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按時而來 聆聽建議

雖然陳東風四人下午的進度堪憂,甚至遭遇了信心危機,但是在楊輝的一陣插科打諢後,四人稍去頹唐,吃完飯後並沒有窩在再宿舍唉聲嘆氣,而是繼續去了圖書館,按照自己所選定的專業課書籍,堅持了下去。

第二天四人彷彿沒有放假一樣,依舊一大早起來,先去練習英語。這幾天的英語角,清冷了很多,基本上就是十幾個人依然在堅持。等他們背誦完英語,吃完早飯,四人也沒有去圖書館了,拿着筆記本和筆就去了輔導員的辦公室那裡。雖然現在輔導員還沒有上班,但是他們也已經不想再等下去了。

一路無話,四人雖說信心猶在,幹勁十足,依然由於對未知的不可預期性而避免不了忐忑不安。該怎麼自學?能不能自學明白?明白後能不能應用到自己的航模設計中?設計出來了能不能實用?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們現在專業課都還沒上過,自己能修行的了嗎?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他們心頭,在不斷騷擾着四人。

他們站在辦公室旁的走道上,就這麼沉默着,低着頭看着腳下,彷彿犯了錯誤一樣被老師罰站在外面似的。

黃恆走近他們都沒發現,直到陳東風看着兩條腿停在他面前不繼續走了,他才擡起頭,看到是黃恆後,帶着羞愧和激動忙不迭的對他說:“黃老師,你來了啊,我昨天沒把你的話放在心上,然後就...就進行不下去了,所以想請你幫忙指點下。”

“好吧,你們都跟我來吧。”黃恆欣慰的點點頭。然後帶着他們去了附近的一間小教室。

“先說說情況吧,你們誰先來啊”

四人互相看了下,陳東風先站了出來說明自己的情況。陳東風把自己先把昨天他們定的基本參數告訴了黃恆並寫在了黑板上。又把自己對航模發動機的選擇已經初步設定的參數一併寫上。

黃恆也看的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到現在的華國自己的渦扇還沒有能實現從設計研發到定型生產,倒是有引進米旗國的斯貝。難道他們準備研製華國第一臺中推渦扇航發,即使這是航模的發動機。

陳東風也沒注意到黃恆的變化,繼續說着他遇到的問題。核心問題就是燃燒室的設計,有燃燒室空間大小和燃燒的關係,也有燃燒後出口溫度和渦輪轉速的計算。再有就是壓氣機和渦輪風扇的級數的選擇和單轉子還是多轉子的機械結構問題。

問題不多,但是回答起來就是長篇大論了。黃恆仔細思考了下理了下思路,先介紹了下燃燒室是由壓氣機流出的一部分氣體和燃料混合進行燃燒,爲整個發動機提供推力和能量。燃燒的越是完全,流阻越是小發動機的性能就越好,當然壽命、強度、維修性也是考慮的重要因素。至於你提到的熱值計算以及產生的推力計算,那就涉及到燃燒學、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航空發動機結構動力學、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等等,這些課程幾乎貫穿了大學的整個過程。

陳東風聽的嚇了一個趔趄,反覆問着自己能完成嗎?

“但是...”聽到這聲‘但是’,陳東風才感覺自己站穩了...

“但是,就你這個航模而言,已不需要考慮極限的溫度,不需要考慮多轉子問題,不需要考慮壓氣機震喘問題,不需要考慮高空空氣稀薄問題等等,很多問題你是不需要考慮的,原因就是再你的航模飛機按照慣例最多隻能飛5000米的高度。”黃恆說完看了看若有所思的陳東風,最後說:“具體問題,我就不多做展開了,你把我上面說的那些課程的教科書看一遍,如果能有所得的話,還是能勉強把你的核心機設計出來的。楊輝的核心機外的系統主要有啓動系統,滑油系統,各種傳感器的控制系統等等。楊輝的任務也是不少的。”

等陳東風問完,唐昌宏立馬站了出來,向他描述他們這組設計過程中遇到的難點。

唐昌宏和楊韋學的飛行器設計,他們兩主要負責的是已經知道的Mirage2000的外形並結合模型發動機的數據,計算出飛機的阻力系數,升力係數,起飛速度等等飛機性能參數。他們也要構建出飛機內部的空間利用規劃,如發動機位置的固定,發動機的兩側S型進氣道內部設計等等。還有最爲關鍵的是楊韋負責的整個飛機的控制系統和電遙控系統,所以說唐昌宏和楊韋兩人的任務也是不輕鬆的。

黃恆不是專門學飛行器設計的但是基本上的知識都是明白的。他向唐昌宏介紹了包括固體力學、流體力學、飛行力學、機構設計、總體設計、飛行器氣動力估算、外形設計、結構強度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如果再具有良好數學、力學基礎,加上具有飛行器工程基本理論和工程應用等方面知識,基本設航模外形設計是沒問題的。

至於楊韋的控制系統,那就必須要學習控制原理、模電、數電了、數據通訊協議,要學會設計電路,學會單片機編程。遠程無線遙控就比較好理解了,常用的無線電遙控系統一般分發射和接收兩個部分,利用無線電信號對遠方的各種機構進行控制。這些信號被遠方的接收設備接收後,可以指令或驅動其它各種相應的機械或者電子設備,去完成各種操作,如閉合電路、移動手柄、開動電機,之後再由這些機械進行需要的操作。

四個人再黃恆說的時候都在筆記本上記錄着,不時的也會又不懂的問幾句。他們沒有隻記錄自己負責的航模部分,而是基本上把黃恆說的能記的都記上了,方便回去相互驗證。

等他們四人走出教室已經是快十二點了,四人一陣陣口乾舌燥,同時也信心滿滿。人最怕的就是努力了沒有方向,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不然怎麼有俗話‘聽君一席話,甚讀十年書’呢。

四人走出了辦公樓,歡聲笑語又盪漾在他們的周圍。

第一三七章 設計第十四章 瘋狂模式 鯨吞虎噬第二十九章 試飛大綱 全部完成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一五一章 航模協會第四十二章 新的計劃 ‘飛龍’在天第七十三章 微波信號第五十六章 新的合作 戈力出世第七十一章 鷹眼設計第八十六章 參與演習的機會第十一章 大一結束 計劃開始第一零四章 抵達滇省第二十五章 核心機點火 艱難測試第三十七章 推銷航模 達成協議第二十章 外形結構 協作完成第一三五章 電風扇第六十七章 鷹擊和鷹眼第一三八章 人才問題第九十三章 偵察演習1第八十一章 兵圍西工大第九十六章 驪山軍演2第六十四章 方案研討 李組折服第六十三章 放下芥蒂 合作研發第五十四章 除夕夜話 鵬城計劃第二十二章 假期結束 成果斐然第二章:慰問連連,從頭開始第十六章 核心機 理論計算第七十七章 組裝完成 試飛計劃第一四零章 故人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四十六章 設計複雜 開始建模第一一二章 請君入甕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一四六章 留學?第八章 實習結束 新的開始第十六章 核心機 理論計算第一五三章 IBM代理商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飛 試飛成功第六十四章 方案研討 李組折服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鷹眼第六十一章 飛龍航發 點火實驗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十七章 核心機 結構設計第五章 初識學霸 猶如神助第一四五章 賽後第一四三章 賽前3第八十八章 開始試射第一三三章 前往鵬城第一一六章 功能測試第一三九章 布爾戈斯第一四二章 賽前2第一零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六十三章 放下芥蒂 合作研發第一五八章 問題越來越多第四十五章 大涵道比 設計不易第一三六章 新型電機第一二五章 戰後第一五零章 青眼有加第七十三章 微波信號第三十章 特技設計 飛行訓練第五十九章 飛龍啓動 工廠對接第四十九章 飛龍擱置 備戰考試第六十章 飛龍航發 開始測試第十三章按時而來 聆聽建議第五十九章 飛龍啓動 工廠對接第一四七章 有償服務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一四二章 賽前2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試射第一四九章 客座教授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三十八章 夜訪嬸嬸 合作外貿第三十章 特技設計 飛行訓練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六十一章 飛龍航發 點火實驗第一零四章 抵達滇省第十六章 核心機 理論計算第十九章 航發子系統第一四四章 比賽第十五章 核心機 結構選擇第一四六章 留學?第八十六章 參與演習的機會第一三四章 抵達第八十一章 兵圍西工大第八章 實習結束 新的開始第一一九章 提前開始第六十八章 鷹擊動力裝置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十六章 核心機 理論計算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九十七章 驪山軍演3第三十三章 董明竹 竟是嬸嬸?第一三零章 不輕鬆的會議2第二十六章 完成定型 院長欣喜第五十章 考試結束 學校頒獎第四章雞肋雞肋 食之?棄之?第二十九章 試飛大綱 全部完成第一四二章 賽前2第十二章預計不足 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