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丁安遺筆

“這屋子裡真是有點太熱了,程姑娘要不要開窗?”

嘴裡說着這毫無營養的廢話,越千秋果斷結束了遲疑,伸手直接取過了那張絹書。他用了一瞬間的功夫就想明白了其中利害,人家東西都拿出來了,還由得了他嗎?反正不大可能用這種拙劣的辦法下毒,那麼就看看程芊芊又或者她背後的人玩的是什麼花招好了!

絹書入手,他見質地發黃陳舊,多半是放了多年的老東西,心裡就有了點數。畢竟,如果真是存放了有那麼多年頭,這上頭的內容,十有八九又要老調重彈說他的身世如何如何。好在他近些日子以來受夠了各種各樣的秘聞衝擊,就算人家直接說他是皇帝他都不會驚訝。

越千秋漫不經心地展開了帛書,可看清楚擡頭的稱呼,他那張臉就瞬間僵住了。原來,這並不是什麼指定給誰的遺詔密旨之類非常可能要人命的東西,但擡頭前兩個字卻非同小可。因爲那是……

千秋!

他幾乎立時三刻強迫自己排空了所有雜念,全神貫注地看着這封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信。

“千秋,見此信時,想來汝已知人事,卻不曉身世。吾名丁安,曾事大燕文武皇后爲尚宮,保管皇后璽綬。”

爲了平復此時那怦怦直跳的心臟,越千秋忍不住將目光從絹書上移開,瞅了程芊芊一眼。就只見她如同泥雕木塑一般靜靜地坐在那裡,蒼白的臉色,冷淡的眼神,緊抿的嘴脣,看上去就像一尊精緻卻沒有表情的瓷娃娃,生機全無,就連面對他那犀利的目光也沒多大反應。

很快,他就收回心神繼續看信:“吾曾隨皇后輾轉至南吳金陵,後攜汝棲身市井。甫居逾月,三遇死士行刺,知汝與吾恐不保,故密報南吳戶部尚書越太昌,央其攜汝歸家,養汝爲孫。皇后昔與越氏有約,故而越氏應允,吾可死矣。”

面對這寥寥幾句信息量實在是太大的話,越千秋再次強迫自己移開目光,深深吸了一口氣。寫信的人不但自稱丁安,還把來歷說得清清楚楚,到金陵後的經歷也都濃縮在了隻言片語中,更揭示北燕那位先皇后曾經和越老太爺有密約!

相比直接一上來就揭他身世,這種敘事手法實在是高明太多了,嗯,要點個贊。

他自己對自己開玩笑,調劑了一下此時激盪的心情——那與其說是對自己身世的興奮,還不如說是一種即將得悉秘密的好奇,哪怕他知道很可能到最後還是一場騙局——但在繼續看這形同遺書的絹書之前,他又對程芊芊咳嗽了一聲。

“既然程姑娘你不想開窗,這茶几上的茶應該已經涼了,要不要我去倒杯熱茶來?”

沒話找話說的越千秋見程芊芊沉默不語,也沒空去追究她是無意配合他演戲呢,還是有什麼別的緣由不願意開口說話,反正他把自己的戲份暫時給演了,短時間內不虞外頭那幾個正在審刺客的人闖進來,再說他還分心二用留心着。

很快,平復了心情的他就低下頭繼續掃過那密密麻麻的字。

“文武皇后志存高遠,然則所圖太大,吾不能苟同,是故主僕之義十餘年,終分道揚鑣。皇后曾遊歷吳越,與吳帝邂逅相得,一夕春宵,返燕時於邊境見燕帝,逾兩月而有子。然此子爲吳帝子,又或燕帝子,因皇后分娩時早產,吾雖知情親歷者,亦不得而知。分娩之日,吾爲皇后屏退,後進產房,卻見兩子。”

看到這裡,越千秋終於忍不住擡頭擦了一把額頭的汗,別說嘴角直抽抽,心裡也都快抽了。那位理應是死了的北燕皇后娘娘,您到底是多會折騰啊?這到底生下來的是雙胞胎,還是提前就已經抱了一個備胎進去擺迷魂陣?連自己的心腹都要瞞着,你得是怎樣多疑的人?

心裡這麼想,他卻也已經確定了接下來會看到的內容。可即便如此,他還是被徹底驚着了,就只見下頭那句話赫然是:“其中一子,皇后命名曰千秋。取生亦千秋,死亦千秋,長長久久亦千秋之意,此即汝也。”

越千秋只覺得一顆心狠狠悸動了一下。如果他是真正的在襁褓中被越老太爺抱回去的那個嬰兒,看到這句話時,就算不想別的,也會覺得北燕皇后這個名字還起得真是含義雋永,絕對不會像他此時此刻那樣震動非常。

因爲直到現在,他還記得越老太爺給自己起名字時念叨過的那句話。而除卻轎伕、跟轎的人以及越影,他相信這句話絕對不可能傳出去。

這些年來,他曾經半真半假地纏着爺爺問過當初爲什麼給他起名千秋,可從來就沒有得到過答案,每次狡猾的越老太爺都是打哈哈又或者用別的話把他敷衍過去。

而現在,這句他牢記在心中的話,再次出現在了這封絹書上。除非越老太爺和越影口風不緊,又或者那幾個知情者泄漏消息,就只有信上所說的這個可能性——他的名字並不是爺爺起的!

“然另一子皇后未曾命名,留於身邊,汝則第一時間遠送。至金陵時,皇后遣近侍將另一子送走,回程卻復又攜汝來。汝相貌及鬢角紅痣,吾記憶猶深,然則近侍稟皇后,道此民間棄嬰,因憐憫攜回。吾因此怒斥近侍謊言欺主,然則皇后亦堅稱非己子,令送予民家。吾一時情急,抱汝遠遁,而後則屢有死士來襲,吾應付無力,故託于越氏。”

到這裡,前因後果算是說清楚了,可也算是什麼都沒說,越千秋輕輕揉着眉心,心想這還真的是折騰人玩。他不經意地掃了一眼最後幾句話,隨即便若有所思地捏着下巴出神。

“昔吳帝有鯨吞天下之心,然無震懾文武之力;越氏有輔明主一統天下之志,惜乎出身微賤,黨羽未豐;燕帝亦有定鼎天下之願,然天性驕狂,不恤文武。且南吳非大燕,臣有臣道,君有君道,故而皇后因身懷六甲於大燕遭人暗算,體衰不能支之際,決意南行。”

“今見此書,汝應知身世蹊蹺。不論爲皇后子,燕帝子,又或吳帝子,良人子,汝既得活命,當凡事以慎重自保爲要,藏拙隱忍。切記平安是福,勿涉帝王家。”

“丁安遺筆。”

越千秋下意識地一把攥緊了絹書,隨即又鬆開手,一點一點將這張薄如蟬翼,卻帶着殷切心意的遺書小心翼翼摺好放進了懷中,這才上前走到程芊芊跟前。他蘸着茶水在茶几上劃道:“你奉誰之命給我送信?這封信何時到你鐲子裡的?你可曾看過?”

程芊芊卻沒有繼續蘸着茶水寫字,而是將那鐲子一合,隨即把那根本無法恢復原狀的鐲子送到了越千秋面前。

這麼非同小可的事,越千秋可不會與人客氣,立時接了過來擺弄了好一會兒,發現半面鐲子上除卻中間凹槽之外,圓周四點還各有小小的凹槽,另外半面則是依稀能看得出曾有凸起,如今那突起分明已經被磨平,他瞅見程芊芊的坐處竟有碎屑,心中就大略有了猜測。

等到確定這鐲子開啓之後確實無法復原,他眉頭一挑,直接理直氣壯地把鐲子捏在手裡不還了。而下一刻,他就只見程芊芊指尖蘸水,劃了幾個字。

“鐲子乃長公主所賜。”

越千秋登時瞪大了眼睛。騙鬼呢!東陽長公主要是送信給他,有一千個一萬個辦法,絕對能神不知鬼不覺,不讓他知道是誰送的,用得着再通過程芊芊轉一道手?除非……東陽長公主身邊並不是那麼幹淨,混了人進來,但這種可能性太低了。

他也懶得猜,乾脆就這麼看着程芊芊,等着對方自己揭開謎底。畢竟,如果不想說,人家根本不會用實際行動表示鐲子只是一次性儲物工具,更不會挑明東西是東陽長公主所賜。

“鐲子乃程家舊物,長公主將程家尚未燒盡的財物裝箱送來,我選了此物和兩根簪子以及幾塊帕子留做紀念。”

這個回答基本上還算在情理之中,而越千秋只要想一想程芊芊在公主府形同受監視居住的處境,就知道她如果真的打開過那個鐲子看過那封信,那麼就絕對不可能把東西復原。因爲她找不到修復這玩意所用的材料。

那麼,現在剩下來的就只有唯一一個問題了。誰告訴她鐲子裡藏有一封信的,又是誰讓程芊芊送給他的?

“鐲中藏信,乃我生母當初遺書所言,本隨我多年,但此行之前爲我嫡母藉故收去。”

用手一抹,將茶几上那水珠全部拂落在地,程芊芊這纔再次蘸水繼續往下寫。

“母親遺書明言,那鐲子內中藏書,送予白門越氏,越千秋。”

越千秋也懶得去追究程芊芊這話中,到底有幾分是真的了。他低頭看着手中的鐲子,深知眼下最最麻煩的就只有一個問題。這從中間整整齊齊被剖成兩半的鐲子,到底怎麼修復了還給程芊芊?下一刻,他就突然靈機一動,乾脆回到門邊上的椅子上反過來騎馬似的坐了。

此時,耳聽得外間在繼續審問刺客,陳五兩和嚴詡杜白樓簡直是疲勞轟炸,一個個層出不窮的問題丟出來,根本聽不到小胖子李崇明叔侄倆的聲音,分明已經徹底淪爲看客,他就面對程芊芊,輕輕揚了揚眉。

“說起來,程姑娘之前出示的那張朱殺帖,是怎麼到你手上的?如果我沒記錯,師父後來帶你坐的那輛車,有兩個侍女寸步不離守着你,而之前長公主帶你出來時,也說馬車上另有玄虛,就算有人接觸到你也會被追到。那麼,你收到那張朱殺帖,別人就一點都沒察覺?”

越千秋非常清楚,這個問題之前在越家時之所以沒人問,那完全是因爲嚴詡的到來給打岔了,東陽長公主關心兒子突然做出的那個選擇還來不及,哪裡還顧得上其他?再說了,就算意識到,她想想嚴詡即將獨當一面,故意不提,讓嚴詡自己去問,這種可能性也很大。

所以,此時此刻,他乾脆代師父把這個問題挑明瞭。至於問過之後嘛……呵呵,能夠神不知鬼不覺把朱殺帖送到程芊芊手裡的人,使得她手上無聲無息地掉了一隻鐲子,這還有什麼好奇怪的嗎?就算回頭抓到那人,人家不承認也沒事,反正不見了就是不見了!

越千秋能想到的事,程芊芊又不是頭腦遲鈍的笨蛋,她當然也能夠想到。只不過,她顯然沒有任何揭穿越千秋的意思,當下順着他的問題坦然回答。

“我和長公主到越府的路上,遇到過一匹驚馬,隨從和侍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去。而車伕因爲避讓不及,急急忙忙停車,我還在車裡碰到了頭,連車門都被撞開了。那時候車裡是還有一個侍女跟着,但突發狀況,她雖說拉了我一把,但車門還是開了,周邊有好幾個人靠近過來。那封朱殺帖應該就是那時候到了我袖子裡的,而且,我還丟了一隻鐲子,那是長公主纔剛給我的程家遺物。”

越千秋幾乎不假思索地立時把斷成兩截的鐲子藏進了懷裡,隨即對程芊芊豎起拇指點了個贊。而安下心之後,他就笑眯眯地把下巴枕在擱在椅背的手上。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這麼大的事情,你爲什麼不在第一時間說呢?”

程芊芊隨手將剛剛一直蘸水寫字的茶壺擲在地上。隨着那咣噹一聲,眼見門簾倏忽間被人撞開,看到探進頭來的竟是李易銘和李崇明叔侄倆,她便冷笑了一聲。

“九公子這是在審犯人嗎?如果是,我不妨說實話。長公主想引蛇出洞,可相比我立時察覺端倪,在大街上失聲叫嚷,引起混亂,自然是我假裝沒察覺,更容易讓人以爲得手,繼而露出破綻!我這些天在公主府事事都不曾避人,如果你認爲我能夠提早弄到那樣特製的顏料,寫了東西藏在身上,又或者吃裡爬外和人勾結,大可把我和外頭那刺客一樣去審!”

小胖子和李崇明幾乎齊刷刷地看向了越千秋的後腦勺,一個有些薄怒,一個則有些佩服。

好端端地攙扶人到屋裡休息,怎麼就演變成審犯人了?

而就在這時候,兩個皇族少年的背後傳來了一聲響亮的咳嗽,緊跟着,他們兩個領子就被人揪住,隨即被毫不客氣地拎到了一邊。走進屋子的嚴詡彷彿沒看見越千秋似的走過他反坐着的那張椅子,信步來到了程芊芊跟前。

“程姑娘,剛剛因爲那個刺客,忽略了你這邊。本來我和杜捕頭請你來,就是爲了程家的事情。不但杜捕頭追到了一個疑兇,洪湖雙醜那邊終於肯開口了,還有你那個侍女,他們提供了一些很重要的消息,你眼下跟我和杜捕頭去見見他們聽一聽如何?”

此話一出,第一次和第N次體會被人提領子拎走的李崇明和小胖子就異口同聲地叫道:“我也去!”

沒等兩人互瞪,後一步過來的杜白樓就代替嚴詡答應道:“英王殿下和嘉王世子就一塊來吧,一會兒那場面並不是太適合女孩子,你們給芊芊壯壯膽也好。”

越千秋見嚴詡看自己,他立刻把頭搖得如同撥浪鼓。相比程芊芊那邊,他對要他命的刺客更有興趣,反正真的發生了什麼,嚴詡也會告訴他的。更何況,眼下他懷裡還藏着很要命的東西,腦子裡也正一團亂呢!

第七百九十二章 蕭長珙大壞蛋!第五百一十二章 上來給本王唱一個!第二十六章 到底誰賣身?第四百八十九章 勾魂奪魄第七百零八章 東宮威德第二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五百零五章 收買和反收買第六百三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七十二章 老鷹捉小雞第二百三十六章 虛名誘人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遺贈和棒喝第一百六十五章 相見和相煎第四十一章 原是性情中人第三百零五章 深夜裡的密謀第六百二十七章 君與臣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事獻殷勤第六百三十一章 告狀還是過堂第四百五十三章 私人會見第五百三十八章 玄武澤“驚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一怒之威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平常的清晨第三百九十六章 誘導和善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膽太肥的千秋第四百三十章 浮光掠影第四十章 你不說,我就去抱大腿第三百八十章 深夜的相會和偷窺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和一個諸葛亮第五百零三章 揶揄和冷笑話第四十五章 苦肉計之後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秋的腦洞第八十三章 喬遷許願,終究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拉開帷幕的好戲第三百九十九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零八章 丁安遺筆第六百二十五章 深夜裡的掘墓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行密囑第一百九十三章 羣英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越小四和甄容第一百三十七章 鬧內訌的越小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刺青第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一十五章 姑娘家的心思很好猜第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四百九十四章 落空的殺手鐗第一百七十六章 誰來帶孩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巧舌如簧,五雷轟頂第六百零八章 丁安遺筆第七百三十四章 釣餌千秋第一百三十章 誘拐?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至瘋則無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影叔,你太壞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器量第三百二十章 興師問罪,夾道送歸第六百一十四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五百五十章 查家底之後第七百九十八章 落幕第六百二十五章 深夜裡的掘墓人第一百零三章 春色和跳牆第七百七十章 兄弟和知己第六百四十三章 元宵談放火,捨我其誰第五百九十九章 麻煩的小宴第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發威第三百零四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花亂墜的老爺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殺人和鬧劇第五百七十九章 知心知意小夥伴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拳出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九十六章 賢內助和鐵錘第六百二十五章 深夜裡的掘墓人第五百零六章 閨怨詩的新用法第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難來時你先跑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女婿?第七百七十六章 假的,父子第三百六十章 夢醒之後見肅殺第七百零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十八章 賠錢賠夫人又折兵第五百五十章 查家底之後第九十七章 圖窮匕見(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炮和助攻第六百一十三章 譏刺和闖關第一百九十二章 乘龍快婿和生日請柬第三百六十七章 細思恐極,暖男妖王第三十六章 不打自招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考兒孫,長公主驗屍第五十四章 蹭飯原是探消息第三十三章 出門沒看黃曆的下場第六十六章 千秋的打油詩第四百二十四章 告天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露餡了?!第四百零九章 怎麼敢?第六百零二章 擡槓擡出了閻王帖第四十七章 牽出蘿蔔帶出泥第三百八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一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二章 神思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怒幾殺人第七百九十章 無盡的糾葛第四百七十四章 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