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

江左朝廷這三年以來,亦是混亂不已,最近靠着北地的威脅,令江左各方勢力不得不抱團,這纔算是稍微換了一口氣來。

而這一切的根源,其實就是王敦入荊,以及關中小皇帝東來。

王敦入荊州,在事實上分裂了江左的政治和軍事勢力,而且他還不滿於現狀,想要靠着荊州根基,東進健康,掌握事實上的朝政。

不過,在這一點上,王敦和琅琊王氏的本支似乎有了矛盾,至少在朝廷上,王導是着力維護琅琊王權威的領軍人物,甚至在明裡暗裡還主導了對王敦的削弱。

如此一來,卻也令朝廷和王敦之間的矛盾越發激化,雙方雖然明面上還是整體,但朝廷內部的很多人,都很清楚,這王敦反叛,兵臨國都不過是時間問題。

這裡面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根據,居然還是當年陳止的那篇文章。

而且隨着趙國與關中破滅,北地近乎一統,陳止當初的那篇文章,在南方江左之地,再次流行起來,摻雜着諸多陳學家的看法和主張,在南方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學習和批評運動,這對於陳學在南方的發展和鞏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甚至連荊州王敦,都不得不思量此事,找來了荊州的幾位有名的陳學家,讓他們分析局勢,判斷情況,以及此時北地大亂的情況下,是否是和動兵。

要知道,自從王敦在荊州站穩之後,他並非只盯着東邊的江左,北方趙國佔領的司州地界,以及西邊的蜀地,同樣也被他覬覦,並且先後出兵西征北伐。

只不過,入蜀之路着實不易,這西征多有不順,而北伐路途卻較爲順暢,那北地的百姓淪入趙國之手後,生活困頓,多受壓迫,實際上是期盼漢家正統能打回來,讓他們重回舊日時光的。

因此在王敦的兵馬北上的時候,這沿途的塢堡也好、村鎮也罷,都是竭盡全力的相助,自是進境順利。

只不過,王敦北伐的目的,可不是爲了收復舊地,而是爲了鞏固權勢,獲取政治資本以及北伐的光環加成,因此稍有起色之後,卻又擔心因此引起石氏的注意,集中全力反攻,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同時失去這收復失地的名頭,於是便停下兵馬,不再北進。

同時,爲了增強實力,也爲了杜絕後患,他有下令,在被他征伐的北地土地上,將百姓全家遷徙過來,尤其是男丁、壯丁,更有很多人被強制入伍,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很多原來心存幻想的百姓徹底失望、絕望,很多塢堡之主,也看穿了王敦的真面目,開始反抗。

因此,王敦的北伐,只是明面上好看,背地裡反而在消耗他的實力,牽扯了兵力,讓王敦一時之間,反而抽不出時間東進健康,威逼朝廷。

另一方面,隨着關中朝廷的敗亡,原本在關中登基的太子,在張氏的幫助下,從關中一路逃亡,最後居然抵達了江左,由此鬧出了諸多風波。

如果說王敦是江左朝廷內部的軍事威脅的話,那麼這位小皇帝對於江左朝廷而言,就是在政治上的一次重大挑戰。

因爲按照正統的觀點,雖然這位太子年紀還小,但他畢竟先皇的嫡長子,乃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就算繼承的過程存在瑕疵,但在法理上是不容置疑的。

他的到來,一下子就讓原本被衆人推上前臺的琅琊王地位尷尬起來,因爲一直到現在,琅琊王都依舊保持着王爵,並沒有更進一步,只是不承認關中所立之皇帝,還遵從先皇年號。

過去關中小皇帝離得遠,代表的也是北地勳貴的利益,被兩王掌握在手中,因而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格局,下達的政令、政策,都是損四方而肥關中,切實威脅和損害了江左士族的利益,他們馬上就推出了琅琊王,組建了江左朝廷用以對抗。

但現在三王勢力崩潰,他們的人都淪爲階下囚,被送去了幽州,那小皇帝卻千里迢迢的送上門來,這明擺着就是一個好傀儡胚子,江南世家哪裡還會放過——

要知道,琅琊王雖然代表了江左利益,但真正親近的,還是北地士族,是那些隨同他一起南下的士人代表,這對於南方世家而言,其實居於劣勢。

兩邊的矛盾,早就已經顯露出來,只是因爲南方士族沒有更好的選擇,纔會選擇隱忍,慢慢配合琅琊王府的改制。

現在既然來了個關中小皇帝,那情況當然就不同了,馬上就有一羣人拿出正統說辭,要侍奉這位皇帝。

這種情況下,琅琊王的勢力集團怎麼可能讓他們得逞?

雙方難免展開一場政治鬥爭。

一方面是本土勢力,一方面是實權派系。

作爲本土的南方士族,有諸多優勢,而南下的琅琊王派系,卻也有着北地幽州的名頭,一時之間雙方僵持起來,鬥爭一直持續了三年,直到最近終於慢慢有了分明的局勢——

王敦居然擺明車馬,說是支持琅琊王,並且發出了勸進之言。

如此一來,江左士族便不得不退讓,畢竟幽州玄甲是厲害,名頭可以嚇人,但那王敦兵馬身處江左腹地,好像是一個人時時刻刻拿着一把刀,對着江左士族的腹部,一個不好,直接捅穿了,誰個敢挑戰?

於是,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中,琅琊王的登基大典,居然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被計劃出來了,預備要在十月份登基,次年改元,如今算來,已經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

但是當前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沒有解決——

“便是冠軍侯如何看待此事!”

王導趁着最近有關北地的消息足夠多,很乾脆的將這個問題擺了上來。

“當下這江左暗流不絕,還有許多人並未死心,想着在大典之時再有動作,但若是冠軍侯承認了您的地位,那麼便是真正萬無一失了!如今無敵玄甲陳兵大江對岸,那些江左的世家,也該知道厲害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陣說與衆,前中後尾各不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慕容與幽州世家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爭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九百四十八章 驚中乃思先動手?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五百八十三章 計成矣!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