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步步緊逼

一言以蔽之,郝風樓的辦法,其實就是切香腸,將那香腸一小片一小片的切下來,不斷的去試探對方的底線,若是在東方,也可以稱之爲溫水煮青蛙,說穿了,就是在維持着鬥而不破的局面下,一次次的去挑戰對方的底線。

要修鐵路,還要貫穿整個廣西,沐晟聽了,第一個反應就是覺得大大的不妥當,可是他的性子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便是他不敢擔當。

不錯,眼下郝家咄咄逼人,一副只要不肯,便要魚死網破的姿態,沐晟不敢承擔這個風險。

因爲平叛與否都在於朝廷,沐晟負責的只是軍事,至於廣西布政使司,這位仁兄雖然主政一方,放在廣西,也算是了不得的人物,可是對朝廷和諒山來說,都未免不太夠份量,壓根連說話的份都沒有。

如此一來,夏元吉一面在與沐晟磋商,另一面,諒山那兒已經開工了,許多的勞工開始涌入廣西境內修橋鋪路,熱鬧無比,甚至連徵地的問題都已經自行解決,一方面是廣西地方上大多傾向於陳學,對於鐵路這等新鮮事務,他們倒是贊成的,畢竟諒山已成爲他們的聖地,諒山有的東西,大抵不會壞,這個時代的人和後世滿清的讀書人卻有不同,這個時代的人更爲自信一些,就好比中世紀的西洋教,因爲被大食人時不時按在地上一通猛揍,便不免走向極端,見了所謂異教徒便一把火燒了,半分客氣都不曾有。而反觀當時的大食人。卻是居於世界中心,對新鮮的事務很能包容。吸收了天竺、西洋甚至是東方的許多文化,取長補短。雖對異教頗有歧視,卻還不至於見人就放火便燒的地步。可是到了後世,由於西洋的強勢,因而具有了包容性,大食卻掉了個個,反而變得極端。

大明和後世的滿清也大抵如此,許多新鮮的東西傳來,大明的讀書人自然有他的自信,因而並不排斥新鮮的事務。雖然也有爭議和討論,可是並不是一味的排斥,乃至於許多名士索性研究西學。

現在,情況也大抵是如此,至少在廣西,許多士紳並不排斥這些,更何況他們暗地裡有許多的買賣,若是修了鐵路,輸送通達。對他們亦有不少好處,畢竟眼下在廣西最值錢的並非是土地,而是礦山和山林。

即便是一些守財奴,想要抗拒的。可是那浩浩蕩蕩的勞工跑到你家地裡着手的時候,你能奈何?告官?這爲官之人最怕的便是做出頭之鳥,讓他們欺些小民便罷。手裡頭就這麼幾十個三班的差役,敢和那數千數萬的勞力爲敵?更不必說。這些勞力背後還有郝家,打你兩個耳光。怕你也不敢放出一個屁來。

沐晟對於郝家的這等行爲自是大大不滿,只是他既是一切以家族利益爲考量,這才和郝家爲敵,而如今,同樣也是如此,他的一切言行舉止都不可能魯莽衝動,於是乎又不得不將這皮球踢到朝廷去。

而朝廷對此幾乎沒有音訊,理由也很簡單,鐵路是什麼,朝中諸公怕也不甚明白,料來大抵也就是官道一樣的東西,這東西能有什麼用,有什麼危害,似乎也想不出來,於是乎便委派了一名巡按親往廣西來查看,如此一來,一來二去,若是打個來回,怕是沒有幾個月,也至於半年的功夫,到了那時,黃花菜都涼了。

這其實也就是效率的問題,帝國過於龐大,導致朝廷的政令往往要慢上幾拍,而就在這幾拍的功夫,卻不知會耽誤多少的事,本來這種情況,朝廷委派節度使,讓其全權代表朝廷治理一方,乃是最好的選擇,可問題卻又出現,因爲節度使上馬管兵、下馬管民,手握全權,就極可能造就一個又一個的土皇帝,因而這強幹弱枝就成了朝廷的選擇,在地方上,爲了防止封疆大吏權柄過大,於是便將這權利逐敲碎分散,什麼學政、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轉運司等等,結果就是表面上地方再無做土皇帝的可能,可是同時,因爲這種制約,卻等於是誰說了都不算,事無鉅細都得由朝廷處置,偏生朝廷距離這裡山長水遠,政令不通達,平時倒也罷了,一旦遇到像郝家這樣的事,反饋和迴應的速度根本不足以解決任何問題。

事情也只能這麼將就。

桂林府這兒有些雜亂無章,而楊士奇則帶着人開始進行規劃和佈置了,楊士奇終究是個有地方經驗,卻又有豐富從政經驗的學士,許多事在別人眼裡或許是很麻煩,可是一到了他的手上,便可立即一二三四五的拿出數個解決的方案,最後磋商討論一番,拿出一個最不壞的結果佈置下去。

比如這桂林府新城的規劃就很有意思,從前的桂林府格局太小,已經不足以承載如此多的外來人口和往來的商旅了,既然如此,那麼必定是要向外拓展的,只是要拓展,第一個辦法就是拆除城牆,只是一旦城牆拆除,卻又會遇到一個麻煩,那便是將來一旦遇到戰事,城中就沒有任何屏障了,既然如此,那麼這舊城索性就可以當作一個軍事基地,而在灕江對岸開發新城,新城的街道事先都要經過規劃,所有的土地如何徵收,又如何兜售,哪些地方該設巡捕局,又當建立新的衙署,哪一片區域是工坊有地,這些已經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雜亂無章了。

事實上,關於城市規劃,也算是漢人的老傳統,畢竟這裡的城市規模往往龐大,早在隋唐時就出現過幾十萬人口的城市,若是沒有規矩,天知道會成什麼樣子,永樂天子在的時候,就曾想重建北京城,那兒的規劃更加嚴謹,楊士奇就曾負責過北京城的規劃,只是這個規劃,最後因爲天子的駕崩而沒有實施罷了。

如今,他操持這桂林新城,卻是頗爲得心應手。未完待續。。

第135章 重任第790章 萬衆一心第767章 南方明珠第788章 在誅之列第18章 門生第131章 你是亂黨第43章 是可忍 孰不可忍第639章 離心背德第520章 摩拳擦掌第625章 殺一儆百第275章 死戰第153章 重賞第469章 金刀龍袍第398章 夠了第50章 錦衣衛也是買賣第791章 聖心第670章 喜迎王師第822章 請降第908章 全面開戰第98章 得罪寧王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308章 忍無可忍第439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569章 火燒了眉毛第624章 廷議爭鋒第474章 反告第780章 可憐的女人第685章 財閥崛起第70章 賜衣第788章 在誅之列第522章 拭目以待第907章 大難臨頭第484章 誰和你講道理第32章 好厲害的手段第483章 人生得意第182章 大動干戈第524章 必勝第184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87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353章 悉聽尊便第570章 決戰之地第554章 重賞第4章 入選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400章 該論功行賞第763章 鋌而走險第173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536章 纏綿第734章 殺人夜第638章 奏對第885章 不知者不怪第81章 公主殿下第707章 京師震動第340章 千古一帝第192章 決一勝負第10章 錦衣衛第53章 還有王法嗎第611章 事有反常即爲妖第884章 皆爲利來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421章 轟隆隆第370章 郝家的崛起第538章 瘋狂第297章 四縣之地第665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556章 這下震驚了第2章 落地鳳凰第825章 國難思良將第462章 算賬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475章 不似人君第135章 重任第67章 驚天動地第474章 骨肉第476章 關鍵時刻第624章 廷議爭鋒第89章 黃雀在後第349章 公道第637章 責任重大第75章 太監很瘋狂第882章 謝恩第749章 逃出生天第69章 你會後悔第514章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第452章 權力越大 責任越大第494章 絕地大反擊第401章 萬國來朝第33章 南京 南京第42章 你很囂張嘛第825章 國難思良將第535章 兇名第8章 少爺我讀春秋第235章 你惹到了我了第888章 改制第351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839章 大明之虎第555章 面聖第38章 論功行賞第533章 內行指導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