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面聖

朱棣傳了旨意,大手一揮,命人退下,獨獨留下了楊士奇。

他靠在暖塌上,用高枕枕着頭,眼眸在打着盹兒,一個太監小心翼翼的送來一碗剛暖的蔘湯,就擱在榻上的小几子上。

朱棣舒服的道:“這北京的暖塌,就是比金陵地要舒服,楊愛卿,你跟着朕來這北京走了一遭,倒是辛苦了你,怎麼樣,身子還吃得消麼?”

楊士奇站在塌邊,道:“微臣蒙受聖恩,能夠時刻位列帝側,實乃三生之幸,些許辛勞,不足爲慮。”

朱棣不由笑了,道:“三生有幸,這話兒過了,你們讀書人都說,秀才不出門,就知天下事,朕看哪,這話是你們自個兒騙自個兒。人得多出去走走看看,看到了,見到了,才知道這天下是什麼模樣,這些日子,你有一些長進,比從前務實了不少,不要老是和翰林那些人清談,清談能談出什麼?”

楊士奇道:“陛下教誨,微臣銘記在心。”

朱棣眼眸便閉上,道:“來,給朕說一說周禮吧,你要見識,朕也要讀書,咱們相互長進。”

楊士奇道:“不知陛下要聽哪一段。”

朱棣眼眸微張:“周禮之中,有沒有帝王會獵於外,而太子代秉國政,謀朝篡位的故事。”

楊士奇一聽,嚇得臉都白了,連忙拜倒在地,道:“陛下言重,君臣父子,哪有臣子逆君王。兒子反父親的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棣笑了,依舊是枕在榻上。臉色平靜,淡淡道:“你說罷。”

楊士奇道:“金陵之事,實在蹊蹺,蹊蹺的很,微臣以爲,太子殿下乃是純孝之人,即便……即便他有什麼其他心思。可是……可是……”突然皇帝說出那麼一番話,真正是把楊士奇嚇壞了,某種意義來說。楊士奇雖然和太子不親,並且和解縉勢同水火,可是本心上,還是希望太子能夠克繼大統的。現在皇上突然疑心太子。便如晴天霹靂一般,轟的楊士奇有點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楊士奇定下神來,才道:“陛下,太子仁孝,豈敢做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懇請陛下明察秋毫。”

朱棣莞爾一笑:“朕疑心了朕的兒子麼?朕什麼時候說過?”

這一下子,楊士奇有點傻眼了。說起來天子還真沒有說過懷疑太子的話,只是問周禮之中有沒有這樣的典故。想不到自個兒……

他只有汗顏。道:“是,微臣罪該萬死,不該胡言亂語。”

朱棣道:“楊愛卿的心,也是向着太子的?”

“這……”楊士奇沉吟片刻,道:“臣向着的,不是太子,而是祖宗之法。”

朱棣嘆口氣,道:“可是有很多人,卻不是這樣啊,你知道麼?做天子難,做父親更難,你下去吧,這裡不必你伺候。”

楊士奇只得唯唯諾諾,告辭出去。

…………………………………………

天子的行宮那兒,就再無動靜了,大軍的調動,與瓦剌人的聯絡,一直都在進行,一切都是按部就班。

倒是郝風樓和朱高燧等人,已抵北通州,到了北通州這兒,就沒有這麼方便了,這北京附近,軍馬雲集,無數的大軍駐紮各處,北通州這兒駐紮的是一隊朵顏三衛的軍馬,郝風樓和朵顏三衛,一向沒有愉快的經歷,自然而然,不會和他們勾搭,倒是有專人負責接待他們,帶他們前去北京城。

至於此時的北京城,規模倒是遠遠及不上後世,這裡雖然已經修了行宮別院,也加築了城牆,可是和真正的京城比起來,卻還有些距離,更像是一座軍事要塞。

天空下着鵝毛大雪,神機衛是南人,此時人人都裹着冬衣,被人安置在城外的大營,郝風樓和朱高燧二人則抵達了北京城內。

一到了北京城,朱高燧便興致勃勃起來,指指點點,雖是臉凍得通紅,卻是不斷對郝風樓道:“你瞧,那是大成樓,那兒我從前京城去,站在那兒,可看到宣武門的全貌……那兒……”

二人一邊騎馬,一邊說着話。

朱高燧彷彿像個孩子一般,勒馬前行,一面道:“待會給你再看好東西……”

正說着,迎面卻有個黃門太監帶着十幾個武士飛馬而來,一見到郝風樓和朱高燧,便道:“前面可是趙王殿下和海防侯?”

郝風樓道:“正是。”

這黃門太監騎在馬上,並沒有下來行禮,而是道:“陛下口諭,趙王朱高燧,與海防侯郝風樓膽大妄爲,擅離京師,罪大惡極,立即綁縛,至宮中論罪。趙王殿下,海防侯,得罪了,來人,拿下!”?、

一聲令下,身後十幾個武士再無疑慮,越過這太監,將朱高燧和郝風樓拉下馬來,取來繩索,將二人綁了個結實。

朱高燧大叫:“鬆一些,鬆一些,勒着了本王,本王要了你們腦袋。喂,也不許勒着了郝風樓,同樣要你們的腦袋。”

這些武士苦笑,只得去看那太監,那太監把臉別到一邊。

武士們會意了,只得將繩索鬆開,又重新綁一遍,讓二人輕鬆了不少,其中一個不忘行了個禮:“多有得罪,實在是聖命難違。”

於是一行人押着郝風樓與朱高燧,直接入宮。

到了北京紫禁城,自午門進去,恰好撞到了楊士奇,楊士奇似乎也是奉旨出來,他目光落在朱高燧和郝風樓身上,突然駐足,飽有深意的看了郝風樓一眼,卻是上前,對郝風樓道:“郝大人,好久不見。”

郝風樓被綁着,以這樣的姿態見楊士奇,實在是有點兒哭笑不得,只得道:“楊大人好。”

楊士奇卻是苦笑:“不好,很不好,你們二人,可是把人害苦了啊。”

這句話,一語雙關,郝風樓卻朝他一笑,不再說什麼。

楊士奇便昂起頭來,正色道:“陛下有口諭,趙王與海防侯欺君罔上,十惡不赦……”

朱高燧大叫:“本王冤枉。”

楊士奇笑道:“不知殿下有何冤屈?速速陳來,下官好立即回報。”

朱高燧道:“太子要殺我,如何是欺君罔上,如何是十惡不赦。”

楊士奇皺眉:“趙王莫要含血噴人。”

朱高燧大叫:“千真萬確,句句屬實,我冤枉,我比竇娥還冤枉,我要見父皇,我要痛陳冤屈,我也是兒子,我的命就不值錢麼?別人要殺我,爲何還是我欺君罔上來着……”

楊士奇皺眉,道:“殿下稍候。”

於是楊士奇飛快去了,過不多時,又去而復返,冷着臉道:“陛下又有口諭,趙王之言,實乃胡說八道,太子仁孝,待兄弟如自家手足,爲何殺你,你分明是與郝風樓沆瀣一氣、狼狽爲奸,大逆不道。”

朱高燧便大叫:“父皇不辨是非,不聽我陳辯,爲何就非要指摘我是胡說八道,兒臣不服……不服……”

郝風樓忍俊不禁,其實一開始,他和朱高燧就已商量好了的,今個兒非要見駕不可,能不能見駕,就看這朱高燧夠不夠胡鬧了。

楊士奇倒是一直心平氣和,淡淡道:“殿下,陛下還有口諭,若是你們二人肯認個錯,這件事,便可輕懲,假若依舊不思悔改,可就怪不得國法無情了。”

朱高燧正色道:“本王只求沉冤得雪,只求父皇明辨是非。”

楊士奇嘆口氣,道:“看來你們是非要鬧到不可開交纔好啊,好吧,殿下,海防侯,你們再稍候片刻。”

等到楊士奇這一次去,終於傳來了準信,楊士奇道:“陛下有旨,請罪臣朱高燧、郝風樓,於暖閣覲見。”

ωωω_ тt kán_ ¢○

郝風樓和朱高燧都鬆了口氣,二人被押着,直接到了暖閣,到了外頭,楊士奇對外頭的武士道:“既是見駕,就鬆綁了吧。”

那武士正待鬆開繩索,卻聽暖閣之內一個聲音嚴厲的道:“不必鬆綁,直接將這兩個十惡不赦的罪臣拉進來。”

聽了吩咐,武士倒也不客氣了,直接扯着二人進去。

郝風樓一進去,便看到朱棣此時陰沉着臉,一副想殺人的樣子,惡狠狠的看着自己和朱高燧,朱高燧倒是紀靈,二話不說,便開始鳴冤訴苦:“父皇,兒臣冤枉啊……兒臣既不容於兄弟,不如死了乾淨……兒臣寧願父皇打殺了自己,也不願……”

郝風樓倒還穩重,道:“微臣郝風樓,見過陛下,吾皇萬歲。”

朱棣冷笑,似是在看着朱高燧的表演,對郝風樓的話,恍若未覺。

…………………………………

第433章 棒打解縉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544章 你不信就是死第732章 螢火之蟲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486章 伴君如虎第872章 親上加親第430章 羣狼噬虎第283章 束手就擒第869章 天子駕崩第581章 殺光殆盡第333章 夫人威武第663章 非我族類第473章 天大的事第575章 單方面的屠殺第385章 有多遠滾多遠第62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590章 東山再起第482章 滿城盡是神經病第907章 大難臨頭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33章 不顧一切第930章 御駕第164章 發達了第706章 這就是天命第565章 後方緊吃第110章 你該死第459章 廠衛大亂鬥第681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7章 驚天動地第630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471章 真的要反了第192章 決一勝負第894章 萬事如意第342章 禍起蕭牆第898章 攤牌第907章 大難臨頭第416章 萬死莫贖第351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505章 殺人誅心第863章 是爲天子第608章 歸心第51章 無錢百事哀第158章 欺人太甚第356章 爲君分憂第419章 基業第580章 你死我才能活第324章 雷霆之怒第30章 罪無可恕第485章 勝者爲王第893章 開天闢地第140章 孤立第87章 機會第583章 血債血償第241章 殺殺殺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428章 人非聖賢第899章 自尋死路第691章 我們之中出了一個叛徒第312章 授首伏誅第141章 打擂臺第420章 都瘋了第415章 龍顏大悅第829章 戰功彪炳第884章 皆爲利來第104章 翻盤的機會第478章 永世不得翻身第573章 一決雌雄第594章 凱旋而歸第588章 腐朽的是人心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304章 豈有此理第930章 御駕第226章 反擊第574章 其實這是屠戮第817章 弔民伐罪第380章 聖旨嘉獎第936章 奸賊必死第558章 父子相疑第418章 你惹錯人了第889章 葉公好龍第440章 完美補刀第825章 國難思良將第675章 龍顏大悅第267章 喜上加喜第八百七十一 誰和你講道理第794章 刺刀見紅第54章 放火第398章 夠了第516章 賞賜第336章 天子裁決第479章 開萬世太平第362章 行善積德第736章 殺死他第48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99章 吾兒爲天子第784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421章 轟隆隆第446章 罷相第88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