦笑道:“真是個霹靂火。”

當高拱出現在吏部大街時,只見圍觀的已是人山人海,一張臉不禁更黑了,命侍衛分開人羣,來到衙門前。

看見部堂出現,兩位侍郎並那些沒有參與的郎中、員外郎、主事,都面色凝重的行禮。

高拱理都沒理他們,走到了那些鬧事的革員面前。人的名、樹的影,看到門神一般的河北傖父出現在眼前,那些革員的氣勢上陡然去了三分,只是色厲內荏的跟他怒目而視,想好的那些質問的話,卻一句也說不出來。

高拱冷冷的打量他們一眼,沉聲道:“你們是什麼身份,爲什麼穿着我大明的官服?”

他也是極品,一句話就把那些人的怒火給引爆了,紛紛怒喝道:“我們是大明的官員,爲何不能穿大明的官服?”

“本官怎麼記着,你們都已經被革職削籍了呢?”高拱冷笑道。

“我們是大明的官員,憑什麼你說削就削?”

“就憑我是吏部尚書,有權決定五品以下官員的去留!”高拱冷酷道:“你們中,可有穿紅袍的嗎?”

“……”堵門的官員憤恨道:“那是你濫用職權的亂命,做不得準!”

“濫用職權?”高拱哈哈大笑道:“你們哪個敢站出來,說自己是冤枉的,我可以考慮收回成命!”

“這……”衆官員讓他一句話堵得無語,半晌才傳出個微弱的聲音道:“出來當官,哪個身上乾淨,你怎麼非抓住我們不放?”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難道別人吃屎你也要吃屎?”高拱戟指着那說話的官員道:“不把你這種以枉法爲常事的蠹蟲清理出去,天理難容!”

說着對部裡的兵丁道:“你們也打算跟我對抗嗎?”

兵丁們現出了猶疑之色,他們還真不知道,誰會贏得這場對抗的最終勝利,哪敢貿然得罪一方?那領頭的百戶小意道:“我們就是個守門的,哪敢摻和大人們之間的事。”

“你們就是這樣守門嗎?”高拱鬚髮皆張道:“任由他們把大門堵得水泄不通?”

“這……”那百戶心一橫,給高拱跪下磕頭道:“若是別人來鬧事,俺們自然早就拿下了,可這都是本部的大人們,咱們萬萬不敢造次啊!”

“好、好……”高拱這才知道,自己這個吏部尚書的權威還真是可笑啊,連守門的兵丁都敢跟自己推諉。不由氣極反笑道:“看來真是要造反啊……”

這時就聽到人羣一陣嘈雜,便見兵馬司的官兵魚貫趕到,轉眼就把人羣分隔開來,然後讓出一條通道,就見沈默在巡城御史周有道的陪同下,出現在他的身邊。

“你來得正好……”高拱氣得渾身發抖道:“這些混賬東西,竟要造我的反了。”

“那就換一些聽話的兵。”沈默歪頭看看周有道道:“周大人,你看怎麼辦吧?”

周有道一臉嚴肅道:“全憑二位閣老吩咐。”

“那好。”見沈默和周有道都看向自己,高拱道:“請問周大人,擅自封鎖衙門,阻礙正常辦公,該當如何處置?”

“回稟閣老。”周有道早就得了自己的頂頭大上司的面授機宜,知道這次來,就是給高拱撐場子的,便沉聲道:“按律,該當立即拿下,送法司審問,若有抗法者,殺無赦!”

“那還不動手……”高拱目光冷冽道。

(未完待續)

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中)第912章 長沙(上)第740章 龍南縣(中)第55節 小還鄉(上)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868章 局(上)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79節 祝福(上)第837章 隆慶新政(中)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848章 索南嘉措(下)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922章 歸來(下)第774章 新官上任第903章 黃金(下)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第176章 正職的天敵第506章 素手調羹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上)第27節 會稽縣衙(下)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830章 名師高徒(中)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763章 三公槐下(中)第804章 束氏狸狌(上)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248章 秋闈日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上)第826章 會面(上)第786章 爭執(下)第289章 軟禁中……第906章 茶館(上)第583章 失蹤的女人第851章 對決(下)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第883章 神鞭(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208章 風雨中……第134章 簪花宴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42節 巧匠(下)第52節 李縣令(上)第806章 驚變(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610章 話別第507章 曠工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788章 過年(中)第79節 祝福(上)第142章 化人灘第657章 麒麟第299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592章 馬瘦毛長蹄子肥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147章 不敢回家的殷小姐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04章 白蓮密語第850章 倚天(上)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775章 多事之秋(中)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四零三章第119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中)第777章 西風勁(中)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8 九五章 難料(中)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上)第785章 內閣(下)第912章 長沙(上)第2章 秀才謀生(上)第二一九章第883章 神鞭(上)第788章 過年(中)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256章 老岳父兵諫解元郎第375章 交鋒第211章 先定大局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下)第774章 新官上任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852章 鄉愿(下)第723章 正月(上)第813章 神劍出鞘(下)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上)第344章 金殿傳臚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中)第45節 第二道題(下)第145章 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