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御駕

郝風樓看着猶豫不決的朱高燧,他隱隱感覺到,朱高燧的心裡有一種慾望,在蠢蠢欲動。

他幾乎相信,朱高燧不可避免的會走上一條道路。

從前那個隨遇而安的趙王,已經越來越讓郝風樓陌生,郝風樓熟悉的,是一個開始有了城府,有了野心的朱高燧。

所以郝風樓直視着朱高燧,等待着他的答案。

諒山的出現,確實給了朱高燧最有利的爭儲條件,大規模的商貿在那裡形成,無數原有的士紳和地主,開始染指諒山商貿帶來的好處,在這個時候,清高和守舊是沒有用的,同樣的土地,同樣的銀子,投入到諒山的利益鏈中,就可獲利數倍,這種誘惑,誰能擋住?

即便是那些食古不化的人,也會很快被淘汰,固然你有良田千傾,可是別人的獲利比你多的多,你的獲利,卻還要靠着老天爺的賞賜,人家僱傭長工、僱農肯給數倍的價錢,你卻無力支付,最後的結果,就是你的土地被兼併掉,或者你不得不隨波逐流。

無論如何,那兒的氣氛,已經起來了,有了不同的利益,立足於這個利益的所謂‘理論’也應運而生。這些人自是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屬於另類,甚至是有些不起眼,可是在他們的背後,卻是一個巨大的利益鏈接,這個利益集團急速的膨脹,不斷的積攢着財富,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入這洪流之中。

當壯大到某種程度的時候,他們就急需要得到一個保護傘,這個保護傘,在交趾,自然是郝家。可是郝家終究只是一地的諸侯,想要獲得更大的支持,有更大的平臺,他們就急需尋找到一個代理人,這個人……可以是趙王。

郝風樓不過是負責穿針引線。至於朱高燧肯是不肯,就看今日了。

朱高燧笑了,道:“其實,郝兄弟的話,本王很明白,這件事。有很大的風險,假若……或者說是萬一,萬一失敗,那麼本王的下場,只怕未必比二哥要好了。”

郝風樓也跟着笑了:“殿下早已是太子的眼中釘、肉中刺,莫非殿下以爲。將來,殿下的處境,就會比現在的漢王殿下好麼?”

朱高燧苦笑:“你說的是,所以呢,我現在是不是該寫一封書信,讓遠在嶺南的王府長史邀幾個陳學的大儒,去開課講學。噢,是啦,本王的兒子已到了讀書的年齡,是該延請一位德高望重的博士,來給他開蒙了,這個人,你來舉薦吧,本王信得過你。”

話說到這裡,大家已是心照不宣了。

郝風樓微笑道:“諒山有個叫陳宏之人,乃是陳學大師陳凱之的族弟。此人嘛,飽讀詩書,深得陳凱之的真傳,經史典籍,亦是耳熟能詳。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卻不知殿下中意麼?”

朱高燧道:“就怕這樣的高士,不肯屈就。”

郝風樓深深看了朱高燧一眼:“殿下放心,他慕名殿下已久,若是殿下肯修書一封,他必定會立即趕赴廣州府。”

朱高燧**的笑了:“那好,這書呢,你來修,就以本王的名義。”

郝風樓又是苦笑:“殿下連這個懶都偷。”

朱高燧理直氣壯地道:“若不是你招惹是非,沾花惹草,咱們何至於淪落於江湖,哎……這是你欠我的,你得還一輩子。少一年,少一個時辰,少一分一秒都不成。”

郝風樓摸摸頭,這話,怎麼像瓊瑤筆下地臺詞,忍住心裡惡寒,郝風樓苦笑道:“那好,我來代勞。”

朱高燧已是從已上站起來,做了決定之後,不但不覺得沉重,反而輕鬆了許多,他扶着船舷凝望江岸,不由笑道:“你知道麼?我朱高燧一直都不起眼,在兄弟裡頭,排行最小,唯一讓人記住的,就是各種胡鬧,在父皇母后的心裡,在其他人的心裡,都知道趙王是個紈絝子弟,唔……其實,我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我知道,我的兩個皇兄,都比我優秀,一個能文,一個能武,而我呢,文不成武不就,索性,就放蕩着,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可是……本王真的很想告訴別人,朱高燧不只是個紈絝子弟,並不會比其他人差,我叫朱高燧,天生下來,便貴不可言,既是如此,爲何要被人瞧不起。郝風樓,你助我成大業,我不會許諾給你什麼,因爲……你是我朋友,朋友之間,不需要承諾。”

……………………………………………………

北直隸這兒已是大雪紛飛,漫天的飛雪使得道路難行起來,可是十萬大軍的供養,卻都依賴於此,這泥濘難行的官道上,無數的車馬踩過了一個個蹄印,壓過一個個的軸痕,瑟瑟發抖的民夫,臉色鐵青,手幾乎已經凍僵,卻是一分一秒不敢鬆懈。

偶爾,會有快馬自南而來,這些穿着緇衣,背後綁着竹筒的人騎着駿馬,呼嘯而過,一面嘶聲裂肺地吼:“讓,讓開,加急,加急奏報……”

聽到這樣的喊聲之後,所有人都會乖乖的將車馬靠在路邊。

“卻不知京師又有什麼消息。”

“據說是有人造反。”

“這怎麼可能,不是有太子監國麼?”

“造反的不就是……”

……………………………………………………

南邊的事,早已傳到了遙遠的北地,各種流言,在軍中四起,無論如何,都遏止不住。

不過邊鎮這邊,天子的行轅這兒,卻還是如往常一樣的處置着各種的事務。前幾日各路邊鎮的軍將前來見駕,天子直接處置了幾個犯禁的軍將,其中有一個,還是朱棣從前的老親兵,即便如此,天子也沒有留情,將他的腦袋,懸掛在北平城門。

朱棣此番的目的,一是故地重遊,二是整肅邊關,這第三,就是防北元,他既然來了,自然是三下五除二一點客氣都沒有,一時之間,三軍動容,所有人都嚇壞了。

倒是北元那兒,據聞朱棣親征,倒是消停了不少,不過依舊還是有大規模的調動,這些調動,根據斥候一個個報到了北平,朱棣並沒有因爲金陵所發生的事而分神,而是每天,都看着那諾大的邊鎮地圖發呆。

行轅就在從前的燕王府,不過北平自改爲北京之後,這王府自然也就成了皇宮,進行了一些擴建,這裡依舊有暖閣,只是規模上,及不上南京,朱棣在着地龍燒的熱氣騰騰的暖閣裡,此時在見幾個都督。

“瓦刺人的書信,諸位想必已是看了,他們願意向我大明臣服,只求大明給予一些糧草過冬,還說願供我大明驅策,諸位怎麼看?”

在座的有丘福,有陸徵以及諸多將領,大家都不敢做聲,倒是楊士奇站在朱棣的一側,作爲隨軍的一員,楊士奇顯然受不了北方的氣候,所以臉色有些青黃。

楊士奇心不在焉的聽着朱棣的話,心裡想着的,卻是另一件事,那便是金陵,金陵出了這麼大的事,可是陛下呢,卻是不聞不問,彷彿這件事沒有發生過,這陛下,莫非當真一點都不在意。

不可能,絕不可能,這事兒太大了,更何況天子還遠在千里之外,這個時候,更應該重視纔是。

只是現在陛下卻還有閒暇,每日琢磨軍務,這份定力,倒是教人佩服。

朱棣微微一笑,道:“你們爲何都不做聲?楊士奇,他們不說,你來說。”

楊士奇回過神來,他本就是聰明絕頂之人,雖然心不在焉,可是此時陛下相問,他卻沒有遲疑,侃侃而談:“以微臣愚見,要嘛,這就是瓦刺人的緩兵之計,藉此麻痹我大明,而後調集軍馬,進行突襲,使我大明倉促應戰,首尾不能兼顧。這其二嘛,就可能是韃靼那兒,出了問題,不是韃靼欲攻瓦刺,就是瓦刺決心趁機一口將韃靼吞併,因此想來穩住我大明,以免腹背受敵,假若是前者,陛下大可以將計就計,暗中佈置,答應他們的條件,而後趁他們以爲得計之時,給他們迎頭痛擊。假若是後者,亦可以先將事情答應下來,待韃靼和瓦刺相攻,再出兵橫掃瓦刺和韃靼二部,給予他們重挫,坐收漁翁之利。”

………………………………

第185章 閃亮登場第727章 大壽第333章 夫人威武第910章 六部尚書第704章 帝王之術第239章 大開殺戒第381章 託付重任第44章 出大事了第238章 大逆轉第411章 吾皇萬歲萬歲第245章 瘋狂的趙王第447章 幸福來的太快第643章 逆賊當誅第810章 摧枯拉朽第567章 殺戮第479章 明正典刑第695章 垂死掙扎第492章 小勝一場第111章 清算第288章 丘八們瘋了第725章 朝賀第903章 被坑了第64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08章 歸心第12章 原來只是縮頭烏龜第142章 誰敢反對第51章 無錢百事哀第893章 開天闢地第238章 大逆轉第414章 有一筆賬要算第2章 落地鳳凰第531章 壯士第408章 帝心第645章 算總賬第614章 大旗第586章 高風亮節第755章 百廢待舉第195章 打到你服第223章 父子之爭第630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705章 彌足珍貴的大禮第185章 閃亮登場第641章 瘋狂一把第57章 善始善終第141章 打擂臺第885章 不知者不怪第476章 亡國之君第881章 覲見母后第876章 忠義可感天地第557章 太子遭難第630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499章 事情敗露第219章 賜姓第523章 你纔是不知天高地厚第837章 姑娘請自重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9章 圈套第34章 大功告成第157章 神兵第778章 攻越廣州第219章 賜姓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518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91章 給你一個說法第517章 誰與爭鋒第647章 說翻臉就翻臉第529章 大勝第573章 一決雌雄第815章 下詔獄第795章 絞肉機第755章 百廢待舉第933章 就在今日第542章 聖孫第493章 按律當斬第469章 我忍你很久了第549章 死中求活第225章 天子駕臨第678章 名滿天下第202章 喋血第282章 片甲不留第318章 一審定生死第441章 朝野震動第213章 郝千戶發威第470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622章 殺機潛伏第548章 動真格的第346章 神威第73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0章 搶班爭權第923章 江山靠誰守第73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八百六十四章 桃花盛開第842章 情比金堅第675章 龍顏大悅第330章 重賞第602章 建藩第363章 錦繡諒山第64章 抗命第604章 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