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蕭月必須死

依山傍水的南京紫禁城,清早的時候沐浴於晨曦,顯得格外的靜謐。

每日這個時候便是早膳的時間點,宮中自有規矩,各監各局早已忙活開了,朱棣雖然勤政,可是和太祖皇帝的作息不同,太祖皇帝的作息可謂一絲不苟,什麼時間點起來,什麼時間點用膳,都不偏差分毫。

而同是習慣了軍旅的朱棣卻是紊亂無比,有時直接在暖閣裡命人拿了點糕點,便輕鬆的搞定了早膳。

今日的奏疏比較多,通政司大清早便把奏疏送來,而此刻朱棣一邊就着糕點吃着茶,邊上的鄭和則是一面拿着一本本的奏疏宣讀。

“禮部郎中楊彪奏曰:茲有大食勳貴宗室人等,停船於泉州市舶司,自稱奉國中父老之命,大食雖然遠離中土,卻久慕我大明王化,於是懇請入貢,率船隊入朝,拜謁大明天子……”

聽到這個奏疏,朱棣不由愣了一下,因爲這封奏疏有些奇怪。

但凡入貢,大多的名目都是該國國王的名義遞送國書,稱藩入貢。可是這份奏疏卻並沒有提及對方國主,只說是勳貴宗室,這勳貴宗室到底是個什麼名堂也是語焉不詳,多半這大食朝廷未必知情。此外,這些人也沒有說代表朝廷,卻只是說奉國中父老之命,這就有點意思了,國中父老是什麼,誰也說不清。

可是話又說回來,人家湊上來。似乎沒有冷淡對待的道理,朱棣抿了抿嘴,心裡大致明白。多半是這些大食商人見有利可圖,所以便也學着人家來入貢了。

這種事也不是沒有,唐宋時期就有不少這種假冒使節的人,太祖皇帝在的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事件,對此都是狠狠訓斥,直接遣送回國。

不過……

今時不同往日,當年的時候。北元殘暴,又是異族,使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而太祖皇帝起兵驅逐暴元,開創大明。自古得國之正者。無甚太祖皇帝者也。

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自然不必一羣來路不明的人來錦上添花,所以底氣十足,對這些佔便宜的人自然不必客氣。

可是朱棣不同,朱棣的江山是建立在叔侄相殘的基礎上,朱棣急需要內外的認可,這種緊迫的心情可想而知。

這也是朱棣猶豫的原因,明明知道這些人是來佔便宜,是來吃他的豆腐的。他卻不由動了心思,想來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東西終究不是給外人看,而是給裡頭的人看的,無非就是一場你情我願的把戲罷了。

想到這裡,朱棣雙眉微微一揚,口裡還咀嚼着膳食,卻是有些含糊地道:“文淵閣怎麼說。”

鄭和道:“這份旨意乃是解學士親自票擬,上頭說的是,既是大食父老之盛情,朝廷理應以禮相待,自聖皇登基以來,國泰民安,君子盈朝,我大明已有盛世之象,各藩爭先來朝,沐浴王化,也是情有可原,若是朝廷不準,難免寒了人心,既是要恩澤四方,便理應盛情款待。”

這番話倒是說到朱棣的心坎裡去了,解縉的票擬決口不提任何關乎對方來路的問題,只是強調這是因爲仰慕大明恩德,這意思很明顯,文淵閣那邊也是希望來者不拒,心照不宣即可。

朱棣莞爾一笑,點頭道:“既如此,那麼就準了吧,命泉州市舶司相關官吏,恭迎大食使節入朝,一切都以近親藩國之禮相待,相關人員要保障他們的安全,所貢財貨也要妥善處置。”

呈報了這些,朱棣的心情顯然大好,雖然前兩日發生了不太愉快的事,不過顯然在那一次不太愉快之後,各種喜事便都臨門了,一方面到了入貢的時機,各國爭先入朝,這和朱棣剛剛登基時大大不同,相比從前的門可羅雀,今年還堪堪有了幾分盛世的氣象。

朱棣自是顯得興致勃勃,忍不住抖擻精神,道:“入貢之期將近,各國的使節朕聽說都已經動身,眼下據聞已有使節抵達了京師,這是好事啊,朝廷這邊不能在發生任何事故了,都好生盯緊一些,不要再出亂子。”

鄭和連忙說是。

正在這時,卻又內官碎步而來,入閣之後,躬身行禮道:“陛下,錦衣衛遞了條子入宮……說是……說是……”

朱棣顯得不悅,喝了一口茶,道:“有話說話。”

內官看了鄭和一眼,才道:“說是工部郎中朱謙一案牽涉到的是兵仗局的蕭月蕭公公。”

朱棣微愣:“蕭月?”

蕭月這個人,朱棣是有印象的,對他的印象還算不錯,覺得這個傢伙平時謹慎,做事也實在,宮裡不少差事,他都辦得不錯。

朱棣沒有想到這件事牽連到了宮裡。他眯着眼,臉色顯得有些可怕。

對太監,朱棣是一向優渥的,況且這蕭月,論起來也算是靖難功臣,當年不是他們這些人傳遞軍情,朱棣未必能在北平堅持如此之久,最後一路南下。

所以當朱棣得知牽涉是蕭月的時候,倒是有那麼點兒猶豫。

緊接着,又有內官進來道:“陛下,蕭月求見。”

朱棣冷笑道:“叫進來,看他怎麼說?”

過不多時,蕭月便跌跌撞撞的來了,得到了消息之後,他立即感覺到不對,看陛下對船廠的處置,明顯是偏向郝風樓一邊,現在那朱謙又落在郝風樓手裡,自己遲早要牽涉進來,因此他當機立斷,立即便趕到這裡來,爲的就是爲自己分辨和求情。

無論如何,憑着自己在陛下面前的印象,只要能先趕來哭訴一番,還是有一線生機的。

蕭月一進來,二話不說,便拜倒在地,陶陶大哭道:“陛下,奴婢不能活了,懇請陛下饒了奴婢……”

“奴婢這些年,戰戰兢兢,侍奉天子,不敢有絲毫違規之舉,這一些,皇上可都是親見的,錦衣衛血口噴人,說奴婢剖人心肝,奴婢這樣的人怎麼敢做出這樣的事,這要嘛就是錦衣衛栽贓陷害,要嘛……就是哪裡出了岔子……陛下……陛下……奴婢冤枉啊,奴婢這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陛下……”

他一邊痛哭流涕,一邊否認自己的罪過,聲音哽咽,眼眶紅腫,又不斷磕頭,彷彿要把金磚都磕碎了,腦門上一灘的血,看上去很是嚇人。

這可憐兮兮的樣子,便是朱棣都不免生出幾分同情,他心裡不由疑竇,是不是事情查錯了,即便是確有其事,這個奴婢……至少也不至於到死無葬身的地步,終究還是有功之臣……

見朱棣不由動容,蕭月立即抓住了機會,便繼續道:“陛下……奴婢兢兢業業,不敢有非分之想,況且那個案子本就是筆糊塗賬,都過去了這麼多年,怎麼能說得清楚?奴婢確實是得罪了人,平日裡說話不知收斂,此時那些個錦衣衛趁着機會,即便只是想請奴婢去協查,可是誰不知道一進了詔獄,無論有罪沒罪,都沒幾個能活着回來的,奴婢不怕死,唯獨害怕陛下身邊沒有幾個知心人,奴婢……”

“罷……你起來說話。”朱棣的臉色緩和了一些,似乎心裡有了那麼點寬恕的意思。

朱棣嘆口氣道:“你是有功的,朕豈會不知,這件事……”他不由看了鄭和一眼,便道:“鄭和,這是宮裡的事,也算是家務事了,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使是朕也有些爲難,那麼你來說說看,此事怎麼說?”

朱棣這樣做,卻別有用意,要將案子辦到底的是郝風樓,而自己確實也向郝風樓保證,這個案子任他查下去。

可是現在也不能出爾反爾,而這鄭和終究是郝風樓的師弟,若是這個時候,鄭和來求情,那麼自己順坡下驢,郝風樓那邊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鄭和的臉上顯得很平靜,事實上,無論任何時候,他都是這個表情,鄭和只是看了蕭月一眼,在宮裡,蕭月和自己並不太對付,而這一次,蕭月在宮外又和自己的師兄郝風樓有了嫌隙,因此他明白,此時若是不趁機整死蕭月,那麼遲早有一日,他們這師兄弟難保不會栽在這蕭月的手裡。

所以……蕭月必須死。

想定了一切,鄭和笑吟吟地道:“陛下,蕭公公平素確實是老實本分的,不過奴婢在想,這錦衣衛的人剛剛到了宮裡,纔剛剛有人來稟報陛下,怎麼蕭公公後腳就趕來了,蕭公公倒是耳目靈通得很,許多事比奴婢還要知道得早一些……”

聽了這句話,朱棣的身軀微微一振,他的目光瞬間多了幾分嚴厲。

………………………………………

第二章送到,懇請保底月票。最近感覺書寫得很累,感覺精神很緊張,大家有什麼好建議的嗎?(未完待續……)

第762章 萬山紅遍第830章 發威第542章 聖孫第477章 榮華富貴而已第790章 萬衆一心第810章 摧枯拉朽第11章 美女姐姐救命第820章 廣西收復第624章 廷議爭鋒第876章 忠義可感天地第95章 副千戶第610章 趙王奪嫡第770章 天殺的第269章 君臣奏談雙倍月票求支持第443章 片甲不能留第875章 你真不是東西第778章 攻越廣州第820章 廣西收復第312章 授首伏誅第171章 事兒攤上你了第583章 血債血償第182章 大動干戈第585章 不世功勳第201章 這麼大的事第902章 亂局第492章 小勝一場第535章 兇名第224章 搬山之術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419章 我來了第16章 伏誅第541章 繼續胡說八道第346章 神威第710章 最後一課第373章 豪門第八百七十一 誰和你講道理第697章 大局已定第277章 你們完了第246章 遠大前程第268章 聖駕第62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519章 虎狼第454章 馬到成功第310章 破門而入第609章 龍湖之鬥第256章 永樂親征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98章 得罪寧王第791章 聖心第741章 爭梨第389章 蓄勢待發第457章 惹我你死定了第66章 黃雀在後第391章 破門第583章 血債血償第896章 傳統第514章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第44章 出大事了第753章 以一當十第811章 自古忠臣多良苦第343章 錦衣衛辦差第886章 一本萬利第520章 摩拳擦掌第475章 不似人君第127章 太子受辱第13章 靖難功臣第190章 國之利器第620章 辦一件大事第802章 母慈子孝第284章 秋後算賬第806章 英雄惜英雄第472章 閻王不好惹第170章 麒麟兒第68章 瘋了第444章 無法挽回第6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21章 宰的就是你第582章 兵敗如山倒第67章 驚天動地第131章 你是亂黨第624章 廷議爭鋒第55章 歡迎來搞第71章 何罪之有第157章 神兵第225章 天子駕臨第179章 格殺勿論第592章 背後的背後第319章 心頭大石落地第849章 決鬥第320章 聖心第417章 誓不爲人第906章 拼了第409章 圖窮匕見八百六十四章 桃花盛開第528章 碾碎第585章 不世功勳第64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877章 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