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

韓延徽已經設好了酒宴,除了他之外再也沒有別人,趙旭幾個一到,韓延徽見面又是一番寒暄,態度極爲熱情。

大家不分主次分別坐下,諸人連飲三杯,韓延徽再向趙旭敬酒,說了一些感謝的話,趙旭只是說當天的事情就是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但趙旭對於韓延徽這個契丹尚書令的身份,卻避而不談。

韓延徽又敬了李順才和燕歸農以及夏顯林之後,說道:“實不相瞞,當日在太原城外,我以爲自己大限已至,不是趙旭兄弟,韓某定然已經命喪黃泉。”

“哪裡,我看你是福大命大,”趙旭笑笑說:“說實話,我還得感謝你,那天那個假扮契丹人搶劫的,是我的一個仇家。”

“哦?”韓延徽問:“如何結仇?”

趙旭冷聲說道:“他們一幫人專以綁架勒索爲手段獲財,死有餘辜。如今,全部都被我殺了。”

韓延徽見趙旭說殺人的時候面不改色,端的是一副敢作敢當的樣子,舉杯說道:“快意恩仇,我心嚮往之。來,我們乾了這杯。”

幾人喝了酒,韓延徽說:“不是韓某當日有意隱瞞身份,實是情非得已。”

韓延徽見趙旭也不問,自己接口道:“說來話長,幾位也不是外人,我不能不實言相告。”

“我其實原本是燕王手下,後來燕王衰困潦倒派我來契丹國求援,誰料想,契丹皇帝將我扣押,不放我回去,將我送到了塞外放馬牧羊……回想往事,歷歷在目,唉……”

燕王就是曾經的盧龍節度使劉守光。劉守光是劉仁恭次子,他爲了奪取父親劉仁恭的位置,將劉仁恭給囚禁了起來,後來又將兄長劉守文殺死,建立桀燕國,自立爲帝,隨即遭到晉王李存勖的討伐,兵敗後被殺。

“我在塞外,每天揚鞭放牧,曾以西漢蘇武爲榜樣,決心效仿,可是老天爺和我開了個玩笑,不給我這個機會。”

“我當初是燕王派到契丹的,可是我放羊沒多久,燕王卻被李存勖給殺了,想那蘇武牧羊也有回到大漢的一天,可我所效忠的對象沒有了,我要回去,去哪裡?”

“無可奈何之中,我想做一個塞外野人也好,這時契丹帝卻將我召至面前,對我十分的禮遇……諸位,不怕你們笑話,我也曾一心尋死,堅決不肯爲契丹效力,契丹地皇后和皇帝一併的來開導我,說一個人不管到哪裡,只要能爲大多數的老百姓做好事、並且在這個中間實現自己的抱負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在意身處何方呢?”

韓延徽說着嘆息,夏顯林聽了若有所悟,趙旭說道:“我想韓先生胸中有溝壑,一看就是大才,也難怪契丹皇帝和皇后看重。”

“唉!什麼大才,趙家小哥取笑了。其實,我也是機緣巧合。契丹一族那時候正一心學習咱們大唐文化,關鍵契丹人中懂這個的也沒有幾個,我恰逢其時罷了。”

李順才這時忽然說道:“契丹人能從懵懂到今天的昌盛,韓先生的功不可沒。我就知道,尚書令當初一力教導契丹建牙開府,修築城郭,還設立市場里巷,用來安置各方民衆,使每個人都能找到存活之法,讓大家彼此安定,並開墾種植荒田,從此以後,來到契丹的,不管哪族人都安居樂業。因此,尚書令所作所爲,這不管放到大唐還是哪裡,都是了不得的大功績。”

“所以,契丹國如今能夠威服各國,韓先生真是給予了很大幫助。”

李順才依舊的戴着面罩,吃東西喝酒的時候,從罩下面送進嘴裡。他說話時聲音尖利,韓延徽知道李順才必然遭遇過極端事件。

韓延徽身爲契丹國尚書令,多年來見多識廣,對李順才的異裝也不以爲意,他倒是聽蒙着臉的李順纔將自己到了契丹之後所做的事情如數家珍,心裡多少有些高興。

“唉,說句實話,契丹能有這樣的發展,一來是契丹皇帝和皇后的大力主導,二是契丹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最後,是有我和一些臣子的綿薄之力。我曾經心裡很是糾結,自己終究是唐人,到了契丹雖然是不得已,可身在異國他鄉,肯定也會被別人詬病的。”

“但是,我最後想通了。人生有限,一個人在哪裡活的自由,在哪裡能伸展自己的抱負,在哪裡活的像個人樣,在哪裡活的有尊嚴,那哪裡就是這個人的家,就像大唐的一任皇帝李存勖,他本就是沙陀人,可是到了中原之地,不成了一國之王?”

“再有,像前唐李淵李世民一家,他們本身也有胡人血統,可開創了大唐盛世,拓寬了中原疆土,這又是多麼大的豐功偉績,誰還在意他們的出身是什麼。”

韓延徽在燕王劉守光的手下只是一個參軍,如今是契丹國的尚書令,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他說的話,固然有爲自己辯解的一方面,但也不全無道理。

夏顯林聽了韓延徽的話,內心越發觸動。

“說話簡單,張口即來,但這中間有許多的曲折,幾位都是趙家兄弟的好友,我的醜事,也不怕給你們說。其實,我在決定爲契丹做事之前,曾經逃回到晉陽過,那會李存勖還只是晉王,他打算把我安置在他自己的幕府裡,不過,晉王府的掌書王緘一干人卻不容我,處處給我刁難,他們還給李存勖說,我是揹負着契丹人的密令,來晉陽刺探軍情來了。”

“無可奈何之下,我只有給李存勖說我要到幽州看望母親,晉王準了。我一路跋涉,感嘆自己就像是浮萍,真是天下之大,不知何處是我的立足之地。當我經過真定時,在同鄉人王德明家住下。王德明問我,下來到哪裡去?”

韓延徽臉色慘然:“我要到哪裡去?我又能到哪裡去?當時的河北之地都歸晉國所有,我只能重新回到契丹國,王德明對我說道:你背叛了契丹國,悄悄的來了晉王這裡,而今又要返回去,這不是去找死嗎?可我又有什麼辦法?”

“我真是沒辦法。於是,我看望了母親之後,回到了契丹國主身邊,我原想着耶律阿保機定然不會輕饒我,可是沒想到,他見到我十分高興,抓着我的手問我這一段到哪裡去了?我只能說很思念母親,本想回請陛下說個清楚回去看看,但又害怕皇帝你不答應我,所以我就私自回去了。”

“從此以後,皇帝對我更勝從前,我的官位,也一直到了現在這樣。諸位,古人云士爲知己者死,我不是爲自己找藉口,而是中原不容我,契丹皇帝卻待我如此,你們要是換做了我,又該如何?”

夏顯林幾個這會心裡都在想韓延徽的話,要是將自己換成了韓延徽,當時自己又會如何?

趙旭這時問道:“那我那會在太原碰到你,你是……”

“這個卻是有些複雜,”韓延徽說着環視一週,問:“我看諸位都是英雄,不知可有在契丹大展拳腳的想法,如果有,韓某定然啓奏皇帝,以韓某之力,給諸位一個大大的前程。”

趙旭看看夏顯林和燕歸農,正要說話,外面來人稟報,說大唐供奉姚坤求見。

姚坤?

這傢伙看來沒有被燕歸農的一把火給燒死!

燕歸農面色古怪,見到夏顯林瞄自己,他故意端起酒敬夏顯林,夏顯林只有也舉杯。韓延徽說道:“契丹皇帝阿保機曾和晉王李克用結拜,算是李存勖的叔父,所以不滿李嗣源叛亂稱帝。李存勖死於叛亂,皇帝陛下想要給李存勖報仇,這個姚坤說是來報喪的,其實說話之間到不像是一國使者,很像是做買賣的牙保,言語之間粉飾含糊太多,卻沒有回答問題真正的實質。”

韓延徽的意思是姚坤爲李嗣源辦事的態度模棱兩可,很有傾向契丹的嫌疑。

這個趙旭幾個已經得知。不過不足爲奇,自古以來就是有什麼樣的君主就有什麼樣的臣子,皇帝都是玩陰謀詭計的高手,臣子要是私下沒有爲自己打算的心思,那倒是奇怪了。

韓延徽出去見姚坤,趙旭四個只談論到了契丹之後的見聞,不然什麼都不說,或者說一些私密的話,就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一會韓延徽見過了姚坤回來,接着剛纔的話說道:“陛下的意思本來是要殺了姚坤幾個,被我勸住了。到底姚坤是李嗣源派來的,殺了姚坤難免會讓兩國交惡,兵戎相見也許就會難以避免,這對誰都不是好事。”

“我本來是隨着皇帝在天福城,因爲另有要事,先前離開,但是到了半路聽到陛下因爲城中失火發怒,就急忙又轉了回來,唉,還好,姚坤幾個還都安然無恙,不然,契丹和大唐之間,自此以後,不會有安寧的日子了。”

夏顯林聽了問:“昨夜有很多契丹兵在全城進行搜捕,後來又撤兵,難道是尚書令阻止的?”

韓延徽點頭:“姚坤那些人住的地方失火,陛下震怒,要將放火的人抓了,我勸陛下不要因爲這個驚擾百姓,再者,我倒是有些懷疑,是有人故意放的這一把火,意圖就是讓契丹和大唐起爭端,他們好漁翁得利。”

燕歸農一愣,問:“那這個人是誰?”

韓延徽說:“可能是吐蕃人,也可能是回鶻人。從來誰能在一件事裡得到的利益最大,那麼那個人的嫌疑就最大。”

燕歸農原本沒想這麼多,聽了韓延徽的話,心想這白臉黑鬍子的尚書令分析的倒還是有些道理:大唐和契丹作戰,回鶻和吐蕃看笑話都是輕的,說不定就會趁機往東擴張。

趙旭這時問:“會不會,那場火是姚坤那些人自己放的?”

韓延徽皺了一下眉頭:“有這個可能。姚坤他們出使契丹的過程越是驚險,回去之後,功勞就越大。”

燕歸農當時就是出於氣憤,放了一把火,結果韓延徽和趙旭現在就“猜想”出了這麼多的可能,他越想越覺得這些想得多的人沒勁的很,事情哪有那麼的複雜!此後就一直悶頭喝酒。

酒宴之後,李順才三個回屋休息,韓延徽請趙旭留下,和他到房內說話。

“這些話我只對能對你說,其實當天和我到太原的,是當今契丹國的兵馬大元帥,皇帝阿保機的次子耶律德光。”

шшш ●Tтkд n ●℃ O

趙旭聽了故意驚訝的問:“你說那個阿璟是契丹皇帝的兒子?”

韓延徽嘆氣:“是。對不住,他不叫阿璟。”

趙旭:“這我就不懂了,他即爲契丹兵馬大元帥,爲什麼和你兩個到中原地界?那不是太危險了?”

韓延徽又嘆了一口氣:“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皇帝又如何?王公貴族又如何?你可聽說過‘最是無情帝王家’?他們遭遇的兇險,是我們這些尋常人意想不到的。”

趙旭聽了,明白這中間可能涉及到了皇族內部的紛爭。韓延徽轉換話題說:“趙老弟身手不凡,氣概凌人,做商販有些屈才,能否在韓某府中先暫時住下,稍等時日,我爲你在二王子那裡舉薦一下,他求才若渴,再加上有之前的緣分,必然會得到重用,不知趙兄弟意下如何?”

剛剛說是皇帝,這會說二王子。趙旭對耶律德光有救命之恩,但是韓延徽這會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他就是二王子的人。趙旭當然答應,嘴上說:“這個,我十分感謝,不過,我的那些朋友……”

“當然一併留下,你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我看他們一個個身懷絕技,定然也是英雄豪傑。能從中原一路跋涉到了這北邊苦寒之地,沒有幾分本領,那是極難做到的。”

“這樣就多謝了。”趙旭說着感謝,韓延徽笑說:“你這樣就生分了,你當時救我和二王子的時候,可沒有這樣多的話。”

趙旭聽了和韓延徽都笑了起來。

兩人再交談一會,有人又求見韓延徽,趙旭就離開了。

回到屋中,李順才三個都在,趙旭將韓延徽的話重述一遍,李順才心裡高興,表面卻不露聲色,燕歸農嘿嘿的笑說:“那好,正好就能留下到城裡做幾筆大買賣,到時候到了契丹國都,那就能發更大的財。”

燕歸農還是想着當賊偷東西,夏顯林卻疑慮重重的問:“咱們的目的是要殺契丹皇帝阿保機,如若要是中途韓延徽要咱們去對付大唐的人,那卻如何是好?”

趙旭還沒說話,李順才說道:“不會。韓延徽當時在契丹得到重用,仍舊暗自跑回了中原,只是因爲有些人妒忌他的才能在李存勖面前說他的壞話,纔不得以又回到了契丹。而且他到契丹之後給李存勖寫過信,說明了此中原因,還拜託李存勖照顧他的老母親。他對李存勖說,有他韓延徽在此,契丹國一定不會向南侵擾,這個我是覈查過的。因此,要我們去對付唐人,韓延徽不會那麼做的。”

李順才話音一落,燕歸農小聲的嘀咕:“那也要看是去對付誰,要是打姚坤,或者是對付殺慈州令的那些壞人,不知道夏鏢頭卻是去也不去?”

夏顯林一聽愣住了。

正在這時,外面忽然有人大喊了一聲:“抓刺客!”

第八十二章壯志凌雲第九十五章勿言心事付東流,一死千年恨不休第一二一章雨一直下第五十六章萬里跋涉行走,奇怪出自人間第九十六章聞者謂悲傷,風輕夜初涼第二十三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第七十九章河中之水向東流第十九章窮途第十二章驚鴻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五十九章一差二錯第十章意外第一二四章天地泱泱,孰奈我何第一二九章你還來世上做什麼??? 第一章伏擊第四十八章禮下於人第九十一章光景動盪失天地,直與顥氣爭雌雄第七十四章恩怨糾纏(男兒正當時卷終)第九十八章英才需教育,還業立鎡基第十九章窮途第四十五章意想不到第一三零章爲君百戰施權謀,狂掃鳳翔無與儔第三十八章丟人比丟命強第五十章震天弓第五十八章來龍去脈全無有,突然一峰插南鬥第三十七章意難平第一一六章夜會第九十七章鵬翼逐雲飛,英雄際會時第一二五章偷龍轉鳳第一零一章蕭曹謀略能成漢,滿手瓊瑤更有光第三十四章日暮鄉關何處(二)第六十五章風雲之夜第一二零章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第六十三章陽關道與獨木橋第一三三章人生、輪迴、故人、魔咒第二十九章地道第六十二章不要以爲是人就會有良心第一二三章鰥夫與寡婦第一百零九章圖謀關於“萬歲”一詞第九章古廟第六十三章陽關道與獨木橋第七十三章滾滾紅塵第三十七章意難平第二十二章內賊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五十三章火燒木家樓(二)第三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四章茹毛飲血以及寂寞又漫長的日子(二)??? 第一章伏擊第九十一章光景動盪失天地,直與顥氣爭雌雄第三十九章一波三折第二十章生死第一零四章人間心不足,無家問死生第六十七章殺李存勖(一)第一三零章爲君百戰施權謀,狂掃鳳翔無與儔第六十九章殺李存勖(三)第二十六章志存高遠第一二一章雨一直下第八十九章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第八十八章天蒼蒼野茫茫第二章紈絝第四章秘辛第五十九章一差二錯第一百零九章圖謀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九十四章魂兮如可返,痛飲別離騷第一二五章偷龍轉鳳第一二七章法門寺第三十三章日暮鄉關何處(一)第三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十八章霓裳的秘密第六十三章陽關道與獨木橋第一三二章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第九十七章鵬翼逐雲飛,英雄際會時第四十一章星星第四十六章魏王殿下第一一四章闖第九十五章勿言心事付東流,一死千年恨不休第八十二章壯志凌雲第十三章悲憤第一百零八章不見人世幾多秋,中間多少別離愁第二十四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二)第一零二章人間心不足,意外事難量第一二七章法門寺第七十五章命該如此第一百章遠夢如水急,白髮如草新第九十一章光景動盪失天地,直與顥氣爭雌雄第七十四章恩怨糾纏(男兒正當時卷終)第二十三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第一一三章王子李彝殷第六十六章折腰爲伊日,殺心四起時第五十章震天弓第三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二六章做好做惡第一二六章做好做惡第七十章殺李存勖(四)第一一八章有的女人會作詩,有的女人會作對第三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十一章光景動盪失天地,直與顥氣爭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