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天子犯難

?????衆人又沉默下去,這件事很棘手,或者說,此事一出就不可能會簡單。

現在要等的就是安南那邊的答案,而此時,安南那邊卻沒有動靜。一點動靜都沒有,就彷彿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新年一天天的在過去,安南的天氣漸漸暖和起來。

過了正月十五之後,這一大清早,按照大明的規矩,此時百官應當入朝,安南也是如此,所以一大清早,陳天平起得極早。

他已經漸漸適應了這種稱孤道寡的生活,眉宇之間已有了幾分威嚴。

這種威嚴和朱棣那種虎威不同,帶着幾分陰柔,那一雙眸子深邃不可測。

越是經歷過失去,越是經歷過失而復得,陳天平才比所有人更加清楚,自己能有今日是多麼的不容易。

當他穿上了袞服,頭戴上了通天冠,此時對着大大的銅鏡,銅鏡中的自己長身而立,精神奕奕,身後的內官頭都不敢擡,躡手躡腳地在他身後捋平後襬。

他看着鏡中的人,鏡中的人也看着他。

呼……

陳天平長長噓了口氣,旋即笑了。

這笑容看似如沐春風,可是細細打量,又有幾分沉重。

不錯,祖宗的基業如今已經在他手裡得到了復興,不過……還差一步,還差最後一步。

驅虎吞狼,可是虎呢?雖然這隻虎不如那胡氏那般赤裸裸,礙於顏面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可是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這支明軍一日不走,陳天平就一日不能安睡。而今日……就是除虎之日。

陳天平將長袖狠狠一甩,身後的內官一時躲不及,打了個趔趄摔倒在地。

陳天平沒有看他一眼,跨步而去。

…………………………

此時,在安南景泰宮裡,安南的文武百官們已穿着簇新的朝服紛紛列隊而立。

高高坐在銀椅上的陳天平撫案不語。

“諸卿,可有事要奏嗎?”。良久。他才淡淡地問了一句,心情卻是異常的激動。

“王上。”不出所料,有人站了出來。乃是禁軍都尉黎洪,此人乃是陳天平心腹中的心腹,陳天平命他掌握禁軍,又命他誅殺李瑞。禁軍在黎洪的整頓之下。如今已經有了一些模樣,這三萬禁軍如今成了黎洪錦繡前程的敲門磚,同時,也是陳天平最大的依仗。

黎洪正色道:“臣聽說有不法明軍屠戮我國中百姓,此事臣已徹查,犯事的明軍牽涉十幾人,所殺的無辜百姓,死傷有數十人之多。這些百姓俱是良善之輩,本來王上光復安南。他們歡欣鼓舞,原以爲能擺脫胡氏惡政,自此享受太平,誰知……”黎洪聲音哽咽。

ωwш¤ тTk дn¤ ¢O

話音落下,不少的安南大臣頓時坐不住了,有人痛哭流涕:“臣也聽聞了此事,百姓們敢怒不敢言,儒生們……”

砰……

陳天平拍案,怒氣衝衝地道:“胡言亂語,爾等放肆!”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地道:“明軍助本王復國,沒有他們,豈有本王的宗廟社稷,他們皆是天兵,是義士,朕感激都來不及,爾等豈可無事生非,胡言亂語……”

衆臣不少人瑟瑟發抖,俱都不敢言語了。

倒是新任的門下令陳進大笑起來。

陳天平側目看過去,面帶不悅地道:“陳卿爲何發笑?”

陳進道:“王上,臣笑的只是自己。”

“嗯?”

陳進咬牙切齒地道:“事發之後,諸多儒生心灰意冷,紛紛說王上乃是漢人走卒,那些無辜百姓,只怕死了也是白死,因爲王上斷不可能懲處他們,王上……受漢人操縱,是漢人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傀儡,他們這些話,下臣原本聽了,心裡只是冷笑,王上乃是我安南皇室嫡親血脈,睿智勇毅,豈會受漢人擺佈。可是現在,下臣發現,自己錯了,大錯特錯,那麼下臣豈不是可笑?”

百官譁然,許多人本就滿懷着怨恨,現在有陳進率先挑撥,頓時有人怒氣衝衝的道:“嚴懲兇徒,否則安南永無寧日。王上不做主,我等……”

陳天平眯着眼,一動不動。各種雜音冒了出來,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怒氣衝衝的叫囂。

最後,陳天平笑了,長身而起:“黎洪,拿人.”

………………………………

新年之後,安南終於有了反應。

首先是一封措辭強硬的國書傳到了徵夷將軍張輔手上,無非是交出肇事之人之類。而另外卻又有一封奏疏傳往金陵,只是這封奏疏的態度卻是慈和得多,一面解釋了事情的經過,最後申明瞭安南王陳天平的立場,因爲國人憤慨,暴跳如雷,一時不能平息民怨,是以如何如何,請大明天子諒解云云。

這兩封東西若是要歸納,無非就是,一面怒氣衝衝的嚮明軍要人,另一面則是到朱棣面前說明自己的難處,並且將一切的罪過全部推到了肇事者的身上。

張輔接到了安南那邊的消息,頓時頭痛得厲害。交人?不成,下頭的將士肯定要鬧;不交人?顯然又說不過去。

此時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靜候佳音,於是連忙上了一道奏疏,請求聖裁。

可是在升龍卻是僵持起來,這邊要人,那邊不肯,安南人自是火冒三丈,儒生們破口大罵,甚至一些主動襲擊明軍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明軍的地位一下子顯得尷尬起來,原本他們是以王師的身份出現,可是現在卻四處是人人喊打。

張輔的日子變得極爲難熬了,只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時候有人狠狠的在背後踢了他一腳。

新任的御史王麟上書,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上報,其實這也沒什麼,偏偏他在最後加了一句,如此種種,皆因武官放縱官兵而起,懇請朝廷徹查……

這句話算是定了性,事情的本質不在於幾個犯禁的官兵,問題的根子在帥帳裡,是張輔等人放縱的結果。其實站在御史的立場,這也沒有錯,畢竟他是御史,負責監督,監督的當然不是安南人,而是大明的官軍,至於那些阿貓阿狗,人家也瞧不上,但有機會,自然要罵一罵這些大丘八,這畢竟是他的職責,誰也挑剔不出什麼。

只是誰也不曾想到,只是因爲這幾封奏疏,卻是引起了朝中的軒然大波。

朝中譁然,無數人開始抨擊以張輔爲首的明軍,只是在這時候,最不想發生的事終於發生了。

一月十九,這一日,又發生了一件慘案。

一個安南儒生因爲喝醉了酒,在明軍大營外怒罵,隨後被憤怒的明軍射殺。

此事一出,整個升龍頓時劍拔弩張,安南禁軍立即出動,與明軍對峙。

事情又報回金陵。

朝廷亦是感覺到了不同尋常,朱棣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裡他,他召見了太子和解縉等人,在暖閣裡拿出了從安南來的奏疏,隨即一動不動的看向朱高熾,道:“事到如今,皇兒怎麼看?”

朱高熾很明白朱棣的心思,猶豫片刻,道:“父皇,事情的前因後果,其實一點都不重要……”他頓了頓,想好了措辭,又道:“問題的根子就在於,眼下雙方是劍拔弩張,假若繼續這樣鬧將下去,遲早還會有更多的矛盾,一旦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朝廷當如何處置?父皇,手心手背都是肉,那陳天平終究是朝廷扶植起來的,一旦反目,朝廷的顏面只怕要喪盡了,可是爲此而處置張輔人等,不免讓人寒心,所以兒臣的意思,索性朝廷就撤軍回來,陳天平在安南已經站穩腳跟,再留在那裡也沒什麼意義,這樣一來,朝廷還節省了糧秣,同時明軍一旦離開,雙方纔能息事寧人,這是兒臣的一些淺見,若是說錯了,還請父皇聖裁。”

朱棣撫案不語,朱高熾確實說中了他的軟肋,這事兒不能這樣下去了,若是無休無止,最後真要鬧到反目的地步,他倒是不介意再一次征伐安南,可是理由呢?即便是有理由,先是徵胡氏,旋即又徵陳氏,這確實說不過去,近來因爲安南的大捷,使得番邦各國開始重新審視與大明的關係,不少藩國派出使節帶着貢品來到了金陵,假若這個時候再鬧出事來,這面子可就不太好擱了。

只是真要撤軍,朱棣又覺得有些倉促,一時也是猶豫不定,他不得不看向解縉,道:“解愛卿有什麼看法?”

………………………………

第一章送到,這幾天呆在南昌,真的好累,每天要在外面跑,還要排隊,晚上還得趕出第二天的稿子,吃的東西也不好吃,今天下午辦完所有的事情就回家,要準備三更了。(未完待續……)

第296章 刀光劍影第31章 別惹乞丐第291章 帝心第451章 隆恩浩蕩第223章 父子之爭第310章 破門而入第899章 自尋死路第480章 奉天殿對質第824章 仗義死節第6章 笨蛋和聰明人的區別第390章 殺戮第809章 殺第934章 一往無前第2章 落地鳳凰第874章 怎麼感覺自己要被坑第248章 富庶封地第601章 人心難測第505章 殺人誅心第919章 九死一生第134章 可怕啊,人心第145章 快刀斬亂麻第306章 天子犯難第78章 寒心第597章 超級駙馬第228章 殺氣沖天第305章 欺人太甚第729章 天下最厲害的壽星第607章 樂土第868章 天家無母子第688章 基業成矣第431章 滿門皆貴第722章 棋手第325章 有殺氣第766章 定南第858章 忠勇可勝第808章 畢功於一役第537章 不擇手段第742章 兩個人的棋局第440章 完美補刀第126章 給朕一個交代第678章 名滿天下第302章 財可通神第480章 奉天殿對質第74章 原來如此第511章 結盟第318章 一審定生死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182章 大動干戈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414章 有一筆賬要算第14章 先下手爲強第250章 你惹錯人了第885章 不知者不怪第450章 急紅眼了第582章 兵敗如山倒第245章 瘋狂的趙王第158章 欺人太甚第498章 不死則不休第843章 騙局第528章 碾碎第433章 棒打解縉第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114章 姓朱的沒好人第526章 必勝第764章 膽大妄爲第558章 父子相疑第324章 雷霆之怒第551章 皇上在想什麼第634章 你來打我呀第211章 屠戮第880章 然而本王已經看穿了一切第81章 公主殿下第360章 口能殺人第785章 風暴來臨第398章 夠了第52章 報仇雪恨第527章 殺第681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第474章 兇名在外第412章 鉅艦第496章 殘酷真相第930章 御駕第935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270章 魄力無邊第132章 鐵證第202章 喋血第629章 孤家寡人第218章 新婚燕爾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672章 西洋華人的保護者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469章 金刀龍袍第736章 殺死他第234章 敢動真格第248章 富庶封地第556章 這下震驚了第517章 誰與爭鋒第256章 永樂親征第136章 做大事第533章 內行指導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