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拔刺5全殺了乾淨

戰?

戰個屁!

鬼才用兵幫你們滄北僧兵完成實戰訓練強軍呢。

通判在驚恐中心裡仍情不自禁吐槽。

若是鬧出了滄北和河間府兩邊軍開戰的大事,那就是要命的大禍。即便沒遼寇趁機攻破大宋邊關衝入內地燒殺搶掠.....從中取利,沒造成大損失,朝廷也必然會重罰不怠。

文官內鬥,鬥皇帝,鬥武官,相互鬥,這是傳統。但不同軍隊之間如敵對國一樣戰場廝殺搞內鬥就是大忌了,影響太惡劣了,不重罰不足以警醒其它軍隊引以爲戒。

若是一有了不滿或什麼利益衝突,軍隊就相互開戰,哪還得了.......

問題是趙公廉會不會不顧國家安危、守邊重責大局,敢不敢悍然對兄弟部隊動武。

通判自己稍一轉念就感覺:照常來說應該是不會的。

趙公廉對國家民族熱愛的忠義大局觀與浩然氣節是天下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

對異族,趙公廉,包括滄趙家族的態度歷來是最強硬兇狠的,強硬兇悍到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不會在此事上有任何妥協退讓,打擊異族敵人維護本國本族利益安全向來不遺餘力且從無敗績,這是大宋百姓愛戴擁護滄趙家族的一個極重要原因,也是朝廷重視,喜歡又頭痛的地方。

但是,如今的趙公廉所處的形勢極其尷尬,遭受一系列沉重打擊與不公,親喪家破,朝廷對他又......難說他心理不會發生變化。至少心中不可能沒有怨憤。

以滄趙家族剛硬的性格和行事作風,趙公廉豈能甘受委屈而不做點反擊與泄憤的事.......

或許,此次搶走河間府與滄州的全部糧食蔬菜,無視兩地官府與軍隊的需求,這就是一種報復出氣的方式。

夏季,遼軍強攻趙莊半個月,滄州和河間府共十萬邊軍完全有餘力救援,防區責任範圍也有責任及時給予出兵救援,卻全都自始至終如若不見如若不聞,河間府本城三萬精銳邊軍與滄州城數千軍隊都悠然靜坐城中冷眼旁觀,根本不管滄趙家族在遼軍猛攻下承受的滅門之災.........

趙公廉不分糧食蔬菜給兩地吃,這已經是最輕的報復了。或許還有更強烈的報復心與計劃,就等着兩地官府主動鬧事挑釁,滄北軍就有藉口悍然南下開戰,殺人,以血教訓兩地官府與軍隊的陰險冷漠。

這麼一想,滄北軍又未必不會真南下對滄州與河間府悍然動武。

別的大宋官員可以自私無恥無視百姓遭受異族侵害的悲慘苦難,可以不顧大局,趙公廉又爲何不能?

他又不是死腦筋。

而滄北四軍州的將士又只認趙公廉是統帥,大事上只聽趙公廉的命令,本部長官根本管不了。這一點在趙公廉棄官歸隱事件中已經得到證明。朝廷或許是糊塗的,但河北東路這的人卻是清楚:滄北原軍兩萬人馬正是追隨趙公廉纔沒叛逃。

趙公廉會不會真悍然統領大軍南下開戰,河間通判糊塗了,無法做出判斷。

但他能確定一事:

兩軍若真開戰了,趙公廉可能沒事。朝廷迫於形勢在眼下這節骨眼上怕是不但不會降罪趙公廉,反而還會好生安撫儘量糊弄住,以免稍處置不慎激怒得趙公廉和滄北軍怨憤徹底暴發索性乾脆鬧就鬧騰得徹底大而悍然反叛。相對的,河間府這邊就必然是罪魁禍首,成了朝廷單邊追責的主要對象,上至宿太尉下至......必然都不會好過了。

至少,帶頭挑起事端的,也就是他這個通判官,指定得被朝廷一怒扒了皮示衆........這怕是還是輕的。

唉!還是得有真本事,得有真大用啊!

國家危難,趙公廉這樣的真正能臣,朝廷就得讓着寬容着。擅玩袖裡乾坤嘴把式的炮臣就只能暫時吃虧靠邊站了。誰叫人家有本事,是國家目前最需要的呢!

通判後悔了,不該一上來就用上武力強硬啊。

應該用規則內最好使的軟釘子權謀拿捏住這夥卑微小兵軟肋啊。

捨棄士大夫最擅長的袖裡乾坤陰謀詭計,捨棄尊貴權謀手段,跳出內鬥規則改用武力暴力,失策了,是犯蠢了......

他可不敢賭這個敢毫不猶豫殺掉河間大將的小軍官有沒有膽子連他也宰了。

卑賤丘八以命換士大夫高官的命,只怕很是樂意。

這種只認命令不認人的沒腦子卑賤粗鄙魯莽軍漢爲了完成命令沒什麼不敢的。

頭制住了河間通判,掌握了主動權,巧妙控制了局面,這幾十騎滄北騎兵也停止了衝殺,策馬圍到頭身邊列隊橫刀持弓弩虎視眈眈盯着河間軍護着頭,顯然準備隨時再發動衝鋒反擊。

河間軍顧忌通判的小命,不能再仗着人多勢衆進攻搞圍毆,也停了下來,大眼瞪小眼,瞅着被血淋淋鋼刀抵着只要輕輕一拉甚至手輕輕一抖就能宰了的通判大人會怎麼應對。

很多河間邊軍並不爲通判身處兇險與恥辱而憤怒焦急。

這些來自各地民間被騙來強編爲邊軍的各種壞蛋強徒對河間府官員可沒感情沒什麼忠義,心中是看熱鬧的心情。

通判呢,很想爲挽回面子與局面賭一把放聲說:“你這賤夫不敢真殺本官。你罪孽大了,趕快放下刀認錯.......”

但他視野中看到的只有卑微小軍官眼中那視人命如草芥的冷漠與暴戾,嚇得他只感覺脖子冒涼風渾身發冷而僵硬。

他連聲都不敢出,氣也不敢大喘,生怕脖子處的動作稍一大了就會被咽喉處的鋼刀拉開口子要了命。

河間軍不進攻,但被包圍的滄北僧人團運糧車隊也走不了。

就在這僵持時,遠處傳來一陣戰馬奔騰聲,似乎轉眼間一隊滄北騎兵就出現在視野中,粗粗一看,只幾百騎,但那如雷奔騰間形成的威煞聲勢卻是如千軍萬馬殺來般震憾人心,聲勢當真駭人奪魄。

馬隊到了近前卻絲毫沒有收勢之勢,對圍困運糧隊的河間軍就那麼高速狂暴撞過來,顯然根本不顧忌河間軍生死。

早反覆見識過遼軍騎兵陣式的河間老邊軍還沒什麼。

新編的內地這些強徒哪見識過這麼多雄駿戰馬高速兇猛衝殺的威勢,縱然膽大凶狠也嚇得不禁下意識就倉皇向兩邊急退,生怕自己稍一慢點就成了戰馬踐踏的冤鬼。

這隊騎兵前部劈波斬浪裂開包圍,進入圈內籲一聲整齊勒馬停下。

後部則停在外圍稍遠處虎視眈眈盯着這邊。

帶隊闖入的這位,鐵甲,紅纓,鐵槍,戰馬一側掛大弓,一側懸箭壺,馬胯處還有鏈子錘........顯然是員滄北大將。

他單手勒得座下戰馬怒嘶揚起前蹄,人卻如長在戰馬背上一樣不掉分毫,不等戰馬放下蹄子站穩,鐵盔下一雙棱眉立目已把圍着的河間府邊軍掃視了一遍,目光森寒之極,視線在死的河間府將領屍體上一掃而過,無絲毫動容,戰馬落蹄平穩了,他才把目光落在被鋼刀威脅着正渾身僵硬的尷尬河間通判身上,大鐵槍一指,沉聲冷喝:“怎麼回事?”

有押運騎兵立即抱刀迴應:“報將軍,俺們正常押運。這河間軍突然堵上來想仗着人多殺俺們強行搶糧。”

河間軍中有軍官看到通判是動不了了不敢出聲說話,而滄北軍來了大將,應該是曉得厲害,行事有分寸又能作主的,可以說說,他不等來將反應緊接着站出來急忙道:“這位將軍休聽他胡說八道。這隊騎兵爛匹夫好膽大狂妄,一言不合就衝陣行兇悍然殺我河間大將不說,還敢持兇器威脅通判大人,完全是無視朝廷綱紀,找死......”

誰知來將理都不理他,越發森冷的目光只落在河間通判臉上,厲聲喝問:“你敢殺我滄北將士強搶糧食?”

喝聲中已策馬過來,大鐵槍森寒鋒利的槍頭抵在通判腹間,槍尖輕易透過官袍裡衣扎破了通判肚皮。大有一個不對就捅穿之勢。那騎兵小軍官則收了刀,微退到一邊靜靜等待着將領發令。

河間通判本以爲來了曉事的大將也就來了指望了,誰知這來將看來也是個兇橫不守規矩無視朝廷王法的狂徒。

他感受到肚子上的冰涼與疼痛,低頭駭然就看到官袍在槍頭處變紅,顯然被血浸的,肚子肯定破了,驚擡頭間再看到來將那森賽如能刮人的刀一樣盯來的目光,更是驚得渾身一顫,結果槍尖下的傷口哆嗦得更大更深了些,鮮血流得更多了,也更痛不可當了,適才還想亮身份擺擺官威和來人義正辭嚴交涉問罪一番的念頭早拋到九霄雲外了。

生怕噬血來將一個發狠就把自己一槍捅了,他驚急疼痛下反而有了些勇氣,終於能張嘴出聲了,急忙顫聲道:“本,本官是河間通判,兩榜進士,天子門生,從四品大員,你,將將軍何人?”

來將冷笑一聲:“本將清州小將韓世忠。”

“韓,韓世忠?”

通判急思一下就身體不禁又一顫:這廝原來正是那原西軍最赫赫有名的潑皮潑韓五,如今大名鼎鼎到連朝廷大佬都聞知滄北有這麼個鎮邊大才的清州軍悍將兼......無賴狂徒。據說也是文成侯最賞識的善能統軍打仗的滄北首要大將.......

我靠,只爲點糧食,趙公廉居然就把滄北最能打的將領派了過來?

這是不是說明趙公廉用心險惡真有尋釁,成心要和南邊兩地軍開戰行殺人泄憤的意圖?

電閃般思慮至此,河間通判這下是真害怕了。

他本能般不顧肚皮傷痛搖手急道:“韓將軍,誤會,誤會啊。”

“誤會?”

韓世忠厭惡地瞅着這個通判,心中暗罵:大宋王朝淨是這麼些無恥無骨專禍害本族本國人的士大夫狗才......

就這麼一幫東西治國鎮邊,宋王朝焉能不滅?

他懶得和這種人費話。運糧要緊。

收槍,放過了這狗官,掃視神色各異的河間軍.....

河間邊軍問題太多,烏合之衆都不如,這怎麼擔起守邊重任?好在侯爺早有計劃.....

.隨即目光再落到正鬆口氣卻又忍不住嘶痛而扭曲的通判臉上:“哼哼,誤會?哼哼.......你,這次可以走了。”

可,一脫離了生死。通判又感覺韓世忠並不真敢對於他怎麼樣,被宋代慣出來的士大夫囂張狗性又冒出來了。

再者,被扎傷的苦頭和恥辱也不能輕易算了。

以當代慣壞了的書生、功成名就士大夫的德性也決不肯罷休。

他急忙先策馬退到本軍那,身處衆兵中有了保護,膽子也立即大了,脾氣立即見漲。

“唉,韓世忠,這事你隨便說一聲可以走了就能了了?你以爲你是誰?”

他恨恨捂着肚子傷口處,一指死的將領:“滄北小卒殺的可是我河間重將,好大的狗膽子,這罪過大了。朝廷必然追究此責。就是你韓世忠動的手也擔不起。你滄北軍如何交待此事。嗯?”

乖乖把我河間的糧食全交上來吧。

秋收白忙一場不算,你滄北軍,還有四軍州文武要員都得吃瓜落.......尤其是你韓世忠要倒黴,否則怎消我心頭之恨?

韓世忠對通判的神奇變臉術絲毫不奇怪。

大宋到了末世此時,無論是朝中大員還是地方要員,士大夫絕大多數都是這麼些狗東西。

他不理通判問罪施壓,轉頭問那騎兵小軍官:“你是哪部?”

小軍官在馬上一挺胸:“報告將軍,標下是薊州軍部下。”

韓世忠見這小軍官無一絲驚懼要承擔的要命大罪,滿意地嗯一聲:“是條好漢子,配當我滄北軍將士。”

隨即又盯着河間通判淡漠道:“一個連小兵都打不過的廢物將領死了纔好,免得戰時不成事反誤事。還省了浪費國孥。死就死了。你要交待?那就是嫌棄該死的死得太少了?”

說話間,大鐵槍一舉,無論是圈內騎兵,還是圈外騎兵,連同薊州這隊押糧隊,都一齊策馬開始前奔,盡顯強軍本色,顯然是不服就幹。死一個將領是死人太少了,多殺些,擊潰你們,殺破河間官員的膽子,也就沒毛病沒事了。

“你”

河間通判一瞧滄北騎兵的架式,這會也開竅能看出來了,這不是嚇唬人,這是真要廝殺一場鬧大事態。

他不由自主地策馬連連後退,同時嘶聲大喝:“韓世忠,你安敢無視國法如此放肆?”

“放肆?”

“哈哈.....本將奉大帥嚴令而來,凡膽敢破壞秋收阻我滄北軍事者,一律爲仇敵,格殺勿論。莫說是你個小小通判,就算當朝皇子在此,也休想耍權作惡敗壞我滄北鎮邊大局。你還想問罪?我怕你先擔不起引發滄北叛亂的罪責。”

一聽叛亂,那通判不禁臉一白,隨即嘶聲喝問:“無法無天,趙公廉莫非想造反呼?”

這纔是大事,比搶到糧食重要一萬倍。趙公廉若是領着滄北軍反了,那......

“呼?縠你媽B“

韓世忠立眉怒喝:”大宋江山都快完蛋了,你們這些自命不凡的士大夫還在一個勁內鬥折騰,生怕宋王朝倒得不夠快。我家大帥和滄北衆文武都意識到,不能再慣着你們這些僞君子僞名士忠臣。膽敢對我滄北作惡,那就全殺了乾淨。“

第36節後心之刺,斷背之痛,中第151節怨毒與感悟第234節祖宗當年的英明第57節貧僧奇道(下第545節掃把顯威2第42節預定豹子頭第329節貪狼夢碎,上329暗流,順風75節做個閻王,中第285節極盡煽動第283節賠罪之旅第219節沒治了第270掠北終第205節財富與權力第427節再下一城第8節收穫的一年403復仇5第346節惡果第414節崩潰,上第35節弱才寬容第18節果斷的誠意第269掠北第49節再臨京城,2690山東流寇(一)第504節及時雨藉機發彪1第64節長街,17第229節瘋狂賣國第174節一個人和一個王朝的較量,上第17節陰雲難散第602節清真山六蟒352千層浪第110節諸惡何其多,上第130節竟然跑了?第6節莫道浮雲終蔽日第45節蛇腹谷之戰(上)第597節血腥狡賊第250節掠北14第220節邊關終之疑慮重重第715節大戰來臨第143節無所適從第375節血是熱的630軍國大事當兒戲第59節反劫殺,各逞英豪(下)第159節強爺勝祖557天下太平?第154節誰纔是傻子第117節惡貫滿盈的下場524主將難產第57節反劫殺,各呈英豪(上,拜上求訂閱第14節千古未有的亂局第254節以毒攻毒,下第199節刺激大了第304節不是敲詐,是控訴,中第33節登州好漢第175節無聲的爭鬥688碼頭趣事第419節北宋完結的預演,下第303節剪除後患304節好戲上演,上第23節火玩大了77節做個閻王,續第204節佈局與破局第22節襁褓裡的奮鬥(4)306節誰纔是幼稚可笑的第69節南征(7)第139節裝B的狗兒被雷劈第113節亂世求生相第393節自食惡果之衆叛親離第9節水滸現實第20節七星聚義第202節萬事如意第460節鬥法10第45節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第202節萬事如意573二將出徵721節破賊4第625節狡猾強硬的對手,下第411節戰慄空間續51節恩易忘,仇難放,上313孫立入甕,下第681節憤怒的中二青年第256節掠北20726腹黑公主與神王第294節路自選,命不由人,上第47節隨手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完第16節東京顫慄,中第88節收夥山賊鬧鬧事3第290節自找的下馬威70節有賊第36節水滸散財童子出場第99節一驚一乍第244節神關,4第188節危難時刻方顯本色(中第98節鄆城三天罡的命運轉折第249節掠北13第295節天堂在北,地獄在南433蠱惑,再伐第467節鬥法17第234節地下的秘密,終第119節都是不安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