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利赫諾夫斯基親王

一連幾個好天氣,讓艾德里安神清氣爽,辦事的效率也似乎高出了許多。向東有限妥協,向西無限強硬,這是他目前爲了解決西線戰爭而確定的方針,這個兩條腿走路的一慣方式,也是將矛盾對立而又統一的精神策略,他想利用東、西兩方的矛盾化解自己眼前的困局。就在總理施特雷澤曼爲了與蘇聯促談的事情做出極大努力的同時,埃裡克也在爲解決德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利赫諾夫斯基親王似乎是艾德里安解決西部問題辦法中最不能撇開的一環,但是,困難是明擺着的,這位維多利亞皇室高等級成員、原德國頗有聲望的親王好象不太樂意與埃裡克總統的德意志聯邦政府有什麼瓜葛,如果不是奧古斯都二世作爲中間人和國王的身份出面邀請,利赫諾夫斯基寧可終老山林,也不願意出來從政。幸好艾德里安是個豁達開明的總統,換了別人,恐怕想要見到他都不是那麼容易,更別說請他出山做自己的官僚。這無關乎權利的大小,而是兩者之間存在着難以彌合的嫌隙。

究其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這位名噪一時的利赫諾夫斯基親王是堅定的擁皇派,而艾德里安當時組建的聯邦黨雖然不是推翻霍亨索倫王朝的始作俑者,但也並未在王朝瀕危之際施以援手。作爲威廉二世在位期間最後的寵臣,艾德里安也並未因爲感激威廉二世的提拔和賞識而恪盡保皇的職守。凡此種種,讓利赫諾夫斯基一直耿耿於懷,甚至一度懷疑埃裡克?艾德里安的個人操守是否存在問題。顯然,艾德里安想要啓用這位聲望極高的親王,其難度非常大,光是他這個總統和總統的頭銜肯定不行,還必須找到一個能讓利赫諾夫斯基親王折服的人親自去纔有可能說動。

一戰暴發前昔,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曾派遣時年40歲的利赫諾夫斯基親王前往英國訪問,並藉機試探英國政界的口風。在衆多的維多利亞皇室成員裡,利赫諾夫斯基親王的上流地位並非只是他長得好,出生號。而是身爲親王,卻爲人謙和,敬上禮下,深得各界人士的尊敬與讚賞,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交際能手,就連普法兩國世仇的關係也阻止不了法國外交大使們對他的親睞。利赫諾夫斯基在斐迪南大公夫婦背刺開始後和一戰開始前便極力爲德國謀求利益最大化,多次向各國提出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案,他的建議全都被英國政府要員首先接納,卻反而在德國內部受到霍爾維格等內閣首相的阻撓。

小毛奇作爲傳奇人物毛奇總參謀長的接班人,在一戰開始前同樣不太希望德國強勢插入混亂的巴爾幹半島軍事行動當中,所以,他和利赫諾夫斯基站在一起,是同一批建議採取和平解決紛爭的關鍵人物之一。只是小毛奇的想法明顯不是想讓德國只是走走過場,而是急於想要重現普魯士的輝煌,致使利赫諾夫斯基親王多次被小毛奇使絆子,最後更是拿永久中立國比利時作爲進攻法國的橋頭堡,讓利赫諾夫斯基親王在英國大爲震驚!

在自大的威廉二世堅決要求奧地利參戰之後,德國隨即向國內開始總動員,迫使沙皇俄國同時宣佈加入戰爭。法國本着自身利益,也不得不向同盟國宣戰。

戰爭開始後,很快進入白熱化,德國閃電入侵比利時,遭到英國的強烈譴責,但德國拒絕了英國要求其從比利時撤出軍隊的請求,英國不得已,也隨之宣佈參戰。利赫諾夫斯基在英國參戰之前曾多次奔走德、英兩地,從中斡旋,但收效甚微,雙方因分歧太大,已經就各自的利益和義務無法達成共同識。

就在前不久,德國突然在西線發動“巴黎行動”,利赫諾夫斯基親王曾不屑地預言埃裡克政府會因此即將倒臺,可是隨着近段時間的報紙和戰場資訊、還有他自己掌握的情報來看,雖然德軍在西線戰場表面上沒有出現明顯的優勢,但是,已經在大局上撼動了這個牢不可破的美、英、法陣地,協約國前線最高統帥福煦想利用固守的方式與德軍拼老底子的做法已經不起任何作用。

隨着德國西部前線接連不斷傳回捷報,國內反戰呼聲漸漸平息下來,全軍士氣獲得了很大的提振,民間懼戰情緒也得到了空前的緩解,利赫諾夫斯基親王很驚訝,開始對艾德里安刮目相看。

埃裡克?艾德里安總統當然知道利赫諾夫斯基對德國當前乃至將來的重要性,自就任總統以來,曾多次寫信、並派人去請,希望他能以國家民族事業爲重,讓他到柏林就職,職位是總統幕僚長。這個看似沒有頭銜的幕僚,實際上在國府上下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如果排除利赫諾夫斯基對埃裡克的偏見,這麼一個位高權重的位置,他肯定是欣然應允的,可惜利赫諾夫斯基並非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政客,而是一個特別重感情的皇室成員,威廉二世的遭遇讓利赫諾夫斯基看不到半點曙光。

總統幕僚長的管理範圍非常廣泛,權力也非常大,特殊情況下,他能夠獨立行使總統的職權,是一個可以與內閣平起平坐的職位。當然,在許多方面他必須仰仗埃裡克總統的名望和手段,只有埃裡克?艾德里安這個傳奇般崛起的人物纔有無限放大總統幕僚長權力的可能,甚至於總統安插的親信,都可以讓內閣總理變成一個有職無權的空架子。所以,作爲總統的幕僚長,這樣的職位也是不可多得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埃裡克?艾德里安在奧古斯都二世的協助下,利赫諾夫斯基終於同意見面,並將見面的地方安排在總統府所在的漢薩菲爾特宮。

艾德里安專門挑選了一個好天氣,當天,平時莊嚴肅穆的漢薩菲爾特宮也特意減少了許多衛兵,這讓人看起來非常地富有人情味,也十分和諧。利赫諾夫斯基與現在同時期的紳士有點格格不入,他更傾向於淡薄名利,兩撇薄薄的八字鬍鬚更顯露出他爲人謙和與低調的一面,而與威廉二世則炯然不同,威廉二世的八字鬍鬚直指蒼穹,盛氣凌人的姿態表露無疑,讓人難生好感。

見面是在平和之中進行的,利赫諾夫斯基與奧古斯都二世並肩而行。當他們出現在漢薩菲爾特宮會客大廳門口的時候,總統埃裡克?艾德里安已經在大廳裡恭迎。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熱烈,他們只是做了個簡單的碰面禮。

艾德里安首先打破沉悶:“你好你好!歡迎你尊敬的利赫諾夫斯基先生,你坦蕩的胸懷讓全德國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我們的對話與合作將被德意志聯邦載入史冊,子子孫孫們將從中獲益,哦!請坐吧,大家都請坐。”

第70章 入主柏林第377章 拖後腿的資本家第120章 白宮第140章 調停第228章 埃裡克的背景(第四更,求訂閱、收藏、推薦、月票、打賞)第23章 軍事經濟總辦第130章 奧匈帝國瓦解第102章 忙中偷閒第64章 內戰(四)第278章 空艇應運而生第187章 烏雲閃電第216章 賺錢的戰爭第297章 多元化後勤概念第70章 入主柏林第31章 裝甲單位升級計劃第246章 凱末爾訪德第56章 埃裡克內閣第131章 捷克獨立宣言第424章 反蘇包圍網第326章 密謀第30章 結案第348 華夏通駐英大使第73章 法國的態度第231章 第13號物理研究所第239章 反托拉斯(第一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91章 化干戈爲玉帛的全國講話第253章 海軍競標前夕第420章 鄉巴佬的想法第371章 潛艇也能表演第214章 提前準備第275章 只要法國出兵就行第439章 激戰邊城第139章 巴爾幹戰爭第43章 霍爾維格下臺第152章 德奸第184章 奉命阻擊第426章 未清的蘇聯第100章 攻陷巴黎第281章 狼噬主的故事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188章 AFW990第132章 海軍展望第255章 Z-21方案競爭第195章 實用至上第218章 反坦克炮第1章 震驚帝國的大禮第38章 安東尼·福克第417章 轉型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85章 軍情局第253章 海軍競標前夕第285章 一個電話搞定第73章 法國的態度第198章 沒有什麼是不能賣的(今天第四章)第307章 鐵樹開花第344章 內戰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91章 化干戈爲玉帛的全國講話第93章 埃裡克心中的海軍限制底線第398章 西班牙內戰(求推薦、月票、打賞)第46章 美國參戰第92章 和平曙光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203章 換裝風波第181章 根本不算傷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360章 漢諾威號下水第272章 法國總理換人第432章 不老興登堡(因屏蔽430和431,補發後面的)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389章 向鷹派讓步第3章 元帥的邀請第400章 死貴的德國貨(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34章 德捷金融第363章 技能激活:請求火力打擊第191章 好想有無數分身第35章 陸軍軍購大會(二)第400章 死貴的德國貨(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22章 造價新高(求推薦票,求月票,求訂閱,求打賞混口飯吃)第211章 康德之謎(跪求訂閱!跪求!)第159章 德國影響力第242章 解散國安部(第四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365章 德國單挑怕過誰?第71章 施特雷澤曼內閣成立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331章 加速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72章 軍改第186章 併入空軍第281章 狼噬主的故事第441章 衝過比亞瓦第310章 保加利亞站隊第441章 衝過比亞瓦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248章 黑金第62章 內戰(二)第318章 造船起重機第242章 解散國安部(第四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84章 柏林七所軍校第399章 BF109(求推薦、月票、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