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最悲劇的學士

黃淮此人的老道倒是讓朱高燧出乎意料之外,朱高燧心裡瞭然,這肯定是黃淮聽說了什麼,否則斷然不會出言提醒,可見此人對自己還是頗爲忠心的。

而事實上,朱高燧近來對徐太后確實頗有冷落,如今想了想,倒也覺得是該去看看纔好。

朱高燧笑吟吟地道:“黃卿家所言甚是。”

旋即,朱高燧起駕往萬壽宮,去見徐太后。

徐太后這兒,朱高燧已基本上控制,這兒的宦官和宮女大多都換上了朱高燧的人,因而朱高燧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即便是會客,或者是宮外的夫人覲見,幾乎是在掌控之中。

這也是朱高燧敢於怠慢的原由,如今,這宮裡的所有人都已翻不出浪來了,唯一讓他牽腸掛肚的,怕也只有那個諒山的郝風樓了。

天子駕臨,自是讓萬壽宮一下子忙碌起來,徐太后已穿戴了盛裝,卷着鳳袍在寢殿中見自己的這個兒子。

一聽說是在寢殿相見,朱高燧倒是有些意外,他已許久不曾去過寢殿了,寢殿是隱私的地方,代表的是親暱,宮裡的貴人,只有見自己的孩子和丈夫時纔會如此不拘泥於禮節,而前段日子,朱高燧只要一到,徐太后都是在正殿中見的,這裡頭卻有許多玄妙。

到了寢殿,朱高燧見了端坐的徐太后,不敢怠慢,連忙拜倒,口稱:“兒臣給母后問安。”

“皇帝請起,不必多禮,你有些日子沒來了,這些日子。哀家倒是一直盼着母子能夠相見,終究是自己的骨肉,雖也曉得有許多人照料着你,可是哀家總是不放心,你來。坐下,讓哀家好好看看你。”

這樣的態度倒是讓朱高燧感覺回到了當初的時候,他心裡鬆口氣,前些日子,母后冷淡,自己還當是她察覺了什麼。現在想來,可能只是因爲悲痛過度,精神恍惚而已。

朱高燧欠身上前,在一個錦墩上坐下,笑吟吟的道:“兒臣也擔心母后的身子骨。因此特意囑咐了劉安,每日有閒,都要去暖閣那兒稟告一下,省得母后身子壞了,兒臣還矇在鼓裡,那便是萬死莫贖了,只是前些日子,國事如麻。兒臣總想來看看,卻總是分身乏術。”他一副嗔怒的樣子抱怨,繼續道:“說來說去。還是大臣們做事推諉,否則也不必朕來操心勞力。”

徐太后恬然的樣子,握住他的手道:“哀家自然曉得,你如今是皇帝了,不比從前。”

頓了一下,徐太后才繼續道:“是了。哀家有件事,卻不得不說。”

朱高燧不知她要說什麼事。心裡倒是多了幾分警惕,面上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道:“還請母后告知。”

徐太后笑道:“你看。國不可一日無君,可是這國也不能一日無後啊,從前的趙王妃,現在還在廣州呢,你呢,也不琢磨着她們立即成行,你登基已有數月,還等什麼?這後宮裡頭沒有個女人操持是不成的,噢,還有朱瞻塙和朱瞻聖,你就算不想大的,難道連孩子都不想了?你不想,哀家卻是想極了,只希望他們儘快入宮,瞧瞧他們在廣州是不是消瘦了,這道旨意,你若是還拖着,哀家可就要頒佈懿旨了……”

事實上,朱高燧自登基之後便已有了許多女人,一口氣冊立了十幾個嬪妃,對於那位遠在廣州的黃臉婆子,早已丟到了爪哇國,大臣們也有人奏請此事,他只說國喪期間,緩緩再說,現在徐太后發了話,他這拖延之策怕是不濟事了。

遲早總還是要叫來的,朱高燧從前怕趙王妃,算是亦真亦假,真說一點也不怕,卻也不是,可是其中也有不少陰謀的成分,一個害怕王妃的趙王自然永遠不會引人注意。

朱高燧最後點點頭道:“既然母后發了話,兒臣自是遵照辦理。”他算是徹底鬆了口氣,看來這母后或許是想開了,又或者是根本就矇在鼓裡,可是不管如何,她若是能善待自己,對自己是有利的,這牽涉到他的合法性問題,若是自己的兩個孩子入京,母后更是顯露一些祖母的疼愛之意,許多流言蜚語便可戛然而止。

朱高燧滿是輕鬆,便陪着徐太后說了好一些話,徐太后近日心性好了許多,於是笑容滿面。

卻不知什麼時候,說到了一件事上,徐太后突然皺眉,道:“從前伺候哀家的高進,那奴婢啊,雖然懶惰了一些,可是哀家習慣了他的服侍,只是前些日子卻被打發去了神宮監,皇帝,他前幾日跑我這兒哭訴呢,說是哀家薄涼了他,哎……這個奴婢啊,吃不得什麼苦的,現在哀家跟前也有人照顧,讓他回來也不合適,可是陛下總該給他個好點的差遣,否則這宮裡豈不是人人都背後罵哀家刻薄寡恩麼?本來這事,哀家酌情便可做些安排,可想了想,還是得跟你商量纔是。陛下覺得給他個什麼差遣合適一些。”

那個太監,朱高燧自然是有印象的,此人照料了徐太后很多年,因爲朱高燧要在徐太后安插一些耳目,所以以其他的名義將他打發走了,如今徐太后問起,朱高燧便笑了,道:“那麼母后看,這個高進應當安排去哪裡?”

徐太后沉吟道:“他呢,也該享享福了,且到銀作局裡差遣吧,陛下以爲呢?”

若說權利最大,這宮中銀作局或許排不上號,可是論起這油水豐厚,那麼就當銀作局莫屬了,此時的司禮監還沒有真正的掌握批紅之權,因而此時司禮監的太監們也大多灰頭土臉,不可能像後來那般,人人爭相孝敬和巴結,而這專門爲宮中打造首飾和金銀器物對銀作局,可就大大不同了,畢竟任何金銀打造都是有損耗的,徐太后的心思也很明確,要給這位高太監爭取一個肥差。

這個要求對朱高燧來說倒也算不得什麼,況且是徐太后親自開了口,就沒有駁回的道理,朱高燧點頭道:“朕明日就差遣他去,母后放心,這兩日就有消息,您吩咐的事,兒臣豈敢怠慢。”

徐太后便笑了,道:“難得你有這心,其實哀家呢,也只是怕人說閒話而已,他是平素跟着哀家的,若是連他都落不到個好,少不得被人說哀家生性薄涼,這是顧全哀家的體面。”

朱高燧笑呵呵的補充一句:“顧全母后地體面也就是顧全兒臣的體面。”

母子二人其樂融融的又說了會兒閒話,今日朱高燧總算是得了個好消息,不管怎麼說,自己不必再操心萬壽宮這兒了。

他起身乘了步攆又去了暖閣,自然是準備爲桂林府的事做一些安排。

…………………………………………………………

次日一早,那位在神宮監裡灰頭土臉的高太監便得了恩旨,頓時讓旁人羨煞,大家都曉得他發跡了,據說還是太后親自求的情,這銀作局的位置必定是穩如磐石,而銀作局又是風生水起的衙門,以往銀作局裡,哪一個掌事的太監都能賺得滿盆金箔,掙下好大的家業,不是一般人,莫說是去掌事,便是在裡頭做一個尋常太監,那也不知要多少打點,得多少人背後有力支持。

高進自是含着淚謝主隆恩,旋即動身赴任去也。

宮中的事,大抵平靜下來,可是在桂林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許多人抵達了桂林,比如以學士頭銜,一直在諒山督學的楊士奇,這位楊學士如今地位尷尬得很,他來諒山,是假借名義避風頭的,誰知道這一避,風頭倒是過去了,結果又是新君登基,楊老狐狸立即感覺到不妙,自己前些日子和郝家走得近,本是要四兩撥千斤,借郝家的力來對付解縉,誰曉得最後,新任天子分明是對郝家處處針對,假若這時候,他回了京,天知道最後會是什麼結局。

可是留在諒山實在尷尬,他終究是學士,難道給郝家做狗腿子?不說臉面拉不下,人家肯信你麼?

於是乎,楊士奇便乾耗着,反正朝廷不請他回去,他也就不走,黃淮等人早就忘記他了,內閣的人終究不希望有個學士回來,雖說明知道這傢伙兔子尾巴長不了,可是回了京,終究是有些噁心,索性就當他不存在,至於天子,早就懷疑這傢伙和郝家眉來眼去,如今不想多事,自然也就將他拋之腦後,索性懶得理他。

孤家寡人的楊士奇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機,最失敗的是,不是他成了別人的眼中釘,也不在於他處於什麼劣勢,而是他被人遺棄了,對於一個有理想的政治家來說,最痛苦的只怕莫過於如此,他們可以力挽狂瀾,可以臥薪嚐膽,偏偏受不得被天下人忽視。(未完待續)

第313章 瘋子第357章 水到渠成第724章 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第4章 入選第140章 孤立第331章 巨大的利益第141章 打擂臺第523章 你纔是不知天高地厚第650章 收拾你第233章 不顧一切第628章 帝心難測第731章 午門之變第547章 奉天討賊第839章 大明之虎第193章 破甲第465章 打的就是你第128章 天子臨危第49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267章 喜上加喜第752章 鴻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128章 天子臨危第173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737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18章 收割第310章 破門而入第51章 無錢百事哀第418章 你惹錯人了第559章 變天了第923章 江山靠誰守第639章 離心背德第648章 僅此而已第925章 交心第850章 完勝第387章 天要亡你第479章 開萬世太平第891章 惡人第728章 吾皇萬歲第312章 授首伏誅第596章 一鳴驚人第744章 魚死網破第161章 作死第444章 無法挽回第251章 神武衛出動第646章 龍潭虎穴第82章 規矩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1章 情聖第63章 殺氣第138章 大事大辦第717章 天命第637章 責任重大第302章 財可通神第519章 虎狼第386章 還是不夠專業第101章 格殺勿論第274章 鐵桶般的諒山第360章 口能殺人雙倍月票求支持第448章 交趾王第685章 財閥崛起第540章 你又胡說八道了第832章 父子相見第456章 禍起蕭牆第589章 錚錚傲骨第880章 然而本王已經看穿了一切第113章 錦衣衛千戶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71章 何罪之有第571章 置之死地第746章 知兒莫若母第20章 你知道的太多第502章 有功第118章 大功告成第498章 不死則不休第621章 收網第543章 宮闈第160章 朕受命於天第632章 晴天霹靂第893章 開天闢地第798章 潰敗第161章 作死第554章 重賞第71章 何罪之有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485章 勝者爲王第396章 生殺第477章 榮華富貴而已第620章 辦一件大事第723章 欽差第828章 皇權爭奪第271章 豪氣干雲第905章 劇變第432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3章 血債血償第532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860章 你賭不起第81章 公主殿下第523章 你纔是不知天高地厚第35章 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