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kpfw-Ⅳ中型坦克在試驗中獲得了通過,這也是德國陸軍向克虜伯公司訂購的又一新型坦克,比之前三號不同的是,四號坦克的履帶被大幅度加寬,以期有更好的越障性能,適應山地丘陵和複雜泥濘路段,而且充分考慮了整體車型的被彈面積。
四號坦克的研發並不一帆風順,因爲龍德施泰特將軍將陸軍大部份軍費轉移到了13號研究所,以支撐埃裡克的火箭研究,所以從設計到生產,一直都命運多舛。
好在這型坦克的硬性指標源自於陸軍少將曼施坦因,從立項開始,曼施坦因便層層過問,有的地方還經他之手進行了技術改進。
曼施坦因是埃裡克非常信賴的將領之一,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統戰部軍需二處處長,而二處正是專司全國裝甲、坦克等重武器設計研發的重要部門。
這款坦克的出生非常波折,原打算只是用作支援步兵進攻、在前線充當移動防禦工事,主要是針對法國正在修建的邊疆要塞而設計的,後來,因爲這款坦克優秀的性能和數據讓曼施坦因看好它的軍事前景,於是,他在陸軍中又有了新的地位。
四號坦克暴光後,寬大的車身平臺被古德里安、隆美爾等其他裝甲將領非常滿意,紛紛當作自己部隊的升級平臺。
還未完全定型、但已經簡化操作程序的四號坦克同期開工建造了三種風格的試驗車型。分別是sd.Kfz.144/1,sd.Kfz.144/2,sd.Kfz.144/3。但是,這三種方案的同時出現,也給國防部造成了很大的反響,畢竟每一款武器的設計研發都是需要經費的。
如果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同一平臺的設計研發費用還能共享,可一旦要開始打造試驗車型,就完全不是共享平臺那麼簡單了。
144/1的計劃是一門75毫米KWK37L/24的短炮,其主要作用是發射一種大口徑的榴彈炮,爲步兵發起衝鋒鋪平道路,在戰場上使用比三號更厚的裝甲,配置在步兵衝鋒的前進路上,可以給步兵提供安全保證。
這種伴隨步兵前進的坦克自然無需非常優異的發動機,於是邁巴赫HL120TR的12缸發動機以極好的穩定性搭配前置變速箱成爲這款坦克理想的動力和操控配置,實際上,這款坦克的理論極速可以達到35公里每小時,完全符合輕步兵集團出擊,並佔領敵方陣地。
144/2則是隆美爾將軍的改進版,被他自己命名爲四號F2,與144/1計劃相比,F2僅在兩處地方更改了方案,將短小精悍的火炮改成了75毫米KWK40L/43的長管火炮。搭載一具邁巴赫HL220TR的12缸發動機,同樣搭配了前置變速箱,理論極速達到45公里每小時。在裝甲方面沒有任何變動,純粹爲機動、快速、反制敵方裝甲車而設計的坦克。
144/3是古德里安將軍對四號平臺的期許,與隆美爾要求的快速機動不同的是,他更加在乎坦克的火力輸出,用一門75毫米KWK40L/48坦克炮完美地闡述了暴力美學,但代價就是因爲過長的炮身和發動機的限制,這樣的坦克,行進速度和複雜地段穩定性遭到了部份削弱。
面對這三種各有所長的坦克性能,國防部更加期待有一種綜合性的方案可以替代,畢竟同時生產三種各不相同的坦克要比生產一種綜合性能的坦克麻煩許多,也不符合國家對國防少而精的要求。
就在四號坦克纔開始生產樣車的時候,一臺體型更寬大、炮管更粗長、火力更威猛、機動能力更加奔放的Pzkpfw-V方案悄然進入各大軍工企業的圖紙上。
而在五號設計方案此起彼伏、不斷進入曼施坦因辦公室案頭的時候,有一家公司卻並沒有循規蹈矩地按四號版本照本宣科,他們覺得這種摸着石頭過河的升級方式過於保守。
於是,別出心裁,單獨展開了噱頭更足的Pzkpfw-VI型方案設計。在這樣的設計理念當中,更大,更強,更快的設計思路讓大家耳目一新,其他廠家被強制要求超越Pzkpfw-V方案,不然就視作是種竟標失敗。
五國聯動的部隊正在登陸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時候,法蘭克福郊外的古德里安坦克營訓練基地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他就是聯邦總統埃裡克·艾德里安。
“第1裝甲師應到14322人,實到14322人,全員到齊,請總統先生檢閱!”隨着曼施坦因向總統彙報完畢,埃裡克左有古德里安,右有隆美爾等一幫戰將,前護後擁着走向檢閱臺。今天,將軍們都穿着標準的作戰服而不是平時華麗的軍官禮服,沒有花裡胡哨的嘉勉勳章,只有作戰勇猛和指揮精湛獲得的戰鬥榮譽勳章,然後就是統一頒發的鐵十字勳章。大家統一佩戴在胸前,以示對聯邦政府和總統的忠誠和熱愛。
“開始吧。”埃裡克面對莊嚴肅穆的部隊,向曼施坦因下達命令。
坐在埃裡克身邊的有興登堡、麥克斯、勃勞希契、龍德施泰特、霍夫曼、瓦特、卡隆、佈施、馬肯森、魯奧夫、克萊斯特、保盧斯、維茨勒本、勒布、海因裡希、漢斯·克盧格、漢斯·馮·克魯格等大大小小上百名海、陸、空軍高級將領和許多外國駐德使、領館人員也齊聚檢閱臺,共同觀看這次陸軍坦克部隊的表演。
而在檢閱臺的另一端,以漢斯·路德爲首、統一深色西裝的政府高層約莫有四五十人,齊齊整整地端坐在看臺上,耐心等待着演練的開始。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國會議員,想來見識下花費大量財力打造的裝甲師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檢閱雖然不同於演習,但同樣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所以,一般情況下,埃裡克不會讓部隊輕易地組織這樣規模龐大的檢閱活動。實際上,埃裡克之所以贊成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安排這麼一次檢閱,其性質也不是單純考察部隊的整體戰鬥力,而是最近聽到聯情局的彙報後,感覺是時候展示下武力了,不然,那些蠢蠢欲動的傢伙會越來越多。
作爲一次武力展示,埃裡克強調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要求部隊的精神風貌單兵素質必須放在第一位。
埃裡克強硬的行政作風一直以來就令許多人不滿,其中以空軍和國會這兩大集團尤爲突出。以陸軍元帥、上將身份踏入政壇的埃裡克確實對空軍的掌控力度不大。對比海軍的掌控力度來說,空軍基本上被保守派所控制,包括人事任免、裝備更新和訓練作戰等等,很大程度上都受制於托特等人,埃裡克只能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