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

“那位幽州刺史最近幾年可真是安分的很啊,除了每年送來些許錢糧,幾乎都聽到他的事情。”

“是啊,他剛剛得位的時候,不過只是個郡守,就鬧出好大陣仗,以一郡之力掀翻了那王浚,現在王浚人還關着呢,還有小道消息,說是已經被暗地裡害死了,幽州之地儼然是陳氏一言堂了。”

“嚴格來說,幽州也不算什麼好地方,可總歸是朝廷的一塊地,就這麼被那陳氏把持,怎麼都不是個事啊,如果能趁機將幽州拿回,朝廷的實力也能提升不小。”

“可不是麼!我估計啊,這些年幽州軍不動刀兵,戰力退化的厲害,不復當年之勇了,畢竟他徵北將軍治理一個郡,和治理一個大州,那是截然不同的,陳徵北接手了幽州之後,到底是被牽扯了精力,幽州軍幾年不挪窩,這戰力未必比得上官兵啊。”

“是啊,這些年官兵年年都在打,不光是官兵,這天下各處哪裡不打?都在拼命呢,實戰經驗可是非常重要的,朝廷的兵馬日日與人交戰,他幽州的兵馬幾年不動窩,還有幾分戰力?讓他們出征,別到時候又被高句麗一頓折辱……”

羣臣的議論,逐漸朝着對幽州戰力不確定的意思轉變。

不過隱隱透露出一個意思——

就是突然之間,他們似乎看上了幽州這塊地。

“朝廷的歲入銳減,關鍵就是所轄之地衰減,很多地方的賦稅交不上來,或者難以運輸過來,這種情況下,想削平四方叛逆,就得先統合自身才好,但這第一步從哪裡動手,卻要仔細琢磨。”

潁川王的這一段話,衆人都不由思考起來。

朝廷的情況有些慘,但之前幾個宗室也好,又或者是諸多大臣也罷,都在爭權奪利,原本朝廷先後被東海王、廣漢王、晉王、長沙王控制,對於當時的楚王他們而言,這朝廷是別人的,打爛了也不心疼,反而削弱對手,讓自己有機可乘。

可等到他們坐莊,登臺唱戲了,心態馬上就變了,開始覺得朝廷艱難,實際控制範圍太少了,想要有所改變。

這也難怪,當下朝廷能夠控制的地盤,實在不大,否則也不會讓各地的局面演變到當前這種情況,早就興起大軍,掃平周遭了。

實際上,這新漢朝廷名義上能傳達命令的地方着實有限,也就是關中到青徐江左這一條線。

就算是這樣,青州因爲曹巍鬧騰,半州糜爛,一樣難傳政令,徐州則因爲江都王的關係,同樣是聽宣不聽調,更阻了江左揚州的賦稅、錢糧運輸,以至於朝廷中樞實力大減,能養的兵馬都減少許多。

嚴格來算,朝廷真正控制的土地,也就是司州、兗州、雍州和小部分秦州。

其中司州北邊的兩角之地,還分別被石勒和匈奴漢國佔據,那石勒眼下還自號匈奴國的東帥,所以這北邊的廣袤土地,實際上可以劃歸匈奴漢國的領地之中,面積着實不小,比之四十年前的袁趙不逞多讓,不過是少了個幽州。

這種局面下,朝中諸臣的權利自然而然的縮水,便想要謀奪更多的領土權勢,只是天下各處皆有賊匪,想要得之,得靠兵力,一家一家打壓下去,蕩平四方,若他們能做到,早就天下太平了,哪裡還用在這裡發愁?

相比之下,現在名義上屬於朝廷序列的幾州,似乎更好謀劃。

很多人心裡,一直看不上幽州苦寒之地,加上朝廷和幽州之間還隔着一個石勒,倒是沒動多少心思,但既然有人提起,自然有人附和。

淮南王就道:“幽州那邊也有問題,石勒幾次出兵,若幽州願意配合祖逖、苟晞合擊,根本不會有這般局面,還是陳氏不夠忠心,現在石賊與匈奴內訌,無暇他顧,正是撤換幽州刺史的好時候!”

他話一說,提到石勒,整個朝堂頓時一片寂靜,沒人再敢貿然發言,就連出面引起話題的庾亮,都暗暗後退一步,不敢真在這裡宣講出口號,留下後患口實。

石勒這幾年一點都不安分,接連擊敗朝廷的大軍,更鬧騰得整個冀州雞犬不寧,如今更是威逼司州、兗州、青州、徐州,儼然朝廷大患了,比之匈奴國還猶有過之。

但另一方面,石勒與匈奴國的矛盾也逐年滋長。

石勒能在冀州復起,是打着匈奴旗號,到現在也號稱是匈奴國的一員,但比起佔據幷州的匈奴漢國,佔了大半冀州和一小角司州的石勒,在綜合實力上若不了多少,一國兩心,各有其強,矛盾當然就滋生了。

一方面,匈奴國主劉聰剿滅了劉乂,大權獨掌,有心要整合國內,看上了石勒治下名義上的漢國國土,另一方面,石勒能有今日,是他帶着兄弟們一塊地一塊地打下來的,怎麼可能雙手奉上?

於是,兩家的矛盾就此爆發,正在濃烈階段,石勒便減緩了對外征伐的腳步,專心對內。

這纔給了朝廷喘息的功夫,否則他們哪有閒心,理會遠在東北的高句麗入侵事件?

“不妥!”

就在幾個當政宗室熱火朝天的討論之際,忽有一人站出來唱了反調,衆人循聲看過去,見是廷尉張若,皆暗道果是此人。

幾年前,張若還是廷尉正,如今已然正位,以剛正不阿聞名,並不逢迎,頗得楚王欣賞。

他這時站出來,也不管兩個宗室郡王何等權勢,直言不諱的道:“幽州軍稱雄北地,以石勒之蠻橫,尚且不敢北上,我等應對石勒都力有不逮,再去招惹徵北將軍府,可謂不智!何況這幽州本是朝廷治下,那徵北將軍更是朝廷冊封,何必要招惹自己人?豈非荒唐?”

“我看你才荒唐!”幾個郡王尚未回答,庾亮都沒有出言,就有一人從羣臣之中跳出來,厲聲呵斥,“原來你張廷尉也是欺軟怕硬之徒,你都說了,徵北府乃是朝廷所設,那朝廷要收回幽州,怎麼就是招惹他幽州刺史了?莫非幽州是他陳徵北的私產?”

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爭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門下鄉,義務學堂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風將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慟哭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陳...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九十無章 品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願者上鉤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聞代思,陳氏閒事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謀不見多而寡斷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二百七十六章 誰人能飲頭杯酒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