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五國聯軍吊打希臘(求推薦、月票、打賞)

天藍藍,海藍藍,白雲朵朵,陽光燦爛,是個好天氣,也是巴爾幹半島各國展開作戰行動的好時機。五國聯軍的海軍在地中海來回遊弋,隨着着轟隆隆的炮聲,希臘海軍龜縮在港內不敢正面迎戰。

米涅維娜,位於薩拉熱窩以南150公里處,5月中旬的時候,這裡成爲了德、英、法、意、美五國聯軍的前沿陣地,隨着戰事的推進,這裡又變成了南斯拉夫唯一的大後方。

十幾天前,希臘軍隊一路勢如破竹,浩浩蕩蕩向北攻擊前進,由於不聽埃裡克的勸告。

結果,五國聯軍一齊出兵,在海上和陸地進行封堵,希臘入侵軍隊兩面受敵,最後被迫困在北部的孤城薩拉熱窩。

數日以來,從阿爾巴尼亞馳援的希軍多次組織反擊,但都被聯軍擋在了波德戈裡察以南。

與柏林的談判協議沒有達成,圍困多日的希臘軍隊被迫孤注一擲,組成多個敢死隊拼命向聯軍陣地發起一次又一次反衝鋒,但是,戰場就象抽刀斷水,剛剛突破一道口子,馬上又被潮水般涌入的聯軍給堵死了。

在薩拉熱窩城外,聯軍與希臘軍隊形成了貓與老鼠的遊戲,絕大部份時候,聯軍的炮火就象長了眼睛一樣,直接向希軍陣地傾泄,紅色的火焰和白色的煙幕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彈痕,伴隨着“哧哧啦啦”的聲響,沉悶的爆炸聲接連不斷,希軍陣地上傷亡十分慘重。

缺少火炮等重武器的希臘軍隊面對聯軍的嚴密圍堵,顯然只能採取拼刺刀的辦法主動進攻,以尋找突圍的機會,但是,聯軍屢屢避開希軍的鋒芒,有意敝開口子讓希軍鑽入,然後用迫擊炮進行聚殲,多次上當後,希軍只得龜縮在原地,不敢再有任何舉動。

聯軍佔領的工事相對簡陋,但希軍受到重挫後,已經組織不了一次像樣的衝鋒,面對五國聯軍的挑釁而束手無策。

天空的形勢也不樂觀,偶爾從馬其頓派出的戰機也被德國的空軍聯隊追捕和圍獵,時常有去無回,反而成了一個個笑話。

兩軍大本營相距百餘公里,彼此都想在對方的指揮機關插上一刀,由於戰事延續了多日,薩拉熱窩郊區已經變成一片無人區,城裡城外一片焦土,許多屍體因爲得不到及時掩埋已經發臭,瘟役正在悄悄流行。

在這段時間,雙方明裡暗裡較勁,利用滲透和反滲透進行較量,但都沒有有效的偵察措施,誰都無法確定對方中樞機構所在的位置。

面對這場不需要馬上見到成效的戰爭,聯軍只是當成了一次實兵實彈演習,活靶子就是對面的希軍。德軍第一航空兵部隊中校團長恩斯特·烏德特所帶領的殲擊機大隊就在離薩拉熱窩往南兩百多公里的地中海北部海岸,埃裡克公司研製的初級雷達此次也正在得到實戰檢驗。

爲了減少噪聲,大功率發電機設置在大山的另一面,但臨時基地卻隱蔽得非常好。值班士兵通過設備耳機裡傳來的聲音只能起到預警作用,但無法準確判斷敵機的數量、類型、距離和攻擊方向。

上午九時許,恩斯特·烏德特中校接到值班員發現敵機的報告,但他並不着急命令戰機起飛,而是讓各中隊備戰備航,以山體作爲掩護待機而動。

“現在還看不到敵機的影子,讓他們飛近點再說。”恩斯特·烏德特沉着冷靜,因爲這樣的情況天天都在發生,他的經驗告訴自己,要讓希軍戰機出現後再指揮BF-10升空,從後面攻擊敵機會更加有效。

幾分鐘後,遙遠的天空中出現兩個自北向南的黑點,顯然,爲了避開聯軍的高炮羣,希軍戰機飛得很高。

德軍臨時空軍基地只有一條簡易跑道,平時用樹枝掩蓋,包括戰機在內全部都進行了僞裝,只有當戰機需要升空時纔會清理乾淨。此時,恩斯特·烏德特大隊的基地朝向是東邊,所以在耀眼的陽光映照下,希臘的飛機隱蔽得不錯。

紐堡28型雙翼戰鬥機是法國當初援助給希臘的一款一戰飛機,因爲法國人並不看好這一款飛機,所以產量也不大,說到底就是性能不是太好,甚至連機槍協調器都沒有安裝。

被德國空軍BF-10連續教訓了幾次後,希臘空軍也漸漸學了乖,除了進行戰場偵察和對敵方地面部隊進行戰術打擊外,一般都會盡可能避開與德軍戰機正面糾纏。

恩斯特·烏德特並不是德國的頂尖王牌飛行員,擊落39架敵機的戰績僅僅排在德國空戰記錄的第11名。但威廉·凱特爾看好他的沉着冷靜,是一位很有潛力的指揮員。

德國空戰擊落敵機數量第一名保持者是里希特霍芬,斬落86架,至今無人問頂,這個數據還不是駕駛BF-10這種先進單翼戰鬥機創下的。第二名是奧斯瓦爾德·波爾克,82架的戰績非常接近里希特霍芬。第三名是馬克斯·殷麥曼,擊落敵機79架。此後,也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他們的戰績一直無人超越。

烏德特在聯邦空軍行列中原本可以大放異彩,但他被這些還活着的空戰王牌飛行員掩蓋了光芒,放蕩不羈的個性雖然象難馴的烈馬,但威廉·凱特爾司令卻喜歡他那股不服輸的血氣,因此將他放在空戰精英中繼續打磨。

“兩架紐堡28型正在進行巡航飛行。”烏德特用望遠鏡跟蹤着。兩機相距地面約一千多米,這個距離想通過肉眼觀察很難辨別出飛機的機型。希臘自己還無法生產該飛機,現有存量也不大,而且用一架則少一架。

紐堡雙翼戰鬥機在此時的巴爾幹半島戰場還是很好辨認的,因爲目前能夠生產戰鬥機的大型企業都在向德國的單翼戰機發展,唯有援助的紐堡28還維持着原樣。烏德特操起對講機向早已預備升空的飛行員下達命令:“01、03注意,立即滑行升空,咬緊敵機。”

第一中隊01、03兩架BF-10戰機立即滑向跑道,隨着刺耳的發動機轟鳴,兩機先後衝向雲端。

紐堡28很快就發現已經被跟蹤,在空中做了一個爬升的假動作,然後側轉回還向東北方向俯衝避開。

在烏德特的眼裡,紐堡28並不值得自己親自出馬,就算獲得擊落這兩架落後戰機的戰績,他也不覺得有什麼榮耀,畢竟德軍使用的是BF-10,欺負紐堡28這種老爺機太小兒科了。烏德特是被托特磨練了很多次的老牌飛行員,戰術素養高超,也有一些傲氣。

01、03兩架戰機很快做了相應的動作,繼續緊緊咬住兩架紐堡28。四架戰機在天空中發出隆隆的轟鳴,像四隻翻飛的大鵬,不停地進行纏鬥。

烏德特用望遠鏡觀看着這場貓與老鼠的遊戲,笑着對身邊的值班員說:“這是一次練兵的大好機會,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開炮結束。”

“01、03請注意,降低飛行高度,繼續跟蹤飛行,不要超越。”烏德特已經將這次空戰視爲了平時的訓練。

空中迴應後,四架戰機忽高忽低,在白雲之中穿梭,就像一個整體隊形。

烏德特始終沒有下達開火的命令,兩架BF-10戰鬥機的飛行姿態一直隨着紐堡28動作而變化。像這樣堅持下去,就算BF-10不開火,紐堡28都有可能因爲阻力太大而結構瓦解,畢竟這只是用鋼索加固的機體。

相比之下,紐堡28的爬升速度不快,而且規避動作遲緩很多,自從被德軍戰鬥機咬住後,一直找不到擺脫的辦法,只得不停地轟油,時而俯衝,時而回還。

此時,太陽已經漸漸產生熱溫效應,紐堡機艙內的溫度因爲發動機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而提溫很快。

第280章 資源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60章 對柏林形成包圍第6章 火速晉級少將第261章 南斯拉夫並德危機第201章 跨越式發展的弊端(爲打賞加更)第339章 廓清環宇(一)第102章 忙中偷閒第251章 噸位能使鬼推磨(新年求推薦!求月票!)第256章 Z-21S護衛艦第74章 坦克營第294章 賣無可賣第206章 2165高地(三)第312章 死或慫第181章 根本不算傷第98章 資本家的國會第313章 法國炮(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76章 山雨欲來第258章 英德矛盾第115章 國防體系的窘境第307章 鐵樹開花第129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二)第207章 2165高地(四)第33章 軍購大會第9章 東線危機第347 代理第60章 對柏林形成包圍第96章 英德停戰會談風波第442章 佔領中心廣場第64章 內戰(四)第376章 凱塞林幫海軍第43章 霍爾維格下臺第244章 不想當拿破崙(第六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34章 史無前例的國慶閱兵第160章 訪美前奏第160章 訪美前奏第348 華夏通駐英大使第231章 第13號物理研究所第457章 華沙爭奪戰(十三)第257章 Z-21T雷擊艦第37章 坦克項目第357章 HS123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249章 萊因哈特·舍爾第351章 東亞利益盤第328章 大烏龍第229章 丹麥繼承權第27章 意見分歧(二)第357章 HS123第66章 城市戰(二)第242章 解散國安部(第四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59章 胎死腹中的兵變第134章 德捷金融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108章 無休止的爭吵第160章 訪美前奏第431章 南京陷落第105章 洛林與薩爾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249章 萊因哈特·舍爾第319章 比皇室財團更有錢第243章 聯邦黨內部分歧(第五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13章 霍夫曼的心結第183章 漢莎1號第226章 月亮上的老夥計第462章 華沙爭奪戰(十八)第400章 死貴的德國貨(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57章 軌跡第340章 廓清環宇(二)第82章 B022步戰第319章 比皇室財團更有錢第22章 羅曼諾夫王朝的終結第236章 裁軍第18章 行動開始第399章 BF109(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35章 攝心的國防陸空軍第288章 狼子野心第14章 羣策羣力第98章 資本家的國會第434章 正面衝突!第401章 突變(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21章 心腹愛將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94章 賣無可賣第32章 三點要求第228章 埃裡克的背景(第四更,求訂閱、收藏、推薦、月票、打賞)第345章 就是一次軍演第38章 安東尼·福克第392章 拔苗助長第245章 名存實亡的同盟國(第七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9章 艾德里安受審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452章 華沙爭奪戰(八)第313章 法國炮(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269章 有合作沒殺戮(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281章 狼噬主的故事談950億馬克什麼概念第37章 坦克項目第235章 攝心的國防陸空軍第356章 摩洛哥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