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戰功彪炳

不得不說,這江西的抵抗將會比廣東要劇烈得多,這一點郝風樓倒是深信。

因爲甚至於是徐反骨兄,居然也能看到這一點。

他在信中寫道:“兄入江西,勢必軍民憤慨,誓死抵抗,所過之處,若不派駐重兵,何以維持?兄應集結重兵,少則二十萬之數,沿途所過,多則駐紮一旅,少則一營,監視地方異動,保障糧餉輸送,方能成事。”

郝風樓忍不住皺眉。

二十萬之數!徐景明這個傢伙的數學看來是真的數學老師教的,這個預估的字數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出入。

江西府縣衆多,人口密集,多山多水,最重要的是這兒既是朝廷的錢袋子,同時也是反諒山的最大基地,諒山軍每到一處,確實都需要駐紮重兵,若是像廣東這般,一府不過駐紮五百人馬,各縣勉強派個小隊去維持,便可高枕無憂,那倒是省事,偏偏在那裡卻是全然不同,沒有數千人馬,壓根就彈壓不住府城,沒有數百官兵,就維持不住一個縣,再加上一些津要之地地衛戍,如此一算,郝風樓這點人馬,還真不夠塞牙縫的。

可是要繞過江西,或是海路襲擊金陵,固然可以有些作爲,只是船隊出發,便是孤軍深入,至多也不過維持三萬軍馬的補給罷了,三萬大軍,突降松江口岸,要攻克鎮江等地的重鎮,還要面對數十萬新軍鞏固的金陵衛戍,只怕比登天還難,況且到時候。江北和浙江、江寧等地勤王援軍紛紛抵達,形成合圍之勢。那可就糟糕了。

不過……

倒是這書信之中提及到了一件事引起了郝風樓的特別注意,那便是金川門防務空虛。爲此,朝廷打算加固金川的防務。

金川門說起來也是很有來歷的,要知道,大明朝的歷史就是一本厚厚的臭不要臉的反骨仔歷史,其中各種不要臉耍賤的軟骨頭可謂是比比皆是,其中最爲有名的,就是和郝風樓有莫大關係的李景隆,李景隆當時守的就是金川門,也是從金川門放了靖難大軍入京。

定國公的意思很明白。郝前輩若是有興趣,大可以來此一遊。

郝風樓不由笑了,不得不說,他發現自己和徐景明實在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看來,接下來,還真有點兒意思了。

於是乎,郝風樓受到了這封書信鼓舞之後,立即打起了精神。興致勃勃的巡視了一番各營。

各營的士氣倒還過得去,畢竟從廣州打到這裡連戰連捷,如今這裡天氣炎炎,卻依舊還要操練。大家也沒什麼怨言。

大家見了郝風樓,若是在操練的,自是不會來理會。可若是就地休整的,大家便紛紛行禮。

郝風樓騎着高頭大馬。面帶微笑,自然要保持着既春風得意又謙遜的笑容。春風得意是好教人知道,這位三軍統帥,懷着必勝信念,已想好了對付敵人的手段。

而謙遜則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做人不能太張狂。

郝風樓雖然沒有可貴的品質,可是至少還能裝出來。

他一直在苦苦思索的,便是接下來怎麼打的問題。

在謀劃了幾日之後,郝風樓修書一封,利用自己的渠道,日夜兼程的送去了金陵。

………………………………………………

徐景明日夜都盼着郝風樓的回信,大明朝沒有什麼娛樂可言,在那後世,在街霸滿大街氾濫的時代,尚且許多少男少女紛紛以結交筆友爲樂事,況且是在這娛樂只靠戲臺班子的大明朝。

徐景明接到了書信,立即躲在書房,看到了郝風樓的書信,旋即眼睛一亮。

“有點意思了。”徐景明不由笑了。

隨即他將書信焚燬,開始努力思索起來,最後當機立斷,吩咐了家丁:“備車,入宮!”

“公爺,宮裡不是傳出了消息,說是公爺操勞過度,陛下體恤,讓公爺好生在府上歇着麼?”

這還真是宮裡來的‘口諭’,這徐景明隔三差五就嚷嚷着要面聖,非要去韶關,滿朝文武,都能感受到這位仁兄的赤膽忠心,而且這廝還上了癮,不去還不成,撒潑胡鬧,什麼花樣都有,就在幾日之前,他還跑去了大明門嚎喪,哭的真是悽悽慘慘,眼淚都流了一籮筐子,不斷說什麼愧對列祖列宗,朝廷危難之時,還留在這金陵,實是無臉做人了。

宮裡的太監們也是倒黴,這廝跑到哪裡,就得把他架出去,既不能動粗,還得好言相慰,自家的祖宗都比這傢伙好伺候。

據說有個宮中的老太監,當年可是伺候過太祖皇帝的,太祖皇帝是什麼人,大家都是曉得的,那喜怒無常,真真是一個不留神,就要了你的腦袋,哪個在太祖面前,不是如履薄冰,不是小心翼翼?每日當值,就好像上刑場似得,可是這位太監中的老前輩卻是不禁摸着光潔的下巴感嘆,突然好生想念太祖他老人家了。

太監們煩,皇上更煩,朱高燧可不傻,從前這廝不能讓他去韶關添亂,現在就更不成了,他既是定國公,又是徐達之後,如今又是朝野一致吹捧爲大明朝一等一的忠臣良將,武曲轉世,關聖下凡,這樣的人若是打發去了韶關,你能讓他做一個小卒?能讓他做一個千戶?能讓他做一個遊擊?能讓他只做副將?哇靠,除了這主帥的帥印相授以外,朱高燧就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能給的。

畢竟這廝已經被吹捧上了天,都已經上了天,你若是委屈了他,大家必定會想,都說天子聖明,我大明如此一個棟樑,卻讓他屈居庸將之下,這聖明二字,怕是要打點折扣吧。這樣大大的忠臣,卻讓他只在帳下聽命,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既然如此,朱高燧還能怎麼說,自然是將徐景明高高掛起,可是這廝沒一日消停,朱高燧真恨不得將這孫子宰了,管他和中山王,和太后有什麼關係,可是……不能宰,這廝手裡雖然沒有丹書鐵券,卻有一樣比丹書鐵券還要厲害的東西,那便是聲望。

這個節骨眼,徐景明就是大明朝一個天大的招牌,所代表的,正是大明朝正需要的仁人志士,朱高燧就指望着拿這個混賬東西,忽悠着一個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爲江山社稷拋頭顱、灑熱血,這個時候你把他宰了,這天下,還會有人肯爲陛下分憂,肯爲朝廷效命麼?

因此,朱高燧只能忍。

前幾日,這廝覲見,抱着朱高燧的大腿痛哭流涕,說自己贅肉橫生,要馬革裹屍,朱高燧怒髮衝冠,尷尬不已,卻還是換上笑容,拍着他的肩,溫言說幾句,卿家忠義,朕聞之久矣,此事需從長計議。

最噁心的是,這廝在自己的腳上流了不知多少鼻涕。

此後這幾日,這廝把宮城當作了長城,又用了不知何物,反正是殷紅的東西在宮中四處題字,都是他孃的蹩腳的不能再蹩腳的詩詞。

再之後,跑去午門哭,跑去大明門哭,跑去神策門哭,這偌大的紫禁城就沒有他不哭的地方,嚎喪一樣,不曉得的,還以爲宮裡辦了喪事。

所以朱高燧決心讓徐景明禁足,他忍徐景明很久了。

只是對這宮中的暗示,徐景明卻不管這麼多,他狠狠的看了一眼這家人,氣勢洶洶的道:“本公爺操勞過度倒是真的,可是眼下是什麼時候,這是國難當頭啊,眼下這宮中是什麼光景,當今陛下,這是憂心如焚哪,君憂臣辱、君辱臣死你聽說過嗎?看到那公忠體國的牌匾麼?這公忠體國四字掛在這兒,便是時刻提醒我,莫說只是些許的操勞,便是今日接近精盡人亡、油盡燈枯,但凡只要還有一口氣在,本公爺就要隨時爲國分憂,爲君解難,這纔是忠臣應盡的本份,你們啊你們,真是糊塗,以爲有一點點小小成績,就沾沾自喜,本公爺在廣州,確實立了大功,可是這算什麼,這些許功勞,難道就能因此讓本公爺驕傲自滿?休要說話。備車。”

所謂廣州城的大功,卻也是有由頭的,徐景明雖是灰溜溜的跑回來,可是作爲‘公忠體國’‘義勇雙全’的定國公,怎麼可能臨陣脫逃,翰林院裡早就爲定國公解釋清楚了,當時賴俊逃之夭夭,各營大亂,是定國公連夜點齊了兵馬,在賊軍之中,殺進殺出,渾身是血,依舊手刃賊軍數十,廝殺一夜,力竭之後才被親衛救出來,所以定國公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

第518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917章 出爾反爾第493章 按律當斬第640章 富貴逼人第458章 步步緊逼第397章 悲慘世界第299章 土皇帝第554章 重賞第312章 授首伏誅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277章 你們完了第902章 亂局第696章 一擊致命第643章 逆賊當誅第192章 決一勝負第271章 豪氣干雲第743章 成大事者第223章 父子之爭第215章 殺人難 不殺人更難第294章 共商國是第452章 權力越大 責任越大第380章 聖旨嘉獎第233章 不顧一切第367章 造船第263章 轟動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870章 遺詔第509章 真相如此第548章 動真格的第699章 爆炸式的發展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606章 天大的家業第22章 不解風情第898章 攤牌第810章 摧枯拉朽第331章 巨大的利益第909章 萬象更新第706章 這就是天命第439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38章 殺無赦第824章 仗義死節第794章 刺刀見紅第541章 繼續胡說八道第812章 該死第283章 束手就擒第824章 仗義死節第423章 此番重賞第792章 郝張之戰第783章 破城第559章 變天了第369章 火中取栗第535章 兇名第659章 誇下海口第480章 義士第674章 驚喜第863章 是爲天子第40章 錦衣衛百戶第276章 強攻第640章 王子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601章 人心難測第297章 四縣之地第406章 殺氣騰騰第899章 自尋死路第57章 善始善終第123章 誥命夫人第175章 皇子不軌第787章 多事之秋第737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74章 步步緊逼第305章 欺人太甚第516章 賞賜第777章 謀反大業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882章 謝恩第7章 書中好多顏如玉第508章 可怕的女人第488章 君辱臣死第709章 西洋之事 託付於卿第67章 驚天動地第624章 廷議爭鋒第708章 其罪當誅第763章 鋌而走險第348章 殺機畢露第788章 在誅之列第117章 該死的靖難第61章 兩虎相爭第825章 國難思良將第580章 你死我才能活第855章 摧毀第859章 人如何勝天第816章 忠臣受戮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544章 你不信就是死第648章 僅此而已第66章 黃雀在後第484章 誰家天下第178章 你無處可逃了第759章 加官進爵第597章 超級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