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東南事

武昌府治東南,古之雲夢澤的另一面,便是頗有歷史,自南唐間便開始開採冶煉的大冶,此時隸屬於武昌府興國州治下,由於朝廷派駐的官員早已逃走,大西軍無暇接收,這裡如今其實是個無主之地。原先官方設在該處的一個提督太監高永亦不知所終,數千匠戶趁機起事,這一天裡派了人到了武昌尋求。

楚王府宗廟的一場鬧劇來的很快去的也很快,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出來做姿態的居然是朱容榕,回到王府內的時候,正是朱容榕領着幾個楚府後輩跪在地上認罪,求懇大西王原諒的場景在等着自己——當夜的一場鬧事,楚王府死了七個人,包括與朱容榕同父的一個哥哥,下手的是誰誰也不清楚,只知道在肇事兵鬧宗廟的時候,爲亂刀所殺。葉風下的馬來,心中也猜得到眼前這些人作秀是爲了什麼,翻來覆去無非也就是嚴懲兇手爲那誰誰報仇的意思。也不待他開口說話,便踱步喚來安排好的兩個人——權知武昌府章昌榮,和錦衣衛都督劉僑。

“叫你們守着楚府宗親,不準外人滋擾一步的,怎的鬧出這等大事來?”擺出嚴厲的表情,低沉着嗓子道:“在王府內好端端的,怎麼會出事?劉僑,你給我好生查察一番,到底是誰在這背後攛掇着鬧出這場禍端來。王府內該抓該殺的你斟酌着辦,隨後來報我,另要知會章先生。王府外的,盡交武昌府辦理。”

兩人唯唯諾諾的應了,只見朱容榕擡起頭來,似乎要說什麼。葉風呵的一聲冷笑,快步上前將這女人扶起,不待她開言自顧着寬慰兩句,吩咐親兵們將王府中人都攙扶了起來,似乎很不經意的寬慰朱容榕道:“成婚這些天,忙着外頭事務,也少有顧着家裡,這事情我也有罪過。行了,都回去吧。宗廟修葺我自會尋人去辦。”

wωw¸ttκΛ n¸¢ ○

朱容榕似乎還有些不滿意,嘴巴動了動,但終是沒說話,施了一禮後要走,卻又停了下來,轉頭道:“今日這事確是妾身的不對。劉將軍等,您就莫要再責怪了。”

葉風點了點頭,看着她遠去後,才喚過劉僑道:“都排查過了?是李自成的人,還是心向朝廷的?”叫劉僑排查這背後挑唆的人,也只一天功夫,這麼一問已經說明他心裡有了極大的懷疑,這背後挑唆的,無非這兩家而已。

“大王……”劉僑抿了抿嘴,看了看邊上的章昌榮,湊近了一步小聲道:“是潘軍師。”

莫名的驚詫,葉風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心裡卻是波瀾大起,潘獨鰲?他是什麼意思?心念電轉之下,迅速想到一個可能,難道他是要挑動楚府鬧事,一而再再而三的激怒自己,好讓自己把楚王府徹底滅掉?須知潘獨鰲與徐以顯等人還不同,他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那種,科考上被人陷害已經被剝奪功名,家裡又被官家殺得一乾二淨,家產全部被地方土豪霸佔,完全不可能是倒向朝廷。而張獻忠爲他報得大仇,這時候他倒向李自成更是不可能。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覺得楚王府這樣下去,會禍害了自己這大西王的前程。但,爲什麼他不自己來進言呢?想起早前他跟自己說過的,惠王,吉王,榮王,桂王都遠遠要比楚王府適合奉做傀儡的話,手在空中虛握了一下,邁開步子,就要去與老潘談一談。想了想停下腳步,笑了笑對劉僑道:“潘軍師那是我的吩咐,也是一般要差查勘查勘情形的,先頭沒跟你說起,倒是我疏忽了。嗯,你再查察吧,李自成在這城裡人不少,王府內就交給你了。如今要用兵,不拔起這些釘子,說不定就要搞出亂子來。老劉,多辛苦了,辦完這一樁事,你要不要去江北走一遭?”

劉僑啊的一聲不明所以的張開嘴巴看着他。只聽葉風笑道:“去接你姐姐嘛,也沒幾天了。”

算定的日子是沒有幾天了,上游打承天府,直逼襄陽城,下游打黃州府,進逼德安府,雖然兵力上形不成什麼優勢,進攻也未必成功。叫李自成害怕更是沒有可能的事,但對於他一個北面孫傳庭已經出動的狀況,南面再惹這樣的亂子根本沒有必要——顧君恩帶回去的話很明白,張獻忠只要長江以南實質上的好處,哪怕口頭上奉你做宗主都沒有問題。

所以只要這兩邊一動,纔不信李自成還會繼續沉悶着。漢陽方向,江面上水師每日戒備着,漢陽如今又是不毛之地,夏季裡洪水過後各種瘟疫毒氣,那不是可以駐兵的地方,李自成也沒有直接進攻武昌的集結點。所以,過幾天即便是他不派人來,自己也要派人去了。就像宋獻策來過一趟,顧君恩又來過一趟一樣——宋顧的戰略方向想法是不一致的,這兩人的前後到來,其實很能說明問題,李自成他自己也是在搖擺着的。

早前寫那些驕橫跋扈的信,那是他吃下羅賀志得意滿過了頭了吧!

便在這個晚上,他見到了大冶匠戶起事的頭兒,三個壯漢,分別姓宋,姓王,和姓鐵。姓宋的年歲大些,顯然是個頭領,通過名姓之後,葉風又請來了王應龍和胡興漢徐以顯潘獨鰲,幾個人閒聊了幾句,便走到了正題——大冶匠戶營有五千餘人,都是石匠鐵匠,原先是由承天守備太監轄下的一個提督太監,加上湖廣行都司的一個千戶所管轄着的,採伐森木,開山取礦,冶煉鐵器是他們的營生,有很多人是祖祖輩輩做這行當的,比如這姓鐵的,從前元時就是這兒的匠戶,朱皇帝打了江山,發覺蒙元的這制度確實是好,便繼承了下來,這些個匠戶便繼續的祖祖輩輩做着老營生,卻沒料到兩百多年後,便宜瞭如今正缺原料的王應龍工坊。

當然也不全是好事,興國州離九江頗近,這三個匠戶便帶來一個不好的消息——左良玉的人,風聞已經到了興國州地界,武昌府東南角長江邊上,與九江府搭界的富池鎮,從富池鎮逃難而來的人流,已經到了興國州城內,這正是今天的事。而匠戶營的這些人,正是由於擔心左良玉部的到來,己方會遭到報復,纔來武昌城裡求援。

“聽說富池鎮有個趙舉人是個胖子,官軍要餉出的少了。便惹惱了張國柱,說是胖人能熬油佐軍,便用兩片鐵板夾了點火熬油,淌了一地……”宋頭領年歲大,說起話來唏噓不已,叫人聽得很有畫面感。這官軍作惡鄉里的情狀,繪聲繪色。

“領軍的是張國柱?”葉風看向胡興漢,這個人沒聽說過。只聽胡興漢介紹道:“河南山裡頭出身的,早些年左崑山在中州的時候,投了姓左的。他有割據之意,不奉崇禎老子號令,乾的與咱們……不,闖逆是一樣的事,沒品性的夥子愛投他。”

這麼一說葉風雖說並不意外,但卻不由得有點疑惑。照理來說己方已經先與左良玉聯絡過,如果他們要有什麼動作的話,也當有個什麼信來,怎麼是兵馬先至,而且來的是武昌府地界呢?那周文江呢?不是留在那裡了麼。

興許是看出他的疑惑,徐以顯笑了笑在後面解釋道:“只消看他駐兵富池鎮後的動作,便曉得他的意思了。若是打黃州,自富池鎮過江也是正途,但若是向西吃興國州的話,只怕便是不懷好意了。”

葉風點了點頭,不想在三個匠戶面前表現出什麼來,笑着起身叫人安排他們歇下,說明日便安排模範營去大冶,再派人去興國州接管以免節外生枝。三個人倒也不疑心,便行了禮跟人去了。

“大王,通山要不就且放一放吧?”王應龍是耿直的老匠戶出身,剛纔那宋老者說的一番話看得出來他很有些激動。待三人出門,第一個開口道。

葉風笑了笑點頭,卻看向徐以顯道:“軍師替我擬份奏疏,署楚府儀賓的名頭,告一告姓左的爲禍鄉里。嗯,給南京史可法。同樣的意思,以那個什麼舉人親眷的名義,派人到南京喊冤去。”

“老王你的模範營新人多,還是莫要動了,通山還是要打。興國州便在咱們嘴邊,還怕給人叼了去?左良玉這是氣憤咱們不等他的信,便委了何騰蛟啊!”葉風笑着說着自己的判斷。擺了擺手道:“這事兒略防備着些便是了,等黃州荊州一開仗,咱們要等闖逆的信兒纔是正理。如今李自成左良玉比咱們都是粗壯了不少,正是要靠朝廷的時候,這當口兒心可要定當些,是不是潘軍師?”

潘兆麟聽點到他名字,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與葉風對視了一眼。看來是心知肚明爲何要點他這麼一下。

又說了一陣閒話,葉風單獨留下了潘兆麟,有很多意見,要交換一下。重要的是也許自己能從這位軍師這裡,學來些什麼東西呢。

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四十七章 當出擊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二十三章 且自歸帳下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四十章 士子請願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第十五章 只爲求財?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七章 強渡鴨蛋洲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四十七章 當出擊第三十二章 計中有計第五章 暫且廣積德第五章 暫且廣積德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第一章 風波驟起農家樂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十章 相約楚府前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四十七章 當出擊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萬曆年僞楚王案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四十三章 襄京亂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四十四章 新學堂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五十九章 拉攏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二十七章 營聲造勢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七章 強渡鴨蛋洲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關於“舒憤懣”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二十七章 營聲造勢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