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顯手段

如何處理現在看來有些不知進退的楚王府,葉風這幾天也一直在想,偶爾也曾有過些狠厲的念頭,但一來不是好時機,二來江北那堆的壓力以及朝廷方面來了個何巡撫,再一個各項東西鋪下去自己都要去盯着,所以一時之間也顧不上這一頭,但誰能受得了他楚府隔三差五的鬧騰一鬧騰,明知咱老張不是好惹的,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搞三搞四呢?想到這裡,葉風不由得懷疑起來,楚王府哪來那麼大的膽量?

須知張獻忠破城而不殺宗室的,這楚府還是頭一家呢,他們也不至於就以爲自己是親王之尊就會叫張某人手下留情,抑或是覺着老張好色會看在那小郡主的臉上忍下來?但自己前幾天根本沒拿李自成擄去的十幾房娘娘當回事,已經是放出去的信號了,怎地今天還是搞出一場事情來?

“大王,您看着怎麼弄好?”徐以顯在一旁湊話,葉風曉得他的心思,進武昌城改弦易轍,整肅軍紀下面是頗有反彈的,這段時間一來是李自成壓力未去,樹起這麼個強硬的外敵容易遮掩掉內部的一些矛盾,再一個就是講聖賢託夢,天命所歸總歸也是起了些作用。但如今李自成那邊已經許久沒有動靜,相反的幾個小殿下把襄京城鬧得天翻地覆,下面的人議論就開始多了起來。徐以顯和潘獨鰲掌握着分派在各營的教諭秀才,加上安民營老胡那邊也沒對他遮掩什麼,所以這方面也常是得他們的提醒。

確實是該動一動了。徐以顯見他沒說話,在旁邊有意無意的岔了一句道:“也不曉得那朱由柱回了荊州如何了。大王,記得上回潘軍師說這惠王府乃是萬曆老子的子孫吧?呵,算起來是皇室近支呢,真想不到那朱由柱卻沒半點貴胄的脾氣。”

葉風騎在馬上木着臉,心裡卻在不住迴旋,聽徐以顯這麼明顯的旁敲側擊,忍不住笑了笑轉頭道:“嗯,這麼辦。我今日駐蹕安民營,叫潘軍師同來見我。有事要跟你們商量着辦。”

“那楚府那頭……”徐以顯應了一聲之後,遲疑着問道。

葉風轉了馬頭道:“叫老胡帶人守着,那個湯家兄弟,可打通山回來了?”看徐以顯點頭會意,便岔開道:“潘軍師與地面上熟,想個法子,把我的意思往長沙吉王府,衡州桂王府兩家傳一傳,這個意思不急。等模範營打出些名堂來再說。但線可以先搭起來。”嘆了口氣,拍了拍臉上猶帶着盼望的徐以顯的肩道:“我懂得你的意思,但入武昌乃是咱們另立主張的一個起頭,潘軍師跟我說的我也不是不曉得,但湖廣這麼多雙眼睛看着,朝廷官老子看着,吉王惠王桂王如今又不在我治下,只怕咱們給人落了口實,一攛掇死了倒還罷了,落了旁人之手,那就是將來一個大敵。”

他是從未來來的人,自然知道桂王將來的用處,好幾次想對楚王府下狠手的時候,總是想到這個才停了下來。包括從荊州來的朱由柱,惠王府他主事,來武昌一趟難道就是來玩的?錯,他也是來看的。朝廷士大夫中已經有人建議遷都,便是崇禎老子也“朕有此志久矣”,這並不是什麼大秘密。但二祖列宗的面子在,前宋的例子在,誰也不敢把這個話拿到檯面上說。太祖分封諸王,原就是爲了“據名藩,控要害”,在這樣的亂世裡起一個“聯屬人心,綱維重地”的的作用,如今正應了朱重八的用意,誰不曉得預作一個綢繆?這時候如果爲了丁點小事容不下楚王府的話,將來誰敢信你?

要是沒有外族還好,改朝換代也沒什麼好說的。但葉風清楚的知曉,便在明年滿洲鐵蹄恐怕就要入關,屆時有一個藩王在手,那是多麼大的大義?這麼淺顯的道理其實並不難明,但關鍵之處就是現在沒人相信統共就幾十萬人的滿洲韃子能席捲神州。

兩難之中,當然要先顧一頭,在馬上無言的向前緩行了一陣之後,葉風開口道:“嗯,叫湯家兄弟也到安民營等着。另叫張先壁,馮雙禮,狄三品把各自的人馬整頓一下,準備去荊州。”

“大王要打荊州?”徐以顯愣了愣,問了一句之後便點頭施禮退開,顯然是看出大王情緒不好,不敢再多說話了。

打荊州當然打的是救孫可望的名義,李幹德無論多值得人尊敬,有多麼士大夫氣質,他也非死不可。荊州一城軍民被他綁着南不降北不降,想做大明朝的睢陽,那李幹德想做張巡南霽雲,那便給他們做。這是要做樣子給人看的。如今有名聲在外的郝搖旗在幫自己頂名聲,正是一個極好的時機——就像漢陽決水栽倒李自成頭上一樣。

張先壁是族侄,自然是這三營人馬的頭,也不是第一次聽大王面授機宜了,但這次卻有點糊里糊塗的,既然是要打,幹什麼要先冒郝搖旗的名頭?再打自己的旗號?當然,不需要他明白太多,他能爽到,手下這三營人馬能在荊州城裡發泄一下被束縛了近一個月的野性就行了,具體的步驟,自然有隨軍軍師胡興漢去安排。

這個動作自然需要跟下游方向的黃州配合起來,快馬送出進攻的命令後,又單獨寫了一封信給何騰蛟,抄送南京史可法,大意就是解釋這次行動的意義,一救黃州百姓於水火,二就是拿下承天府,上寬君父之憂。

這第三個目的就不用明說了,自然是要迫使李自成現身表態,有溝通才能互相放心各自背身而行。

處理完這檔子事,這纔等來了姍姍來遲略帶微醺的湯家兄弟,這兩人有點大大咧咧,抱拳施了一禮便笑嘻嘻的指着椅子,見葉風點頭,毫不客氣的就坐了上去,敲了敲桌子,一面朝葉風憨憨的笑了笑道:“喝多了,渴得緊,大王您千萬莫好見怪。”一面就催人上茶。

葉風笑眯眯的看着他們咕咚咕咚喝了一碗茶,這纔開口道:“兩位兄弟辛苦了,通山這一趟來回幾百里路,忙的又辛苦,回來本是該好生修養一陣的,但偏偏是事情太多,嘿,老是要煩勞兩位,咱八大王還真是有些羞愧……”

“大王說的哪裡客氣話,這不是寒磣咱兄弟嘛!”哥哥湯志擂了一下桌子,似乎很着惱的樣子道:“大王您就說吧,天大的事兒您吩咐下來,咱兄弟沒二話給大王您辦了,辦不成您端了咱吃飯的傢伙便是!”這麼說着,那兄弟湯斌也附和着。

葉風清了清嗓子道:“唉,說來也是難辦,咱八大王的家事,鬧到最後還要您兩位出頭。嘿,既是兩位兄弟如此義氣,那閒話咱也不說了,楚府宗廟裡頭,頗有幾個不懂事的親戚,老要給咱添麻煩,但自家親戚,動起手來又不能太過了,這裡頭……”

“嘿,這算什麼大事。”湯志曖昧的笑了起來,拍了拍胸脯道:“這事兒包在咱兄弟身上,這拉架的事情再簡單不過,就是把心一橫的事,大王您是得天命的人,這事情自然不好辦。行,您就等着咱兄弟兩的好消息吧!”

見他們就要去辦,葉風趕緊拉了他們回來吩咐道:“這事後恐怕兩位還要受些委屈,還有要少殺些人……這……”

“理會得,理會得,大王您打板子就是。咱這就去安排兄弟……”兩人沒口子的應着。搖搖晃晃的出門去了。

當晚就是在安民營過的夜,梳理了幾個案子,擬了幾個意見交了武昌府衙門照辦,總歸是一個宗旨——名聲要樹,但內裡的團結也要顧。一面與幾個軍師說着,一面就等着聽楚王府那頭的消息。

湯家兄弟果然很會辦事,十來個從嶽州來的鄉下佬喝醉了酒跑到宗廟前跟劉僑的錦衣衛打了一架,把宗廟打的一塌糊塗,偏生不曉得怎麼回事,劉僑的錦衣衛居然打不過這些看上去粗魯不堪的醉漢,劉僑說着有人鬧事,趕緊回王府保護大帥,便把人撤了走了。而那些粗魯的漢子卻越聚越多,聽得出來,大抵是大西王帳下很多對楚王府特殊待遇不滿的底層士兵,對錦衣衛這段時間保衛王府早就有不滿了,今天趁機搞的這一架,也難怪這些錦衣衛士兵打不過那些醉漢了——人越打越多,還不跑當傻子啊?

大晚上火把大舉,不由分說的闖進殿內,吼罵聲不絕於耳,當着心驚膽戰的王府中人的面就席地而坐,大口大口的吃喝起來。

餓了一天的人又驚又怕的,本來是想等着大西王回來要個說法的,卻沒想到等來了這羣人。十幾個女眷看着那些漢子不懷好意的目光,不由的說要走。

朱容榕智商要高些,也看得出來這是有人安排的,出言勸阻幾個嬸嬸嫂嫂這會兒一走,今天這一頓可就白餓了。平日裡王府內的親眷看在朱華奎愛寵的份上對這位小郡主還有幾分敬畏,但這會兒又餓又怕的,誰耐煩得了那了多了?一個女人尖酸的道:“你是不怕,你有你那男人護着,咱們可沒這……啊!”

一聲尖叫中,一個漢子不知道是喝醉了還是被什麼人呢的言語激怒,大吼一聲起身,一刀將那女人身邊跪着的一個男子殺死,女人尖叫了一聲之後,看清楚死的正是自己的男人,捂着臉哭喊着暈倒在地。

劉僑在外頭看着火候,一舉手勢,身後的親兵們開始緩緩的抽出刀來。要殺些人,也要救些人。

第四十三章 襄京亂第六十五章 刺蝟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六十三章 懷疑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六十九章 四路經略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七十章 步步爲營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二十八章 將欲攬民心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四十八章 傷兄弟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擇第二十七章 營聲造勢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三十七章 冒險應變第九章 武昌微亂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三十七章 冒險應變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四十一章 士紳納糧第四十三章 襄京亂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十七章 老子來做十五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五章 暫且廣積德第六十一章 打他孃的!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十五章 只爲求財?第九章 武昌微亂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二十三章 且自歸帳下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關於“舒憤懣”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五十九章 拉攏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四十八章 傷兄弟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第四十二章 驚荊州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九章 武昌微亂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十二章 且爲稻樑謀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四十八章 傷兄弟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第五十九章 拉攏