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奏對

朱棣選擇了在武樓召見郝風樓。

奉天殿東西分文樓、武樓,它像一座亭子,四面出檐,滲金圓頂,殿頂上還綴有碩大的金球一顆。殿旁東有中左門,西有中右門。四周通達,種植了許多松柏,此時是炎炎夏日,綠樹成蔭,又通透無比,風直接灌進來,吹得朱棣的衣袂飄起。

朱棣凝視着遠處雄闊的奉天殿,不發一言。

南京的紫禁城,建築樸素,注重實用,當年建起這宮殿時,洪武皇帝便召集廷臣,再三囑咐:但求安固,不事華飾……使吾後世子孫守以爲法。

在這種方針之下,宮中的建築雖然追求高闊,卻實在沒有美感可言,唯獨這武樓卻因爲靠着奉天殿,皇帝經常要在這裡小憩,所以才勉強修葺得體面了一些。

只是這些華美的裝飾在朱棣眼前不值一提,某種意義來說,他和太祖皇帝骨子裡是一樣的,不重華飾,但求安固。

朱棣眯着眼,眼角處延伸出幾道尾紋,隨即,他走動兩步,笑了:“朕記得,太祖當年在這裡召集衆皇子考校文韜武略,朕頗爲出彩,可是太祖卻只是淡然處之,反而對太子稱讚有加,朕當時不忿,太祖皇帝見狀,便將我叫到西暖閣去和朕說了一句話。”

郝風樓迎風站着,並沒有顯得多麼的卑躬屈膝,他的眼睛眺望着周遭的美景,不發一言,認真傾聽。

朱棣繼續道:“太祖說,你文韜武略盡都優於你的兄長,可是你太聰明瞭,你並非太子,將來便是臣子。做臣子的,怎麼能比儲君更加聰明呢?這樣做是爲了你好,是爲了將來你們兄弟能夠和睦,有些時候,人要學着裝糊塗。”

朱棣踱了幾步,淡淡的繼續道:“朕聽了這些話,當時心中很是憤然,朕在想,莫非只要朕在皇太子之下,聰明也成了朕的過錯?等到太子薨去。朱允文這小兒立爲皇太孫,朕心裡又想,若是太子,朕尚且服他,可是一個黃口小兒。不過是側妃所誕,難道也要服氣他?難道他做了天子。朕還要裝糊塗?朕做了他的臣子。就要裝瘋賣傻?不對,這不對,朕沒有錯,錯的其實不是朕,縱然全天下人都認爲是對的,朕也絕不認這個錯。有人生來就是如此,朕就是這樣的人。”

郝風樓心裡猜測,朱棣說的這些話想來是心裡話,只是言辭之中似乎對太祖有些不滿。自己聽了去。實在有點忌諱。只是郝風樓不得不聽,他知道,其實這些話在朱棣的肚子裡憋得太久,無人傾訴,縱是他身爲天子,也絕不敢肆意說出這樣的話來。

朱棣幽幽的嘆了口氣,繼續道:“可是現在,朕也面臨了一個問題。郝風樓,你呀,也是太聰明瞭,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朕在想,朕是不是該把太祖說過的話來對你說一遍。告誡你,你是臣子,不該這樣聰明,理應去裝糊塗,裝了糊塗才能長久,你看,文淵閣和翰林裡的那些大臣,哪一個不聰明呢?解縉……楊士奇、楊榮、胡廣這些人,俱都是人中龍鳳,他們難道不聰明嗎,可是他們有時候也裝糊塗,在朕面前裝糊塗,即便是太子,朕是知道太子的,此子雖是行動不便,卻也是大智之人,可是他懂得大智若愚,他也懂裝糊塗。唯獨你這個傢伙,太聰明瞭,朕曉得,你有時也會裝一兩下糊塗,可惜太蹩腳,這是故意賣弄,每每事到臨頭的時候,你這蹩腳的糊塗就不見了蹤影,非要跳出來,於是鋒芒畢露。”

朱棣旋過身,似笑非笑的看着郝風樓道:“可是朕思慮再三,太祖的那番話,朕還是不必用來告誡你了,你聰明就聰明吧,一個聰明人不是什麼壞事,這一次你做得很好,讓朕鬆了口氣,朕要的就是你這樣的聰明人,朕帶你來這裡看看,不是因爲這裡環境優美,這些美景,朕不稀罕,朕更喜歡北平,更喜歡關塞,喜歡那千里無人煙的大漠,白山黑水的遼地。朕帶你來這裡,是因爲從這裡看奉天殿的位置最佳,你來看看,這奉天殿是否很是雄偉?”

郝風樓凝視遠處的奉天殿建築,在他看來,古代的建築再雄偉,相比於他這後世之人也不值一提,可是在他眼簾之中,那古樸和厚重的建築坐落於太陽的餘暉之下,籠罩在琉璃瓦折射出來的光暈之中,這孤獨的建築卻有一種浩然之氣,使人感覺到自己是那麼的渺小。

郝風樓忍不住道:“這不是雄偉,陛下,臣以爲,奉天殿在臣的眼裡斷不是雄偉。”他連用兩次相同的話來肯定自己的觀點,隨後道:“微臣看到的是一股氣,天子居所,天下中樞,政令皆出於此,千萬人爲在此站有一席之地而爭得頭破血流,武官流盡了鮮血,文人懸樑刺股,爲的也不過在這裡有個立錐的地方罷了。”

朱棣大笑,道:“這裡將來會有你站腳的地方,哈……或許三五年,或許十年,朕也說不準,其實你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裡,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和自己息息相關,學士解縉有意讓你去安南,隨軍遠征,好立下戰功,不知你可願意嗎?”

郝風樓頓時警覺,猶豫片刻道:“一切都憑陛下吩咐,陛下要讓臣去,臣只好奉旨。”

朱棣揹着手,淡然道:“可是你看上去很不情願,怎麼,不願意磨礪一二?”

郝風樓搖頭道:“微臣有自知之明,行軍打仗並非微臣所長,若是隨軍不能立下寸功,豈不是教陛下失望?”

朱棣又笑了,道:“對,朕也是這樣想,不過你會去安南的,不是現在,而是一年之後,等到大軍平定了安南,朕要讓你送那陳王子回國,你想必明白朕的意思吧?”

郝風樓猶豫片刻,道:“陛下真想讓陳王子總攬安南軍政?我大明十萬將士浴血奮戰,豈可爲他人做嫁衣?”

朱棣搖頭,苦笑道:“你呀,太斤斤計較了。朕方纔還說你是聰明人,你看,你現在卻真正的糊塗了,朕既然讓你送陳王子去安南……自然……哈哈……”

郝風樓頓時明白了,所謂的送,其實就是控制,自己的任務是借陳王子安穩安南國內的局勢,同時,也絕不能讓陳王子完全失去掌控。這裡頭得有個度,既不能做曹操,也不能讓他來做重耳。

郝風樓道:“微臣明白了。”

“而眼下呢……”朱棣淡淡的道:“等這陳王子大病初癒了,你便去看看他,和他聯絡一二,他的性命畢竟是你救的,無論他心裡怎麼想,總得對你感激,藉着這個功夫和他打打交道,摸清楚他所有的底細。還有,神武衛那邊也不能放鬆,你去安南時也需要一批神武衛,你那東城的事,眼下倒是步入正軌,朕聽說你現在做了甩手掌櫃?”

郝風樓微笑道:“陛下,微臣這不是甩手掌櫃,這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是千戶,自然不能事無鉅細都去過問,除了一些大事上拿主意,其他的事自然是讓一些有擔當有能力的人去做。”

朱棣不由嗤笑,道:“一個千戶也有這樣的官威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話說得好,你是這樣做,朕也是這樣做,前幾日有人彈劾有御史奏劾甘肅總兵官左都督宋晟擅竊威權。朕就下旨他們說:任人不安,則不能成功。況大臣奉命邊塞,豈能盡拘文法;今當與宋晟講明,使其釋疑。朕還敕諭宋晟:御史奏你專擅,此言官欲舉其職,而未諳事理。爲將不專,則事功不立。朕既命你督理邊陲,事有便宜,即行而後奏陳。何況朕知你甚深,而委以重任。希望盡心邊務,始終如一,建功立業。”朱棣說到這裡,不由笑了:“你覺得如何?朕和你看來也是有共通點的。”

郝風樓抿嘴道:“陛下聖明。”

朱棣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道:“那麼現在,咱們就談正經的事吧,說了這麼多廢話,想來你也厭了,朕老了啊,話頭確實多了一些,可是你年輕,朕年輕的時候就不喜歡別人無邊無際的說一些閒話。”

他頓了一下,才繼續道:“今日,你爲何要針對寧王世子?”

郝風樓也收斂起其他心思,全心全意的道:“微臣這樣做,不過是想使安南人露出破綻。”

朱棣搖頭道:“不對,你這分明是故意爲之,你要使安南人露出破綻可以有其他辦法,可是當着這麼多人的面羞辱寧王世子,想來這是你的私心吧。”

到了現在,郝風樓不得不承認了,硬着頭皮道:“微臣萬死。”

………………

再次謝謝大家的關心,除了還有一些感冒的症狀外,老虎的身體已經好多了,第三章已經更完,老虎去休息了,大家也早點休息,注意身體!(未完待續。。)

第485章 勝者爲王第1章 情聖第470章 無情第292章 王侯第581章 殺光殆盡第807章 人中龍鳳第42章 你很囂張嘛第287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181章 奏對第35章 從龍第336章 天子裁決第58章 乘勝追擊第649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63章 鋌而走險第559章 變天了第869章 天子駕崩第512章 定海神針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105章 御審第780章 可憐的女人第622章 殺機潛伏第524章 必勝第750章 報仇雪恨第251章 神武衛出動第535章 兇名第655章 奇思妙想第801章 天子見疑第351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408章 帝心第771章 最悲劇的學士第102章 誰和你開玩笑第447章 幸福來的太快第437章 決戰紫禁城(三)第227章 舉一反三第164章 發達了第25章 憂國憂民第395章 殺氣第310章 魚死網破第495章 死活勿論第768章 天子震怒第619章 殺機第484章 伏法第550章 義無反顧在所不惜第472章 建文天子第186章 唯我獨智第841章 天子的抉擇第472章 父子反目第558章 父子相疑第141章 打擂臺第188章 拼了第187章 實力決定成敗第48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62章 算賬第186章 唯我獨智第218章 新婚燕爾第741章 爭梨第468章 帝心難測第488章 君辱臣死第33章 南京 南京第332章 回家第411章 吾皇萬歲萬歲第555章 面聖第242章 痛快第524章 必勝第95章 副千戶第729章 天下最厲害的壽星第134章 可怕啊,人心第253章 民變第919章 九死一生第569章 火燒了眉毛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140章 孤立第135章 重任第639章 離心背德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705章 彌足珍貴的大禮第241章 殺殺殺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480章 妖言第799章 仁義之師第157章 神兵第837章 姑娘請自重第782章 光復第777章 謀反大業第160章 朕受命於天第507章 郝家軍第472章 閻王不好惹第800章 上兵伐心第806章 英雄惜英雄第486章 大喜 大喜第123章 誥命夫人第393章 豈有此理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227章 舉一反三第852章 赫赫戰功第362章 行善積德第696章 一擊致命第643章 逆賊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