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軍機處

在創辦紡織廠之前,張謇曾經得到過漢陽兵工廠督辦盛宣懷和江寧布政使桂鬆慶的口頭承諾,他們承諾說如果張謇的紡織廠機器到位,他們願意各出十萬元入股投資。可是當張謇將紡織廠的架子建好之後,急切需要錢的時候,這兩人一個稱病一個裝瘋賣傻,不理會張謇的數次請求。

絕望之下,張謇四處籌款,但杯水車薪,而前提投入的欠款卻利滾利越滾越大,張謇無奈之下北上尋找老師翁同龢幫助,能否再戶部打一打關係借款,畢竟翁同龢曾經擔任戶部尚書。

可惜如今老師翁同龢又被趕出京城了,所以如今的張謇當真是急得心如火焚一般,就連身上攜帶的銀子都不夠了。

曹躍聽了他的介紹,心中大笑不已,未來赫赫有名的大生紡織廠啊,民國最大的紡織廠,中國紡織企業的龍頭,如今居然缺錢。機會,這就是機會,抓住機會,不說別的,一股原始股在十年之後會飛漲一千倍。所以曹躍立即問道:“張翰林,你現在需要多少錢?”

“二十萬兩。”張謇倒是沒說實話,他實際上只需要十五萬兩就足夠了。

曹躍撓了撓頭,二十萬兩的確是多,他這次北上京師準備了二十萬兩,但先前賄賂李蓮英五萬兩,再加上其他的花銷,身上還剩下十四萬兩,不知道接下來還哪裡需要用錢了,所以曹躍不敢都拿出來投資。曹躍試探地問道:“若是我出二十萬兩,能佔多少股份?”

張謇驚訝道:“你出二十萬兩?你有二十萬兩?”

“是。”曹躍微笑着撒謊道,臉上帶着真誠和自信,讓張謇不由得相信他真有二十萬兩銀子。

現在張謇需要錢都需要瘋了,他明知道曹躍的身份,西北軍閥,想了想咬牙切齒地說道:“兩成,只有兩成。”

曹躍搖着頭嘆了口氣,說:“那算了,算了,二十萬兩隻佔兩成股份,我還不如投資放高利貸。張翰林,你覺得我放高利貸會有收不回銀子的爲難之處嗎?”

張謇無奈地苦笑起來,曹躍作爲陝西新軍的統領,當然不會收不回銀子成爲死賬,也就是說人家根本不缺花銀子的地方,可這二十萬兩銀子對他來說又非常重要,廠子已經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了,於是他忍痛讓步道:“兩成半,最多兩成半,官府就要佔五成。”

曹躍還是不滿意,笑道:“這樣吧,我出十萬兩銀子,佔兩成。”

張謇當然不可能接受,叫道:“這怎麼成?絕對不行。”

曹躍道:“我只能提供這個條件,別的不行了,你答應就答應,不答應就算了。俺們西北人說話直接乾脆,也不願意反覆說啥講什麼條件。中不中給個痛快話吧,你要是說中,我現在就能拿出十萬兩銀子來,你要是說不中,算俺沒提過這件事。不過不管中不中,咱們還是朋友,是不?”

張謇道:“是,我們還是朋友。”隨後他起身來回走動,左思右想權衡利弊之後才毅然決定:“好,十萬兩,兩成!”

曹躍道:“還請張翰林執筆,謝謝合同,找證人見證一番。”

“你現在真能拿得出十萬銀子?”張謇驚奇道。

曹躍哈哈大笑,拿出十萬兩銀子的銀票遞給張謇,說:“實不相瞞,早已經備好了。”

張謇以爲曹躍早就準備好入股大生紡織廠,卻沒聽懂曹躍的意思是隨時準備賄賂的錢隨身攜帶,不禁對曹躍的談判技巧佩服之至。看似魯莽,實則心細如髮,一步一步給自己設了一個陷阱,恐怕他在總理衙門見到自己的第一天開始,就算計自己了吧。

曹躍也非常高興,十萬兩銀子將來會給他帶來百萬的收益,他是第一次感受到可見的成功,畢竟這個大生紡織廠在未來是一定會成功的。曹躍忽然想到了既然自己可以利用大生紡織廠這個金手指,爲什麼不能利用其它已知的歷史呢,例如清末股災。中國在清末一共出現了三次股災,第一次是1882年的開平煤礦股災,第二次是1908年的橡膠股災,第三次是北洋政府時期的證券股災。如果自己早一點利用,那麼未來何愁不會當一個投機商暴發戶呢。

想到這裡曹躍心情更好了,在和張謇簽訂完合同之後,他正是擁有了大生紡織廠兩成股份,而張謇也在忙碌了一陣之後發現京師沒有人支持他,帶着十萬兩銀子回到了南通,專心致力於他的大生紡織廠了。

而就在此時,慈禧召見曹躍第二次覲見,曹躍再花了五千兩銀子賄賂李蓮英,李蓮英算是和曹躍熟悉了,在他耳邊說:“此次太后見你,主要是考校你對新政的看法。”

曹躍心中有了打算,隨着李蓮英前往坤寧宮,覲見慈禧太后。

儘管是過年期間,紫禁城裡掛起了紅燈籠,可是安靜龐大的紫禁城還是露出了它的威嚴和冷漠。

紫禁城每分每秒都在發生故事,前一刻有人入主中樞,後一刻一定有人驅逐京城,當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就在最近這幾天,朝廷接二連三地發出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調令。

慈禧罷免了翁同龢的軍機大臣之後,清廷的權利中樞軍機處還剩下恭親王奕忻(滿),剛毅(滿)、榮祿(滿)、世鐸(滿)、徐桐(漢)、錢應溥(漢)、廖壽恆(漢)、王文韶(漢)。

軍機大臣奕忻久病,不理政事,原來一切都交給翁同龢辦理,所以翁同龢才被人乘坐翁相。

榮祿是總理衙門大臣,總領武衛軍五軍,手握重兵,並統領禁軍,九門提督,身兼數職實乃後黨第一後黨骨幹。

剛毅是兵部尚書,總領天下兵糧調配,也是最堅定的後黨之一。但此人心中全是滿漢大防,當真是少有的朝廷糊塗蛋之一,可因爲她是慈禧的孃家人,誰都扳不倒他。

禮親王世鐸,滿清正黃旗都統,爲了八旗都統之總領八旗兵馬(八旗之中鑲黃旗爲尊,但鑲黃旗都統是皇帝,無暇管理八旗兵馬,因此位列第二的正黃旗都統便成爲八旗兵馬真正的總統),兼任任內務府大臣,一直以來對慈禧忠心耿耿,是後黨的領袖之一。但是世鐸也是年紀大了,平日也不再軍機處,尤其是世鐸耳背,別人和他說話也費盡,他自己當然也不願意招惹麻煩。

軍機處四個滿大臣,兩個年老不理事,一個太忙(榮祿)不理事,還有一個不懂事(剛毅),以至於軍機處真正辦事的反而是漢大臣。

四個漢大臣中,快八十的徐桐是已經死去的(慈禧的親兒子)同治皇帝的師傅,現任體仁閣大學士,後黨骨幹。然而徐桐和恭親王奕?與世鐸一樣,年紀大了身體不如以前了,此時生病在家,平日也不理軍機處的事兒。

王文韶是武英殿大學士兼任雲貴總督,爲總理衙門三大臣之一,是後黨之中少有的支持新政的人。

錢應溥是工部尚書,兩朝元老,曾擔任曾國藩的秘書,這個人既不是帝黨也不是後黨,屬於朝廷的實幹派,一心一意爲大清服務。

廖壽恆是內閣大學士,刑部侍郎,軍機大臣行走,支持變法新政,是帝黨在軍機處中僅存的碩果。只是他是翁同龢的支持者,而且入閣最晚,在軍機處沒有話語權,他唯一的權利就是能夠直接向皇帝報告軍機處的奏摺了。

四個漢大臣除了徐桐外王文韶和廖壽恆能幹事兒,但不能主持事,而廖壽恆剛剛進入軍機處難得重任。

如今,翁同龢被趕走之後,軍機處一下子停滯了運轉,衆人不知道由誰來擔任軍機處領班大臣來。慈禧太后經過生死熟慮,選定禮親王世鐸代替恭親王奕忻擔任軍機處領班大臣,世鐸身體不好,所以由榮祿從中協助與他。大家都知道世鐸身體不好,倒不是因爲世鐸矯情,他的耳背非常嚴重,眼睛又有些老花眼,所以軍機處實際的中堂就是榮祿了。

隨後慈禧下令,李鴻章卸任直隸總督並出任黃河河道總管,直隸總督由榮祿兼任,爲了協助身兼數職的榮祿,慈禧提攜四川總督裕祿擔任內閣總理大臣,四川總督由榮祿的叔父,原江蘇巡撫瓜爾佳·奎俊擔任。

一系列的人事變動讓人目不暇接,這其中隱含着一絲絲卸磨殺驢的味道來。曹躍冷眼旁觀,心說看來李鴻章當真是年邁了,把爭權奪利看得淡了,也甘心受人擺佈指使了。若是年輕二十歲的李鴻章,還會這樣坦然地接受慈禧的擺佈嗎?

僅僅幾天之內,京師的政治形勢就變了一個模樣,看來權力漩渦,不但能讓人風生水起,還能讓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甚至在其中窒息死亡。

就在曹躍笑看京師風雲變化的時候,李蓮英來到西大營,曹躍連忙遞過去一張千兩的銀子做“小費”,李蓮英笑着說:“曹將軍,太后懿旨,宣你入宮覲見,隨我去吧。”

曹躍心中奇怪,問:“李公公,後臺宣我入宮……何事啊?”

“自然是好事。”李蓮英道,“你仔細着點兒,我的話都記着了嗎?別犯了禁忌。”

“記着了。”曹躍笑着說,心中罵道你個死太監,死妖婆!

第341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七)第494章 再度攻破德軍外圍防線第656章 世紀大騙局(上)第81章 再遇佳人(上)第65章 曹躍救人第228章 耿直的小捕快第458章 耿氏三姐妹的歸宿第634章 遠東之戰第850章 逼死兄弟第382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301章 曹躍打虎(中)第5章 比武第342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八)第215章 聖旨到第650章 你猜第13章 獵殺馬太歲(二)第785章 新聞會(中)第400章 錢袋子和糧袋子第112章 太后賞賜第392章 狙擊第五師團(一)第502章 普羅米修斯實驗室第299章 前上海灘大姐頭陶悅第297章 四萬大軍送丈人第510章 《大清律例》第22章 兇名在外第11章 豈能久居人下?第176章 血戰烏金灘(六)第70章 各有賞賜第561章 中國艦隊首次南海巡航第392章 狙擊第五師團(一)第347章 曹躍三拒聖旨第270章 留美幼童第513章 諸葛先生第836章 帝國七年第412章 血戰佩圖霍夫聯隊(一)第85章 冉東的煩惱第103章 陶模胡聘之決裂第721章 進攻奉天失利第604章 飛機發明失敗了第268章 再遇文綺姑娘第300章 曹躍打虎(上)第194章 三杯酒第820章 定國公戴建龍之死第853章 秦王曹儉第48章 盤問第510章 《大清律例》第538章 掃把星英國人第29章 陝北民亂第700章 第二軍團的戰鬥(三)第741章 都打不下去了第526章 魔者第227章 大小姐出事第4章 把總康三石第643章 英國人的尷尬第68章 魚躍龍門第531章 三喜臨門第256章 陝西武備學堂第二期第707章 戰鬥在哈爾濱(二)第189章 險些喪命第841章 最後一戰(五)第119章 否極泰來第259章 建設西北大學堂第717章 我這暴脾氣第816章 封侯拜爵第243章 西北大亂第81章 再遇佳人(上)第688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二)第69章 親兵統領第798章 收復臺灣第465章 北洋水師的迴歸第785章 新聞會(中)第828章 82事件第619章 被凍死的英軍部隊第466章 風雨前奏第794章 伊藤博文艱難的選擇第521章 不務正業的六扇門統領第137章 落後的中國金融業第624章 宮心計第509章 這都是命第656章 世紀大騙局(上)第339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五)第387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三)第236章 京師風雲(二)第518章 庚子禍首大審判(三)第821章 華夏族背後的計劃第520章 老狐狸的最後一拳第286章 西北開發與移民第33章 斯賓塞連珠槍第803章 一劑猛藥第691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五)第575章 士官的力量第487章 列強幹涉停戰第697章 第二軍團挺進中亞第292章 曹躍帶兵入四川第368章 兵變——血染東交民巷第291章 大明國還魂第403章 慈禧的上億兩陪葬品第296章 外國人全都不是好東西第703章 攻克阿克鬥卡第508章 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