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

認識自己的無知,是唯一真正的知識。

—蘇格拉底

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相信什麼。

—德摩斯梯尼

聖哲蘇格拉底曾言:未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們腦海中的諸多“幻象”,有些後天習得,有些根本就是與生俱來的。一致性、成見、解釋的衝動、自相矛盾……存在於我們的大腦,這需要吾輩每日三省吾身,從而破除執念,跨越迷障。

倖存者謬誤

曾經聲名狼藉的投機客維克多·尼德霍夫坦言:“在我年輕的時候,人家叫我賭徒,操作規模變大之後,人家叫我投機客。現在,大家都尊稱我爲銀行家。其實,我從頭到尾做的都是同樣的事情。”

1000名投資專家參加一場俄羅斯輪盤賭,每六個月進行一次闖關遊戲。

槍裡裝兩顆子彈。(這樣比較接近CEO作市場決策時的成功概率。)

爆頭遊戲第一季:大約300名倖存,700名CEO喋血於市。

爆頭遊戲第二季:大約100名倖存,200名被爆頭。

……

走到最後,只剩下1名投資專家,就是烏有公司的老總鄔龍先生,他還寫出了書叫《贏了》。不讀你也可以猜到,他的書可以濃縮成一句話:他總是在正確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他會說自己之所以闖過鬼門,是因爲自己機靈。

投資市場,哪位專家倖存下來,立刻就會成爲媒體的熱點。這更可能是媒體的無知,人們都喜歡用表面的東西理解世界,比如連續10年盈利,這人一定具有很深刻的洞察力。或者是媒體的噱頭,爲了抓住受衆,誇張的溢美之詞層出不窮。

這是典型的“倖存者謬誤”:一個傻瓜只是因爲幸運存活下來了,卻成爲人們心中的能人,而其他999個死者卻被人們遺忘。

暴得大名,妄奪天功

組織兩千萬羣衆,大家一起玩一個拋硬幣的賭局(本書所提硬幣,都假設絕對均勻)。

正面算贏,反面被淘汰。

每天拋一次,逐場PK。

輸者罰一元錢,退出遊戲。最後剩餘10名贏家分享2000萬元獎金。

根據大數法則,第一天將近一千萬人被淘汰。

第二天,大約還有五百萬的幸運者。

第三天,大約還有二百萬的幸運者。

第四天,大約還有一百萬的幸運者。

第N天,產生了1名倖存者。

他們是走運呢?走運呢?還是走運呢?

是他們擲硬幣的技術比別人好嗎?

是他們比較聰明嗎?

是他們學歷比較高嗎?

無他,運氣而已,只是運氣。

大數法則,是偶然中的必然。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肯承認運氣。把運氣視爲唯心主義的人,纔是真正的唯心主義者。

還有人試圖從這10人中尋出共同特點:如身高、樣貌、性格、學歷,於是,成功學誕生了。

成功學的思路是,先提出一個論點,然後尋找論據。正如一個律師,不會給自己的當事人網羅不利證據。他們對相反的證據視而不見。

成功學大師經常開出如下藥方:

(1)謙遜

(2)自信

(3)勤奮

(4)堅韌

這些當然是普世價值,但大師沒有見過成功的狂徒嗎?人究竟是成功後變得自信,還是自信後才成功?明明有電梯,爲什麼非要爬樓梯?明明有座橋,爲什麼還要摸着石頭過河?

成功學的本質就是把小樣本中的特徵,強推到大樣本中。

冒牌管理學家也一樣,他們都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大的成功,多是基於運氣。

甲專家:多元化戰略更適合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щщщ◆ тt kán◆ ¢O

乙專家:專業化的企業存活率高,也更長壽。

他們假裝沒有看到,專業化的路上枯骨無數,混合經營的路上也是屍橫遍野。

吃到的葡萄格外甜

人會本能地貶低得不到的東西的價值,同時不自覺地擡高已得到東西的價值(比如“稟賦效應”)。

一隻狐狸試圖去把長在樹上的葡萄藤上的一串葡萄拿下來,但不成功,於是就離開,並怨恨地說:“那一串葡萄是酸的!一點也不好吃!我纔不稀罕呢!”

這則《伊索寓言》反映了大自然給我們的一種防禦機制,把沒有(或無法)吃到的葡萄想成酸的。

另一方面,我們又會誇大自己已經得到的“葡萄”的價值。

張三認爲三星手機華而不實,自從朋友送他一款後,他就改說三星手機性價比高,後來換手機了,張三又買了一款三星。

李四從前愛講: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陰差陽錯服兵役後,開始宣揚“男人一生一定要當次兵”。

某甲結婚前對愛人不太滿意,與約會時不同,婚後不斷地誇自己另一半的優點。

某乙意外考入一所並不情願的大學,此後反而大誇自己的大學真不賴。

選擇你愛的,你將更愛你選擇的

有句話格言說:選擇你愛的,愛你選擇的。這句話其實可以修正爲:選擇你愛的,你將會更愛你所選擇的。

幾個加拿大心理學家通過一項實驗發現,賽馬場上賭客們的一個有趣的特點:一旦下了注,他們對自己挑中的馬立刻信心大增起來。

當然,這些馬得勝的概率一點也沒變。同樣是這匹馬,站在同一個賽馬場的同一條跑道上。當賭馬客們最終不能取消對某馬下的賭注時,它的前景馬上就變得樂觀起來。

爲顯示自己選擇的合理化,人們會不自覺地誇大選擇對象的優點。

坦然接受不一致性

選擇一項事物的前後,對其可能性的估計產生變化,起源於心理學上的“一致性”。西奧蒂尼的《影響力》中,有段話頗值得玩味:

一旦我們作了一個決定或者選擇一個立場,就發自內心或者是外來的壓力迫使我們與此保持一致。而根據這個,我們可以看到人們一旦選擇一個立場,其實就是一個承諾,必須遵守,甚至損害自己的利益也幹。

索羅斯最懂得如何擺脫“承諾和一致性”的束縛。他四處聲稱自己不可能無懈可擊,所以對自己出爾反爾不以爲恥。

對付隨機性,他使自己的頭腦保持批判性的開放,但正因爲他有這種自知,纔有更大的能量。

沉默的證據

西塞羅講過一個故事:有人拿着一幅畫去傳教,上面畫有一羣正在祈禱的拜神者,他們在隨後的沉船事故中倖存了下來。其寓意在於說明祈禱能保護人們不被淹死。有個還沒有信教的人問:“那些祈禱後被淹死的人的畫像在哪兒?”

這就像一個拉你入夥做直銷的人,總告訴你某某人做到“鑽石”是如何美好,卻不說那些入不敷出的同行。

死者(失敗者)沒有發言權,所以,這些話能夠忽悠那些粗枝大葉的人。這種情況叫作“沉默的證據”效應。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認爲,“沉默的證據”效應是一切迷信形成的方式,不論是占星術、解夢、預言、占卜,還是別的什麼。

肖曼·巴納姆是一位著名的雜技師,他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爲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當我們用一串普通、含糊不清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它,認爲敘述中所說的反映的就是自己。這種現象被稱爲“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有句名言:“每分鐘都有一個傻瓜產生。”這個江湖騙子深知成功的規則是“具有每個人身上的一點東西”。而這也正是不科學的人格勾畫、占星和筆跡分析(筆跡學)的共性。

心理學家伯純(Bertram)在1948年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告訴他的學生,將爲他們實施一項人格測驗,並在施測完後,給每一個人“獨特簡短”的人格描述;並請學生評斷此項人格描述是否符合他們的實際個性。

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

你有許多可以成爲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

你與異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放鬆,其實你內心有些緊張。

你有時懷疑自己所作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

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

你認爲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學生給予的回饋結果顯示大家覺得測驗結果的人格描述相當準確。而事實上,伯純給學生的人格描述只有一種,而且很含糊。

偏見的形成

飛機失事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搭乘飛機甚至比走路還要安全。然而,一次飛機失事就會引來全球媒體的關注,足以使很多人產生“飛行恐懼症”。

其實,走在路上飛來橫禍的也不計其數,每天死於車禍的人成千上萬,卻鮮有誰患了“走路恐懼症”或者“公交車恐懼症”。

泰勒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舉過一個例子:“在美國,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就是,如果你問別人,是自殺比較普遍還是他殺比較普遍?人們會說他殺更普遍。但是事實上,在很多州,自殺更爲多見。造成偏見的原因,正是媒體的作用,因爲謀殺在報紙上出現得更多。”

康乃爾大學營銷學教授愛德華·拉索,曾與同事一起,對一羣學生做了這個實驗—

以下是旅遊指南介紹的兩家餐廳,你覺得哪一家更具有吸引力:

A餐廳是本地區少有的幾家高檔餐廳之一,裝飾豪華而羅曼蒂克,有木質雕刻的天花板、大理石鑲嵌的壁爐,牆上還掛着名家書畫,桌上燭光閃閃。餐點包括馬沙拉白酒小牛肉、小圓腓利牛排。一切美味應有盡有,服務一流。

B餐廳是本地區享譽海內外的名店,善於爲客人提供各種用餐時的高級享受。餐廳設計典雅、大方。餐點以海鮮和小牛肉爲主,但也有美味的糕點和禽類菜餚。主菜包括紐堡醬料龍蝦、馬德拉白酒小牛肉、威爾頓牛排等。

大部分學生認爲,這兩家餐廳幾乎半斤八兩,沒有太大的差別。這也正是拉索等所要的效果,因爲這個題目是他們精心設計的,目的就是要讓這兩家餐廳看起來差不多。

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7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2)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4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1)第12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4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1)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1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1)第1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23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4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4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1)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23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1)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27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2)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12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27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2)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23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1)第12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1)第21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1)第1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7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2)第12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1)第2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7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2)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4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1)第7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2)第4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1)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16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1)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16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1)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1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12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1)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27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2)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1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12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