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神擋殺神(下)

九月菊花開滿城,滿城盡帶黃金甲。

當秋風變得凜冽,除了這滿眼的菊花之外,燕京城中再找不到其它的鮮花與之爭奇鬥豔了。

當所有龐大勢力,都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或主動或被動的收斂起爪牙時,整個京城官場,就凸顯出那一把拉風的凌亂鬍鬚來……高拱對吏部的清洗,毫不意外的引起了軒然大波,輿論將專橫、跋扈、偏狹、讀才的惡名加諸其身。然而衆人也只是私下裡咬牙切齒,最多扎個草人詛咒他一番,可讓誰當面指責他,或者上書彈劾他,放眼朝堂,還真是沒人敢捋這個虎鬚。

高拱本來已經憋足了勁兒,準備迎接一番大反撲了,誰知除了偶爾聽到幾句背後之言外,竟沒有人敢明着跟自己放對。不由心說:‘呵呵,怕了是吧?’他可不知道什麼是適可而止,就像他對沈默說的,非得以雷霆手段,殺得對手片甲不留,才能給改革創造條件。

在把吏部上下洗刷一遍之後,高拱將空出來的職位,一半換上了自己的班底,一半換成了沈默提供給他的小年青。見誰也不敢冒着觸怒高鬍子風險給他們出頭,剩下的那些心有不滿者,也只能夾起尾巴來,小心翼翼的給他辦差。

穩定了大後方之後,高拱並沒有急着,把他和沈默議定的奏章拋出來。而是向籠罩在京城上空的那個身影發起挑戰……他深知,就算自己和沈默的方案再好,在當下這個頑固保守的氛圍中提出來,恐怕也不會掀起多大漣漪。因爲徐階雖然走了,但朝中仍有他的班底,絕大部分官員,仍然視徐階的政策爲圭臬。可以說,如今朝廷上搞得這一套,仍是沒有徐階的徐階之政。

徐閣老養望二十年,其恐怖影響力,足以讓任何與他心意相悖的人,施展不開手腳。

想要革舊布新,就必須先把那個帶着腐朽氣的老者的影子,徹底從京城趕出去!

就在他苦苦尋找發飆的機會時,機會就送到了他眼前……這天下午,高拱像往常一樣,從內閣回到吏部坐衙。今曰當值的陸光祖,趕緊將上午處理過的公文,親自抱給這位祖宗審閱……跟楊博大事不糊塗,小事你隨便時的情形不同,如今這位掌銓閣老待人待己都十分的苛刻,無人任何事,都必須做到精益求精,不容有差。否則他纔不會管你,是侍郎還是郎中,保準一頓潑天大罵,讓你後悔怎麼就走上仕途這條路。

短短不到倆月時間,陸光祖已經被罵了三次,雖然這已經是高拱身邊,捱罵最少的記錄了。但對向來以老成持重著稱的陸侍郎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誇耀的事情。

所以在奉上那摞文簡後,陸光祖雖然狀若平靜的在案前坐下,但整個心都揪着,唯恐這高鬍子把臉一拉,化身花灑給自己洗臉。

高拱看得極認真,陸光祖也不敢出聲打攪,簽押房了安靜極了。只是高部堂的每一蹙眉、一嘆氣,都會引得陸光祖一陣心肝發顫、渾身發毛,直祈禱着趕緊過去這兩天一輪的火焰山。

怕什麼來什麼,當高拱看到中間一份奏本時,一直還算正常的臉色陰了下去,但忍着沒有吭聲,而是繼續看下去。但當看到下面一份也是如此時,便把那兩個奏本往他面前一扔,冷聲道:“以後這樣的非分之請,一概不準。”

陸光祖趕緊拿過來一看封皮,就知道里面的內容了,原來是嘉靖朝官員唐樞、王俊民的子輩,向吏部上表請求蔭恩的奏疏……唐樞在先朝以大獄得罪,王俊民則因議大禮得罪,都在《嘉靖遺詔》頒佈後得到了平反,其後人按照前面的慣例,上書吏部申請蔭官。像這樣的乞恩奏疏,自《遺詔》頒佈兩年來便終曰不絕。許多本不在恤錄名單裡的被免官員,也紛紛藉着大赦之機,四下活動,企圖再起。

長期以來,對於此類蔭恩恤錄,因爲有《遺詔》這面大旗所在,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徐閣老收拾人心的重要舉措,沒有人敢於在這上面找不痛快,所以除了大殲大惡之輩外,大都依所請恤錄了。

只是陸光祖這種老吏部很清楚,除了最初的一批恤錄名單,是經過嚴格篩選,朝野公認的忠貞義士之外,後面的兩批是一批不如一批,淪爲了當權者營私舞弊,爲那些因爲種種不法,而被朝廷罷黜的官員,大開的方便之門……陸光祖真想問問那些榜上有名者,你們中有幾人敢拍着胸膛說,自己是因言獲罪,是被冤枉被打壓了的?絕大部分,還是罪有應得的。

到後來,因爲朝野間質疑聲越來越響,便不再大張旗鼓的成批恤錄。但這種行爲從來沒停過,只是改成了分別自行上書,然後低調恤錄而已……甚至在高拱復出掌吏部以後,也不可避免的,終曰被這些乞恩奏疏所擾,不勝其煩。

在今天之前,每有申請,則必先詳細考察其所請恤錄是否合例,事關先朝口水仗的一律駁回;因爲貪贓枉法的一律駁回;因爲考察被黜的一律駁回……然而那些人仗着有《遺詔》這面大旗,竟不厭其煩的反覆上書,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見陸光祖有些錯愕,高拱提高聲調,又說一遍道:“以後這樣的奏請一律駁回,不要再來煩我了!”

陸光祖這纔回過神來,咽口吐沫道:“這樣的話,怕是有悖‘先帝遺詔’啊……”

一想起那個‘起復因建言得罪諸臣,存着召用,歿着恤錄’的所謂遺詔,高拱的臉色便陰沉的可怕,狠狠罵一聲道:“屁得遺詔,都是姓徐的假先帝之名,私收人心而已!”

陸光祖這纔想起,高拱和徐階的矛盾起源,就是出自那份《嘉靖遺詔》。以局外人的角度來說,徐閣老當時做得確實不厚道,事關接下來數年國家大方向的問題,又怎能撇開其他的閣臣,而找來當時還是侍郎的張居正共擬呢?這不擺明了唯我獨尊,不把其餘人放在眼裡嗎?

後來高拱果然以此事發難,但抵不過徐階老謀深算,不僅沒讓他得逞,還反手潑了他一臉污水。但打那以後,兩人的矛盾就徹底公開化。後面的事情盡人皆知……一番搏鬥之後,徐階成功的把高拱趕回家,然而還沒喘口氣,自個又被皇帝趕回家。最後高拱成功復辟,耀武揚威的坐在自己面前,對那份出自徐階之手的《遺詔》不屑一顧。

陸光祖也是久經風雨的,在政治上一點不含糊,從高拱的話語裡,便聽出此老有藉機發作之意。加之沈默曾經囑咐過他,要全力配合高拱行事,哪怕有損東南的行爲,也要等做了之後再向他彙報。所以陸光祖哪能觸他的黴頭?便點點頭道:“屬下也是不勝其煩,也知道里面良莠混雜,有不少渾水摸魚之徒,只是他們打着《遺詔》的旗號,只要沒有顯著惡跡的,部裡也沒有拒絕的理由啊。”

“不就是聖旨嗎?”高拱見他沒有幫那些人說情,面色稍霽道:“我這就也請一道聖旨,杜此僥倖之門!”

於是說幹就幹,也不避諱陸光祖,便展開個空白手本,提起筆來寫了道《正綱常定國是以仰裨聖政疏》,疏中說:

‘國朝以孝治天下,歷代恪守君臣父子綱常。然而當先帝駕崩、今上登極之時,託孤之臣罔顧君臣之禮,一味徇私舞弊,假託先帝遺旨,將因爲大禮、大獄而獲罪的諸臣悉數起用,甚至拔擢至公卿,已去世的也皆有贈蔭。實屬荒謬之舉。’

因爲‘大禮,乃先帝親定,體現的是先帝至誠至孝,彰顯的是君臣父子的恩義。而且獻皇帝的尊號,已在《明倫大典》中正式頒佈,昭示天下很久了。但現在因爲‘大禮議’得罪的官員,全都獲得褒獎賞賜,這將使宗廟裡的獻皇帝靈位何以得享?使先帝在天之靈如何安息?使皇上每年前去宗廟祭祀時如何面對先人?這難道不是否定獻皇祀位的合法姓嗎?而之後因建言而得罪的臣官,難道就沒有一個人罪有應得?’

到這裡語氣愈發尖銳,直接控訴起來道:‘然而託孤大臣卻不問有罪無罪、不分賢與不肖,只要遭先帝貶謫的,一律給予起復,只要被先帝處罰的,一律給予保賞。這難道不是在蔑視誹謗先帝嗎?便是周武王反商政,也不過只給箕子、比干等幾個人平反而已,從未聽說但凡商朝棄用之人一律起用的。更何況今上與先帝並非兩氏朝廷,而是親生父子,卻這樣被脅迫着毀傷父子恩義、皇室尊嚴,令微臣心痛不已!’

最後,高拱疾言厲色道:‘微臣執掌吏部以來,將此類氾濫的恩蔭一律停革,而現在又有唐樞、王俊民之事,如果不把道理講清楚,恐怕此輩氾濫恩蔭將愈演愈烈,不可收拾。如今之局勢,當朝大臣將過失一律推給先帝,而向底下人大肆市恩賣好籠絡人心,這種行爲居然被世人默許爲正常現象,毫不認爲悖逆,難道是天理泯滅、人心麻木了嗎?故而微臣坦陳於陛下,希望聖諭正告世人,從今以後但凡有濫市私恩而歸怨於先帝的,都以大不敬論罪!”

寫完之後,高拱將奏疏遞給陸光祖過目。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看的小陸同學臉色煞白,心中苦笑不迭道:‘果然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您倒是解了恨,可讓徐閣老的臉往哪擱呀?’便小意的勸說高拱,是否措辭再委婉一些?

“他們怎麼沒想過對先帝委婉一些?”高拱大手一揮,便在陸光祖憂慮的目光中,把奏疏封好,讓他送去通政司。

胳膊扭不過大腿,陸光祖只好照做。然而他低估了高拱對皇帝的影響力,更低估了高拱的政治敏銳度……僅僅等了兩天,便得知了皇帝照準高拱所請的消息!暗暗吃驚之餘,也不由不感嘆,這大明的天,果然是要變了!

其實很多人都低估了高拱的政治智慧,簡單直接的手段,是因爲他審時度勢,知道自己已經用不着打太極了,見誰不順眼,直接板磚伺候就成,所以懶得去做作。其實這位當今帝師貌似粗豪的外表下,實際上卻有一顆明察秋毫之心,他已經敏銳看出,雖然隆慶當初是支持《遺詔》的,但兩年之後的今年,帝心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道理不難理解,兩年前的隆慶,剛剛繼承皇位,還沒有完成,從一個擔驚受怕、受盡委屈的皇子,到唯我獨尊的皇帝的心理轉變。當時他滿心所想的,就是報復自己的父皇,補償曾經的苦難。所以纔會同意那份把先帝從頭到尾、徹底否定的《嘉靖遺詔》面世。

然而兩年過去了,隆慶已經徹底完成了心理轉變,雖然仍然荒銀怠政,但誰都不能否認,他已經可以站在一個皇帝的立場上,成熟的看問題了。那麼徹底否定自己的父皇,就成了給皇家抹黑,讓外人笑話他們父子了。無論如何,皇家的顏面最重要,所以隆慶必然會後悔,當初爲何會頭腦一熱,答應和徐階一起埋汰老爹呢?繼而連當初攛掇自己的徐階,也會一起恨上了……我年紀輕輕不懂事,你身爲託孤閣老也不懂事?就這麼誘拐着我行此不孝之事,到底是何居心?

高拱正是牢牢抓住徐階對先帝的不敬這點,打着爲先帝鳴不平,爲當今避免不孝之名的旗號,絕對勝算在握!

(未完待續)

第852章 鄉愿(中)第32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中)第810章 長歌當哭(中)第338章 沒問題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第471章 誰上誰的船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88節 繡春刀(上)第321章 奏對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883章 流年(中)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134章 簪花宴第573章 抉擇第675章 沈默的計劃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下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472章 一品宏第514章 這個老師不一般第841章 西北望(中)第436章 假戲真做,真戲假做第555章 屬誰?第389章 滄浪亭第733章 幕僚(下)第687章 轉機第905章 中隱(中)第8 九八章 日本(上)第766章 宮車晏駕(下)第484章 教父第137章 生與死第616章 大典第772章 言官們(中)第671章 沙勿略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60節 收成(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中)第645章 帝王術第847章 來客(中)第675章 沈默的計劃第8 九八章 日本(中)第497章 最後的陰謀第270章 皇帝不糊塗第810章 長歌當哭(下)第765章 大限(中)第622章 搶戲第592章 馬瘦毛長蹄子肥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89節 繡春刀(中)第504章 瓦全(上)第624章 愛第709章 報復第841章 西北望(上)第405章 富可敵國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中)第837章 隆慶新政(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788章 過年(下)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772章 言官們(中)第865章 返京(下)第8 九五章 難料(上)第108節 徐渭(下)第148章 猛將一個,熊兵一窩第507章 曠工第134章 簪花宴第833章 宦場如市(上)第790章 京察大計(上)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中)第159章 欽差到第414章 債轉股與證交所第863章 藩籬(上)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152章 浙江巡察第523章 以民爲本第726章 夢想、現實(上)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917章 暴起(下)第321章 奏對第212章 謀而後動第885章 大婚(下)第442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806章 驚變(中)第919章 殺(上)第865章 返京(下)第743章 制勝之道下第113節 府試(中)第161章 護衛第405章 富可敵國第33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下)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中)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902章 京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