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底線

南洋體系之中,廣西巡撫孫復無疑是頂層的幾個人物之一但是,一直來,他都是低調的出奇,對外戰事中,呂翰、許壽山之名早於蜚聲,就是秦鎧的學生中,周瑞東、章奎這些傢伙都是提督級別的大佬,而在兩廣屬地之中,替秦鎧打理着廣西這塊土地的重任,卻一直交在孫復的肩上。

秦鎧與孫復的關係,則介乎與知交和盟友,自然是對他信任有加,七年前不名一文的他,能夠迅速崛起於馬尾船政,這其中,至關重要的人物,除了丁日昌外,無疑就是孫復了,若是沒有他的舉薦,即便秦大總督是千里馬,也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出現在丁日昌面前,更別提呈上圖紙、搭上話了。

而廣西沒有廣東得天獨厚的沿海交通便利,即便是手握重兵的馮子材,其實說到底,也並非完全算是南洋體系內的人物,更有中法之戰後上任的淮軍系的提督蘇元春負責廣西邊防,可見當地的官僚體系關係及其複雜。

南洋體系中,可謂是精英輩出,但恰恰缺少的一類精英,就是像孫復這種有着充足舊官場經驗、又能充分融入到南洋體系的官員,而且,在入主廣西后,孫復充分動用了他在湘軍、淮軍之間的人脈,在短短兩年之間,廣西十二府的官員統統換上了南洋體系的人。

要知道,秦鎧在辦廣東十府的官員裁撤中,可是動用了一切手段,歐陽慶所屬的情報司幾乎是全員出動,好在,這兩廣的舊官員實在是不怎麼經得起查,在秦大總督的陰招下紛紛落馬,識相的都主動請調,個別腦子缺根筋的傢伙,最終都被參到新疆去吃葡萄了。

而孫覆在廣西的官場大地震卻幾乎是潤物細無聲中悄悄的完成的,這一點,就是趙烈文在看到摺子後也是拍案叫絕······官場之上,人脈和官道有着絕對的主宰權當然,極個別的釘子貨,還是稍微動用了一下情報司的力量,但這份能耐和作爲,已經奠定了他在南洋體系內極其重要的大佬身份。

今天秦鎧感到難以抉擇的,就他而言,最難的其實並非是如何處置這個孫恆的問題而是如何讓南洋體系內的監察制度自成體系的運作!而且是有效率、有效能的運行,他並不需要一個大清御史臺這樣功能的部門!

在建立廉政司之初,陳寶琛作爲一個清流乾將,他的想法自然是中國傳統官場的御史臺的延仲,他給秦鎧策劃的廉政司,是以言論來整肅吏治,凡事皆可言,上不避督撫下可言百姓,只要是他認爲會引起吏治**的東西,都要拿出來公開。

不過秦鎧在考慮之後,還是否決了他這套御史參劾官員的套路,他深知一點,兩廣在自己治下高速發展,這其中工業大踏步前進,但是,官員和百姓的觀念顯然落在了後面,現在整個南洋體系內,核心的官員階層,正充實着越來越多的體系內培養的新學學生。

而這種大發展的前提下光憑着廉政司官員的判斷來決定官員是否違反體制內的制度,顯然並不充分,雖然他可以充分相信陳寶琛的爲人,這位清流乾將在朝堂上遭到的不公待遇,自然是緣起於他對這舊制度的不滿,但是人治只是權宜之計。

他卻也知道,他那時空的陳寶琛也因爲朝廷莫須有的罪名被撤職回鄉,在福建一呆就是二十餘年,這倒促成了這位成爲福建新學教育的重要推廣者,但是,這位新學教育推廣者,清流乾將,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保守派,甚至那位末代皇帝還請他做了老師。

對於陳寶琛提出的監察官員的方案,他並沒有採納,而是以後世法律爲藍本,制定了20條款的廉政司督查守則,這是個三方參與的體系,廉政司是主要的執行者,而巡捕局、情報司作爲一明一暗的條線,負責向廉政司轉呈信息,同時也負有監督之責。

對於秦鎧否決自己的提案,陳寶琛起初自然有些意見,不過這新的監察體制,確實有足夠吸引他的地方,而真正鋪開之後,南洋體系下屬情報司和巡捕局非常高效的工作,立刻讓陳寶琛督查官員推進如魚得水,這套制度很快就證實非常有效。

但是,這次督查孫恆濫用職權案時,陳寶琛在從情報司得到一些信息後,立刻開展了調查,因爲這起濫用職權的案件內容還是比較簡單,很快就取得了充足的證據。

不過,他也很快了解到孫恆身後的家族,陳寶琛那是官場老辣的人物,怎麼會不明白這種家族關係的利害關係,說白了,這孫恆早年不過是湘軍體系中不入流的九品芝麻官,不過這人也算是有些能力,而孫復就任巡撫後,他也去求見了本家兄長,想在體系內謀職務。

孫復也知道自己這位本家兄弟也非無能之輩,南洋體系草創的階段,用人上自然還是要小心謹慎,所以他考慮之後,還是向秦鎧推薦這位小他幾歲的本家,所謂舉人不爲親,秦鎧知道之後也沒多反對,畢竟孫復說的很明白,讓這孫恆去底層做起。

想不到的是,這孫恆在高州府從商務部派駐當地推廣產業的專員做起,到是做的有聲有色,高州府在廣東十府中,並非沿海之地,這工商業發展基礎也是十分薄弱,他到了當地後,很快就與當地幾戶當地商家走的很近。

而他這人很善於鼓動,半年間,高州府竟然一連串開出了兩家糧食加工廠、一家罐頭廠、一家土產加工廠、一家榨油廠,產業竟然確實辦的紅紅火火,這消息傳到當初倒也讓孫復頗爲開心,畢竟他們孫家在他之前,從未出過督撫這樣的大員,而現在能夠不斷有人才出現,這也是家族興旺的好兆頭。

沒想到的是,孫恆從高州府商務部專員提升爲高州府鹽運副使後,就明顯發生了一些變化,他開始處心積慮的使用手中的權力,在家族內部,他以僅次於孫復的身份自然成爲了家族的重要人物,事實上,孫復根本沒時間去處理孫家的內部之事,這也造成了孫恆漸漸狂妄的轉變。

情報司在調查之後,發現孫恆利用手中權限,爲自己的兩個兄弟在高州府弄到個縣丞的閒置,又收受了幾乎商家的好處,爲高州相熟的商家子弟進入南洋高等學院打通了關係,這其中,他甚至還用了孫複名號……這經過調查,完全是孫恆自己所爲!

這些所作所爲,可以說是觸及到了南洋體系一些深層次的規則,秦鎧在草創之初,他也真心認同任人唯賢、舉賢不畏親的原則,但是,絕對不是毫無原則的爲自己家人弄位置、搞官職,那樣的體系,跟這個爛到根的滿清政府又有什麼區別,那樣的官員階層,其實跟掌握這時代中國命運的滿清貴族只是五十笑百步而已。

事實上,隨着南洋體系逐漸的壯大,體系內用人的原則已經發生了小小的變化,重要官員的舉薦自然還是一個重要途徑,但是,更多來自於體系內培養起來的年輕人逐漸充實了兩廣的權力體制中,當然,這一切能夠順利實施,自然是受益於秦大總督在兩廣的體制改革。

現在的兩廣,在官衙體制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別,衙門內毫無效率的“六房”雖未被裁撤,但也已經是空架子了,那些個魚肉、手握大權的胥吏,除了極少部分卻有真才實學的被留用,大多數都被遣散,而在府縣下建立起來的直屬辦事處,纔是地方權力的真正執行者。

但正因爲如此,所以秦鎧對於這從出現的濫用權力的行爲也是十分震怒,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十分的清楚,陳寶琛在考量此事時,也是充分考慮了背後孫氏家族的影響力,除了罷免孫恆官職外,並沒有提出更多的處置。

秦鎧聽了後,他也明白其中的緣由,不過他十分認真地說道:“伯潛,此事還需依照你們廉政司的處置文案來辦理,切不可因爲孫大人的關係,而壞了規矩······不過,這件事情等我先與孫大人知會後在處置!”

這個孫恆的所作所爲,已經觸到了爲官的底線,所以,他必須給予重處。

之後,秦鎧特地寫下密信一封,讓情報司立刻送往廣西,孫復拿到密信後並沒有太多的驚訝,他之前已經從其他途徑得到了一些消息,而在這件事情上,他也是非常震怒,這孫恆出事情,他多少還是有舉薦失察的責任!

很快,在孫復的親自表態下,孫恆被撤銷一切職務,而且案件涉及的相關人員,也都被兜底進行了清查,幾戶走孫恆關係進入南洋大學的商戶,被撤銷所有經營全力,而相關人員被從南洋大學清退,而孫恆濫用全力提拔的孫氏族人,也被免職。

而這件事情的核心人物孫恆,非但失去了所有的職務,而且被孫氏家族逐出族譜,最終他被送上前往南美伊基克的商船,一清二白的流放到當地,在那裡,他將獲得下半輩子的贖罪和懺悔的機會,在海外飛地徹底進行改造。

而這起案件,很快就形成了一份報告,在南洋體系內部的公文上傳閱,成爲了所有官員的警示,當然,考慮到孫復的關係,其中細節的地方並未太多強調。

第41章 風雲再起第848章 我們需要怎樣的中樞第1212章 無畏艦的時代來臨第269章 佈雷斯特的工廠第166章 改造完成,開始吧!第564章 南洋體系的一大步第1065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 二第1034章 炮術,最強之矛第1073章 乘勝追擊第571章 橫掃通州和北京之亂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960章 天津峰會第1305章 炮擊西海岸第832章 教育產業基金第527章 傀儡的剩餘價值第134章 法國俘虜的杯具人生第837章 造船廠的意外第1063章 接戰第680章 關稅之爭第788章 新條件和推斷第1312章 東線、東線第545章 嫁禍第686章 事件升級了第984章 肥羊的獅子胃口第1204章 不成功的項目第696章 君士坦丁堡的消息第922章 菲律賓大戰略第25章 敵人都是紙老虎第1356章 北達科他號的厄運第1324章 小艇大艦之戰第1204章 不成功的項目第491章 八山島的暗襲第23章 打我黑槍,就挖你家底第891章 西班牙人迷糊了第460章 大炮下的條約第296章 日本海軍擴充計劃修改案第366章 洋人的算盤第950章 血色黎明第1362章 密西西比號悲劇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912章 全面領先第289章 李中堂要動手了第468章 兵棋推演之內戰第427章 聚焦蘇楚娜第1006章 意外之外第696章 君士坦丁堡的消息第300章 海上的追逐第718章 澄慶號的奮戰第503章 五年的宏偉規劃第400章 秦總督發飆了第453章 601艦的絕殺第253章 會戰,我選主場第192章 匪徒的末日第1168章 美國海軍的噩夢第409章 鐵腕的威壓第282章 吐槽鄰家賊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385章 旗人那點事第868章 瓜分日本權益的密議第275章 秦鎧信手畫的粗線第1295章 西海岸洗禮第448章 權兵衛的野望第928章 密議第550章 電氣革命的機會第884章 海軍大佬發飆了第668章 加速統一的腳步第1276章 印度洋烽煙第454章 炮火焚城第167章 南征北戰第440章 海軍出發了第961章 友好對待的價碼第499章 危機結束前的瘋狂第103章 光復順化第189章 銀子的問題第678章 挨板磚的政府第1152章 巴拿馬港風雲第1247章 江南重機第1261章 江南重工的新成果第553章 淮軍異動第505章 海軍的集體主義第946章 切割日本第462章 廣東政體革新方案第963章 新政第1125章 布爾戰爭入場券第623章 秦鎧的意第492章 上海灘秦鎧的私宴第29章 南洋水師第416章 欽差的法寶第618章 炊餅國海軍新動向第410章 騎兵的第一課第87章 歷史的宿命第1071章 全面圍攻第1239章 愛奧尼亞大海戰第353章 中美舊金山條約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試點第34章 沈葆楨的遺願第1199章 東非團在行動第849章 世紀大選第152章 五營的首次參戰第424章 錢景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