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不知者不怪

長興島興旺發達了,林立的店鋪雖然都是臨時搭建的板房,不過裡頭的商貨卻是不少,當船隊運了諒山軍抵達的時候,郝風樓剛剛下了碼頭,便如一塊小石砸入了古井之中,整個長興島好像沸騰的開水一樣。

各大商行的人紛紛前來拜會,郝風樓和他們不少人都是老熟人,大家見了面,都是開門見山。

諒山那兒,沒人喜歡過份的客套,時間就是銀子,大家早已習慣了務實。

郝風樓第一個見的,便是鍊鐵業的巨頭吳家,吳家對於崇明島是極爲重視的,東家吳英龍親自趕來,吳家從前是蘇杭的商賈人家,後來舉家搬遷到了諒山,財富積攢了百倍,如今來了這崇明島,野心勃勃,早有了在這裡興建鐵坊,趁着倭國內亂,兜售鐵器的心思,除此之外,在江浙一帶,農業生產對農具的依賴也強,大規模生產的農具,豈是那些尋常鋪子裡打出來的農具可以媲美?吳家想趁着其他幾家鐵坊還在決斷之前,立即佔領市場。

因而前些日子,通過掮客,吳英龍認識了許多江浙一帶的人物,這些人物表面上看只是一些江浙坐着私船來的商賈,可是他們背後的力量卻是驚人了。

本來對於江浙一帶的世家們來說,朝廷海禁對他們是最有利的,畢竟一旦海禁,那麼江浙所特有絲綢和瓷器就不得出口,尋常人一旦下海,便是死路一條,可是世家不同。他們的背後有的是關係,別人不能出海。他們卻能買通許多人將私船運着貨物出去,如此一來。這些貨物就成了西貝貨,他們壟斷了市場,想要開什麼價錢,都是他們說了算。

假若是開海,那麼最頂級的絲綢賣出去,至多也就是十幾兩銀子一匹,畢竟江浙一帶多的是這等絲綢,可是一旦海禁,無人下海。下海的人少,便是價格翻上十倍,總還有一些海外的鉅富願意購買,這生活用品活生生被他們弄成了奢侈品。

不過這幾年,他們飽受了諒山絲綢的衝擊,使得盈利能力陡降,現在朝廷通商已是勢在必行,眼看着根本攔不住,於是他們索性就開始重新牟取出路了。

吳英龍和這些人一拍即合。他需要藉助這些人的人脈,而這些人也需要吳英龍。這是相互利用。

似乎因爲前幾日談的還算不錯,所以吳英龍顯得頗爲高興,如今郝風樓一到。他便立即來拜謁了。

二人是老相識,吳英龍行了個禮,便捋須笑道:“殿下此番連站連捷。諒山那兒深受鼓舞,如今逼迫朝廷議和。更是大漲士氣,老朽便乘着這陣子風來這長興走走看看。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才知道這兒早已堆了金山銀山,賴殿下鴻福,怕是此番要有所斬獲了。”

郝風樓不禁笑了:“吳資政太客氣,託福談不上,做買賣嘛,無非是眼光和魄力而已,而這些,吳資政都具備,還愁沒有獲利?倒是我,如今只曉得帶兵,反而對經濟之道生疏了不少。”

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郝風樓便切入正題:“吳資政是從諒山來的,卻是不知諒山現在是什麼光景。”

吳英龍當然曉得郝風樓問的是什麼,他是資政,剛參加了資政會議便告了假趕來了,因而對這資政局裡的事,最是清楚,便道:“資政局裡,支持打下去的人不在少數,老朽說句本心話,就是老朽也支持繼續打下去,不過平南王殿下把求戰的聲音壓住了,事後想想,也沒有錯,打到這個份上,諒山軍連補給都跟不上,徒費人力物力,倒是真不如休整一下,況且現在由徐太后來主持大局,當年諒山軍起事,打的是清君側的旗號,這君側的奸臣連同昏君都已垮了,這師出無名,反不如暫時媾和實在。”

郝風樓抿嘴一笑,他當然清楚吳英龍必定是主戰派,這當然和吳英龍的理念無關,只是因爲對吳英龍的鐵坊來說,戰爭持續,對他的買賣最爲有利,只要戰爭一日不停,軍備就不知要糜費多少,而鋼鐵卻是一切武器之母,靠着這個,吳家大發其財,不知趁此機會賺了多少。

郝風樓笑吟吟的道:“不錯,有張有弛嘛,況且接下來就是各省鐵路興建,到時候少不得還要仰仗。”

這話的意思是說,雖然停戰,可是吳資政也不必擔心,一旦興建鐵路,對於鋼鐵的需求只多不少,他這鐵坊的買賣,還愁什麼?

吳英龍深望郝風樓一眼,道:“爲殿下效力,老朽自當盡力。”

又說了好一些話,都是諒山的事,讓郝風樓趁此機會了解了一些諒山時下的實情,眼看時候不早,吳英龍便起了身,告辭去了。

郝風樓自然也就接待了下一批客人。

此次來的這位,可就不太一樣了,他打着的招牌是一個商行的旗號,不過郝風樓卻知道,此人是會門中人,在諒山乃是有數的會門首領之一,‘江湖’地位極高,掌握了不少灰色地帶的命脈,本來郝風樓對這等人向來是不感冒的,他們固然有被借重之處,可是畢竟礙着身份,還是敬而遠之的好,只是現在是長興島,一切的規矩暫時沒必要遵守,而另一方面,郝風樓深知在這裡,這些會門們的實力,某種程度卻是通商的潤滑劑。

換句話來說,朝廷雖然勉爲其難的答應了諒山的條件,可是並不代表,他們不會有所防範,即便朝廷準允,可是地方上的官吏有不少冥頑不化之人是公開反對通商的,所謂閻王好惹、小鬼難纏,一些正常途徑辦不了的事,反而會門卻遊走於灰色地帶,事情讓他們去辦,往往能收到奇效。

這纔是郝風樓見客的原因。

此人居然生得膚色白皙,並不是五大六粗,反而頗爲儒雅,他行了禮,自稱是學生,雖然沒有博得郝風樓的好感,卻也讓郝風樓放下了不少戒備。

緊接着隨口閒聊了幾句,便起身送客,這人倒也不覺得郝風樓怠慢,卻顯得很是滿意,其實郝風樓見他,某種程度,其實就已是一種殊榮,表明了一種態度,足以讓他欣慰,至於說了什麼,反而不重要了。

這幾日下來,見了各色各樣的人,甚至於倭國使節,郝風樓也是見了。

他們的來意很明白,無非就是求和,希望將崇明島上的人帶回去罷了,而郝風樓只是冷冷一笑,道:“貴國來了這麼多人,到了這裡就是客人,既是尊客,豈能說走就走?再者,聽說眼下貴國兵荒馬亂,即便是他們回去,只怕也要遭魚池之殃,我看就留在這兒吧。”

這倭人使節心知不好,其實也早有準備,竟是不再做聲了,相比從前的倨傲,如今卻是老實了許多,連連哈腰,心事重重的離開。

………………………………………………………

郝風樓眼下急於回諒山,消化兩廣、雲南、四川、貴州已成了郝家的第一要務,而且他也深知諒山資政局也等着自己回去交代議和之事,此番議和,幾乎是郝風樓‘自作主張’,雖然和郝政有過書信往來,提及過一些,不過這等大事終究是要給人一個交代的。

因而過了幾日,郝風樓便坐上了回諒山的海船,此次回去,他所帶的護衛不過數百,其他的,全部留在了崇明島上。

在這碧波汪洋上行駛了不知多少天,郝風樓全無心思,去欣賞沿途的風景,一月之後,他抵達了海防港。

海防港這兒到處都是船隻,有出入崇明的、有去廣州的,也有從西洋那兒來的,大大小小,看似雜亂,幾乎擁堵了港灣,不過亂中有序,遠遠便有接駁船過來,跳上引水員,手裡拿着羅盤和地圖,指引船隻朝空餘的碼頭停靠。

這引水員穿着的,乃是一身白色的制服,顯得極爲認真,頗爲專業,不斷的朝陸地的碼頭上打着信號,郝風樓在一旁看,覺得很新鮮,這人沒好氣的側目看了郝風樓一眼,道:“不要搗亂生事……額……你是……殿下……”

郝風樓呵呵一笑,道:“不要多禮,你看,我也沒有表明身份,不知者不怪,速速引船吧。你權當我是個愛湊熱鬧的傢伙好了。”

………………………………………………

第119章 伴君如伴虎第178章 你無處可逃了第939章 世界這麼大第490章 捋起袖子拼命第430章 羣狼噬虎第211章 屠戮第228章 殺氣沖天第600章 他鄉遇故知第529章 大勝第470章 哭笑不得第592章 背後的背後第870章 遺詔第339章 遠大前程第865章 此誠爲君子也第780章 可憐的女人第307章 怒了第437章 決戰紫禁城(三)第448章 交趾王第654章 新世界第93章 我敢造次第117章 該死的靖難第58章 乘勝追擊第641章 瘋狂一把第424章 真命天子第812章 該死第400章 該論功行賞第350章 火上澆油第425章 流官與土司第790章 萬衆一心第463章 做我的敵人,還是做我的朋友第310章 破門而入第575章 單方面的屠殺第300章 萬丈高樓平地而起第215章 殺人難 不殺人更難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474章 骨肉第240章 升任指揮使僉事第64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23章 誥命夫人第204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106章 陛下聖裁第687章 聖意第485章 勝者爲王第276章 強攻第731章 午門之變第732章 螢火之蟲第834章 莫非王土第151章 專營之權第415章 龍顏大悅第640章 富貴逼人第480章 妖言第557章 太子遭難第39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52章 鴻第590章 東山再起第595章 風光得意第312章 授首伏誅第195章 打到你服第179章 格殺勿論第283章 束手就擒第274章 鐵桶般的諒山第253章 民變第380章 聖旨嘉獎第204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532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737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892章 有仇報仇第74章 原來如此第339章 遠大前程第358章 敲斷你的骨頭第121章 聖駕第872章 親上加親第360章 口能殺人第627章 一擊致命第761章 瘋狂第335章 你再說一遍第400章 該論功行賞第71章 何罪之有第178章 你無處可逃了第91章 給你一個說法第753章 以一當十第474章 兇名在外第687章 聖意第634章 你來打我呀第305章 欺人太甚第469章 我忍你很久了第103章 搶人第71章 何罪之有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403章 鉅艦之威第528章 碾碎第522章 拭目以待第856章 噩夢第816章 忠臣受戮第567章 殺戮第15章 動手第741章 爭梨第50章 錦衣衛也是買賣第239章 大開殺戒第79章 青天大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